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730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职学校中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课程具有抽象性强、难度大等特点,加之中职生基础知识相对较弱,如果教师单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不仅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会出现知识与技能脱节现象。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就要结合现代学徒制,发挥师傅教育优势,以言传身教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
  [关    键   词]  现代学徒制;中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9-0016-02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与现代学徒制融合在一起,能够在师傅的指导下,将知识、技能、职业道德等传授给学生。想要发挥现代学徒制教育优势,就需要学校主动与企业进行合作,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确保学生能够在做中学,以此来掌握知识与技能,在毕业后能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一、现代学徒制的概述与意义
   (一)现代学徒制的内涵
   对于现代学徒制来讲,其实就是企业与中职院校、教师与企业师傅之间的合作,通过引入多样化的知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充实知识储备,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岗位技能,在提升理论层次的基础上成为企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在中职学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中引入现代学徒制,能够弥补传统教育模式中的不足,将学生从长期在校学习状态中解放出来,发挥校企合作优势,提高人才培养效果[1]。
   (二)现代学徒制的意义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借助现代学徒制学生能够摆脱传统的模拟学习状态,直接面对未来工作中所需要面对的一系列问题。当学生长期处于这一环境后,能够保持认真、严谨的态度面对存在的问题,在提出自身疑问的基础上主动寻求师傅的帮助,通过师傅所提供的指导来纠正存在的问题。通过采用现代学徒制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保持学习动力,积极面对专业学习。
   2.落实个性化教学标准
   通过对现代学徒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所使用的教学方式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同,能够实现徒弟与师傅之间的一对一合作。加之徒弟在知识掌握能力、学习速度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所以就可以针对徒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合的学习计划,实现个性化教学原则。可以说,在现代学徒制的使用下能够有效提升中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教学质量[2]。
   3.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主性
   现代学徒制教学与情境教学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通过师傅与徒弟之间的有效互动,在深入交流与学习中能够主动掌握知识,而徒弟也可以在师傅分配任务之前自行研究,在接受任务以后进行思考,在动手实践中解决问题。通过这一模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主动性,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4.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通过校企之间的有效合作,在展现现代学徒制优势的基础上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掌握企业实际工作情况,在主动接受岗前培训、实践锻炼的基础上掌握工作信息情况,提升自身知识储备,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支持。
   5.为学生就业求职积累经验
   学生通过向师傅学习,能够得到进一步培养,同时也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尤其是对于比较优秀的学生来讲,能够在工作中表现突出从而提前被企业录用,也就降低了学生在就业方面的难度。学生通过参与企业锻炼,也可以不断积累工作经验,为自身未来求职发展奠定基础。
   二、现代学徒制在中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保障问题
   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中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改革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使得人才培养效果并不理想。对于企业中的员工来讲,其切身利益受到了社会劳动保障局的保障,但是对于现代学徒制的学生来讲,不仅隶属于学校,同时也属于企业中的一部分,但是对于这一类型的学生来讲,并没有专门的保障部门,虽然也推行了一系列保障制度,但是却存在着过于笼统等特点,在实际使用中所产生的效果远远低于预期目标[3]。
   (二)企业参与感问题
   部分企业对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参与感并不充分。对于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来讲,学校方面表现比较积极,但是许多企业却持有消极的态度,甚至存在着敷衍了事的现象。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企业与学校合作中虽然提供了师傅,但是很容易造成师傅工作精力分散现象,而徒弟在实践中很容易出现错误,使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影响到了工作质量,当问题比较严重时还会直接造成经济损失等,在收益方面难以达到预期目标。也正是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使得部分企业在与学校合作中保持了观望的态度,虽然提供了实习岗位,但是表現出积极性不强等现象,而这也就降低了校企合作效果。
   (三)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不符
   中职学校中的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主要以理论教育为主,但是对于企业来讲,学生具备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实践能力才是最为重要的,但也正是受到知识结构差异较大的影响,造成学生在开始阶段中呈现出一定的不足,使得企业工作效率难以提升,甚至还会影响到原有的工作效率。
   (四)师资力量与技术问题
   在中职院校中由于师资力量不足,难以针对专业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在课堂中习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在知识更新速度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也正是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使得中职院校中的师资力量、技术研究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难以满足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此外,部分中职院校对教师参与实践研究的重视度并不高,也很少给予专业技术与资金方面的支持,使得教师实践研究开展难度不断增加。    三、现代学徒制下中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措施
   (一)优化教育体制
   只有加大对教育体制的创新与优化力度,才能加强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才能打造出有效的合作模式。想要在中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教学中实现现代学徒制教学目标,就需要从加强当地政府、学校、企业之间的合作入手,在提升内部协调能力、配合度的基础上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政府方面应当发挥自身宏观调控能力,掌握企业与学校培养之间的诉求,做好结合与探索工作,发挥出现代学徒制优势,发挥出政策方面的支持作用。企业与学校之间应当从自身诉求出发,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在及时反馈与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同时,政府应当加大资金方面的投入力度,发挥出监督管理部门的优势,在保证资金合理配置的基础上实现透明化管理目标。政府通过引导企业与学校之间进行合作,在做好资源与权力划分的基础上明确自身应当承担的义务,实现良性化的发展目标[4]。
   (二)保证资源配置合理性
   通过挖掘适合的教学资源,在开展企业选修课的基础上展现资源优势。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学资源配置并不合理,难以实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而在新时期发展下,就需要从展现现代学徒制优势入手,做好财力、人力、物力之间的融合,在保证配置合理的基础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另外,应当加大对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与指导力度,利用企业选修课等将学生带入企业中,感受到企业中的氛围,明确自身在职场中应当具备的职业素养、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确保学生能够实现从学生到学徒再到职工的转变。只有不断提升学生的角色转变适应性,才能使学生逐渐提升职业能力,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三)做好人才调研工作
   通过对企业中所需要的人才进行深入调研,在落实双师并轨的基础上展现人才优势。在中职学校与企业中,师资力量属于最为重要的组成之一,同时也是促进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改革的重点。因此在中职学校,教师首先应当及时更新自身知识储备,坚持与时俱进原则,在提升专业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提高教育效果。如教师可以开发相关内容,在及时传递给徒弟的基础上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知识。其次,应当定期与企业中的师傅进行沟通,在参与专业展览会等的基础上学习先进经验,在提升理论知识层次的同时掌握实践专业能力,为双师并轨开展提供支持。通过建设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实习基地,在联系不同企业的基礎上为学生定岗实习奠定基础,发挥现代学徒制优势,提升人才培养制度,确保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企业与社会发展需求。
   (四)完善考评制度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当做好学生考勤工作,落实科学考评机制,在发挥监管作用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具体表现,如课堂中知识掌握程度、理论知识情况、思想品质等进行评价。而在企业中要求师傅应当针对徒弟在工作岗位中的具体情况,如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进行评估,或是可以借助第三方评估来实现对学生的综合化评价,展现现代学徒制优势,促进学生未来发展。
   (五)丰富专业教育活动
   在中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中,因长期受到传统教育理念影响,部分教师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并未给予充分重视,造成学生综合能力难以全面提升。但是在新时期发展下,教师应当从明确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在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针对专业教育活动进行创新,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比例。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中,教师应当将培养技能型人才纳入教育目标,在邀请企业专业人员开展专题讲座的基础上共同进行课程设计,展现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时代性与实用性。同时,在采用现代学徒制时应当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掌握学生特点,营造浓郁的实训氛围。通过掌握学生的兴趣点,以此来找准教育的出发点。在学校中还需要从增加资金投入入手,成立实习基地,邀请企业进入学校,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提升自身职业素养。
   综上所述,在中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改革中,要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职业基础等方面出发,在及时与企业合作的基础上更新教育理念。通过展现现代学徒制优势,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支持,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周剑华.中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分析[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9(8):170.
   [2]马洁虹.中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项目课程开发实证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0.
   [3]李登科.浅谈中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实训课程开设方法[J].科学咨询,2014(9):126.
   [4]郭志勇.中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物理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初探[J].当代职业教育,2013(8):50-51.
  编辑 郭小琴
其他文献
我wǒ的de爸bà爸bɑ是shì邢xínɡ台tái市shì第dì三sān医yī院yuàn的de一yì名mínɡ医yī生shēnɡ。  2021年nián元yuán旦dàn后hòu,南nán宫ɡōnɡ市shì出chū现xiàn新xīn冠ɡuān疫yì情qínɡ。一yì连lián好hǎo几jǐ天tiān,爸bà爸bɑ都dōu没méi有yǒu回huí家jiā,我wǒ有yǒu点diǎn儿er想xiǎnɡ他
期刊
[摘 要] 在高职基础护理实训中,完成实训任务以及培养学生的护理技能都需要借助思维导图,对思维导图进行概述、分析,为提升高职基础护理教学的工作效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 键 词] 思维导图;高职;基础护理;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7-0160-02   基础护理是护理学的基础
妈mā妈mɑ,路lù边biān的de蓝lán色sè小xiǎo花huā叫jiào啥shá?  为wèi什shén么me它tā总zǒnɡ是shì对duì着zhe我wǒ笑xiào?  爸bà爸bɑ,树shù上shɑnɡ红hónɡ色sè的de果ɡuǒ子zi叫jiào啥shá?  为wèi什shén么me它tā总zǒnɡ是shì对duì我wǒ招zhāo手shǒu?  妹mèi妹mei,小xiǎo鱼yú在zà
期刊
爸bà爸bɑ出chū差chāi回huí来lɑi送sònɡ给ɡěi我wǒ一yí个ɡè俄é罗luó斯sī套tào娃wá。套tào娃wá身shēn上shɑnɡ有yǒu五wǔ颜yán六liù色sè、星xīnɡ星xīnɡ点diǎn点diǎn的de彩cǎi绘huì,非fēi常chánɡ漂piào亮liɑnɡ。我wǒ问wèn爸bà爸bɑ:“为wèi什shén么me叫jiào它tā套tào娃wá呢ne?”爸bà爸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的出台,思想政治教育被推上了一个全新的舞台。为此,新媒体背景下,大学辅导员要秉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坚持“五育”并举的理念,依托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创设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提高思政教育实效性与针对性的同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而推动我国高校
[摘 要] 从地方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当前课程思政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地方高校在“新工科”背景下进行课程思政的途径。提出了通过学校—学院—专业多层次制度保障、专业课程思政方法体系构建、完善课程思政育人成效评估与激励等措施,实现学校的三全育人,助力地方经济建设。  [关 键 词] 新工科;课程思政;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地方高校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摘 要] 在社会经济与科技飞速进步的背景之下,互联网技术也逐渐与现代教育教学工作相融合,不仅对有限的课本知识形成了良好的扩展与补充,也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带来了极大改变。传统的课堂形式对高职高专学生而言实际接受度有限,教师要学会运用不同思路和手段对课堂进行优化,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中,并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因此,系统性地介绍高职高专高等数学课程的特点,并结合互联网与教学融合的优势,详细讨论授课
要yào是shi你nǐ在zài野yě外wài迷mí了le路lù,可kě千qiān万wàn别bié慌huānɡ张zhānɡ。大dà自zì然rán有yǒu很hěn多duō天tiān然rán的de指zhǐ南nán針zhēn会huì帮bānɡ助zhù你nǐ辨biàn别bié方fānɡ向xiànɡ。想xiǎnɡ一yi想xiǎnɡ,生shēnɡ活huó中zhōnɡ,如rú果ɡuǒ迷mí了le路lù,你nǐ该ɡ
期刊
我wǒ的de爸bà爸bɑ是shì一yì名mínɡ人rén民mín警jǐnɡ察chá。他tā工ɡōnɡ作zuò繁fán忙mánɡ,经jīnɡ常chánɡ顾ɡù不bu上shànɡ关ɡuān心xīn我wǒ和hé妈mā妈mɑ。看kàn到dào其qí他tā小xiǎo朋pénɡ友yǒu都dōu有yǒu爸bà爸bɑ陪péi伴bàn,我wǒ常chánɡ认rèn为wéi他tā不bù喜xǐ欢huɑn我wǒ。而ér妈m
期刊
[摘 要] 针对当前电子对抗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瓶颈,精准对接新大纲下人才培养的任务需求,抓好专业课程设置。在深入分析教学大纲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对电子对抗类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课程优化设置的具体方法对策,对于进一步加强该类专业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  [关 键 词] 教学大纲;专业课程设置;电子对抗  [中图分类号] G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