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提问能力的培养

来源 :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inhuiai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幼儿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得他们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提问较多。幼儿通过提问题的形式发展探究思维,但是当前存在着对幼儿提问重视不够的问题,从转变幼儿教师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以及加强家园合作等方面可以促进幼儿提问能力的发展。
其他文献
家园共育是幼儿园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家园共育工作重要的一环。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只有让家长持续参与其中,积极与幼儿园合作,使得家园相辅相成、协调一致,才能形成教育合力,使幼儿在成长道路上获得更多的阳光和爱,从根本上培养出幼儿健全人格,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充满希望。
父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教养职责。父职缺失会对幼儿产生负面影响,为探究父职缺失下幼儿的心理状态,选取一名父职缺失的5岁女孩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绘画特点及心理。结果发现父职缺失对幼儿的情绪状态、认知能力、社会性等方面发展均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为使幼儿健康成长,应当提升成人对幼儿绘画过程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同伴关系弥补父职缺失的遗憾,并注重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现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都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而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差别较大,这种情况给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多任务驱动的高中信息技术分层次教学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基于此,以高一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学生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基础,设计了基于多任务驱动的高中信息技术分层次教学模式,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多任务驱动的分层次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实施分层次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从而实现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进步。
高中教师作为学生高考备考的领路人,应该善于研究高考真题,能准确把握高考命题趋势,为学生选择恰当的备考策略。以2018~2020年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生物的“生态学”部分为研究对象,对试题进行剖析,发现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生物高考试题主要渗透生命观念,考查科学思维,凸显科学探究,强调社会责任。高中生物教师可以以核心概念为基础,以教材实验为载体,以问题解决为驱动,以生活情境为材料,助力学生形成生命观念,开展科学探究,训练科学思维,培养社会责任。
在倡导“赏识教育”“鼓励教育”的当下,教育惩戒的实施受到了一定的阻碍,教师不敢罚、不愿罚的现象普遍存在。应正视合理、适度的惩戒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价值,通过讲理机制、适度机制、“欲抑先扬”机制、合理代偿机制、协同机制、时效性机制、宽容机制、抚慰机制这八个教育矫治辅导机制,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帮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
课程标准一般包含内容标准、能力标准、表现标准,以及需要学习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怎样才算好的界定。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一般用行为动词来明确学生对不同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许多教师只关注内容标准,只关心知识内容的要求掌握程度,教学中更多凭经验、个人感觉来把握课程标准中的行为动词。文章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的行为动词为例,说明教师对课程标准中的行为动词的理解与把握所面临的实际困难以及可能的解决路径,并根据实践提出可操作性较强的简约方案,从一线教师的角度提出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再修订时的期望和建议。
在口语交际教学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应紧紧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将育人思想设为口语交际教学的核心。根据对贵州铜仁市7所小学的口语交际教学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调查,发现存在口语交际教学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不足、教师忽视口语交际教学及其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联系等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启发学生使用成语;精心设计口语交际内容,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融入育人思想,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培育青少年的政治认同素养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一步,具体落实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实践。基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和教材,可以在共情中培育政治认同,在共识中培育政治认同,在共鸣中培育政治认同,在共践中培育政治认同,以期有效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
音乐与生活息息相关,如何在教育实践中实现音乐与学校、生活、社会的多重结合,是音乐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深圳市龙华区玉龙学校积极倡导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促进民族音乐教育与生活的紧密结合,寻求各种契机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让社会成为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场所;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开设各类民族音乐课程,凝聚学生、家长、教师的力量,从而提升学生音乐感知力、创造力以及民族文化认同感,最终实现音乐美育的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高校担负着培养时代新人的历史重任,必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好百年党史,汲取精神力量,赓续红色血脉,把培养志气更高、骨气更硬、底气更足的青年学生作为使命担当。  志气、骨气、底气源于信仰的坚守,源于伟大的实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