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跨越 新亮点 新征程

来源 :决策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gcsw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近年来,尤其是“十一五”以来,河南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增长。引人注目的是,财政每年在民生方面的投入增长更快。从生产建设型财政到公共财政、民生财政,折射出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收入增长机制和财政调控方式的深刻变化。
  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河南各级财政部门牢固树立服务大局、做大“蛋糕”、以人为本、主动埋单的理财理念,积极发挥职能作用,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稳定器”和经济健康发展的“调节器”,本刊将展示河南财政事业“十一五”期间取得的辉煌成就,同时展望“十二五”发展蓝图。
  
  “十一五”期间,河南财政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财政保障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河南省财政厅加快推进财政事业发展,为河南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河南财政工作“十一五”期间有哪些新亮点,“十二五”又有哪些新构想?为此,本刊记者日前走访了河南省财政厅。
  
  回眸“十一五”: 成就喜人亮点纷呈
  “十一五”是河南财政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这五年是河南财政发展最快、民生得实惠最多、公共财政特色最彰显的五年,实现了全省财政工作大跨越。财政收支规模迅速扩大,财政实力显著增强,民生投入力度前所未有,财政体制机制活力明显加强,财政监管水平明显提升,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财政保障。
  濮阳县靳赵寨村村民申洪波用八句话概括了这几年农村的巨变:上得起学、治得了病、养得起老、走得好路、挣得到钱、做得了主、学得到艺、看得到戏。
   他说:“这几年,农民不光负担轻了,钱袋子鼓了,生产生活条件也都上去了。以前过的日子只能叫‘生存’,现在可以称得上‘生活’了。”
  今年1月12日,扶沟县柴岗乡梅桥村80岁的梅留平接过新农保保险金存折时心里乐开了花。他做梦也没想到,种了一辈子的田,还能像城里人一样按月领取养老金。
   这一张张笑脸,一份份温暖,无不折射出公共财政的阳光。
  根据河南省财政厅公布的数字,2006~2010年,全省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财政支出从300多亿元增加到近600亿元,财政支农资金投放范围之广、强度之大、数额之多是历史上没有过的。
   支持编织社会保障“安全网”、保障每个孩子受教育的权利、撑起人民健康的“保护伞”……如今,公共财政的阳光已经洒向公共需要的每一方面。
  “十一五”期间,河南各级财政部门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财政工作始终注重推动科学发展、保障改善民生、完善体制机制、提高财政效能,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推改革、惠民生、促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各项财政工作亮点纷呈,不仅有力地支持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也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中原大地。
  亮点一:财政收支规模不断扩大,财政实力持续增强
  “十一五”期间,在经济发展基础上,河南财政收入如芝麻开花般节节攀高,全省财政总收入累计8730.5亿元,比上个五年增加5377.1亿元,年均增长18.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累计5057.2亿元,比上个五年增加3182.4亿元,年均增长20.8%。认真研究中央政策导向,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全省一般预算支出累计11911.3亿元,比上个五年增加8060.9亿元,年均增长25.1%。人均一般预算支出由2005年的1190元增加到2010年的3500多元,由2005年相当于全国地方平均水平的60.7%提高到2010年的65%左右,为贯彻落实各项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
  亮点二: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民生得到持续改善
  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显著提高,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基本形成,保障性住房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公共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惠农补贴持续增加。投入快速增长、覆盖范围逐步扩大、注重制度创新的民生保障机制日益健全。收支规模的扩大使得财政保障能力有了明显提升。连续6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全省企业退休人员月均养老金提高至1277.9元。城乡低保对象补助按时足额发放,月人均补差水平分别提高147元和61元。集中和分散供养对象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不低于2000元和1200元,新建和改扩建敬老院3200多所。 全省财政累计拨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补助资金246亿元,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参保人数由3238万人增加到7651万人,净增4413万元;享受合作医疗补偿的参合农民2.2亿人次,补偿参合农民医疗费用228.2亿元。加大惠农补贴力度,仅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4项惠农补贴就达到380.8亿元,促进了农民增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以粮食、畜牧两大产业为重点,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对生猪调出大县给予奖励,对生猪、奶牛、肉牛良种给予补贴,并筹措11.1亿元,实施食用植物油倍增计划。积极开展玉米、水稻、棉花、能繁母猪、奶牛等政策性农业保险,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使河南“中国后厨房”的地位更加稳固。
  亮点三:财税政策不断完善,财政调控经济作用持续强化
  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由稳健的财政政策转向积极的财政政策,成功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围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巩固农业基础、推动城乡建设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集中财力办大事,建立健全税费和财政资金支持体系,财政调控经济职能得到充分发挥。
  亮点四:改革创新不断深化,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初步建立,县均一般预算支出规模由2005年的4.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亿元,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与公共管理的财政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稳步推进。按照“先有办法、后分配资金”的原则,全面建立完善资金分配制度,并广泛推行公开招标、专家评审、投资评审、竞争立项等机制,资金分配的规范化和透明度普遍提高。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财政投资评审、财政监督等各项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监督管理力度不断加大。
  河南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十一五”时期河南财政工作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
  必须把发展作为财政工作第一要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全局。理财之道,生财为本。五年来,河南财政人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始终把发展作为财政工作首要任务,坚持走从经济到财政之路,实现了财政经济的良性循环。
  必须树立胸怀大局、立意高远的全局意识,自觉服从服务于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作为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必须自觉跳出就财政论财政的小圈子,始终把财政工作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来把握、来定位。五年来,河南财政人坚持凡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事项,压力再大,困难再多,也要全力以赴,无条件确保落实;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提前介入,主动谋划,及时提出针对性、前瞻性、储备性的政策建议,实现了财政工作与全省中心工作的同频振动。
  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公共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五年来,河南财政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重中之重,不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可以说,这五年是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最多的五年,是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让群众充分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必须把改革创新作为财政发展的强大动力。五年来,河南财政人坚持把推进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作为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的重要动力和手段,敢于和善于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机制,强化了财政职能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和体制保障。
  必须把加强队伍建设作为做好财政工作的重要保障。人才是第一资源,队伍建设是基础建设。五年来,河南财政人始终把干部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抓和谐财政机关建设,抓素质能力建设,形成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干部队伍,这是他们的宝贵财富,是财政事业发展的保障,也是财政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的根本所在。
  
  站在新的起跑线:机遇和挑战并存
  “十二五”时期是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关键时期,河南财政发展面临发展机遇和新的挑战。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城乡统筹发展等方方面面都对财政支出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成就鼓舞信心,未来更显紧迫。谈到“十二五” 时期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及财政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河南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说,“十二五” 时期国际国内形势将发生深刻变化,河南将进入人均生产总值由3000美元向6000美元迈进的新阶段,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十二五”时期是河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必须紧紧抓住并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五年彰显优势的奠基时期。这一时期,河南既面临着产业转移、扩大内需、后发优势等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着结构性矛盾突出、区域竞争压力加大、改善民生任务繁重等诸多困难。从财政工作自身看,面临以下突出矛盾和问题:受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等结构性矛盾制约,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和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仍然偏低。人均财力和人均公共服务水平低,改善民生任务艰巨。同时,支持对外开放、科技创新、粮食生产以及缓解资金和土地等瓶颈制约,对财政的要求很高,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预算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损失浪费、挤占挪用财政资金现象时有发生。对此,河南财政人将会高度重视,认真解决。
  
  展望“十二五”:思路清晰催人奋进
  “十二五”期间,河南财政工作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着力支持扩大内需,着力支持调整结构,着力支持改革开放,着力支持改善民生,统筹运作各项资金,发挥财政资金对社会资金的引导作用,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春华秋实又五年,风好正是扬帆时。“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站在新的起点上,未来五年的财政工作思路备受关注。采访中,河南省财政厅负责人表示,河南财政“十二五”发展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河南财政人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切实转变观念,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科学把握财政发展改革规律,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更加奋发有为地工作,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据介绍,未来五年,河南财政部门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对财政工作的各项要求,围绕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总体战略和富民强省中心任务,进一步突显科学发展,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引导带动社会资本投资,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进一步突显方式转变,深化财税改革,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机制,健全公共财政体系;进一步突显民生改善,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社会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财政管理水平,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强化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干部综合素质。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十二五”时期,河南财政工作各项目标催人奋进。
  目标一:坚持科学发展,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
  河南各级财政部门将紧紧围绕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稳定经济增长特别是转变发展方式等方面的作用,努力促进“三化”协调发展。围绕加快新型工业化,积极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做大做强战略支撑产业,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围绕加快新型城镇化,实施财政激励政策,引导带动社会资本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中心城市发展水平,激发县域经济活力。围绕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大财政强农惠农力度,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加快新农村建设。围绕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健全财税引导机制,推进生态省建设。力争通过财政政策和资金的引导带动,促进实现全省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地方平均水平,力争高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在此基础上,依法依规组织收入,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确保实现财政收支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地方平均水平,力争高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有力的财政支撑。
  目标二:坚持改善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富民强省重在富民。河南各级财政部门将立足基本省情,积极探索有效的财政保障方式,逐步完善符合省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支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加大教育投入,实现到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目标任务。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大力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促进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维护社会稳定。
  目标三:坚持改革创新,完善财政体制机制
  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在合理界定事权基础上,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进一步理顺省以下财政分配关系。健全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增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健全公共财政预算,强化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全面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健全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制度。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财政改革。落实好国家税制改革政策,用好中央赋予的税政管理权限,逐步健全地方税体系。同时,完善财政支持地方投融资体系、农村金融体系发展和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长效机制。
   目标四:坚持科学管理,提高财政管理绩效
   坚持完善制度、夯实基础与提高执行力并重,不断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加快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健全财政法规体系,规范财政执法行为。加强预算编制管理,努力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努力提高预算执行的均衡性和效率。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健全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跟踪、绩效评价及结果运用有机结合的预算管理机制。将地方政府债务收支纳入预算管理,建立健全政府债务规模管理和风险预警机制。进一步加强管理基础工作,全面强化乡镇财政建设。完善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促进监督与管理的有机融合。提升信息化对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保障能力。加快预算公开的法制化、规范化进程,逐步扩大公开范围和内容,强化预算公开责任制度,自觉依法接受人大、审计监督。
  目标五:坚持队伍建设,提高财政干部素质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与职业道德建设,引导广大财政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努力成为学习型组织、创新型团队、实干型集体、廉洁型班子。深化财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选贤任能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干部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加强财政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财政惩防体系2013~2017年规划,全面提升财政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推进财政系统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和谐文明机关创建活动,引导广大财政干部发扬爱岗敬业、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弘扬艰苦奋斗、廉洁自律的优良传统,为“十二五”时期财政发展改革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回首过去,“十一五”的五年,是河南财政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放眼未来,又一个五年发展的新蓝图已经徐徐展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河南财政人信心满怀、充满期待,将以更从容的姿态、更饱满的热情、更超越的勇气,全力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十二五”的宏伟蓝图。我们有理由相信,走过辉煌的“十一五”,带着深情的祝福和热切的期待,在全面推进科学发展的新征程上,“十二五”河南财政事业必然更加精彩,更加美好!
其他文献
有这样一所学校,她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又有着现代教学理念和蓬勃向上的活力,散发着耀眼的光彩——她就是鹤壁市第四中学。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她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始终坚持以办人民满意、放心的教育为目标,为教育行业树立了典型。    鹤壁市第四中学坐落在巍巍太行山麓、悠悠淇水之滨,创建于1964年,以管理严、质量优、品位高享誉全市。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全力构建和谐
期刊
滑县汽车站地处省道101、222、215线交会处,地理位置优越,是豫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县级汽车客运站。该站拥有营运线路80条,日均发送800个班次,日均输送旅客1万余人次。长期以来,该站在打造诚信、文明、和谐的客运站方面不遗余力,先后荣获“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安阳市文明窗口单位标兵”、 “安阳市工人先锋号”、“安阳市青年文明号”等20多项荣誉称号。滑县汽车站全体干部职工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服务第一
期刊
编者按:  教育创新,首先是教育观念的创新。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教育创新在于着重研究与解决在基础教育领域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而陕县二高在教育创新方面始终走在同行前列,尤其近年来,陕县二高在以秦金朝校长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带领下,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从一所地处偏远农村的普通高中一跃成为崤函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学校先后获得了“河南省
期刊
南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车辆管理所位于南阳市北郊风景秀丽的独山南麓,占地28亩,拥有1200平方米的车管业务服务大厅。车管所现有民警30人,职工35人,工程师3人,党员32人,担负着全市111.9万辆机动车、125万名机动车驾驶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同时,还肩负着邓州、唐河、内乡、新野、社旗、方城、南召、镇平、淅川、西峡、桐柏等11个县级车管所,卧龙、宛城两个车管分所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是全省
期刊
由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财政学会主办的中原经济区建设财税政策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来自国家综合部门、研究机构、大专院校的领导、专家、学者,分别从国家财税政策如何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发展以及河南地方财政如何灵活运用国家财税政策,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必将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发展中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这里刊发部分发言摘要。     立足于自身比较优势  高培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所长)
期刊
2005年8月, 许昌市一中分校建成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万余平方米,教学楼功能齐全,学生公寓、学生餐厅、洗浴房、水冲式厕所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学校建有市直学校独有的无线校园网,实现无缝隙覆盖。所有教室均安装有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广播系统和空调,物理、化学、生物专用实验室,准备室、仪器室达到国家一类标准,媒体报告厅、电子图书阅览室、计算机房设施先进,专业形体房、声乐房、陶艺房等更体现了
期刊
国人的餐桌上,究竟哪些食材正在流行,这是饮食从业人员和平民百姓普遍关心的事。  日前,“2011中国流行风味预测”在广州发布。该预测是由数名美食专家给出专业意见,北京、上海、广州的60位顶级厨师做出问卷调查,并由上百位厨师和消费者参与试吃而得出,综合预测如下:  2011年的流行味将围绕“融合”、“营养”、“健康”、“新奇”四大关键词。五谷杂粮、野山菌等健康食材日渐受宠。    解读2011流行风
期刊
编者按:  中牟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与时俱进,敢为人先,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努力提升教育境界、打造中原职教名校,走出了一条科学、持续的特色职业教育之路。    踏入春意盎然的中牟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那浓郁的人文气息,迎面而来的同学们富有朝气的笑脸和操场上富有生气的矫健身姿,构成了一幅幅人文和谐的画面。的确,经过近30年的不懈奋斗,
期刊
题解与导读  社会民生呼唤我,这是法制社会与民生时代赋予人民法院及其法官们的使命和责任;法理情理正气歌,这是营造公平社会与和谐社会而人民法院及其法官们绕不开的新课题。“十一五”期间,睢县人民法院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唯恐天平现倾斜,法情之间奏和谐。激浊扬清辨善恶,水城有你天地合。他们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活的灵魂付诸司法实践,瞄准焦点,抓住特点,强攻难点,以创新求突破,以领导方式
期刊
刘俊生谈企业高管与政府高管交叉任职———    刘俊生,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长期关注中国行政改革以及公共人事制度,他所做的《“60后”省部级干部成长路径分析》为各方所关注。就“60后”省部高官现象,记者采访了他。  记者:您看了那么多“60后”省部级高官的履历,您感觉,从成百上千符合条件的厅级干部中脱颖而出,他们成功的首要条件是什么?他们履历中哪些因素、经历给您印象最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