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诗词教学中的朗读教学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520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熟读深思可以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培养语感,帮助掌握诗歌语言、主题、意境、内涵,从而提高诗词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关键词:意象感悟;朗读韵律;意象感悟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史上的艺术瑰宝,它浩如烟海,灿如繁星,艳似百花。我国古代传统语文教学,极为重视诵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人创作诗歌,往往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如今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指导生鉴赏古典诗词。我们阅读欣赏,则要通过已定形的语言文字来理解诗人的感受、思想感情,探知诗人创作意旨,从而提高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要提高鉴赏诗词能力,关键一环就是诵读。通过熟读深思可以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運用中,培养语感,帮助掌握诗歌语言、主题、意境、内涵,从而提高诗词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下面是本人就古代诗词朗读教学的浅识拙见。
  一、 激发诵读兴趣
  古典诗词富有音乐美,讲究韵律、乐感极强,平仄交错,具有美的旋律和和谐节奏。诵读是打开诗词大门的钥匙。如何激发诵读兴趣:
  (一) 注重引导,激发诵读动机
  收集与课文有关诗词名句。可用与课堂课文相关的古典诗歌名句导入新课。如教学《枣核》时,可通过吟诵《游子吟》等抒发思亲恋乡感情的佳作,营造浓浓的乡恋乡情情感氛围,并让学生课前把它抄在黑板上,上课时充满感情地朗读这些诗词,并适当讲解。加深课文理解,感受到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情感美,激发学习诗词欲望。
  (二) 用多媒体,增加诵读兴趣
  利用多媒体创设特定意境。多媒体教学以其直观形式增强作品的感染力以及视觉的冲击力,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教学古诗《破阵子》。课前播放一段“十面埋伏”的音乐,展示跃马扬鞭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兴趣,找到身临其境之感。还可通过名家配乐朗诵,诗句意境分析,使学生自然进入诗歌意境,激发朗读诗词兴趣。
  (三) 组织活动,培养朗诵兴趣
  组织“课前三分钟诗词朗诵”“诗词默写比赛”“古诗词知识竞赛”“作文中引用诗词句比赛”等活动,培养朗诵兴趣。
  二、 感受朗读韵律
  古典诗词有韵律美、意境美、艺术美和情感美的特点。要想感知诗词形象、理解诗内容,领悟诗词情感,只有通过富有节奏、感情的诵读,才会体味这些美感。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传授给学生领悟诗歌美感的方法。
  要读准字音,正确划分节奏。四言诗“二、二”拍,如《诗经·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五言“二、一、二”或“二、二、一”拍,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七言“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拍,初步朗读,读准节奏。把握音节、语调及变读,讲诗词平仄押韵,引导学生读出情感、语气,感受诗词的音律美。
  通过反复诵读,读出感情。在诵读中领会诗歌表达感情,学会用内容和感情来判断韵律的轻重缓急,读出节奏声调升降,或短或长停顿;学会语速选择,情绪激昂处则势如破竹,情绪缠绵处则潺潺溪流,读出诗歌的情调,体会抒情基调,或豪放激昂、或婉约悱恻,或平淡清长、或深邃绵长;或凄楚哀婉、或空旷悠扬。从而把握好诗句中重读、轻读、连读、缓读,如杜甫的《登高》就应重读“急、高、哀,清、白、回,萧萧、滚滚、万、悲、常、百、病、独、艰难苦恨”等音节;连读“无边落木、不尽长江”;缓读“万里悲秋、百年多病”等音节。整体看,应轻而流地读前两联,沉而缓地读后两联。这样才能读出情景交融,气象恢宏,意境开阔,沉郁顿挫,格律齐整,对仗精工之美来。
  在教学中应根据生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诵读方式,或听读、或范读、或领读、或齐读。无论采用何种诵读方式,教师应进行科学诵读指导。教师范读,学生反复诵读,进行语感训练。但训练不能太单一,避免学生厌倦,还要注意不宜过多齐读。齐读容易出现语速过快、语调失当等毛病。应以个别训练为主,鼓励单独诵读,师从旁指导,使学生掌握朗读技巧,提高朗读水平,最后读得声情并茂。
  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学生会被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不觉中加深对诗词的感知。激发学习诗词兴趣,而且为学生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通过意象感悟诗歌
  诗歌语言是高度凝练概括。要理解诗歌语言,必须反复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在感受中诵读,在理解的基础上,发挥借助想象,品味诗歌丰富意蕴。
  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28字散曲极其凝练写出羁旅之思。但如何让学生感受、理解呢?我引导学生把《天净沙·秋思》的语言描述成画面,运用联想和想象把高度凝练的诗歌语言变成生动具体的形象,使简练的语言成为联想和想象的依据,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诗歌语言形象化、意象具体化。生在想象的基础上,教师抓住诗歌的关键字,引导生口述画面:枯藤老树的形态,秋风的萧索,夕阳的颜色,人物的心理活动。最后,师在生口述基础上,总结改写文字:时近深秋,万物凋零,大地一片苍黄,荒凉的古道在夕阳的照射下无尽的伸向远方。路旁的藤蔓枯黄,落叶遍地,随着秋风在地上无奈地飘零。枝节嶙峋的老树伸展着枯瘦的枝条,几只乌鸦瑟缩着身子在枯枝上不时地啼出凄惨的鸣声。旅人形单影孤地骑着一匹老马,身上披着如血的残阳余晖,身后,长长的影子随着寂寞的马蹄声缓缓地移动。这时,远处小河边一座残破的小桥浮现于旅人的视野,小河旁的人家屋顶上,冒着袅袅的炊烟,秋风不时地送来人们的欢声笑语。眼前的景象,使旅人增添了无尽的思乡之情。
  学生在想象中,不仅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也使他们通过想象,融入了散曲的意境中,感受到强烈的羁旅之情:凄凉的环境,孤独的人物,游子惆怅的心情。因而,学生也就产生了强烈的阅读兴趣,希望进一步学习了解诗歌更深的内容。教师再作朗读指导,引导生讨论这首元曲朗读语调应哀婉,语速应缓慢,以读出这首散曲的意境,通过这两个步骤的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给调动起来了,融入课堂的笔练和口诵之中。在朗读训练时,还注意诗词表达的情感,所了解只是其中一部分,实际中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在古代诗词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养成诵读习惯,培养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在反复的诵读中,感受语言,品味诗句,从整体上感悟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艺术美和情感美,让学生逐步学会并提高鉴赏诗词的能力。
  作者简介:
  祁晓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六十四团中学。
其他文献
【正】 只要你平时留意收集,并加以巧妙地构思和制作,那些不起眼的废物也能做成新颖别致的装饰品。下面介绍用“可口可乐”瓶制作头像装饰造型。(1)取二个可口可乐瓶,用剪刀
对珠江流域1954-2003年51个站的汛期(4-9月)降水进行主分量分析,利用滑动平均、突变和小波分析方法,研究该降水场主分量的时间演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0年滑动平均显示,珠江
【正】 正确地理解和掌握好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学好物理学,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关键。根据我的体会,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认识,应该: 一、分清主次,抓住概念和规
摘 要:为了迎合新形势下的教育发展需求,语文作业本应运而生了。它不仅在题例编排、题型设置等方面为初中生的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指导,还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与自我探究能力。然而,想要将统编教材作业本的价值在教學中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我们就必须以恰当题目辅助教学,据学情拟定家庭作业以及取异篇同题组成主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业本;使用方法  初中语文作业本不仅能够让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内容,
【正】 白鹿洞书院:在江西省五老峰下的山谷中,始建于唐朝,宋初扩为书院。院宇屡经兴废,现存为清道光年间所修。今存碑廊,有碑百余块,刻有朱熹手制书院学规、历次修建文记及
珠江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全国居重要战略地位,对防洪和供水安全保障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水旱灾害对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珠江防汛抗旱面临一系列新问题,珠江防总
摘要:新课改的提出对我国教育环境带来全新挑战,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在整个教学环节的参与程度,教师需要合理运用学具,丰富课堂,为课堂提供多种元素,结合多种现代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本文以小学数学课堂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学具作为参照物,将使用学具与不适用学具的教学过程进行合理分析,总结课堂教学结果,合理提出使用学具进行教学的意义,并根据实际运用效果制定使用策略及方法,为其他教职人员提供参考数据。
自十八大以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学校足球工作的推进和发展,并提出了中国足球要从娃娃抓起的总方针。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试行)》和《学生足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