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共”齐抓 构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来源 :新长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m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辽源市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城市“大党建”理念,坚持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思路,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轴心,以“凝聚党员,服务百姓”为主线,有机联结城市各领域基层党组织,打造区域化党建联合体,突出组织共建、资源共享、事务共商、先锋共育、管理共促的“五共”工作法,开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新天地。
  组织共建,下好城市党建“一盘棋”。将抓实组织共建作为加强和改进城市党建工作的助推器。纵向层面,结合“书记一号工程”,自上而下建立市、县(区)、街道、社区四级责任体系,逐级成立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各级党组织书记任组长,压紧压实书记责任,推动书记走上前台抓党建。突出难题破解,各级党组织书记通过年初定计划、半年有检查、年终看成效等方式,解决民生难题。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及工作机制,明确目标任务、组织构架、方法路径和保障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地,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一贯到底。横向层面,深入开展以驻区单位联系社区党组织、联系非公企业、联系困难党员、联系困难群众,推动职能进社区、人员进社区、资源进社区、服务进社区为主要内容的“四联四进”活动,统筹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党组织,打造区域化党建联合体62个,实现街道社区全覆盖。建立街道社区“大党委”,将联合体成员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作为兼职委员,定期开展“四个一”活动,即1次主题党日、1次志愿服务、1次联席会议、1次走访慰问。落实联建共建工作机制,通过参加党委会议、同上联合党课、共过主题党日等方式,推进党的组织生活开放融合、联动互促,构建起城市基层党建立体网格。按照“一社区一载体一品牌”要求,全力打造党建特色品牌,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全面构建起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各领域党组织为主体,统筹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新兴领域党建的区域化城市党建格局。龙山区东艺社区构建形成“社区+单位”“社区+警务室”“社区+党员”“社区+居民”“社区+专委”的五位一体工作法,依托驻区单位资源,引导设立城市管理、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帮扶助困等专业委员会,通过“党委+专委”模式,统筹辖区各类资源,提升为民服务能力。2020年,全市党建联合体成员单位共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530余次,走访慰问困难群众1300余户。
  资源共享,凝聚共驻共建“一條心”。坚持条块结合、优势互补的原则,汇聚多方资源,凝聚共建合力。推进阵地资源共享,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互联互通”的要求,统筹推进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网格小区党群服务站建设;整合辖区资源,将党群服务站点、文体活动场所、停车场地等面向联合体成员优先开放,通过设立“居民开放日”等方式面向群众开放,打造“城市共享家园”107处,新增活动面积8000余平方米。街道、社区定期了解驻区单位实际需求,通过优化政务服务、抓好环境整治等,积极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实现互助共帮良性循环。推进人力资源共享,盘活辖区内外专家、人才、离退休干部、志愿者等资源,深入开展走进机关、走进街道、走进社区、走进群众的“四走进”活动,共设立先锋岗5000多个,协同开展各类服务600余次。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全面加强联合体成员间政策、项目、就业等信息沟通,通过驻区单位出政策、出项目、出信息,街道社区出场地、出人员等方式,整合各方资源,推动各项工作开展,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截至目前,各联建单位为社区提供用人信息3500余条,培训各类人员近7000人次,解决就业1241人。积极引导辖区单位及党员志愿者在社会公益事业、文体联谊、社会治理等方面形成合力、共驻共建,组织协调成员单位及党员干部先后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扶贫帮困等活动150余次,特别是突出关爱空巢老人、下岗职工、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联合共建单位在辖区公园、广场、步行街先后开展诗歌朗诵、政策宣讲、垃圾分类、法律咨询等活动130余次;免费开放辖区党群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11个,让居民群众共享文化资源。全面开展矛盾纠纷、社会治安、公共安全“大排查、大调处、大化解”活动,落实“零报告”制度,增强居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
  事务共商,记好民生服务“一本账”。坚持把工作着力点聚焦到“服务群众,惠及民生”上,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扎实开展“书记一号工程”,坚持书记抓、抓书记,突出务实管用原则,围绕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开展党群服务中心(站)建设、推行“社工岗”、保障党建经费等重点工作,逐级建立书记项目台账清单363个,目前已全部完成。全面推行区域共建“四项清单”制度,实现党建联合体项目化推进、实体化运作,各街道社区动态化建立党建和服务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责任清单1200余项,满足基层和群众需求近400个。建立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制度,强化典型引领,突出先进带后进,引导和督促党员干部增强服务意识和本领,推动城市基层治理矛盾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筑起平安和谐“保障线”。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党委(党组)书记建立党支部联系点713个,深入基层服务、调研1430人次,讲党课1576场次。建立健全轮值主席制度,党建联合体主席由街道社区党组织书记及各成员单位党组织负责人轮流担任,制定细化议事规则,各成员单位轮流主持召开党建联席会议,共同协商解决共建事务。2021年以来,全市62个党建联合体共召开各级各类联席会议500余次,协商解决老旧小区改造、环境综合整治、供水供暖、车辆停放等各类群众反映突出的难点、痛点问题近300个。
  先锋共育,结成人才队伍“一家亲”。坚持将“搭建平台,创造载体”作为整合辖区人力资源合力的有效抓手。深入开展“双报到、双服务”活动,推动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到街道社区报到,组建党员突击队、党员服务队、志愿者服务队等组织,定期开展关心关爱、综治防控、环境整治、文化体育等活动。结合“书记项目”和“四项清单”制度,全面推行“菜单式”服务,根据居民个性化需求,量身定制服务菜单,广泛吸收驻区单位、社会组织参与常态化服务,通过民情信箱、入户走访、居民微信群、微心愿征集等形式接受居民点单,社区党组织根据辖区人力资源实际情况,科学配置服务事项,为居民提供各类服务,定期对生活不能自理的孤、老、残人员及单亲家庭儿童等开展日间照料、物品代送、家庭教育观察等特色服务,切实做到服务群众“零阻隔”,实现了党员同心聚力家门口,共驻共建惠民生的生动景象。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开展各类联建共建活动近2000次,在职党员到社区认领党员先锋岗近1万个,开展志愿服务2万余人次。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全市各级机关党组织选派两批次近7000名机关党员干部,建立临时党支部749个,成立党员突击队395支、党员服务队352支,设立党员先锋岗2153个,推动广大党员在一线集结发力、党组织在一线发挥作用。全面开展选派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到街道社区担任第一书记工作,全市共选派第一书记62名,实现街道社区全覆盖。建立“五长”队伍,在选派县区领导、街道班子成员担任街长、路巷长的基础上,统筹辖区人力资源,建立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专兼职队伍,促进精细化治理。截至目前,全市登记在册专职网格长525名、楼栋长3254名、单元长11023名。全面整合教育资源,做精做特社区干部教育培训品牌,利用“八点半”课堂,坚持每天定时线上学习,形成学习常态。分批次对全市955名街道社区工作者开展线下集中轮训,进一步提升了全市党建引领城市治理能力和为民服务工作水平。
  管理共促,织密基层治理“一张网”。坚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战”,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全部按照“4+X”模式设置街道机构、配备人员。统一搭建“党建服务、便民服务、行政执法、综合治理”四个工作平台,将各部门在基层设置的多个网格整合为一个综合网格,实现一个核心管统领、一个窗口管服务、一个中心管治理、一支队伍管执法、一张网格全覆盖的“4+1”基层治理模式。同时,在街道组建1个事业单位“综合服务中心”,配备8-10个事业编制,机构职能、经费和人员编制由街道办事处集中统一管理,把职能真正转移到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上来。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结合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全面加强“红心物业”建设,结合“走遍辽源”活动,采取物业服务、社区居民自治、驻区单位包保、社区兜底“四位一体”模式,“一区一策”解决老旧小区管理难题。实施“小区管理包保”,各级领导和部门实施“包业主委员会成立、包物业公司引进、包物业费收缴标准确定、包物业费收缴、包常态运行机制形成”的“五包”措施,做实基层治理。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老旧小区改造43个、楼房426栋,惠及居民2.3万户。做实网格治理,将网格内在职、流动、离退休党员全部纳入管理,构建起“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做到把党支部建在网格和小区上,党小组建在楼栋上,充分发挥党员在基层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市共重新划分城市社区网格521个,开展精细化服务,搭建党员在“家门口”服务,“零距离”发挥作用的平台,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建立“述评公开”制度,坚持开门评议,将区域化党建作为各级书记抓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坚持月走访、季督查、年考评,定期通报工作情况。结合年底述职评议活动,街道党工委向驻区单位、党员代表报告党建工作情况,接受代表评议;党建联合体成员单位向辖区党员、群众代表报告党建项目完成情况,一事一评,公开结果,评选表彰“先进党组织”“党建服务明星”“五星级党组织”,积极营造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浓厚氛围。
其他文献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自拟桑蚕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为新药研发提供支撑。方法:通过文献挖掘和数据库检索得到桑蚕颗粒活性成分及潜在靶点;在GEO数据库中筛选2型糖尿病基因芯片,经差异分析获取差异基因作为疾病靶点。应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中药复方调控网络图。利用Cytoscape3.7.2插件Bisogenet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CytoNCA插件对其进行拓扑分析,MCODE插件对PPI核心网络进行功能聚类,应用Bioconductor分别对各功能模块实现GO功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从云南的松茸到大兴安岭的榛蘑,从南方的水磨年糕到北方的面条,从发酵的腐乳到腌制的腊肉,从河南的浆水豆腐到胡辣汤,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不同的烹饪手法使得相同的食材产生出不一样的味道。各具特色的地方名吃,与众不同的制造工艺,独成一派的特色口味,不仅让人们领略到不同食材在采集与加工中的独特魅力,也让我们发现了其中的产业化商机。让我们走进“食品地理”,享受这一饕餮盛宴,领略中国丰富的人文、地理与美食。
本课题主要研究了特色芝麻馕储藏保鲜的最佳时间,本次研究试验确定了最恰当的食用时间为110d,对于真空包装,最恰当的时间为90d,而普通包装只能够有40d。因此,最佳的就是充气包装贮藏馕。
基于中风多元性与病机链复杂性特征,在回顾中风诊断、辨证及治疗原则现状基础上,提出建立病证结合中风诊疗防治康复体系的构想。中风之病类、病期、病因、病机、病情、病位、证类、证候各异,治疗措施多端,将上述内容以病类、分期为主线,以病情、病位、证候为核心,整合其救治原则,以期形成融中西医诊断、防治、康复为一体的综合干预体系,更合理地指导临证。其中要在超早期与急性期合理干预,超早期以通脉救脑怡神为主;急性中风分病分期,急救在先;恢复期(康复期)分证论治;辨危险因素,随处设防;通调营卫,防治康复结合。治中寓防,兼顾康
摘 要:为解决木本切花植物帝萝花‘璀璨明珠’繁殖效率低的问题,该文以帝萝花‘璀璨明珠’的幼嫩枝芽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基本培养基对其长势的影响、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对其增殖和生根的效果,分析了其离体繁殖的生长特点,并建立了高效的帝萝花‘璀璨明珠’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帝萝花‘璀璨明珠’幼嫩枝芽的消毒方法为0.1%的升汞溶液浸泡12 min,污染率为21.5%;外植体在WPM+ZT 1 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