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日企,还是离开?

来源 :好运Money+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lanfe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跳槽进入新公司的第一天,仓嫣敏就问了个让现在同事们啼笑皆非的问题,“请问,办公桌上可以放水杯吗?”
  在欧姆龙和花王这两家日资企业工作了三年多之后,仓嫣敏从一个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女生变成了朋友圈中做事最有计划、井井有条的一个。因为那段时间她每天的生活被分割后,都框在一个个叫作“规矩”的细小格子里,然后渐渐变成了她的习惯。大学毕业就在这种状态下开始工作的仓嫣敏甚至直到三年后离开花王公司才知道,办公桌上还可以放水杯。
  
  姓名:仓嫣敏
  年龄:26岁
  公司:捷成(中国)贸易有限公司
  
  从白纸开始的职业素养确立
  
  在进入捷成担任欧洲名表诗格恩的市场代理之前,仓嫣敏分别在欧姆龙和花王两家日本企业工作。读大学的时候仓嫣敏就喜欢看日本动画片和电视剧,井然有序是她对日本公司的第一印象,她喜欢电视上同事之间表现出来的彬彬有礼的职业感,便决定把日企当作工作第一站。毕业时,她如愿和大批应届生一起顺利地进入了欧姆龙这家日本工业公司。
  相比较于有工作经验的公司人,讲究纪律和论资排辈的日本企业更青睐应届毕业生,因为它们需要每一个员工遵从企业规则,而这些在工作经验方面白纸一张的大学生更方便管理。
  从一张白纸开始,仓嫣敏学会的还不仅仅是怎么工作。
  办公桌上除了键盘、电脑屏幕、鼠标之外几乎不能出现其他任何东西,文件夹里的文件高度不能超过3厘米,办公桌上不能出现水杯,更不能发现任何零食之类吃的东西⋯⋯有时连抽屉里的物件如何摆放都会有明确的规定和不定期的检查。员工的着装公司也有明确要求,尤其是女生不能穿长款上衣,裙子必须超过膝盖,尽量着衬衫正装上班。
  每天早上八点半打卡上班,迟到一分钟也算;一个月允许迟到三次,多一次都会直接影响每月的绩效和工资。正式上班前,公司会播放企业之歌;上午有工间操;中午吃饭和晚上下班也有统一的铃声。
  这些中学生活般的企业规章制度是仓嫣敏来日企学到的第一课,但对仓嫣敏这样直接从学校来到公司上班的人来说似乎还算容易接受。
  
  从文化影响到职业习惯
  
  2009年10月,仓嫣敏为了从技术工作转行去做市场工作,便从欧姆龙跳槽进入了另外一家日企花王市场部工作。
  日企严谨的公司文化在这里也一脉相承。仓嫣敏所在的花王市场部下设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的办公桌都居中摆放,同部门员工全部面对面而坐,桌子中间没有隔板,组长坐在长桌的尽头。由于座位分布的特殊,工作的时候,人与人之间几乎没有私密空间。除了早上例行的晨会上每个人必须发言交流近期工作、生活的思想状态外,办公室里一整天几乎都很难遇到大声说话的情况,同事间要是有事商量,都会走到对方身边俯下身或跪在地上进行交流。连加班叫外卖都是轻声细语的,生怕这短暂的与工作无关的分心会给老板留下坏印象。
  从一家日企跳槽到另外一家日企,在适应文化氛围方面仓嫣敏并没有花太多力气,但工作本身让仓嫣敏发现,日本人的那种事无巨细但又事必躬亲的做事方式,使得自己缺少更多发挥的空间。大部分时间,她只是在机械地执行老板的想法,重复同样的工作。甚至是最简单的报销发票,申请项目启动这样的小事都要经过层层上级的签字批示,从直接组长、副部长、部长到总监的四道签字关卡下来,少则一天,多则三四天的时间就浪费在等待签字的时间上。
  再怎么习惯,这种大气都不敢出的小心翼翼的工作环境时间久了还是让仓嫣敏感到压抑,而过于琐碎的工作又让她无法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于是2010年底,仓嫣敏决定撇开日企,寻找新的空间。
  办完离职手续,人是离开了日企,但两年多时间在日企里养成的习惯根深蒂固。仓嫣敏最近正在筹备一年半之后自己的婚礼,她把从现在起到结婚那天之间所有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做成了一大张EXCEL表格,上面列着准备请帖、买喜糖、拍婚纱照的时间、地点,以及各自的备选方案,就像是做工作上的一个case那样事无巨细。
  精通EXCEL制表是她在欧姆龙和花王两家日资企业工作三年多的最大收获。
  仓嫣敏现在工作的公司有着类似欧美企业那样比较开放的公司文化,她现在的同事比起之前在日企的,显然是“自由散漫”得多,规定八点半上班,有时仓嫣敏九点钟到办公室也看不到几个人。以前她会被要求集体加班,但现在同事们只会因为自己的事情没做完而主动留下。
  如今,仓嫣敏有时候还会忍不住克制自己想要请示老板的冲动,因为以前在日企的时候,一点点小事老板都要过问,而现在老板只关心结果,请示的次数太多反而会让老板觉得厌烦,认为她没有工作能力。
  
  日企适合初入职场的应届毕业生,由于企业内部规章制度框架细致,对于培养职场新人的职业素养很有帮助,他们对于手头的工作也比较容易上手。
  如果你看重的是能否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那么欧美企业才是合适的选择。可以把日企当作跳板。
  企业文化严谨的日企,看起来规矩甚严,其实在里面的工作效率并不算高。因为过于一板一眼,导致每一件事情的流程非常琐碎,一旦中间某一环被搁置,整件工作就会被迫停滞下来。在这样一个需要执行力,却没有太多空间自由发挥的企业文化里,比较难融入圈子,除非对日本文化抱有很大的热爱。
  
  姓名:吴华
  年龄:36岁
  公司:某知名日资企业
  
  吴华大学毕业的时候去了日企富士电器工作,后来跳槽去了西门子公司,做了一段时间之后,他还是回到了日企。至今,吴华已经在现在这家知名日资企业工作了6年多,他仍然没有跳槽的想法。
  或许是年龄的关系,面对企业文化和环境的改变,吴华显得更加从容淡定。哪怕刚开始需要不断地去调整那些不适应的地方,但他还是坚持下来,并且逐步解决了问题。
  从西门子这样的德国公司到日企,同样是工业技术方面的工作,吴华在两家全球五百强企业中感受到了截然不同的工作氛围。
  日资企业实行的是以过程为导向的企业文化,这需要强有力的标准和流程管理。例如公司针对流程这个环节时,日企讲求按照PDCA循环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以此保证生产和所有操作流程安全不出错。
  而在西门子公司工作的时候,尽管德国人以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举世闻名,公司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也制订得非常完整详细,但员工并不会被同样一丝不苟的规章制度束缚住,因为与绝大多数欧美企业一样,德国人也更重视结果,他们实行的是以结果为导向的企业文化。
  更不用说两者间“加班文化”的差异了。因为人手充足,加上德国人善于享受生活,德国公司不鼓励加班。而“不加班”这三个字在日企的字典里是找不到的,不加班?那代表你工作不努力。
  吴华说,如今的日企也开始渐渐往欧美企业靠拢。因为在日企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吴华加起来学了近六年的日语,平时和日籍员工交流也大多使用日语。但最近,他所在公司的日本总部却在号召员工学习和使用英语,并计划在几年内把英语也纳入中高层间的工作语言。在吴华看来,这是公司计划与欧美企业文化接轨的巨大信号,日资企业正在逐步转变。
  
  
  日企近几年也在慢慢转变,虽然改变还不太显著,但趋势是在变化中。我之前在西门子的时候已经有过了一些以结果为导向型的工作方式的锻炼,所以希望最近几年能在日企这样的大环境稳定下来,做一些执行操作方面的事情。
  愿意在日企呆下去的大多是追求稳定感的人,心思活络,想法比较多的人不适合。日本公司讲究忠诚度,薪水中有80%是工龄工资。猎头认为,一个在日本企业工作超过七年的公司人很难跳到欧美企业,后者也不大能接受这类人。而在欧美企业长时间工作过的人也很难再进入日本企业工作,日本人会认为不好管理。所以,如果想要互相之间转换跳槽,请尽快。
  
  
  在日企工作,值得注意的8件事
  
  ●忌上班迟到。日企的员工大多在规定的上班时间的半小时前就已经坐在座位上办公了,同样,下班你第一个走出办公室是需要勇气的,在你的上司没有离开办公室前,你第一个下班会感觉到别人用异样的眼神看着你 。
  ●讲究礼节。下属对上级在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必须严格遵守礼节。
  ●忌讳越级报告。不管是你的直属老板还是更上层,甚至同事都会因为这件事对你有所顾忌。另外,凡事不要自作聪明,汇报请示是相当必要的。
  ●重视商务礼节。见客户的时候,穿什么衣服,进客户办公室的时候,你的风衣该怎么样拿,包放在哪个手上都有严格的规定。
  ●频繁跳槽不是公司文化。日企大多数是终身雇佣制,这意味着只要你不犯原则性的错误,公司不会因为业绩不佳而主动解雇你。在这样的公司工作虽然会感觉比较稳定,同时也就意味着,日企老板不会喜欢那种跳槽频繁的员工。
  ●入职前可以谈薪水。日企面试的时候在薪水方面是可以讨价还价的,当然,讨价还价的前提是你一定要让老板相信你是有相应能力的。
  ●加班是文化。日本公司往往提倡集体加班,即使你无事可做最好也能每个月有一定的加班时间,否则容易被视为工作不认真。
  
  在欧美企业工作,值得注意的4件事
  
  ●Deadline就是生命线。这里是以结果导向为重要考核标准的地方,在deadline前若不能完成任务,你很有可能面临大麻烦。
  ●警惕你的职位,你永远不知道明天谁是你同事。即使合同到期的时间是几年以后,只要你做得不好或公司缺少适合你的职位,你也很有可能明天就拿着箱子整理东西走人,尤其是遇到经济危机的时候。
  ●你需要有自己的想法。这不是个能够手把手教你做事的地方,雇你来就是为了让你立马干活儿产出效益的,因此提升能力是你随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以能力论英雄。很有可能你的上级比你年轻很多,或是和你同级的人薪水比你高不少,不要羡慕嫉妒恨,公司希望的就是你受刺激后能奋发图强。
其他文献
章赟  他管理的基金国泰上证180金融ETF联接在2012年ETF联接基金中,净值排名第一。  对表外风险的担心让中国银行股估值水平一直偏低。2012年三季度以来,机构对金融股的配比还比较低,但这也是一个信号:随着银行股或者金融股的估值修复,市场继续存在“补库存”趋势。  这意味着机构的金融股配置会渐渐从低配回归标配。  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持仓的金融股配置都偏低,从2012年三季报就能看出这一点。
期刊
黄金价格在2013年4月中旬重挫,短短两天跌了230美元,从每盎司1550美元跌到每盎司1321美元。但五一假期一到,中国大妈却逆势大买黄金,短短十天内横扫300吨黄金,甚至还不惜去香港抢金,造成香港金饰店业绩暴增。  台湾女性也同样爱金,在4月金价大跌之际,台湾银行卖出上万条一台两重的黄金金条,业绩比先前大增两三倍。两岸三地的女性同样爱金,造成2013年5月初一波抢金潮。  中国大买黄金现货,E
期刊
“我们从一开始就排除了不在乎价格的高端客户和唯价格论的‘菜市场’客户。”  仇沣 百万宝贝宠物连锁店创始人  开一家宠物店有很简单的方法,选个合适的场地,然后办理好经营和检疫许可证就可以了。但仇沣挑的是不那么容易的方法,从一开始,他就在规划一个连锁宠物店的蓝图。  按照仇沣的设想,他的目标客户是这样一群人:家有宠物,愿意为宠物定期投入常规消费,又对规范标准的一站式服务有所要求。  他的同行中不乏“
期刊
熊爸爸是森林里公认的大力士,也是森林里公认的好爸爸。每天,熊爸爸都会带着他的熊宝宝们出来找东西吃,瞧,他脖子上跨坐着一个熊宝宝,左臂抱着一个,两边肩膀上各坐着一个,背上还背着一个。  每一次出来,熊宝宝们都兴高采烈,闹着要熊爸爸掏蜂蜜,闹看要爸爸掰一大筐的玉米棒,闹着要爸爸摘蘑菇,在他们眼里,熊爸爸可是无所不能的大力士。  可是,时间长了,熊爸爸发愁了:“唉,我家的熊宝宝,每天出门都要我抱,玉米都
期刊
货币基金能够替你进入你无法投资的货币市场,它是一种可以替代活期存款的理财方式。它可以说是基金中最安全的产品种类,但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其最大的风险是基金管理者为了追求高收益而放大杠杆。  01 基金公司只挣管理费  相对于其他基金来说,货币基金费率是最低的,个人不用交申购赎回费,基金公司收取的管理费年率为基金净值的1.25%至1.5%,基金托管费用率为基金资产净值的0.25%,但这部分收入归托管银行
期刊
1.债券投资面临的首要风险就是利率风险,债券期限越长,利率风险越大。  2.一个聪明的做法:把资金平均分成N份,分别投入到1至N年期的不同债券上,并在每年债券到期后都购买一张新的N年期债券。  3.股债之间的“跷跷板效应”并不是在每个时间段都完全成立,2011年就出现了股债双杀的现象。  4.可转债在发行时有一个强制赎回条款,在赎回期内如果正股价格连续高于转股价一定的幅度,公司有权以一定的价格赎回
期刊
妻子:闫春  年龄:29岁  职业:影视公司宣传主管  年收入:7万元    丈夫:高丽江  年龄:29岁  职业:某科研所  助理研究员  年收入:11万元    财富目标:用年终奖去国外旅行;通过年终奖投资实现买车的家庭梦想。    年终奖,对于许多工薪族来说都具有不一样的“意义”。它是一年以来努力工作的圆满收尾,也代表着公司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肯定和鼓励。但面对通货膨胀与商家打折促销的诱惑,如何
期刊
想让自己的房子装修更特别又住得舒服?不必在每个部分都花大价钱、大费脑筋。一两个细节,就能让朋友觉得“哇,真有想法!”  本期《好运MONEY+》采访不同领域的4位设计师和潮流类自由撰稿人,总结出让家看起来更特别的6个小细节。  他们的经验是,整体设计简洁,然后在细节上肆意发挥,才能让你的家和别人的不同。    这是床,也是吊顶  推荐人:黄莉昶卓怡明设计工作室创始人  设计师黄莉曾经为一对年轻夫妻
期刊
孩子出生、公司离家太远,大部分家庭都会面临第二套房的需要。再买一套往往意味着又一大笔首付款、更高的贷款利率和更多的月供。是把第一套房子卖掉减压?还是把它出租,承担两份贷款,博一个行情逆转?其实,如果你能理清家庭的资金流状况和近期目标,卖还是租,做决定就变得很容易了。    老房子,租比卖好    再过10天姜飞就要当妈妈了,位于梅陇路上的42平方米一室户显然住不下未来的宝宝和双方父母组成的“流动保
期刊
老板突然交给你一个任务—去撑起一个新的部门。公司里其他部门的头儿都至少工作了5年以上,而你入职至今其实还不到2年,不知道撑起一个部门需要什么“零件”,更不知道这个突如其来的升职机会为什么会落到自己头上。也许老板看中了你的潜力,也许你只是他权衡之后不得已的选择。  总之,这个令人羡慕的“馅饼”对现阶段的你来说并不一定合胃口,但还没试过就这么放弃了吧,又不甘心。怎么办?  当一个大机会摆在你面前的时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