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脑”的语文助学技能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TE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助学技能是指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习的技术与能力。如果把教学设计看成是预先设计好的帮助学生学习的方案的话,那么,助学技能就是教师帮助学生完成学习方案中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技术与能力。
  基于脑呢?脑在安全的环境下会学得更好。什么是安全的环境?就是学生能够在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学习,他不用担心因为犯错而给自己带来自尊心的伤害,他能经常体验到因自己努力而带来的成功及喜悦。他的自我感常常在正面的、积极的鼓励与暗示中得到提升,他的学习潜能得到发掘,学习兴趣得到培养。
  这样说来,基于脑的助学技能首先是一种观念与态度。这些观念与态度我们可以从脑科学的相关理论中获得:信息能够在大脑中顺畅传递才能有效储存,知识是在安全和放松的状态下构建的。这里有两个关键词:顺畅传递与安全放松。我们只有了解大脑,才能够让知识在大脑中顺畅传递;我们只有认识自己,理解学生,才能创设出安全放松的环境,使学生能在民主宽松的环境中学习。
  在本文中,我不准备深入探讨“大脑”,而仅就教育相关的命题探讨一下:与接受学习的教学相比较,在基于脑的学习模式中,教师的助学技能还需要在哪些方面有所提高。我从以下两方面作简要表述。
  一、 倾听与接纳
  在接受学习的教学中,多是教师的“说”、学生的“听”,即教师以传授知识为己任,在课堂上以“讲课”为主。在基于脑的教学中,则更多的是学生的“说”、教师的“听”,教师在课堂上更多的时候是“倾听”,倾听学生的学习反馈,感受学生的学习收获与困惑,对学生的反馈给予回应。因此,我们在这里讨论的“倾听”,是指学生在课堂发言时教师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反应。我们对这些反应及其要求归纳如下。
  1. 要专注。当学生发言的时候,眼睛要看着学生,专注地听学生的发言,而不是东张西望,或者干别的事情。倾听的背后是尊重,假如当学生发言时,教师在教室里走来走去,或者板书,或者维持课堂纪律,这些举动的实质就是对发言者的不尊重。
  2. 要思索。不仅要听出学生发言的表面意思,还要听出背后的意思,听出学生的困惑,还包括从学生的非言语信息中显示出的需求。这是深度倾听,这是有思索的倾听。
  比如,在交流自学导航其中一项“课文中哪些需要提示大家注意的字词”时,有一个同学他的自学导航上标注出来的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生字词有很多,而且还做了特殊的标注,但是因为书写的时候太过复杂,显得有点凌乱。他将自己的自学导航投影出来与大家分享,他的讲述是简洁的、清楚的。
  两个小组对他的分享进行评价。两组评价都有一个共同的意见:“自学导航上字词的标注很多,写得很详细,发言讲得很清楚。”
  这时,老师对这两个小组的同学说:“你们都说他自学导航上对字词的标注有很多,他讲的也很清楚,是不是还想说他标注的没有他讲的清楚啊?”
  学生回应:“对呀,如果他不说,我们根本看不清楚。”
  老师对讲述自学导航的学生说:“对同学的意见,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回答:“我已经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了。刚才我在讲解的时候已经发现自己没有将自学导航书写好。”
  在这样的对话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有一句话是深度倾听后的回应:“你们都说他自学导航上对字词的标注有很多,他讲的也很清楚,是不是还想说他标注的没有讲的清楚啊?”这是很关键的回应,它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你们的发言我都听到了,你们的发言都很重要,你们发现了问题的关键。
  3. 要回应。对学生的发言,要给予积极的回应,包括肢体语言和表情的回应。倾听是在传递尊重与理解,我们对所有学生的发言都要给予积极回应以传递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理解。积极的回应除了口头语言还包括肯定的眼神,鼓励的目光,微笑地点头,亲切地走到发言者的跟前拍拍肩膀、摸摸他的头等等。比如说,上面的案例中,教师对说明自学导航的学生说:“对同学的意见,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伴随着口头的回应,还有鼓励与肯定的目光、亲切的微笑。其实,学生更多的是从教师的非言语回应中得到反馈。如果教师在学生发言时东张西望,学生发言完毕,教师给予的口头回应是“你真棒”,但是脸上的表情木然,那么学生读到的信息是“其实我并不棒”,他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失望。
  所以,倾听和接纳是两个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行为。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学生的发言并不一定与教师预设的相吻合。所谓接纳,就是不管学生的意见如何,教师首先需要接纳。接纳并不等于认同,但是对学生来说,最好的帮助一定是从接纳开始的。教师在接纳学生的不大准确的答案后,需要倾听学生的理由。一个人要愿意接纳与自己意见不同的观点,而不是一开始就拒绝或否定,这是需要有理念支撑的,这个理念就是尊重,对人的尊重。
  二、 肯定与追问
  我们平时最常听到的课堂上的肯定语是“你真棒”。其实,肯定学生不等于简单地说“你真棒”,还需要将“你真棒”具体化,让学生明白自己哪一点棒!表达肯定与欣赏的方法很多,比如,直接告诉学生他哪一句读得最传神,哪一个比喻用得最恰当,老师最欣赏他哪一个举动等。
  追问是在倾听、接纳、肯定的基础上让学生澄清问题,深入思考的助学。或者说追问是在整合倾听过程中所有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的发问。
  看这样的师生对话。
  教师对学生说:“请说说你们的答案是怎样得到的。”
  教师倾听,学生陈述:“……挑水工认为破水罐虽有缺点,但合理运用了。所以,不需道歉。”
  教师:“哦,破水罐的短处变长处。”
  教师继续:“寓言,站在不同人的角度思考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好水罐会怎么想?”
  学生澄清了自己的观点:“要正确看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合理运用才是最关键的。”
  以上教师的三句对话中,如果说第一句“请说说你们的答案是怎样得到的”是对学生不准确答案的接纳;那么第二句“哦,破水罐的短处变长处”就是对学生的肯定;而第三句“寓言,站在不同人的角度思考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好水罐会怎么想?”则是在整合之前所有信息基础上的追问。
  可见,倾听、接纳、肯定、追问是联系在一起的、紧密相关的助学技能,而支持这些技能有效使用的基本理念是:尊重与理解。
  此外,在基于脑的学习中,教师较少说教,但可以适时示范,可以有尊重与理解的示范,可以有大声思维的示范。为师者需要用自己的行为为学生示范如何尊重与理解,如何与人沟通。这种示范是潜移默化的。而大声思维示范则是将自己如何一边读一边想的过程展示给学生。
  这些“基于脑”的语文助学技能看起来似乎简单,但真正掌握还需要不断努力。其实这里更多蕴含的是教师本人的教育理念及其学生观。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京市东山小学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
其他文献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语文教学语言这一关键要素,不断研究并总结经验,语文教学语言要抓住三个重视:语言要严谨、语言要简洁、语言要通俗文雅;同时还要使语言具有相声般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我认为,所谓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是对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基本特征的高度反映.
本文就高中数学试卷评讲策略进行两方面的探讨:试卷评讲前教师的备课要求和如何进行高中数学试卷评讲(包括重视对错题的分析及针对训练;注重试题知识的提炼与拓展,建立知识网
闲暇之际,总爱翻阅一些旧时的书籍以消磨时间,其中最爱看的当属武侠小说。“降龙十八掌”“黯然销魂掌”“吸星大法”这些高深莫测的武功,随着发黄的纸张勾起了多少儿时的记忆。如今人到中年,再次浏览儿时的最爱,是别有一番滋味涌心头……品着“吸星大法”的精髓,不禁遐想联翩,我们的语文教学来一招“吸星大法”又何妨?  遐想一:教材的“吸星大法”  例如,每学期开学,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总会让孩子们填写家庭住址、联系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作为义务教育的重要部分,其在教育理念以及教学目标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能力发展与素质提升已经成为了初中语文教学的全新目标与要求,而小组合作
长期以来,我们为作文教学所困:学生怕写作文,老师苦于教作文。然而在语文新课程标准引导下,我们想努力改变原有作文教学现状。本文试从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切实可行的途径来加以
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是语言实践的重要工具,在交谈、班会等各种日常交往活动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书面表达的有力基础.我们应该把说话训练当作一个重点来抓,使之贯穿于语文
【引言】  近日观摩了两节同课异构的课。第一节课教者把课设计得很完美,配上精彩的课件,根据学生的喜好来学习课文的各个重点语段。第二节课整节课竟没有一段优美的音乐、一张绚烂的图片,所谓课件,只是一个文本文档,这个文档里只有上的那篇课文。但一节课下来,在教师有心的指引下,学生们学得都很开心,在字词的学习上也很有自己的收获。这样一比较,从学生的角度来评价这两节课的教学效率,结果可想而知。突然在想:我们的
学习并不是机械化的模仿和填充,而是主动的构建过程.就高中数学而言,数学知识的抽象性让学生学习起来倍感吃力,高考的压力让教师习惯于用讲解的方法来进行授课.面对高速发展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已经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当下,对于相关的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仍在继续,而且已经取得了不小的研究成果,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