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iuytrewq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程中,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已经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其中把“张扬个性,放飞梦想”作为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思想,这更是对小学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完成各阶段的教学目标。在实践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并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合理分组,张扬个性
  在小学语文日常授课中,对小组合作的应用已经非常普及,并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但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要对各小组进行分组安排。通常情况下,可应用异质分组的形式,简单来说便是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以及个性等,将学生合理进行搭配,使学生能够互相学习、互相进步。
  由于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如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为了使学生之间能够互相促进、彼此进步,教师要科学进行分组。除了应用异质分组的形式,还可以尝试应用其他的形式。第一,优差组合。采用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分组,适合解决难度较大的一些问题,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动其他学生学习,并给予学生更多的发言时间和思考问题的机会。第二,优优组合。采用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分组,能够有效唤起优等生的学习兴趣,为其布置一些有挑战性的任务,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辩论,使其有更加理想的学习效果。第三,差差组合。在这样的组合形式中,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克服自卑的心理,使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有成就感。在不同分组合作中,要注重合理性和科学性,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真正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
  二、合理分工,放飞梦想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要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要有展示自己的空间。在不同的分工任务中,利用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对自己的学习观念和思想不断进行完善,促进学生产生全新的学习思维和方法。通常情况下,每个小组当中有5名学生,每个学生都要有自己的分工和任务,不同的角色之间相互配合,互相合作,共同探究解决各种疑难问题。
  例如:在小学语文《最后一分钟》的学习中,教师需要学生了解诗歌所要表现的内容,深切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内在情感,体悟四次“最后一分钟”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在学习过程中,教師可利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思考问题,如朗读诗歌,思考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哪些语句让人感觉热血澎湃?按照时间顺序,作者分别抒发了在庄严的时刻来临前、来临时和来临后的感情?请同学们找出哪个小节写的是庄严的时刻来临前,哪个是写来临时和来临后?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此时此刻,所有中国人的情感是怎样的?在此过程中,师生共同探究问题,有些学生负责分配任务,有些学生负责记录,有些学生负责整理等。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展开激烈的讨论。最后由负责整理的学生进行总结,师生共同完成对语文的学习。
  三、共同学习,提升效率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学习很多的知识点,如生字、生词、古诗、阅读分析等,需要学生对其进行巩固和掌握。但是,学生如果自己学习,学习效率不高,加之自控能力较差,有时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学习,可学习的效率却非常不理想,事倍功半。所以,教师需要应用合理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而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便可有效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
  例如:学习《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等需要学生背诵的古诗时,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比赛,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学生为了让小组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会认真背诵。在小组学习中,浓厚的学习气氛将会带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学习,提升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合理分组,让学生放飞梦想,引导学生共同进步,不断提升学习成绩。此外,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各种特征非常明显,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征进行教学,创设学习情境,为学生构建一个能够张扬个性的空间,让他们体会到学习语文的快乐。(作者单位:江西省共青城市西湖小学)
  责任编辑:王锋旗
其他文献
“陶瓷大省”曾经落伍陶瓷,曾是江西引以为傲的一大产业。作为中国产陶最早的省份之一,自唐、宋以来,江西一直是全国陶瓷大省、陶瓷强省。尤其是景德镇,千年不断的窑火,书写
调研发现,四川省计算机应用专业对口就业率较低,但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大对人才的需求。应科学构建四川省中职校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制定与产业需求
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应该打破传统学科体系的束缚,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通过对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设计和课程学习情境设计,将现实的工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内在的独特体验,重视学生个性化的感受和理解。事实上,文本并非无情物,阅读教学需要在探寻情感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辨析、训练等方式,更好地实现与文本之间的建构,促进学生的认知视野及对文本的认知解读。  一、朗读感知,深入语言情感  小学生普遍缺乏朗读的技巧,要么读得结结巴巴,要么读得拿腔捏调,表演成分过重,难以展现自己的真情实感。这就需要教师注重引
期刊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社会工作实务实践教学中具有很大的运用空间和实用价值。高职院校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符合一定情境的任务,把握“任务驱动”的向度,从教学情境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写作是一个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在语文教学中占重要的地位。纵观小学作文教学,有可喜的地方,但也有值得深思之处。现在作文训练可以说是“老师怕教、学生怕学”,教师敷衍了事教,也不多进行反思,从而造成作文教学“疲软”的现象。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必须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引导、帮助学生将写作由难变易。  一、利用阶梯式引导来辅助作文教学  刚进小学的学生,虽然有些人有一定的写作基础,但
期刊
为让较深奥的微积分浅显易懂地滋润高职学生的心田,使学生在大学里不仅学习知识,而且培养科学思维方式,从彰显数学蕴含的精神魅力、渗透数学内在的美学魅力、传递数学具备的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