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前教育类学生普通话现状及口语水平的应对办法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yel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当前中职学前教育类专业学生的普通话口语水平普遍不能满足将来的职业需要的现状,特找出原因,分析问题,寻找对策,切实提高他们的普通话口语水平;参加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最终达到能用普通话标准、流畅、自如地表达,满足其行业的语言表达需求。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普通话;语;现状成因;提高;应对措施
  随着早教事业的发展,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渐趋提高。取得幼师资格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考核就是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规定的等级,取得从业资格也需要进行面试。所以口齿清楚、语音标准、表达自然流畅是一个合格的学前教育从业人员的必备条件。
  那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普通话口语现状如何?是否需要进一步提高?又该如何切实有效地提高?
  一、学生普通话现状与分析
  1.存在问题
  目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普通话口语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整体普通话水平呈中间大、两头小。由于这些学生都是1993年以后出生的,接触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体较多,整体基础不是太差,而且随着教师要求持普通话合格证上岗,教师的普通话水平也提高了,所以学前和小学期间的语音底子不会太差,三乙及以下水平的学生是极少的,却远不能达到标准、流畅、自如表达的水平。
  (2)平时在校园生活中不喜欢用普通话交流。浙江是个方言大省,说吴语的人口占98%以上,全省共分为10大方言区,所操的吴语、闽语、徽语、客家话等地域方言与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的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上都有很大差别。最新发布的《浙江省推普现状及对策研究》显示,有30.6%的浙江人不会说普通话。这些来自浙江台州各地的学生不习惯也不愿用普通话交流,有时虽用普通话交流,但并不注意语音的标准,基本上是带着浓厚方言的彩色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上都存在很多问题。
  (3)普遍存在用普通话表达的恐惧感。特别是在众人面前,不敢开口,怕说不好。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不能开口是个大问题。现在面对同学、老师不敢说,将来要每天走上课堂面对小朋友,用普通话上课,有恐惧心理,就更难说得流畅自然,又怎能交流沟通呢?
  (4)普遍存在的语音问题:①没有翘舌音。浙江的方言里不存在zh、ch、sh、r这组声母,许多的翘舌都念成了平舌,这是通病。②n、l、r相混。受方言影响,将n发成l,将r发成l。尤其是r,几乎85%以上不会发音。③前后鼻音不分。往往两者的尾音完全脱落,舌尖位置既不前又不后,都卡在中间。④i和an、ian和ie、uan和uei都容易相混。这与没有前后鼻音尾音有直接关系。⑤阳平和上声相混。这是声调中最严重的问题,也最难纠正。⑥入声混入了普通话声调中。⑦朗读、说话中没注意轻声。⑧儿化不会念,将尾音“-r”当成一个音节来念。⑨方言语调较明显。
  2.原因分析
  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后,发现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受方言影响太大。浙江不但是个经济大省,更是方言大省,三成以上浙江人不会说普通话,而且普遍不喜欢说普通话。调查结果显示台州人最不喜欢说普通话,因为台州人有一种排外的思想,本地经济较发达,部分人就瞧不起外省的打工者。所以为了免受歧视,本地人不愿说普通话而被误认为外地人,外来人员也会尽快学会当地方言。
  (2)小学阶段语音基础没打扎实,声韵调都存在系列问题。这与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有关,也与现在的教学只注重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而很少关注学生汉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有关,所以学生普通话口语训练在上职业中专之前没有真正开展过,学生怕说、说不流畅也就不足为奇了。
  (3)思想上不重视。在专门学习普通话口语之前,9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普通话水平不错,交流不会有困难,不会影响将来的工作,只要学好钢琴、唱歌、舞蹈等其它专业课即可,所以从未有意识地去纠正语音、去进行口语训练。直到摸底考试之后,许多学生才发现自己的普通话水平不能达到本专业所需要的等级,更不能适应本专业学习工作的需要,这才有了紧迫感和危机感。
  (4)说普通话的语言环境没有形成。口语的提高最需要良好的语言环境。由于学生一直生活在浓重的方言环境中,运用普通话交流的机会少,也从未注意纠正语音,操起普通话这个工具自然十分生疏。
  二、提高学生普通话口语水平的应对办法
  1.思想上引起重视
  要进行普通话摸底考试,把摸底情况反馈给学生,让他们明白自己普通话水平的现状,及与专业要求之间的差距,从而明白提高普通话水平的紧迫性。自己想学,能主动学,这样的学习才会有切实的成效。
  2.排除心理障碍
  要让学生敢于开口说,多说,大胆说,逐渐养成大家都说普通话的习惯,形成浓厚的说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在相互纠正与监督中不断进步。课堂上要多给学生练的机会,课后,每天可组织早读或晚說,可以从朗读慢慢向说话过渡,让每个学生每周有一次上台读或说的机会,多给鼓励。
  3.用筛选法逐步解决语音的记忆问题
  单音节表、多音节表、轻声表的记忆要讲究方法。要求学生第一遍逐个拼写对照,发现自己拼写错误的做上记号;第二遍时只看有记号的,对这些字词又进行筛选,选出仍然没记准确的,又做上不同的记号;第三遍筛选的范围又缩小了。如此下去,可不断缩小生疏的字词的范围。
  4.尽早找出自己的语音问题,有针对性地分类纠正
  可通过自查(每周一次的常用字分类注音和筛选法记忆音节),看看自己的错误集中在哪些声、韵和调上,并归一下类。再加上语音教师一对一听音后,给学生指出成系列的语音问题,并分类加以纠正。发现了问题所在,也就等于找准了目标,接下去的训练才有了明确的方向,收效也会更快。
  5.上课及训练方式的调整
  (1)循序渐进。要从最基础的声母、韵母、声调到变调、轻声、儿化,从单音节、多音节、朗读到说话,一步一个脚印,基础打扎实了,上去不难。
  (2)大课与小课结合。大家共同的语音问题及一些理论就采用大课的形式,全班一起上;寻找纠正每个人的具体语音问题则采用小课方式,一对一进行辅导。
  (3)说练各半。口语的提高不能单靠理论的理解,更需要多练,练成说普通话的语言与口型习惯,练成张口就说普通话的习惯。
  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校园里都说普通话,同学之间互相纠正,形成良好的语言环境。每天收看新闻联播和少儿节目,利用广播和影视媒体,通过看口型、听发音和轻声跟读等办法来纠正语音语调,提高普通话听说能力。
  总之,普通话语言的学习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学生十几年的方言语言习惯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他们对普通话需要一个慢慢适应、慢慢习惯的过程。这需要家庭对学校教学的理解、支持与配合,更需要学校切实加大推普宣传力度,使学生以说普通话为荣,营造出一个全校园说普通话的语言氛围,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考取符合要求的普通话等级与将来的就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浙江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编《普通话培训测试指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职业技术学校)
其他文献
本文在关于归并依赖集的二元组集合闭包的求解算法的基础上给出了对称左部集的概念,同时讨论并给出了求全部对称左部集的多项式时间算法。
本文以州州农行为例,解读该行以转账电话做切入,按“高起点、高标准、高速度”三高标准努力打造“三农”转账电话服务网络,实现了对三农金融服务的全覆盖,让广大村民“足不出村”
本文着重讨论了关于AutoCAD绘图软件包二次开发的方向和开发环境。并且介绍了开发环境和开发过程中所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对流变学的三种基本元件进行简介,通过将三种基本元件进行组合形成宾汗姆(Bingham)模型,并用该模型对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徐变和松弛进行模拟,最后讨论流变学在水泥基复合材
近年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满足新时代的需求.互动式教学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模式,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促进师生之间进行良好沟通,实现
我国是水泥生产大国,产量约占世界水泥总产量的1/3.随着我国水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转型升级向纵深转折,如何提高企业的自动化控制水平已成为目前水泥行业生存
从施工项目、招投标、国际市场及外商投资等方面阐述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优越性,指出全社会应借鉴先进经验,正确理解规范要领,从而推进工程造价管理改革,使工程量清单计价
随着社会的不断的发展,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快速前进,尤其是在项目管理中的合同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水利工程是人们生产生活中最基础的项目。在水利水电实施的过程中,必须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在经济上的发展战略逐渐向西部转移,中西部地区将迎来发展高峰期。但是中西部地区大多数是山地地貌,当地的基础设施不健全,从而加大了山地城市开放
从采用新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减少建筑能耗几方面介绍了寒冷地区农村住宅建筑节能的途径,指出这些方法的采用可以节省能源,减少环境污染,从而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