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美学范畴中的真本体研究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4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美学中的真善美是不可分割的三位一体,而美则是这三者统一的基础。对于语文教材中的作品来说,真与善统一于美。真与善如果离开美这个基本条件,它可能有哲学的深刻,可能有某一门具体科学的精确,也可能有道德、伦理学的社会功利性,却不可能有审美的生动与精彩。语文的真与善必须用美来精心装扮自己,以美的面目出现,用语文作品的造型手段来加以表现。语文的美集中地体现在形象、思维、灵感和语言艺术等形成的精神愉悦方面。
  语文美学所说的“美”,是一个情景交融的美感世界。这个美感世界,照亮一个有意味、有情趣的生活世界(人生),这是存在的本来面貌,即中国人说的“自然”。这是“真”,但它不是逻辑的“真”,而是存在的“真”。语文美学所理解的“美”与“真”的统一的美感世界没有直接的功利的效用,所以它没有直接功利的“善”。因此,在语文美学中,“真”与“美”的关系比“善”与“美”的关系走得更近。但是,在美感中,当美感世界照亮主体这个有情趣、有意味的人生时,就会给予主体一种爱的体验,感恩的体验,它会激励主体去追求自身的高尚情操,激励主体去提升自身的人生境界。这是“美”与“善”的统一。当然这个“善”不是狭隘的、直接功利的“善”,而是在精神领域提升人生境界的“善”。
  莱布尼茨认为,真可以分成推理的真理和事实的真理两部分,即为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①推理的真理是逻辑之真,事实的真理是认知之真,上升到形而上的高度,真还可以成为本体之真。逻辑之真相对于假而成立,它以逻辑为基础。认知之真本质上是一种描述性的真,是就人自身认识层面的真的理解。本体之真是事物存在的共相,是从本体论的角度对整个世界的一种本质的真,类似于海德格尔所言的存在。如果说逻辑之真是真之内相,那么本体之真就是真之外相,是逻辑之真在外部世界显现化。语文教育的宗旨是寻找本体之真,寻找对人生终极关怀的共相。语文美学属于认知之真,是形而上之真,它可以成为本体之真。而目前语文学界以王旭明先生为主导,以《语文建设》《语言文字报》为阵地轰轰烈烈开展的所谓“真语文”教育,其倡导语文教育“真”的程度连逻辑之真都算不上,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真,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真,更谈不上对人生终极关怀的本体之真了。真语文网的《聚龙宣言》宣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蕴含在工具性中,要紧扣字、词、句、段、篇教语文,贴近学生的兴趣和生活需要教语文”,“教师要真讲、学生要真学、评价者要真评”,这真是坐而论道,闭门造车,“人文性蕴含在工具性中”,实际上是回归语文工具论,逆着当前语文教改的方向而行。工具论果真至高无上吗?按理说,从原始人有了语言的那一天起,语文就诞生了,那原始人开始使用语文,是为了听说读写吗?不是的。他们可以没有文字,可以没有好听的语音,更不要说优美的词汇,但他们不能不用语言来实现他们交际的社会功能,用语言交际来满足他们的交往需求,这种群居的交际功能体现的是语文表情达意的人文性,而不是工具性。所以,真语文论者所持的“真”,是纯粹工具性的真,是一种狭隘意义的“真”,它并没有上升到美学之真。语文教育为什么要上升到美学之真的高度?因为审美之真可以搁置了人文性(善)与工具性(真)争议。让“真”摆脱逻辑之真,成为美学上认知之真,成为本体之真,这对研究语文美学来说,意义尤为重要。况且,“要紧扣字、词、句、段、篇教语文”,又再次让语文回归到枯燥无味搞题海战术的课堂(学生真学),语文老师重新回到一言堂“真讲”,满堂灌输,语文课有美可言吗?
  美学是研究审美活动的学问,审美也可以视为一个本真认识过程。这一认识过程,可以视为审美之真,它建立在人类在审美活动的认识过程中对所能感知的世界的强化认识基础之上。这种认识可能产生知识,也可能分辨出相对的真假、对错等逻辑之真问题,然而,更大程度上能建立起人类自身以及人类整体相对的审美活动的范式,这就是本体之真。例如,法国雕塑大师罗丹的名作《思想者》,塑造了一个强有力的劳动男子。这个巨人弯着腰,曲着膝,右手托着下颌。他那深沉的目光以及嘴唇咬着拳头的姿态,表现出一种极度痛苦的心情。他的肌肉非常紧张,不但在全神贯注地思考,而且沉浸在苦恼之中。人们在欣赏这个作品时,会产生一种普遍的共同认识,这个共同的认识便是由审美之真而引起的,这也是人类共通的认识体系所导致的。这种审美之真在康德那里是一种人类先天的神秘力量,是人类一种先天的判断力。康德认为,美有美自身的规定性,人类对这种规定性的认识能力,就是审美判断力,是对理性与知性的一种调和。面对美时,人具有自身的选择与判断能力,并进而由这种判断产生一种普遍的认同。这种有着普遍认同的感觉就是审美之真,建立在这种认同之上,美便成为美。康德强调,审美判断力是一种普遍的认同。语文美學则认定这种普遍的认同即审美之“真”作为语文美学本体的规定性。如果我们回溯到哲学之真的话,便会很容易发现这是由哲学之真的本体之真衍生而来的。美是建立在客体基础之上通过主观意义上的精神愉悦而实现的。但是这种精神的愉悦是需要审美之“真”作为前提的。用康德的话来说,是理性的量度来规范着感性的范围。陶渊明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美学事实上是真中有美,美中含真。美学之真与美学之美二者不能单独去分析,因为这二者构成了一个共同的美学世界。美与真的关系若用语言来表达,有时没有合适的言辞,只能意会。
  时下流行的真语文教学观认为,那些偏重课本内容的分析,甚至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的语文教学方法不是真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理想道德情操的善语文是假语文,让学生懂得态度情感审美的美语文也是假语文,这种说法值得商榷。真语文教学观并没有把握教育本真的含义。真语文只停留在真的逻辑之真的浅层次之上,还没有达到认知之真的水平,这种教育是浅层次教学。如果语文只停留在读读书(王旭明反对学生拿腔拿调的朗读),识识字,讲讲故事,说说感想,显然是不够的。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远远是不够的,因为语文的本真是教会学生认识生活的真理,教会学生做真人的道理,语文教育宗旨是寻找人生的共相,强调对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对学生成长形成终极关怀,这更有利于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三观”的形成。这并不是空谈,也不是大话,而是实实在在的大美语文教学观。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本人的作业练习之后,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字、词、句、篇章等知识是完全必要的,但还要再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环境、时代背景、人生哲学,体会情感态度等,这些不是多此一举,而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我国当下的语文教学大多都停留在逻辑之真阶段,即字、词、句、篇、文、修、逻的教学仍然是语文课堂的重点,肢解文本,断章取义,生吞活剥,囿于成见,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所谓对经典文章解读的陈词滥调依然在中小学课堂上久唱不衰,这是应试教育要求的标准化答案留下的病症。教学形式呆板,学生无兴趣,教师也累。所以,如果把真语文理解停留在基本字词句篇章上,那就曲解了真语文的“真”的真正内涵。教育前辈陶行知主张,教书第一步是教人“求真”。他在晓庄师范时期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自勉勉人。晚年则把“求真”写进育才学校校歌:“涵养一片向真之赤心”。陶行知告诉我们:“真”比一切都重要。一个“真”字廓清了几十年来中国封建教育中存在的虚假伪善的尘垢,指明了现代教育最本质的属性。语文教师作为现代进步教育思想的实践者,应牢记陶行知先生的话,教学生求真知,学真本领,养真道德,说真话,识真才,办真事,追求真理,做真人。以“真”字作为自己的立教之本,教好书育好人。陶行知的“学做真人”的格言和孔子“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有异曲同工之妙,“从心所欲”即是懂得审美之真,不再拘泥于文法修辞等低层次之真了。教语文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成为懂得是非的人,学会审美的人。因此,教人求真,学做真人,还须从师求真做起。陶行知已经将求真上升到了认知本体论阶段,也就是美学之真阶段,这才是教书育人的形而上阶段,并非逻辑阶段的逻辑之真。   张悦群认为,语文课程的研究本体终究不是审美,而是语用。审美应当为语用服务,其方式应当是“渗透”,而非“灌输”。审美及其审美情趣不属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自然不是语文本体,而是非语文本体。在回答语文“学什么”问题时,张悦群答曰:“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就非常清楚地把审美情趣在内的思想品德、多元文化等教育内容排除于语文本体之外了。⑤这种观点非常荒谬,不谈思想品德、审美情趣,那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三维度(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检验语文教学的尺度有何意义?不如删除算了,放在课程标准里倒成了摆设。一个作家,没有鲜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他是高明的作家吗?一个诗人,只是懵懵懂懂地堆砌字词句,能成为高明的诗人吗?一个读者,只能识字断句,善美不辨,真能读懂书吗?莫言的学历并不高,文字功底也不见得十分深厚,但他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正说明文学的宗旨是指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在审美与语用的关系上,张悦群认为,审美情趣不是语文本体,语言运用才是语文本体。因此,审美为语用服务。张悦群的观点本末倒置。因为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能是用“渗透”或者“灌输”的方式可以解决的,审美是一种自由之境,澄明之境,是一种高于逻辑之真(例如语用)的认知判断力,是人的一种认知能力,能力只能靠培养,怎么渗透?因此,张悦群的观点全弄反了,审美才是目的,它位于语文教育三维度第三个目标是合理的,也是终极目标,而语用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是第一、第二个目标,语用才是方式。审美是主体,语用是载体;审美是目标,语用是途径; 审美是结果,语用是条件。如果用层次教学论解释,可以认为语用是低层次教学,审美才是高层次教学,语文教学如果认为很难,难处不在别的地方,正是不同的教学目的,让老师难以适从。老师面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需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有些学生适宜采用字、词、句、文、修等语用教学方法,有些学生适用审美教学方法,但培育人的最高目标还是以审美为主。教学环境好比一个森林里的一个生态群落,从土壤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这是植物最基本的营养吸收,就像教学中的语用教学。植物生长需要阳光,审美好比阳光,阳光能提供植物生长的动力,审美也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美中之真与真中之美,美与真的关系好比诗与画的关系,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就是“美”中有“真”,“真”中有“美”。美以真为基础,承认理性对感性的统帅作用。“此中有真意”,语文教师首先要将“真意”解释清楚,这是语用知识,进而引导学生自己辨别,虽然,“欲辨已忘言”,但“言”与“意”融合能形成一种整体审美的过程。“真意”的最高境界不是用“言”表达,而是“忘言”,也就是说,“真意”只能在审美中实现。为了实现自己标榜的“真语文”而努力解释“真”,教学过程中强行向学生灌输“真意”,为“真”而“真”的教学只可能是徒劳的。那么理性(真)究竟是如何作用于感性(美)呢?怎样实现“言”与“意”的磨合?康德判断力的概念这样解释,“在给自然赋予目的和意图的过程中,就引起了人愉快的情感。一个表象上根本不能成为任何知识成分的那种主观的东西,就是与这表象结合着的愉快或不愉快。”⑥在这里,对象由于它的表象与情感相结合,康德称之为合目的性。这种合目的性也就是客体与感性中起作用的理性能力的适合。但这种“合目的性”来源于人类先验理性。如果从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研究来看,人类这样“合目的性”并不神秘,它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语文美学中的“合目的性”来源于日常语文教学实践。
  实践是人类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语文教学实践当然也是师生以语文教材为范本,以获取语文知识,提高审美能力为目的,以生成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最高境界的实践活动,学生主体与语文审美对象(例如文本)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例如听说读写)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或者对于学习主体的物质活动(例如,师生教学互动)和思想活动(例如,形于言成于文)的统称。语文教学实践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创造了真的基础。例如,《尚书·尧典》有“诗言志,歌永言”。《文心雕龙·明诗》解释为:“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言志,莫非自然。”语文课堂上,师生一起走进作者“志”的心灵世界,又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通过联想与想象,在“人禀七情”“莫非自然”的真的基础上,“应物斯感,感物言志”,生成自己的审美意象。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来看,人类的生产实践创造了我们的世界,而正是在这一实践过程之中,我们能够得到审美对象,并且这一对象是保证为真的,即从实践的角度,之前所探讨的审美对象得以保证是具有强大基础性的。因此,审美活动视为一种实践,即审美实践与其归于学生的精神活动,不如归于建在真之上的实践活动。虽然真与美在内容与规定上有着不同的规定性,但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之上,真的存在与美的感觉必然归于一点,即在审美实践中,通过对对象的感知,进而形成自己实践的认识,这是符合经验之真的。也就是说,在审美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这样一种审美体驗,并达成审美之真。正是这种认识层面的真,保证了语文审美实践的确定性,并使语文之美得以完满地彰显。
  参考文献
  ①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的哲学》,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297页。
  ②http://www.zhenyuwen.org/
  ③王旭明:《北京语文课堂:亟须去假归真》,《语文建设》,2015年第1期。
  ④吴忠豪:《求真:语文课型改革探索》,《语文建设》,2015年第1期。
  ⑤张悦群:《从语文本体看审美与语用的教学关系》,《语文教学通讯》,2015年第17期。
  ⑥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1页。
  [作者通联:北京宏志中学]
其他文献
统编版语文教材提高了古诗文的比例,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种特定的言语形式,文言文由“言”“文”两部分构成,其中“文”是“言”所生成的,“言”是“文”所建基的,二者不可分割,缺一不可,更不可偏废。因此,文言文教学应找准二者的结合点,使之有机融合,做到言文合一,达到发现言之妙义、文之神韵、传承文化的目的。  言文合一的教学方法,是指疏通字义时,从篇章阅读的角度推敲词语的语境义;分析篇章时
“总而言之”老师眉骨高高突起,嘴也有点突出。从侧面看,跟出土文物北京猿人有诸多相似之处,他讲起话来满口之乎者也。用周小伟的话说,“总而言之”老师肯定是穿越了时空隧道,从遥远的古代走来的。  每堂课,“总而言之”老师都会教导我们一句同样的真理:其实要学好语文很简单,总而言之,多读多背就行了。每次他讲完这句话下课铃声就响了,“总而言之”老师因此而得名。  对于我来说,要学好语文并不像“总而言之”老师说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教育教学在实践和理论上都取得了颇为丰富的成果,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传统课堂在教学上的困境,同时抓住了时代发展的契机,把时代的新生事物融入到了课堂,唤起了课堂教学在传授知识和育人任务上的更多可能性。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就是在这样的教育和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多媒体技术的融入,给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和任务提供了捷径,同时也为创造丰富多彩的课堂,打破课堂的封闭
有一个员工和老板去餐厅吃饭,服务小姐的态度非常恶劣,脸上没有一点笑容。员工很生气,要投诉她,却被老板制止了。老板说:“也许她失恋了,也许她刚刚被上司指责过,总之,我们应当原谅她。”  “不管什么理由,也不应该影响工作,这是她的错。”  “是的,”老板意味深长地说,“正是因为她全错,而你全对,才需要你的宽容。”  员工说了一句让老板喷饭的话:“没想到您还有傻根精神。”  “所以,我是头儿,”老板笑着
我的一位读高一的小朋友对我大倒苦水:“张叔,我平时各科测验都能考取好成绩。到了中考和期末考试就大不一样了,各门功课的成绩都会亮红灯。我在考试的时候,现场发挥失灵,我的思绪一直飘荡着这样的话——我一定要考取好成绩。”  我笑着回答:“因为你精神过于紧张,意念过于集中,以至现场发挥失去水准……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在给缝衣针穿线的时候,越是全神贯注,越是难以穿入。科学界把这种‘穿针心理’称之
在秘鲁利马南部的毕斯柯湾,有一个人工建造的高270米的红色岩壁,岩壁上雕有一个长200米的巨大图案,像三叉戟,又像三脚烛台。三叉戟的每一股都约有4米宽,而且是用一种很硬的磷光性岩石雕成的,如果不被沙土覆盖,它将发出耀眼的光芒。  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表明这是一个船只航行的路标,倒像是一个航空标志。在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三叉戟图案附近,考古学家们又发现了大量同样不可思议而且稀奇古怪的神秘图案。比如在
出门在外衣服皱了怎么办?带个大熨斗去“战斗”?不,英国设计师Laura Nelson已为我们解决了这一问题。在女士直发器的启发下,他设计了一款便携夹子熨斗,三角形的功能区在夹熨袖口与领口等地方时十分方便。  普通背包存放时会占用很大的空间,若是折叠起来又得耗费不少工夫。聪明的设计师设计了一款便携式折叠包,它在侧面设有一根拉绳,只要你轻轻一捋,包包就能马上变小,是不是很方便呀!  Nigel Rod
摘 要 孙国萍、黄厚江二位老师对“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的解读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们正确运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但二位老师对“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本体及对相关研究者的解读概括,不够准确。“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应解释为语境。课标中采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而不广泛选用“语境”一词,有其特定的原因。而将“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解释为语境,有其重要价值。   关键词 “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语
抬头看看天,我无奈地叹口气。为了躲避父母的轮番轰炸,我谎称要去参加周末辅导班。现在的我最怕呆在家里,最怕看到爸爸若有所思的眼神,还有妈妈手里端着的人参鸡汤。骑着自行车,我慢无目的地逛着,我也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去找她吧!她是谁?我也不知道,她在网上,叫花开的声音,是我现在唯一的朋友。抛开所有的唠叨和叮嘱,我又来到了“深蓝色”网吧。  “你好,我是网上超人。”为了给自己鼓劲儿,我取了一个特stron
“一枕新凉一扇风”,秋天来了。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秋天,橙黄橘绿,天高气爽,太美了。  然而,秋天的诗更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把秋色竟写得这般恬淡静谧,好不宜人。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元稹把菊丛盈院,篱边清幽,斜日轻抚的秋光写得多么甜蜜啊!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谖。”(王维《辋川闲居》)“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