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把这一年的艰苦斗争当做一次谈判的话,年终就是谈判快结束时,谈判员思想放松的阶段。这个时候,正是运用“蚕食”技巧的最佳时刻。
年度述职会议即将来临。这一年来,郑奇通过策反战略经销商徐东,谈下好生活、卖进万家、劝回业务员培养团队等等,将公司战略有效地执行下来。艾洁在湖南取得了从未有过的业绩,从销售额与市场份额增长来看,郑奇的数据远远领先全国。估摸着,今年的年终奖,郑奇也将领先全国。
上书进谏
前几天,接到公司市场部的电话。据说是针对湖南这样竞争激烈的区域,公司要推出打击竞争对手的拳头产品,询问郑奇的意见,并上报湖南各渠道终端的卖进费用预算。
貌似一件对生意有帮助的事情,但公司就投入好几次新产品了。上半年投入的针对对手主打厨房洗涤产品的A系列,以花掉100万元的卖进费用,卖出去100万元产品的悲剧告终。至今,还有部分A系列产品躺在湖南某些终端卖场里睡觉呢。
徐东这些经销商,一听说有新产品,开始个个都兴奋,以为有新的利润、新的生意增长点呢。等实际结果一出来,个个傻眼。不要说挣利润了,至今还有很多库存占用了资金。后来,全国检讨,有说价格有问题的,有说渠道利润没给够的,有说质量有问题的,莫衷一是。反正总部说地方执行不力,地方说总部政策不对,没人出来承担责任。宝洁都年年死新产品、新品牌呢,何况艾洁了?
由于不成功的新品经验,导致以解决地方竞争力为主题的新产品,反被地方当成压力与麻烦,个个都不想多报。最后本应地方主动争取的新产品资源,变成了总部对地方、地方对经销商的任务摊牌。这一次述职会议,郑奇判断,历史肯定会重演。新品B系列尽管花了大钱,市场调查、新品牌注册、质量研究、推广概念一个不少,也保证领先市场水平很多年,“将会发动一场新的行业革命”,但郑奇与徐东等经销商多次探讨后一致认为,将是A系列的重演。
好几次通过正常渠道,向公司反馈意见,都无疾而终。那么是否可以通过述职会,向总裁表达自己的意见?光表达意见还不行,还要引起总裁的重视,甚至说服他……
郑奇苦思几夜,精细准备了一份述职报告。根据公司安排,每位省经理都有半小时发表报告,接下来是领导与同事的点评。郑奇有40分钟可以利用。
暗地投毒
郑奇面临着述职报告,陈梦一样面临着净洁公司的年度总结会议。虽然这快一年里,市场优势被郑奇逐步侵略,但根本优势仍在。同时,上次签署大利发的三方协议之时,陈梦的“下毒”计划,虽然被郑奇神奇化解,但陈梦在大利发采购万军那里,获得了优越的客情优势。大利发第一期收银线促销,被陈梦拿下。算是为自己这一年来了一个较不错的收尾。
总结过去的成绩是报告的一部分,但未来是更重要的部分。想着下一年,艾洁在郑奇的带领下,会发动更加猛烈的攻击,陈梦不由得也担心。听说,艾洁又要推新产品了,而且就是冲着净洁来的。虽然净洁每年也更新单品,但从未像艾洁这么大力度地推广,而且他们还重新注册品牌。
如果比较双方新品的推广力度,艾洁绝对具有优势。陈梦一方面担心,一方面分析,能否将对方的优势,转化成自己的优势呢?优势谈判法的精神之一,就是要将对方的优势转变为自己的优势。
根据对艾洁A系列新品的了解,陈梦琢磨着,倒还真有机会。用对方的优势攻击对方,而且最好用郑奇对净洁使用过的方法,比如策反徐东。当年徐东是净洁战略经销商,被郑奇神奇的一小时策反,如果自己也去策反徐东,那郑奇该是个什么表情?越想越兴奋,谁叫他一直欺负自己呢。陈梦迫不及待地想看看郑奇被她击败的表情。
年底了,双方市场上,看似投入了很多买赠、抽奖之类的促销,终端促销员也争夺得厉害。但陈梦透过表象看本质,其实两家品牌的管理人员、经销商决策者都进入了年度总结阶段,思想上已经开始为辛苦的一年即将结束,而放下思想警惕,甚至开始步入放假的节奏中。
如果把这一年的艰苦斗争当做一次谈判的话,年终就是谈判快结束时,谈判员思想放松的阶段。这个时候,正是运用“蚕食”技巧的最佳时刻。
陈梦得知郑奇已经离开湖南,前往艾洁公司总部述职去了。陈梦当即拿包出门,拿着净洁新一年单品更新的计划,到高桥市场所有分销商那里转了一大圈,大张旗鼓地宣称,要用自己这净洁的新产品计划,去把徐东策反回来。方法嘛,当然是利益说服法啦。当年郑奇怎么说服过去的,陈梦就怎么说服回来罢了。而且,陈梦大肆宣传说,艾洁A系列也好,B系列也好,都卖不好,说是给经销商新的利润增长点,实际最后都是经销商来囤积库存。两相比较,此消彼长,似乎徐东没有不被策反的道理。很快,众口铄金,整个高桥批发市场就传出徐东要背叛艾洁去净洁的消息。
艾洁销售人员小袁,听到耳里,急在心里,一面赶往徐东公司要给徐东做工作,一面急急忙忙地给郑奇打电话。
郑奇手机响的时候,他正在台上进行述职报告演讲。兜里的手机被调为会议无声状态,他并没有意识到,危机的电话来了。
悄悄看到小袁进徐东公司门,陈梦觉得自己去不去向徐东当面策反说服已经不重要了。打草惊蛇的威力,并不在真正能打到对方哪里,而在于威胁能让对手恐惧、慌乱。
要真正说服徐东何其难?让神奇的一小时策反对手战略客户重演,就是郑奇自己再来,都不敢保证。但陈梦这个技巧妙就妙在,不但艾洁的销售员相信她能说服徐东,因为徐东的前科与双方新产品带来的利益的比较嘛,而且就是徐东本人,在面对小袁的质问时,也不会站出来澄清误会。
以陈梦对徐东的了解,奸猾的他,会从小袁着急的态度里,看到艾洁对他背叛的担心,刚好顺水推舟,威胁小袁,向艾洁提出更多非分要求。到那时,郑奇要面对的,不仅仅是说服公司新产品政策了,还要面临战略经销商叛变的麻烦。
相反,如果是郑奇知道了,多半会按兵不动。谣言嘛,往往不攻自破。那样,陈梦与徐东都奈何不得。而现在,慌张的小袁,正迈进徐东办公室。一场陈梦与徐东没有预谋却有默契的好戏,即将上演。
而正忙于台上陈述的郑奇,并没有接这个电话……
当头棒喝
以往的述职会议,因为靠近年关,公司领导在大会上,一般倡导正激励,所以,述职会议往往成为夸奖会,功绩陈述会。有问题的,一般领导会拉到一边悄悄讲,除非老板特别不满意的销售人员,会在当场被追问外,其余人等都不会批评。因此,大家的述职内容都是呈现业绩为主。数据、策略与案例分析,都拿成功的来说,给老板表功。
而这一次为了表达自己对新产品的担心,对艾洁竞争力的担忧,郑奇将报告内容改为以问题为主的倾诉报告。引用的数据,都是透视问题的。或许,用问题,能引起老板的重视。
比如,为什么新产品那么新的问题。从产品到概念到渠道政策到品牌都是新的,就意味着我们曾经的优势——品牌、渠道都用不上。面对一个从里到外的产品,销售员认识都不够深,更何况消费者?而广告与推广,都需要时间积累。把我们的新产品利用以前的渠道与品牌优势,做成熟产品,不是更容易吗?
还有,为什么要将新产品推广以行政区域为范围?以某几个省为重点突破,看似资源很聚焦,但其实一个省里,渠道结构非常复杂。有大卖场有小超市,有百货有量贩,客户群众多,每个客户的购买群体也不一样。尽管聚焦到一个省,但满足这么多客户,光谈判与卖进费用,其实并不少。为什么不以某渠道客户为主要推广范围?比如,屈臣氏,只需要总部谈判一次,卖进费用支付一笔,需要满足的客户群也只有一个群体,就可以将产品飞快卖入所有门店。产品针对性把握得更好,产出更高,而销量,并不会少于一个湖南省。
分渠道客户为重点的打击对手,应该比以某区域市场为重点的打击对手,来得更容易,效果也更好。
郑奇将这些内容写在报告里,希望能警觉公司领导。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这么明显的答案,为什么老板们没有看到?难道是自己的水平高于他们?还是他们有别的想法?或者,老板们的目的是什么?
最近艾洁关于要被外资收购的传言很多,人人都很敏感,郑奇实在不好把握。
一个个省区轮流下来,郑奇的报告被安排在下午第一个。整个上午,郑奇都在想这个问题。中午休息的时候,瞄准总裁上厕所,郑奇跟着过去,想着干脆当面问问,看能否找到答案。跟总裁在厕所简单地聊了几句,失望的是,郑奇根本没有勇气直接问出来。
反倒是总裁亲切地关怀了些郑奇的生活,并问郑奇最近有没有看什么书。
郑奇一想机会来了,回答道,“看郎咸平的书,觉得他为中国指出了很多问题。”从这个话延展下去,就可以谈到,他也要为公司提出很多问题。
“但你知道他的意见为什么没有被采纳么?要有效地提意见,需做到两点。第一,自身要有影响力;第二,要提供解决方法。”
总裁可能是随意回答,却让郑奇呆立当场。他有意见,他有影响力吗?有解决方法吗?
险中求胜
郑奇回到会议室,一看表,只有30分钟就轮到自己了。赶紧拿出电脑,重新整理证明业绩的数据,做表绘图,将内容主题改回以前的成绩为主。这还只是第一步,数据能说明业绩,但只是结果,达成结果的原因有很多,并不能增加人的影响力。
除非,郑奇能用道理将业绩分析出来,用案例将业绩论证出来。
可当郑奇整理完数据,就只剩下1分钟了,主持人已经在台上开始点他的名字了。
郑奇灵机一动,将最后一页PPT写成了这样:“一小时,策反对手战略客户;一小时,说服KA采购总监;一小时,卖进对手包场门店;一小时,劝回叛逃业务员;一小时,签署三方协议。”
这是可以论证他业绩的实际案例,每个案例里都有一份道理。每一份案例与道理,其实都是一份奇迹,都是一份影响力。
影响力是什么?其实就是告诉大家,你不一样的能力。
先树立影响力,再提意见。郑奇拿着改好的报告,上台了。
当电话来了的时候,郑奇已经用15分钟飞快地过了数据业绩部分;并用了12分钟简明扼要地讲完一小时,策反徐东与说服好生活总监的案例与道理。精彩的故事,已经赢得了好几次掌声。
影响力,正在逐步形成。可惜,郑奇只剩下3分钟,他没有时间讲完剩下的案例,并做出总结。这让他总觉得,影响力,总是差那么一点。
突然,他感觉到衣兜里的震动,手机拿出来,看到几个未接电话与一条短信,“老大,听说徐东就要被净洁的新品利润吸引,要投靠净洁了。我现在去质问他去。知道你开会,特短信告知,我一定会处理好。”
郑奇灵机一动,没有比这更好的结尾了,既能树立自己的影响力,又能为给老板谈新品做好铺垫。
“等下,有个紧急电话,必须打一下。”郑奇暂停了报告,当着大家打起了电话。“小袁,你短信说,听说徐东要被净洁新品利润吸引,要投靠净洁了?是听谁说的?”整个会场,包括总裁在内,都被这个电话内容,震惊了。
“是啊,老大,我就到徐东办公室门口了,正找他算账呢。”
“不准你进去,”郑奇脑子里转得快,“你先告诉我,是谁说的,为什么就能被对方新品吸引?”
“啊,今天高桥很多分销商都打电话来说……”小袁转述陈梦制造的那些谣言。
郑奇听完,心里雪亮了,猜想到是陈梦的手段,大声地说,“不管你听谁说徐东要背叛,也不管我们曾经的新品给经销商制造了多少麻烦,还是对手的新品利润有多好,这个事情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不处理。回到你的办公室里,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郑奇下达完命令,挂上电话。可以猜想到,长沙那边陈梦与徐东看到退回去的小袁,那失落的表情。
“不好意思,刚才接到个短信……”郑奇表述完整个事情,然后说,“大家都知道湖南是净洁的总部,那里有一位销售天才,叫做陈梦。她给我们制造了很多麻烦,就是她,曾经在一小时内,让陌生客户拿出120万元;也是她,在一小时内,降服了朝中有人的经销商,降服了团队里的刺儿头;还是她,利用我们曾经新品给经销商的不好影响,制造要策反徐东的谣言。”
接着,郑奇开始分析为什么不让小袁去见徐东的原因,最后说,“今天是我的述职报告,没想到被这个电话打断。销售就是一场战争,我们在战场上,斗得你死我活。仿佛一本三国演义,谋略层出不穷。也正是在公司的支持下,让我们步步前进。”
这个电话,正如现身说法,完美地证明了郑奇的能力。在数据、案例与现身说法之下,巧妙地抛出了新品问题。大家的掌声与议论声四起,完美结束了郑奇的述职会议。30分钟的演讲时间,被这电话一打扰,只剩下十几秒了。
郑奇这样结束了自己的报告,“但这些成绩,并不值得我们骄傲,也不是我们的目标。要知道,我们并没有彻底削弱对手的竞争力。我们希望,公司能指导我们,彻底地打败对手。谢谢。”
郑奇远远看着总裁的脸色,猜想着,如果会后直接提出意见,是否拥有了足够的影响力,他是否有足够的兴趣?(未完待续)
悄悄看到小袁进徐东公司门,陈梦觉得自己去不去向徐东当面策反说服已经不重要了。打草惊蛇的威力,并不在真正能打到对方哪里,而在于威胁能让对手恐惧、慌乱。
不管你听谁说徐东要背叛,也不管我们曾经的新品给经销商制造了多少麻烦,还是对手的新品利润有多好。这个事情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不处理。
年度述职会议即将来临。这一年来,郑奇通过策反战略经销商徐东,谈下好生活、卖进万家、劝回业务员培养团队等等,将公司战略有效地执行下来。艾洁在湖南取得了从未有过的业绩,从销售额与市场份额增长来看,郑奇的数据远远领先全国。估摸着,今年的年终奖,郑奇也将领先全国。
上书进谏
前几天,接到公司市场部的电话。据说是针对湖南这样竞争激烈的区域,公司要推出打击竞争对手的拳头产品,询问郑奇的意见,并上报湖南各渠道终端的卖进费用预算。
貌似一件对生意有帮助的事情,但公司就投入好几次新产品了。上半年投入的针对对手主打厨房洗涤产品的A系列,以花掉100万元的卖进费用,卖出去100万元产品的悲剧告终。至今,还有部分A系列产品躺在湖南某些终端卖场里睡觉呢。
徐东这些经销商,一听说有新产品,开始个个都兴奋,以为有新的利润、新的生意增长点呢。等实际结果一出来,个个傻眼。不要说挣利润了,至今还有很多库存占用了资金。后来,全国检讨,有说价格有问题的,有说渠道利润没给够的,有说质量有问题的,莫衷一是。反正总部说地方执行不力,地方说总部政策不对,没人出来承担责任。宝洁都年年死新产品、新品牌呢,何况艾洁了?
由于不成功的新品经验,导致以解决地方竞争力为主题的新产品,反被地方当成压力与麻烦,个个都不想多报。最后本应地方主动争取的新产品资源,变成了总部对地方、地方对经销商的任务摊牌。这一次述职会议,郑奇判断,历史肯定会重演。新品B系列尽管花了大钱,市场调查、新品牌注册、质量研究、推广概念一个不少,也保证领先市场水平很多年,“将会发动一场新的行业革命”,但郑奇与徐东等经销商多次探讨后一致认为,将是A系列的重演。
好几次通过正常渠道,向公司反馈意见,都无疾而终。那么是否可以通过述职会,向总裁表达自己的意见?光表达意见还不行,还要引起总裁的重视,甚至说服他……
郑奇苦思几夜,精细准备了一份述职报告。根据公司安排,每位省经理都有半小时发表报告,接下来是领导与同事的点评。郑奇有40分钟可以利用。
暗地投毒
郑奇面临着述职报告,陈梦一样面临着净洁公司的年度总结会议。虽然这快一年里,市场优势被郑奇逐步侵略,但根本优势仍在。同时,上次签署大利发的三方协议之时,陈梦的“下毒”计划,虽然被郑奇神奇化解,但陈梦在大利发采购万军那里,获得了优越的客情优势。大利发第一期收银线促销,被陈梦拿下。算是为自己这一年来了一个较不错的收尾。
总结过去的成绩是报告的一部分,但未来是更重要的部分。想着下一年,艾洁在郑奇的带领下,会发动更加猛烈的攻击,陈梦不由得也担心。听说,艾洁又要推新产品了,而且就是冲着净洁来的。虽然净洁每年也更新单品,但从未像艾洁这么大力度地推广,而且他们还重新注册品牌。
如果比较双方新品的推广力度,艾洁绝对具有优势。陈梦一方面担心,一方面分析,能否将对方的优势,转化成自己的优势呢?优势谈判法的精神之一,就是要将对方的优势转变为自己的优势。
根据对艾洁A系列新品的了解,陈梦琢磨着,倒还真有机会。用对方的优势攻击对方,而且最好用郑奇对净洁使用过的方法,比如策反徐东。当年徐东是净洁战略经销商,被郑奇神奇的一小时策反,如果自己也去策反徐东,那郑奇该是个什么表情?越想越兴奋,谁叫他一直欺负自己呢。陈梦迫不及待地想看看郑奇被她击败的表情。
年底了,双方市场上,看似投入了很多买赠、抽奖之类的促销,终端促销员也争夺得厉害。但陈梦透过表象看本质,其实两家品牌的管理人员、经销商决策者都进入了年度总结阶段,思想上已经开始为辛苦的一年即将结束,而放下思想警惕,甚至开始步入放假的节奏中。
如果把这一年的艰苦斗争当做一次谈判的话,年终就是谈判快结束时,谈判员思想放松的阶段。这个时候,正是运用“蚕食”技巧的最佳时刻。
陈梦得知郑奇已经离开湖南,前往艾洁公司总部述职去了。陈梦当即拿包出门,拿着净洁新一年单品更新的计划,到高桥市场所有分销商那里转了一大圈,大张旗鼓地宣称,要用自己这净洁的新产品计划,去把徐东策反回来。方法嘛,当然是利益说服法啦。当年郑奇怎么说服过去的,陈梦就怎么说服回来罢了。而且,陈梦大肆宣传说,艾洁A系列也好,B系列也好,都卖不好,说是给经销商新的利润增长点,实际最后都是经销商来囤积库存。两相比较,此消彼长,似乎徐东没有不被策反的道理。很快,众口铄金,整个高桥批发市场就传出徐东要背叛艾洁去净洁的消息。
艾洁销售人员小袁,听到耳里,急在心里,一面赶往徐东公司要给徐东做工作,一面急急忙忙地给郑奇打电话。
郑奇手机响的时候,他正在台上进行述职报告演讲。兜里的手机被调为会议无声状态,他并没有意识到,危机的电话来了。
悄悄看到小袁进徐东公司门,陈梦觉得自己去不去向徐东当面策反说服已经不重要了。打草惊蛇的威力,并不在真正能打到对方哪里,而在于威胁能让对手恐惧、慌乱。
要真正说服徐东何其难?让神奇的一小时策反对手战略客户重演,就是郑奇自己再来,都不敢保证。但陈梦这个技巧妙就妙在,不但艾洁的销售员相信她能说服徐东,因为徐东的前科与双方新产品带来的利益的比较嘛,而且就是徐东本人,在面对小袁的质问时,也不会站出来澄清误会。
以陈梦对徐东的了解,奸猾的他,会从小袁着急的态度里,看到艾洁对他背叛的担心,刚好顺水推舟,威胁小袁,向艾洁提出更多非分要求。到那时,郑奇要面对的,不仅仅是说服公司新产品政策了,还要面临战略经销商叛变的麻烦。
相反,如果是郑奇知道了,多半会按兵不动。谣言嘛,往往不攻自破。那样,陈梦与徐东都奈何不得。而现在,慌张的小袁,正迈进徐东办公室。一场陈梦与徐东没有预谋却有默契的好戏,即将上演。
而正忙于台上陈述的郑奇,并没有接这个电话……
当头棒喝
以往的述职会议,因为靠近年关,公司领导在大会上,一般倡导正激励,所以,述职会议往往成为夸奖会,功绩陈述会。有问题的,一般领导会拉到一边悄悄讲,除非老板特别不满意的销售人员,会在当场被追问外,其余人等都不会批评。因此,大家的述职内容都是呈现业绩为主。数据、策略与案例分析,都拿成功的来说,给老板表功。
而这一次为了表达自己对新产品的担心,对艾洁竞争力的担忧,郑奇将报告内容改为以问题为主的倾诉报告。引用的数据,都是透视问题的。或许,用问题,能引起老板的重视。
比如,为什么新产品那么新的问题。从产品到概念到渠道政策到品牌都是新的,就意味着我们曾经的优势——品牌、渠道都用不上。面对一个从里到外的产品,销售员认识都不够深,更何况消费者?而广告与推广,都需要时间积累。把我们的新产品利用以前的渠道与品牌优势,做成熟产品,不是更容易吗?
还有,为什么要将新产品推广以行政区域为范围?以某几个省为重点突破,看似资源很聚焦,但其实一个省里,渠道结构非常复杂。有大卖场有小超市,有百货有量贩,客户群众多,每个客户的购买群体也不一样。尽管聚焦到一个省,但满足这么多客户,光谈判与卖进费用,其实并不少。为什么不以某渠道客户为主要推广范围?比如,屈臣氏,只需要总部谈判一次,卖进费用支付一笔,需要满足的客户群也只有一个群体,就可以将产品飞快卖入所有门店。产品针对性把握得更好,产出更高,而销量,并不会少于一个湖南省。
分渠道客户为重点的打击对手,应该比以某区域市场为重点的打击对手,来得更容易,效果也更好。
郑奇将这些内容写在报告里,希望能警觉公司领导。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这么明显的答案,为什么老板们没有看到?难道是自己的水平高于他们?还是他们有别的想法?或者,老板们的目的是什么?
最近艾洁关于要被外资收购的传言很多,人人都很敏感,郑奇实在不好把握。
一个个省区轮流下来,郑奇的报告被安排在下午第一个。整个上午,郑奇都在想这个问题。中午休息的时候,瞄准总裁上厕所,郑奇跟着过去,想着干脆当面问问,看能否找到答案。跟总裁在厕所简单地聊了几句,失望的是,郑奇根本没有勇气直接问出来。
反倒是总裁亲切地关怀了些郑奇的生活,并问郑奇最近有没有看什么书。
郑奇一想机会来了,回答道,“看郎咸平的书,觉得他为中国指出了很多问题。”从这个话延展下去,就可以谈到,他也要为公司提出很多问题。
“但你知道他的意见为什么没有被采纳么?要有效地提意见,需做到两点。第一,自身要有影响力;第二,要提供解决方法。”
总裁可能是随意回答,却让郑奇呆立当场。他有意见,他有影响力吗?有解决方法吗?
险中求胜
郑奇回到会议室,一看表,只有30分钟就轮到自己了。赶紧拿出电脑,重新整理证明业绩的数据,做表绘图,将内容主题改回以前的成绩为主。这还只是第一步,数据能说明业绩,但只是结果,达成结果的原因有很多,并不能增加人的影响力。
除非,郑奇能用道理将业绩分析出来,用案例将业绩论证出来。
可当郑奇整理完数据,就只剩下1分钟了,主持人已经在台上开始点他的名字了。
郑奇灵机一动,将最后一页PPT写成了这样:“一小时,策反对手战略客户;一小时,说服KA采购总监;一小时,卖进对手包场门店;一小时,劝回叛逃业务员;一小时,签署三方协议。”
这是可以论证他业绩的实际案例,每个案例里都有一份道理。每一份案例与道理,其实都是一份奇迹,都是一份影响力。
影响力是什么?其实就是告诉大家,你不一样的能力。
先树立影响力,再提意见。郑奇拿着改好的报告,上台了。
当电话来了的时候,郑奇已经用15分钟飞快地过了数据业绩部分;并用了12分钟简明扼要地讲完一小时,策反徐东与说服好生活总监的案例与道理。精彩的故事,已经赢得了好几次掌声。
影响力,正在逐步形成。可惜,郑奇只剩下3分钟,他没有时间讲完剩下的案例,并做出总结。这让他总觉得,影响力,总是差那么一点。
突然,他感觉到衣兜里的震动,手机拿出来,看到几个未接电话与一条短信,“老大,听说徐东就要被净洁的新品利润吸引,要投靠净洁了。我现在去质问他去。知道你开会,特短信告知,我一定会处理好。”
郑奇灵机一动,没有比这更好的结尾了,既能树立自己的影响力,又能为给老板谈新品做好铺垫。
“等下,有个紧急电话,必须打一下。”郑奇暂停了报告,当着大家打起了电话。“小袁,你短信说,听说徐东要被净洁新品利润吸引,要投靠净洁了?是听谁说的?”整个会场,包括总裁在内,都被这个电话内容,震惊了。
“是啊,老大,我就到徐东办公室门口了,正找他算账呢。”
“不准你进去,”郑奇脑子里转得快,“你先告诉我,是谁说的,为什么就能被对方新品吸引?”
“啊,今天高桥很多分销商都打电话来说……”小袁转述陈梦制造的那些谣言。
郑奇听完,心里雪亮了,猜想到是陈梦的手段,大声地说,“不管你听谁说徐东要背叛,也不管我们曾经的新品给经销商制造了多少麻烦,还是对手的新品利润有多好,这个事情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不处理。回到你的办公室里,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郑奇下达完命令,挂上电话。可以猜想到,长沙那边陈梦与徐东看到退回去的小袁,那失落的表情。
“不好意思,刚才接到个短信……”郑奇表述完整个事情,然后说,“大家都知道湖南是净洁的总部,那里有一位销售天才,叫做陈梦。她给我们制造了很多麻烦,就是她,曾经在一小时内,让陌生客户拿出120万元;也是她,在一小时内,降服了朝中有人的经销商,降服了团队里的刺儿头;还是她,利用我们曾经新品给经销商的不好影响,制造要策反徐东的谣言。”
接着,郑奇开始分析为什么不让小袁去见徐东的原因,最后说,“今天是我的述职报告,没想到被这个电话打断。销售就是一场战争,我们在战场上,斗得你死我活。仿佛一本三国演义,谋略层出不穷。也正是在公司的支持下,让我们步步前进。”
这个电话,正如现身说法,完美地证明了郑奇的能力。在数据、案例与现身说法之下,巧妙地抛出了新品问题。大家的掌声与议论声四起,完美结束了郑奇的述职会议。30分钟的演讲时间,被这电话一打扰,只剩下十几秒了。
郑奇这样结束了自己的报告,“但这些成绩,并不值得我们骄傲,也不是我们的目标。要知道,我们并没有彻底削弱对手的竞争力。我们希望,公司能指导我们,彻底地打败对手。谢谢。”
郑奇远远看着总裁的脸色,猜想着,如果会后直接提出意见,是否拥有了足够的影响力,他是否有足够的兴趣?(未完待续)
悄悄看到小袁进徐东公司门,陈梦觉得自己去不去向徐东当面策反说服已经不重要了。打草惊蛇的威力,并不在真正能打到对方哪里,而在于威胁能让对手恐惧、慌乱。
不管你听谁说徐东要背叛,也不管我们曾经的新品给经销商制造了多少麻烦,还是对手的新品利润有多好。这个事情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