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栓塞溶栓治疗护理干预的探讨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dy_gong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溶栓治疗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进行急性肺栓塞溶栓治疗的患者32例进行分析,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6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愈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肺栓塞溶栓治疗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效果显著。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溶栓治疗;护理干预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393-01
  急性肺栓塞(APE)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长期卧床、下肢或盆腔静脉血栓形成、手术创伤、恶性肿瘤等均会导致急性肺栓塞发作,死亡率较高,及时进行溶栓治疗能够促进肺动脉再通,有效改善肺功能,降低患者死亡率[1],但是在治疗前后要加强对患者的系统监护和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为了探讨急性肺栓塞溶栓治疗护理干预的效果,本文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进行急性肺栓塞溶栓治疗的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进行急性肺栓塞溶栓治疗的患者32例,均符合《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关于肺栓塞的诊断标准,临床症状主要为胸痛、低血压、晕厥、烦躁不安、胸闷气短等,排除溶栓和抗凝禁忌证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在35-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9±3.6)岁,病程在0.5h-8d之间,平均为(1.9±0.2)d;按照护理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6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均采用溶栓治疗,微量泵静脉注射尿激酶,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溶栓前护理
  (1)心理护理:急性肺栓塞发病急,病情重,患者易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护士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对患者进行必要的鼓励和安慰,使患者能够消除不良情绪,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并增强治疗的信心,促进早日康复。(2)合理使用静脉通路:通过留置针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尽量避免深静脉置管[2],选择容易固定且粗的血管,一条用于解痉、升压,一条用于抗感染。(3)体位护理:要绝对卧床,防止栓子脱落造成更危险的栓塞;在卧床期间要定时更换体位,防止皮肤长期受压;在采取平卧位时要将下肢抬高,促进静脉血的回流;如果确定栓塞位置要采取侧卧位,促进呼吸。(4)溶栓前准备:准备好各种手术器械和抢救药品,手术前协助病人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和心电图等各项检查。
  1.2.2溶栓时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情况等,观察呼吸状况有无改变,并持续进行心电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予面罩吸氧、气管插管;使用输液泵时要保证速度适宜、剂量准确,防止药液的外渗;避免各种侵入性操作,避免股动脉穿刺。
  1.2.3溶栓后护理
  (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开通静脉通路;溶栓成功后如果患者出现血压下降、疼痛、气短等症状要及时向医生汇报,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呼吸,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2)呼吸道管理:及时清理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对吸氧浓度和血氧饱和度进行调整[3]。(3)饮食护理:按照少量多餐的原则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多食富含纤维素和蛋白质的软食,多食水果和蔬菜,杜绝烟酒,忌辛辣食物,鼓励多喝水。(4)日常护理: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定期开窗通风;做好口腔护理,杜绝医源性感染;加强保暖,预防感冒的发生;保持床铺的整洁和舒适。(5)预防出血:观察患者皮下、消化道、颅内等全身各部位是否出现出血,特别注意深部血管被穿刺的部位是否有出血;每2h测量一次凝血酶,观察凝血功能;在使用溶栓药物后,观察是否出现便血、呕血等。
  1.3观察指标
  (1)治愈率: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血气分析和螺旋CT肺动脉造影结果正常为治愈。(2)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量表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越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S表示,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愈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3 讨论
  溶栓术是治疗肺栓塞的有效方法[4],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本研究中对急性肺栓塞溶栓治疗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由于急性肺栓塞患者一般发病较急,病情变化较快,需要大量药物进行抢救,患者容易出现恐惧、不安、焦虑等不良情绪,会刺激体内儿茶酚胺的释放,导致血管收缩,加重患者的病情,因而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心理干预能够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健康宣教能够使患者对疾病的溶栓治疗有所了解,病情观察和并发症护理能够针对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有效预防和治疗[5]。通过本研究发现,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治愈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急性肺栓塞溶栓治疗患者采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刘淑慧,方善春,韩荟.护理干预对急性肺栓塞溶栓治疗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7):41-42.
  [2] 彭员秀.18例急性肺栓塞溶栓治疗的系统化整体护理[J].海南医学,2011,22(18):144-145.
  [3] 高红香,徐艳.胸外科术后28例急性肺栓塞的临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3,1(6):203-204.
  [4] 李风英.急性肺栓塞综合护理干预方法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3,1(5):207-208.
  [5] 陈润芝,姚艳敏,宋巧凤,等.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策略[J].河北医学,2013,19(2):288-291.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大黄酸对猕猴骨关节炎(0A)软骨核转录因子NF-κB (nuclear factor of kappaB)、软骨Ⅱ型胶原蛋白(COL2)和滑膜单克隆抗体(ED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达的影响
【关键词】唇裂整复术;护理;体会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321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066-01唇裂是一种先天性颌面部发育畸形,除常与腭裂并发外,其中少数病人还有其他部位的畸形。唇裂可造成唇部外形缺陷、吸吮、咀嚼、语言和表情等功能障碍。在我国发病率为0.18%,其中男女比例1.5:1,均采用手术治疗。我院于20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392-01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途径之一。低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20%~30%[1],是指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4kpa以上,或收缩压降至12kpa以下,伴或不伴有低血压症状[2]。低血压可使透析治疗不能顺利进行,且降低透析效果甚
期刊
[目的]观察微创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2016年1月~ 2017年1月,本科采用同期椎体成形术和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技术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合并腰椎
目的 探讨分析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对患者的心理、生命体征以及满意度的影响和作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从2016年7月——2017年4月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选取为此次研究
步行是人类日常生活中重复最多的动作之一,而丧失独立步行能力,尤其是户外步行,是导致脑卒中患者功能衰退的重要原因.对许多脑卒中患者来说,重返社区活动是他们进行康复训练
期刊
【摘要】目的重点针对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护理对策展开了分析。方法给予2012年3月——2012年9月在我院收治的72例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以术前准备、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常规护理、术后疼痛护理、术后感染预防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结果我院收治的7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做完开腹手术后再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疗效十分显著,住院时间3-15d,平均痊愈时间(7.0±4.3)d,术后经过我院精心护理措施无并发
期刊
[目的]研究分析活动平台单髁假体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类型特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7年5月~2017年5月472例行膝关节单髁置换的患者,
目的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心理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4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