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教育领域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教育部要求各地区所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不仅教授学生知识,还要注意培養学生的能力、意识、精神等方面,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点,高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应当注重学生应用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这对学生日后进行更加复杂的数学知识学习有很大帮助。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高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解决能力?笔者就此问题展开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1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学生数学方法的掌握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但目前小学数学教材编排、学生特点、学校生源参差不齐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题解决能力效果不佳。对此,笔者将以某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为例,就如何提高高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解决能力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帮助学生在求学道路上良好发展。
一、某小学六年级学生应用题解决能力调查
某地区一所城乡结合小学学校内,六年级学生人数为36人。为深入了解这36名学生的应用题解决能力,对学生进行了两份试卷调查,第一部分是考察学生审题能力、解决方法、检查与回顾这及方面;第二部分是了解学生如何对待和处理解题困难这一情况。经过调查问卷的整理与分析,确定六年级学生中只有60.5%能够清楚明确的解决应用题,而50.5%的学生在解题前没有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1]。综合看来,六年级学生应用题解决能力较差。
二、分析影响六年级学生应用题解决能力的因素
基于以上对六年级调查问卷的详细分析及小学数学教学实际情况的了解,确定影响六年级学生应用题解决能力提高的因素,主要是:
其一,六年级数学教材应用题编排与呈现方式不科学。从教材中应用题编排来看,可以确定此种编排是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与主动探索、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但是教材中应用题过于分散的编排与系统数学不统一,并且多样化的呈现应用题,使得学生难以将相关知识点与应用题联系起来,不利强化和巩固学生知识点的掌握。
其二,学生解题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从学生解题的表现及解题结果来看,学生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较差、逻辑推理方式单一、没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学生应用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其三,教师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学生数学应用题解决能力差与教师有很大关系。数学教师教学中轻视解题策略的培养、不注意应用题解题思路的回顾与说明、不注意鼓励学生收集和处理应用题信息等,均会影响学生数学应用题解决能力的提升[2]。
三、强化六年级学生应用题解决能力的有效措施
在当前多种因素影响和阻碍高校学六年级学生应用题解决能力提升的情况下,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变此种局面。
(一)精选教材内容,突出数学学科的学习价值
1.加强应用题知识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
在教授学生进行数学应用题知识及解题方法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应当注意将其他数学知识与之相联系,使应用题解答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实现,同时还能够巩固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例如,在“空间与圆形”课程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硬纸贴在木棒上快速转动的活动,并在学生对圆形、空间概念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应用题解答,鼓励学生想象空间中圆形特点及书本上圆形特点,尝试着解决应用题。通过此种方式教授学生知识,并培养学生应用题解决能力。
2.重视数学问题与生活问题的联系
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常见的。为了简化数学知识的难度,提高学生应用题解决能力,还要注意将数学问题与生活问题相联系。将数学问题生活化,将生活实例当做素材,改变成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解题,能够点播学生,使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进而正确的解题,提高自身数学应用题解决能力[3]。
(二)培养学生解题策略意识
培养学生解题策略意识,可以使学生面对数学应用题时,可以有意识的利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确定解题思路,有序的进行应用题解答,如此可以使学生快速的、准确的解答应用题。当然,要想培养学生解题策略意识,需要在数学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对应思想、转化思想,使学生能够变换多种思维、多种方法来思考和分析应用题,提升自身应用题解决能力[4]。
四、结束语
在我国越来越注重综合型人才培养的情况下,在高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应当注意通过精选教材内容,突出数学学科的学习价值、培养学生解题策略意识等措施来培养学生应用题解决能力,这不仅可以使学生数学知识水平提高,还能够使学生在日后的求学路上,学好数学这门学科,间接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毕红梅.提高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解决能力的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2]朱楠,王雁.小学四年级数学学习困难儿童应用题解决过程的模式特点及有效性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4(5):39-48.
[3]王坤洪.如何提高学生解决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能力[J].科学咨询,2011(33):121.
[4]拓延旗.浅析如何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应用题的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3(14):134-135.
【关键词】 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1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学生数学方法的掌握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但目前小学数学教材编排、学生特点、学校生源参差不齐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题解决能力效果不佳。对此,笔者将以某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为例,就如何提高高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解决能力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帮助学生在求学道路上良好发展。
一、某小学六年级学生应用题解决能力调查
某地区一所城乡结合小学学校内,六年级学生人数为36人。为深入了解这36名学生的应用题解决能力,对学生进行了两份试卷调查,第一部分是考察学生审题能力、解决方法、检查与回顾这及方面;第二部分是了解学生如何对待和处理解题困难这一情况。经过调查问卷的整理与分析,确定六年级学生中只有60.5%能够清楚明确的解决应用题,而50.5%的学生在解题前没有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1]。综合看来,六年级学生应用题解决能力较差。
二、分析影响六年级学生应用题解决能力的因素
基于以上对六年级调查问卷的详细分析及小学数学教学实际情况的了解,确定影响六年级学生应用题解决能力提高的因素,主要是:
其一,六年级数学教材应用题编排与呈现方式不科学。从教材中应用题编排来看,可以确定此种编排是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与主动探索、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但是教材中应用题过于分散的编排与系统数学不统一,并且多样化的呈现应用题,使得学生难以将相关知识点与应用题联系起来,不利强化和巩固学生知识点的掌握。
其二,学生解题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从学生解题的表现及解题结果来看,学生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较差、逻辑推理方式单一、没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学生应用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其三,教师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学生数学应用题解决能力差与教师有很大关系。数学教师教学中轻视解题策略的培养、不注意应用题解题思路的回顾与说明、不注意鼓励学生收集和处理应用题信息等,均会影响学生数学应用题解决能力的提升[2]。
三、强化六年级学生应用题解决能力的有效措施
在当前多种因素影响和阻碍高校学六年级学生应用题解决能力提升的情况下,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变此种局面。
(一)精选教材内容,突出数学学科的学习价值
1.加强应用题知识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
在教授学生进行数学应用题知识及解题方法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应当注意将其他数学知识与之相联系,使应用题解答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实现,同时还能够巩固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例如,在“空间与圆形”课程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硬纸贴在木棒上快速转动的活动,并在学生对圆形、空间概念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应用题解答,鼓励学生想象空间中圆形特点及书本上圆形特点,尝试着解决应用题。通过此种方式教授学生知识,并培养学生应用题解决能力。
2.重视数学问题与生活问题的联系
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常见的。为了简化数学知识的难度,提高学生应用题解决能力,还要注意将数学问题与生活问题相联系。将数学问题生活化,将生活实例当做素材,改变成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解题,能够点播学生,使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进而正确的解题,提高自身数学应用题解决能力[3]。
(二)培养学生解题策略意识
培养学生解题策略意识,可以使学生面对数学应用题时,可以有意识的利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确定解题思路,有序的进行应用题解答,如此可以使学生快速的、准确的解答应用题。当然,要想培养学生解题策略意识,需要在数学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对应思想、转化思想,使学生能够变换多种思维、多种方法来思考和分析应用题,提升自身应用题解决能力[4]。
四、结束语
在我国越来越注重综合型人才培养的情况下,在高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应当注意通过精选教材内容,突出数学学科的学习价值、培养学生解题策略意识等措施来培养学生应用题解决能力,这不仅可以使学生数学知识水平提高,还能够使学生在日后的求学路上,学好数学这门学科,间接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毕红梅.提高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解决能力的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2]朱楠,王雁.小学四年级数学学习困难儿童应用题解决过程的模式特点及有效性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4(5):39-48.
[3]王坤洪.如何提高学生解决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能力[J].科学咨询,2011(33):121.
[4]拓延旗.浅析如何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应用题的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3(14):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