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子宫后路子宫修补术处理穿透性胎盘植入二例

来源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i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例1:孕妇30岁,妊3产1,因"停经37+5周,发现胎盘位置异常1+月"入院.2年前因"脐带绕颈"剖宫产1次,人工流产1次.入院时生命体征平稳,一般情况良好,阴道无流血流液.入院超声检查提示中央型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子宫前下壁(图1).MRI示中央型前置胎盘,子宫胎盘植入征象(图2).入院第3天因"中央型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妊娠38-1周"行剖宫产终止妊娠.术前行膀胱镜检查及双侧输尿管插管术.术中探查:子宫下段明显增粗呈紫蓝色,其表面与膀胱表面满布怒张血管,膀胱与子宫下段粘连紧密,子宫下段约6 cm×5 cm肌层消失,胎先露高浮,双侧附件未见异常.遂决定行宫体剖宫产术,娩出一活男婴,体重3440 g,l、5、10 min Apgar评分均为10分.检查胎盘附着于子宫前下后壁,子宫前下壁穿透性胎盘植入.患者家属强烈要求保留子宫,遂行经子宫后路子宫修补术处理穿透性胎盘植入。

其他文献
疼痛带来的生理变化可能会导致新生儿疾病,已经有很多关于减轻新生儿操作性疼痛的非药物性方法的研究报道。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价母乳喂养或添加的母乳对减少新生儿操作性疼痛的有效性。研究共纳入随机或半随机对照研究20项。与体位改变(放人襁褓或放入摇篮中)、放人妈妈怀抱、服用安慰剂、使用镇静剂、无任何干预措施或口服糖水等方法比较,母乳喂养组新生儿在疼痛性操作时,心率低、哭闹时间占操作时长的比例减少、首次和总
期刊
患儿女,27 d,因"咳嗽、气促5d,伴发热2d"入院.患儿系第2胎第1产,胎龄38+6周,出生体重2800 g.患儿父亲无Jeune综合征家族史,母亲是抱养儿,家族史不详.入院体检:体温36.2℃,呼吸80次/min,脉搏190次/min,体重2720 g.患儿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口唇发绀,三凹征明显,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大量细湿罗音,心率190次/min,心脏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肋下3 cm,
期刊
目的 了解南京地区新生儿高苯丙氨酸血症的发生率、分型、治疗及预后.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择1985年9月1日至2012年9月1日共27年在南京地区出生的新生儿,在新生儿出生72h已充分哺乳后采集足跟血,于新生儿出生后20 d内由南京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采用荧光定量法测定血苯丙氨酸浓度.对确诊高苯丙氨酸血症的81例患儿进行四氢生物蝶呤负荷试验、尿蝶呤谱分析和红细胞二氢蝶啶还原酶活性测定以鉴别诊
随着围产医学及新生儿重症监护和治疗技术的发展,近20年来无论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和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ELBWI)的存活率都显著提高,远期的生存质量也备受关注.生后早期的监护和治疗与其存活率和生存质量密切相关,而出院后的监护、营养及训练指导同
期刊
随着围产医学的不断发展,早产儿的生存率已经明显提高,但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仍是导致发达及发展中国家儿童失明和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1],研究预防、减轻或治疗ROP血管新生的药物,尽量避免使用有创性治疗是近年的研究热点.自1906年首次发现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以来,EPO一直被认为是来源于肾脏和胎儿肝脏的一
期刊
铅是一种有毒重金属,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铅对人体无任何生理功能,但铅污染广泛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尤其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及神经系统发育更具危害性.20世纪60年代认为可接受的静脉血铅水平上限是60 μg/dl,70年代下降为40 μg/dl.随着人们对铅暴露预防的重视,1991年美国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定义儿童正常血铅值为< 10 μg/dl.目前世界各国定义的儿童血铅控制水平各不相同,部分欧洲国家血铅
期刊
期刊
前动力蛋白(prokineticin,PROK)是多功能性分泌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其受体是其同源的G蛋白偶联受体.PROK系统由PROK1及其受体、PROK2及其受体组成.PROK与受体结合引发信号转导,具有调节平滑肌收缩、诱导血管生成及膜孔形成、免疫调节、低氧调控等作用.PROK及其受体在妊娠的不同阶段表达水平不同,与妊娠维持、分娩发动等生理妊娠及早产、复发性流产、异位妊娠、子痫前期等病理妊娠密切
期刊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妊娠期发生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GDM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dipocyte fatty-acid binding protein,FABP4)主要表达在成熟的脂肪细胞内,可分泌至血循环中,是肥胖和IR相关的标志物,参与游离脂肪
期刊
目的 了解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和心动过缓对脑血流动力学和脑组织氧饱和度(regional oxygen saturation,rSO2)的影响,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急性期的治疗提供病理生理学依据. 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5年12月至2008年1 2月期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49例足月HIE患儿,其中18例合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