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yshis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名合格的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但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不同的学习基础,应有不同的培养方法与途径。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学困生的学科学习兴趣谈谈做法。
  一、尊重学困生,还学困生以尊严
  尊重是人的心灵深处最深切的渴望。一个人只有得到了尊重,才会自尊、自信,才能产生积极向上、自我实现的愿望。有了这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才能产生学习兴趣。从这个意义上说,尊重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前提,没有了尊重,就没有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没有了这样的人生态度,也就没有了培养学习兴趣的基础。学困生由于成绩差,不被老师与同学理解,甚至有时还可能遭到老师的训斥或冷眼,他们内心压抑、痛苦,感受不到周围人的尊重,在集体中找不到心灵的归宿,对学习、对未来都丧失了信心,试想在这样的心态之下,他们还能对任何有意义的事物感兴趣吗?所以要想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就要尊重他们,还他们尊严。
  二、真诚地热爱学困生,给学困生的灵魂一个温暖的港湾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并不是冷漠地反映世界和认识世界的。也就是说,人们的学习活动并不是单一的冷冰冰的理性活动,它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近年来,我多次进行学生学科兴趣与教师关系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喜欢某科或不喜欢某学科,与教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生喜欢某个学科,95%以上是因为喜欢该学科的老师。这说明要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培养师生的感情,尤其是学困生更是这样。只有真诚地爱学困生,只有让学困生感受到温暖无私的爱,学困生才会爱你,进而爱你所教的学科,对你所教的学科才能感兴趣。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就要爱学困生,让教师的爱成为学困生心灵的港湾。
  三、改变教学方式,让学困生体验思维的快乐
  我国的青少年学生厌学现象比较严重,造成青少年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讲授灌输为主,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是被动地接受与记忆,学习过程枯燥乏味,因此产生厌学的现象。由于优等生在思维、记忆能力上都要强于学困生,因此即使是单纯的讲授灌输,他们也能够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对学习兴趣的负面影响并不是很大,而学困生就不同了,他们思维能力、记忆能力都较差,所以大多数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常产生一种挫败感。传统的学习方式只是被动地接受,学困生体验不到思维、探索的快乐,因此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那么怎样改变学困生的学习方式呢?我是这样做的:每进行一节新课之前,我都先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记下学习疑惑,让他们记下学习收获,同时要求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收获,互相帮助解决疑难,在小组内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再由老师统一解决,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使所有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过程成为思维探索的过程,体验到了思维的快乐,因此学困生不再厌学,而是渐渐地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打牢基础,让学困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学习上,保持学习兴趣的因素很多,但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最重要、最根本的途径是让学习者不断地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困生在初学某科的时候,由于初学因此知识内容较粗浅,学困生也能学会,对初学科目非常感兴趣,但随着内容的加深,由于基础打得不牢固,开始不断地遭遇挫折失败,渐渐地就对该学科丧失了学习兴趣。实践证明,要想保持住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打牢基础,让学困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住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以上是我在培养学困生学习兴趣方面的体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继续探索培养学困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为实施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作出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用户画像”的概念、构建方法、跨学科应用价值,对“用户画像”在患者体验提升中的探索性应用进行综述,并提出“患者画像”这一理念,探讨“患者画像”在患者体验提
摘 要: 为更好地创建有利于大学生的全新教学模式,建立一个基于校园网的课程学习交互式平台已成高校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中的未来趋势。  关键词: 课程中心 教学 改革    在《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明确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为推动课程建设与改革
摘 要: 大学新生进入大学后会出现环境、心理及学习方法的不适应、不能正确地进行角色转变、不能有效地自我评价等突出的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结合这些特点采取提高大学新生的自信心和自我实现意识、引导大学新生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增强大学新生对学校的认同感等方法帮助大学新生快速地度过适应阶段,为大学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大学新生 适应 大学新生活    在经历了“十年寒窗
摘 要: 《电子商务概论》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入门课程,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导向,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 教学方法 教学探索 教学实践    《电子商务概论》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系列课程的基础,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先导,它既强调商务本质,又注重技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