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其“本” 探其“法”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norac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是一轮高考复习。文言文教学,尤其是课内文言文的复习仍然是高三复习难以触及的一个“禁地”:课本是否回归,如何处理课内文言文,打破文言文教学这一‘死角’,诸多有关课内文言文复习的问题,又一次触动了高三语文老师的神经………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教学贵在思考,思则变,变则通。那么该如何激活文言文复习教学呢?笔者认为,磨刀不误砍柴工,文言文复习,不应当绕过课本回归这道弯儿,只有溯其“本”,探其“法”,才能打破文言文这潭死水,引出“活水”来………
  一、方法一:立足诵读,培养学生文言语感。
  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文言文言简意博。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突破口,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文言文,只有反复诵读,才能入其境,得其意,悦于心;只有反复阅读,多方感知,才能在心底点亮一盏心灯,照亮我们复习文言文的心路。
  高中课本,必修五本书,选修《先秦诸子散文》之中有很多的经典的文言文。如《劝学》《师说》《荆轲刺秦王》《过秦论》《廉颇蔺相如列传》等,这些课文,有的文质兼美,读来朗朗上口,有的故事性强,应该让学生充分诵读,在诵读中整体感知文章,在诵读中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复述情节,这样一篇难懂难读的文言文,因为有了悦耳的语音,适宜的节奏,会准确完美的予以再现。“聚沙可成塔,功到自然成”时间长了,既省去教师许多讲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增强了学生的文言文语感,从而为以后课外文言文学习找到了一把金钥匙。
  方法二:二、注重积累,引导学生以点带面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到:“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学生只有积累了大量的古诗文,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
  可是高三的文言文需要记忆重点实词就占到了120个,常用虚词18个,而每个重点文言实词都有好几个义项,全全脱离课本,要熟记这些意义谈何容易?因此笔者认为文言文在积累时,一定要回归课本,抓住课本不放松,但又不能逐字逐句,面面俱到的讲解,一定要删繁就简,以点带面。
  如《荆轲刺秦王》重点突破一词多义:顾、度、涕的几个义项;《鸿门宴》的词类活用,《孔雀东南飞》的偏义复词,《游褒禅山记》抓住一个虚词“其”等,一篇课文只需突破一个点,最多两三个点,这样以点到面,五本书下来,便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方法三:三、内外齐进,指导学生学会迁移。
  高考的文言文阅读是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作为高考的第一轮复习,要遵循由“已知”推出“未知”的认知规律,必须立足于课内,着眼于课外,课内与课外相互结合,互补互助,相得益彰。
  如《鸿门宴》里有一句“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其中“蚤”通“早”,复习完后,自然拓展迁移到课外文言文《颜回好学》,让学生自读,自译,自练,自讲,学生在自我解决的文言文的时候,对于会的字词信心百倍,对于不会的字词在课外文言文补充积累,这样,课内文言文阅读是基础,对课外阅读起着指导作用,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反过来丰富并深化课内文言文的阅读学习,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大大树立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信心。
  方法四:四、授之于渔,引导学生活学活用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生活处处是资源,要积累新材料,除课外积累外,课内文言文也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矿。
  如《陈情表》中,李密宁肯舍弃高官厚禄也要为老祖母颐养天年的拳拳孝子之心无不感人至深;《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蔺相如“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博大胸怀;《烛之武退秦师》适宜“爱国”、“有志不在年高”、 “发现人才”、 “知错能改”等多个话题,真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矿,应让学生做个“淘金者”,就地取宝,并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这样不断地把新材料注入作文中,作文对于学生来说就不再是‘难于上青天’的‘蜀道’。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如果说文言文是一泓清泉,那教师就是引路人。引路人授予学生的应是打开清泉之门的钥匙,有了这把钥匙,学生才能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才能学会自己思索,自己探索。我相信,只要掌握这些方法,课內文言文复习的这片天空一定会亮丽而丰富。
其他文献
【摘要】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基础阶段,学好化学,对以后有关专业的学习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具有巨大的意义。因此,学习化学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积极引导学生突破一些概念和实验操作方面的重难点问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多年实践,提几点自己的体会。  【关键字】兴趣培养、化学教学、因人施教  一、用精彩的导入引人入胜  课堂导入对新的一节化学课
期刊
内容提要:  在提高学生的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学习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欲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优化数学的课堂教学,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最终目的。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每天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期刊
记得一位教育学家说过:“一个教师只有当了班主任,她才具有以德治德,以才治才的能力,她才能和孩子们敞开心扉,和孩子们心与心交流,不当班主任是一位老师一生的遗憾。”于是为了使自己的教育生涯不留遗憾,我也当上了班主任。  一、我的班级我做主。  担任班主任以来,我总是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班级体制,才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呢?在不断探索中,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给了我答案,他说:“总统是靠不住的
期刊
摘要:教学方法是一项教师孜孜不倦需要完成的课题,虽然在许多教学方法上我国教育界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对于微格教学方法还处于比较初级的探索阶段,本文主要结合微格教学的含义和特点,并且提出微格教学在高考舞蹈课堂中的运用,希望为相关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考舞蹈课堂;微格教学;运用  微格教学在国内的研究还不多见,但是微格教学却拥有强大的教学特点,所以了解和掌握微格教学的含义和特点,才能更好地运
期刊
又是一年中秋赏月时,浩瀚的苍穹中,皎洁的月光下,千家万户团圆赏月时,我们广大的山区农村,有多少双纯真的眼睛在期待中变得失落?又有多少颗欢喜雀跃的童稚的心灵变得怅然?他们只得独守那轮明月,托明月把自己的孤单和思念带给远方的父母;他们只能在电话中聆听父母的希冀和嘱托。他们这一群孩子有着另外一个名字——农村留守儿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农村家长离开了祖祖辈辈离不开的土地,离开了生养自己的家乡,离
期刊
忙忙碌碌的高一生活即将结束,在感叹中脚步一直未停,看着一些孩子们在低头苦学,一些快乐的嬉闹着,这每一天都过的好快,然不知不覺中却早已是光阴飞逝了。  紧张,忙碌过后,留下的是意犹未尽和遗憾,就像是喝完此时香浓雀巢而剩下的咖啡渣,没有了香浓,剩下的只是苦涩。于是,现在的我像是被定格了,心里突然空了,信念亦在:要做的,能让孩子们做到的,学到的,像是都有一个缺口,只觉梦想远了。  独自坐着,遗憾便来,留
期刊
活动目标:  1、 通过了解人们在灾害面前团结一致、万众一心,战胜困难,重建家园的感人事迹和实例,懂得危难之中的互助是一种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  2、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  3、培养学生体会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的舍身忘死,公而忘私的精神。  活动准备:  1、搜集、了解在危难中人们万众一心、共同战胜自然灾害的感人故事 和英雄事迹。  2、搜集各种灾难的图片。  3、观看《98抗洪》视频
期刊
课外阅读,增加阅读量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低年级阅读受识字少、精力不集中、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往往达不到教师预期目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掌握一定的方法。就此,我谈点看法。  一、做到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选择课外读物  低年级的学生知识少,水平低,但可塑性强。选择他们喜欢的读物:一是从画面色彩上,因为入学不久,他们喜欢色彩鲜艳的儿童读物;二是从体裁上来选择,低年级学生喜欢童
期刊
活动名称:  谁的本领大。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语言正处在迅速发展时期,具有直觉形象思维的学习特点,且幼儿对动物极其感兴趣,对它们充满了好奇。通过幼儿对动物习性、外貌的了解,以故事情节为主线,充分挖掘他们的想象力。通过生动有趣的课件以及游戏体验,让幼儿了解动物之间各种本领,揭示了互相帮助才能摘到果子,并懂得同伴之间相互合作本领会更大的道理,从而培养幼儿对动物的热爱、珍惜和保护意识。  活动目标
期刊
识字、写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识字、写字教学是阅读写作的教学基础。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以及写字的美感意识,不仅对学好语文,而且对终身学习都是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经过近年的教学,我对新课程识字写字教学形成了以下认识。  一、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在识字教学中,通过绘简笔画、做动作、语言等创设情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