小议小学语文教学艺术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n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教学的总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讲普通话,耐心专注地倾听、准确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这不仅指出对当代教师本身的素质要求,同时,为当代教师的课堂教学指明实践的方向。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口语表达 能力 提高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教学的总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讲普通话,耐心专注地倾听、准确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这不仅指出对当代教师本身的素质要求,同时,为当代教师的课堂教学指明实践的方向。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促使他们的思维、观察、想象、记忆等能力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育者,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做了以下几种尝试:
  一、导学、悟情——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完整性
  口语表达能力的完整性是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基础,如果一个人连话都说不完整,就谈不上别的了,所以对这方面的培养应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我们知道,情感是一篇文章的灵魂,作者写文章总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一定的情感,教学中要抓住情感这条主线,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谴词造句,布局谋篇,体悟事情如何表达的过程中,随时随地的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能力完整性的培养。如在引导学生理清层次,体悟感情表达时,就可以让学生完整的说出层意,在引导学生学习重点句子于体悟感情时,就可以让学生完整的表达出自己对句子的理解。学生对含意的表达,对句子理解的表达是进行口语表达能力完整性训练的好时机。
  学生口头表达是否完整可以根据两方面判断:第一语言本身是否组织完整。第二对文中的意识是否表达完整。无论哪两方面出现了问题,都要及时纠正、引导、鼓励学生重新表达完整。这样才能在导学、悟情的整个教学过程中达到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完整性的目的。
  二、理解、体味——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准确性
  口语表达能力的准确性也是衡量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方面。教学中要首先抓住作者用词造句准确、精彩的部分,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充分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其韵味,然后在引导其用准确的语言谈出自己的理解、体会。
  这里与以往不同的是学生不但要理解作者用词造句的含义,体味其用词造句的准确,而且要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这种方法,及时组织语言准确地说出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这后一层要求既符合素质教育让学生主动发展的原则,又能及时的让学生把学到的方法运用于实践,培养他们口语表达能力的准确性。
  三、想象、描述——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形象性
  口语表达能力的形象性是对口语表达能力较高的要求,它的培养和学生形象思维密不可分。教学中要使学口语表达具体形象性,就必须抓住课文中作者形象、生动地描写,让学生通过形象思维,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实物,让学生展开想象,在大脑中形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然后在用自己的语言把想象到的情境描述出来,学生只有在大脑中心想象到了,才能把它想到的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这实际是从语言到想象再回到语言的升华过程,如果只进行从语言文字想像情景的训练,那么仅停留在培养想象能力的阶段,只有进一步让学生用形象的语言描述情境,才能完成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形象性。
  四、巧问、引思——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逻辑性
  头表达能力的逻辑性也是对口语表达能力较高的要求。如何在教学有针性的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呢?实际上学生所表现出说话的逻辑性,首先是他大脑思维具有逻辑性的表现,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应首先通过层次,有逻辑性的问题设计,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然后再引导学生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这样的口语表达就叫显地有了层次性和逻辑性。
  五、创设情境,加强语言表达训练。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口语训练提出这样的要求: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语言表达。创设情境,让学生开口说话,这是语言表达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教学中,请学生表演课文内容,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动作和表情来把原文的情景再现到生活中,最后再要求观看的同学从小品表演是否到位,对学生的表演做出积极客观的评价。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既让学生之间有了合作交流的机会,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组织活动,强化语言表达训练。
  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一些语言比赛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强化语言表达能力。如举行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辩论赛,主持人大赛等,学生为了参加比赛,要做充分准备,从准备到参加比赛的过程,不仅丰富了语文知识,而且提高了语文的表达能力。
  学生的语言能力真正得到培养,必须依赖于实践,而形成口语交际能力后,最终又要回归到实践。因此,语言能力的培养要与实践结合起来进行。笔者针对中学生独立意识增强,不再愿意主动和大人交流思想的特点,给他们布置了小组采访任务。四位学生成一组,各小组讨论出中学生最关注的问题并列举出来,然后集合各小组的问题,列举出中学生最关注的十大问题,最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对教师、家长和同学进行采访,最终总结出不同身份代表的观点。通过这样的活动调动了学生的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也让学生多一次倾听到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强化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以上是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的经验总结。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明与修养的重要体现。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提高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的意识,让学生的语言表达成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亮点。
  (作者单位:河北省肥乡县旧店乡中心校)
其他文献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做中学,学中用,从而激发兴趣,学得主动,提高效率。  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髓,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是不可或缺的.传统文化知识既见于原文之中,也有隐藏在相关注解里,这些都属于在原文知识点基础上的显性教学资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期刊
摘要:课堂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主阵地,如何在课堂中通过学习心理环境的优化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一直非常关心和不断探讨的问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心理环境的优化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总结出以下几方面体会。  关键词:初中语文 心理环境  一、学生心理的优化  年近十几岁的初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同时也正处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接受做人、成才教育的关键时
就目前的形势而言,小学的阅读教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对阅读教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创新,以便更快
期刊
本课题组提出了“ghrelin可能通过改善心肌细胞线粒体的能量代谢,切断了凋亡的线粒体途径,心肌细胞凋亡被阻止,最终使心哀的发病受到阻抑”的工作假说并由此开展了各项研究。
目的:观察病变侧亚低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Survivin、NF-κB蛋白变化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6-3/2006-7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实验室完成。采用改良线栓法建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英语教学应该着重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地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但现实中,许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与课标中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因此,如何改进中学英语口语教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呢?  关键字:英语教学 表达能力  近年来,我国的课改进行的力度很大,中學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从本质上来说具有紧密的联系.但是,现阶段,部分语文教师由于思想观念落后,常常将两者分割后进行教学,看似专而精,实则“舍近求远”.我认为
期刊
通常而言,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门较难的学习科目,其中的运算部分更是很多小学生无法跨越的数学学习障碍,同时运算又贯穿数学学科各个知识环节,要想促使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