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y_10121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施工中对给排水工程质量如不能得到彻底的保证,则给建筑整体的施工质量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必须在施工过程中提高技术要求,针对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严格检查监督,从材料选择安排,人员综合素质,质量监督管理等方面加大力度,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质量,促进建筑企业全面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问题;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一、给排水管道施工前的准备
  1、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及技术交底
  在给排水施工开始前,施工技术人员应该编制给排水施工组织设计,其主要内容包括组织机构、施工方法、主要施工设备、施工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等内容。编写完施工组织设计后,应该由施工项目负责人进行审核通过。在施工开始前,施工管理人员应该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
  2、施工前的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设计图纸指导着施工人员的施工活动,是监理单位进行验收的重要依据。为了保证施工能够顺利进行,施工技术人员应该在开工前仔细阅读图纸和相关规范,了解工程特点、设计意图、工藝与质量要求,在阅读图纸的过程中针对缺、漏、错等问题进行记录,以便在图纸会审过程中进行解决。建筑工程施工中涉及到的专业很多,需要施工技术人员做好与各个专业的沟通,还需要看懂其他专业的设计图纸,明确管道施工与其他专业交叉的地方。
  3、给排水设备、材料
  给排水施工需要安装大量管道和设备,管道的规格种类较多,在施工中应该做好安全控制和质量控制,施工技术人员应该在开工前编制材料、设备采购清单,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材料采购,在材料进场时,应该对设备的型号、规格、质量进行严格检查,并保证所有采购的设备、材料具有质量保证书、合格证、测试报告等文件。
  4、建筑给排水管道布置的一般原则
  管路相遇的避让原则。分支管路让主干管路;小口径管路让大口径管路;有压力管路让无压力管路;常温管路让高温或低温管路。
  二、建筑工程中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方法
  1、分区安装
  目前,我国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很多待建的建筑工程属于高层建筑。对高层建筑进行施工时普遍具有施工面积大、垂直度要求高以及组织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分区安装的方法在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得到了广泛应用。采用分区安装的施工方法可以对高层建筑的垂直空间进行有效利用,从而缩短了工程的施工工期,保证了施工进度,也为施工组织管理提供了便利。在对高层建筑给排水进行分区安装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两个原则:第一,按高层建筑的层数分为几个区域,以两个或三个为宜;第二,按安装量的密集度进行分区,管道密集程度高以及用水量大的施工要进行单独分区,比如浴室和公共卫生间等区域。在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中采取分区安装的方法,可以提高施工的质量和效率,也可以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
  2、做样板层
  在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中,为了确定每层管道的安装位置、尺寸以及形式,一般需要做样板层。由于建筑工程普遍具有较多的层数,标准层也基本相同,因此可以选择其中的任意一层来作为样板层。在施工设计的时候,建筑工程中的管线交叉等问题往往会被忽视,给施工带来了很大困难。有鉴于此,在工程施工之前一定要对设计图纸进行充分的了解,同时还要与设计部门进行及时的沟通。发现设计上有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时协商解决,以提高安装数据的准确性。在样板层的施工过程中,管线平面的布设位置和标高需要进行重点控制,选择洁具及管道配件的时候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完成之后,要及时组织监理、设计、建设及其他相关单位验收样板层。验收合格之后,就可以按照样板层的数据对其它楼层进行安装施工,从而实现了有据可依。
  三、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的部分技术要点
  1、预留预埋施工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中,要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预留预埋工作非常关键。做好预留预埋工作,在保证后期管路顺利施工的同时也避免了对建筑结构不必要的二次破坏和无谓的返工,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施工成本。在施工前,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要深人研究施工图纸,包括建筑、结构、电气、暖通图纸,认真核对给排水管路预留预埋位置是否与建筑、结构及其他专业施工存在冲突或不便。并且要熟悉给排水系统相应的工艺、管道配件、以及设备的尺寸规格,以确保后期施工的管路能与预留预埋管路的顺利接驳。对地下室外墙、人防区域、屋顶等工程的关键部位,应重点检查,逐个核对,防止遗漏或偏差。另外,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施工人员应旁站,如发生预留孔和套管的偏移须及时纠正处理。
  2、给水管道试压
  在给水管道安装完成之后可以对安装的阀门和管道进行全面的检查核对,将不适合试压的配件拆除,设置临时的短管,从管道最低处灌水并从高处放气,灌满水后进行泵压试验。如试验管路较短,宜采用手动试压泵,否则电动试压泵容易打压过高。试压应根据设计要求及规范选择合适量程的压力表,压力表下应设置排气阀排气以保证压力表读书的准确性。
  结束语
  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道众多,设计人员要根据建筑的整体情况和设计规范来组织设计,施工人员则要按照施工流程进行施工,对施工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重点把握。此外,施工单位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对管道的材质进行严格筛选,减少管道噪音,确保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达到使用方便、节省空间和美观舒适的施工效果,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给排水施工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蔡国清.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问题解决对策探讨[J].江西建材,2014,13:83+82.
  [2]孔德锁.浅析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4,09:73.
  [3]于文波.浅谈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J].价值工程,2014,05:122-123.
  [4]吴建明.浅谈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J].广东建材,2014,04:60-62.
其他文献
摘要:桥梁结构中最为常见的梁型结构就是T型梁,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质量问题,这样给桥梁结构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问题,可能会导致桥梁的使用寿命降低,对于桥梁的美观也有所影响。本文主要是通过在桥梁预制过程中所总结出来的经验,为T梁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提供解决方式。   关键词:T型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一、工程概况  津保铁路位于天津市西部和河北省中部,连
期刊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污水处理厂施工技术得到了显着的提高,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取得了显着的成绩,故在本文中对污水处理厂施工优化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字:污水处理厂;优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U664文献标识码: A  一、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存在的问题  (一)总体的处理能力较差,并且地区分布也不平衡  现阶段,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还是十分迅速的,但是与国外
期刊
古琴及古琴曲,大概是承载了最多人文内涵及品性的一种中国传统乐器和器乐。古琴有着极其漫长的发展历史,其人文内涵和品性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丰富和积淀。那么,几千年来,古
摘要: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的、需要确保落实的工作,建筑企业必须重视,如果只为了节省“小钱”,而造成人员伤亡就是因小失大了。建筑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存在着高风险,只有准确运用高效适合的安全风险防控管理方法,并采用全面的风险辨识手段,对风险进行正确的评价和有效的控制,才能真正的做到降低风险,以至于消除风险,为施工的安全生产做好保障。本文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期刊
摘要:重点解决工作面刮板输送机运载能力和采空区顶板处理。将区段工作面斜长由150米增加到260米,减少上下分段短斜長工作面之间的保护煤柱。减少煤柱损失,提高资源回收率。在各顺槽布置顺层抽放孔对回采煤体进行瓦斯预抽放。  关键词:大斜长 刮板输送机 采空区处理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Focus on working face scraper conveyor c
期刊
摘要: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近几年中,各地的市政基础建设高速发展,不断扩大,在这一过程中,对于道路桥梁建设的投入也随之增长。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市政桥梁建设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建设种类多种多样,功能也各不相同。与此同时,桥梁施工技术中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用,更是提升了桥梁的施工水平,拓展了桥梁设计和施工的种类和范围,减少了施工水平对设计的限制。在这样的情况下,随着人们审美需求
期刊
摘要:在建筑行业竞争激烈的今天,建筑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与控制是一个建筑企业的基本管理体系,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效益及企业的长期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对现场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相关叙述。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施工技术现场管理的重要意义  1、时代发展的需要  时代的新发展对建筑施工技术的现场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历史长
期刊
摘要:层建筑施工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或者施工技术都会对最后建筑物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要保证高层建筑施工的规范化和有效性,就必须明确认识高层建筑体系,掌握好管理施工要领,并创新技术要点,从而促进建筑施工的质量和现代化城市的建设。文章针对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的对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進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208文
期刊
通过文献资料法,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对于短跑技术的研究、100米跑分段速度的研究、步长与步频与100米跑速度的关系,为有针对性地进行100米训练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为我国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