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文明小天使

来源 :阅读与作文(小学低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19870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春节,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一家子在外婆家回不来。一天早上,外婆说:“我去田里锄草,你们去不去?”我和妹妹争先恐后地说:“去,去,去!”
   就这样,我们像个跟班儿,扛着锄头赶往田地。外婆使劲儿地上下挥舞着锄头,铲除攀附在玉米苗上面的藤蔓。当然,出自于好奇,我们也学着外婆的样子上下不停地挥舞铲子。
   太阳蹲在天空,微红着脸,羞涩地看着我们。我抬起手一把抹去脸上的汗珠,不料汗水蹿进了眼睛,扎的眼睛特难受,便一屁股坐下来,看外婆劳作。只见外婆脸上的汗珠,就像早上叶片上的露珠,时不时地滑落在地上。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了何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疫情过后,生活秩序恢复到从前。一日,妈妈领着我们去吃席。只见餐桌上满满的一桌子菜肴。一位年轻的叔叔笑着说:“伍总真是阔气,酒席办的如此丰盛。”另一个漂亮的姐姐跟着附和:“的确,不愧是有钱人,办得好有面子。”
   十多分鐘后,吃席的人纷纷散去。餐桌上有好几样菜原封不动。此时,一个老婆婆拿着打包袋走过来,边打包边嘀咕着:“真是打肿脸充胖子,一桌子菜吃不下,多浪费。”跟在她身后的老爷爷说:“这哪里是在要面子,简直就是在丢素质。”
   听完他们的对话,我心里暗自下决心,做一个餐桌文明小天使,劝导人们都加入到“餐桌文明”行动中来。于是,每一次参加宴席,我都会在餐桌上讲述一番自己劳作体会,督促他们少点菜,做到菜碗和饭碗见底……
   那些亲戚朋友笑呵呵地冲着我说:“你谁啊?”我红着脸以理据争,大声地说:“请你记住,我是餐桌文明小天使。”
   从此,有我在的餐桌都有我唠叨的声音:“勤俭节约光荣,铺张浪费可耻!”
   (指导老师:苏红梅)
其他文献
2011年11月6-8日,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教育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2011年会暨全国高师学前教育第七届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本届年会由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浙江省教育学会学前教育分会承办。来自全国各省(区、市)师范院校的300多名专家及代表出席了会议。研讨会共收到交流论文120余篇。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在《若干意见》背景下看幼儿园教师教育变革:政策推进与院校实践”。除大会专题报告外,年会
蔡素芬,台湾作家,曾获《联合报》文学奖等多项文学奖。著有長篇小说《盐田儿女》《姐妹书》《橄榄树》《烛光盛宴》《星星都在说话》《海边》、短篇小说集《六分之一剧》《告别孤寂》《台北车站》《蔡素芬短篇小说选》《别着花的流泪的大象》。《盐田儿女》《橄榄树》已出版日文版本。  木制栅栏前面挤靠着大人小孩,他们的身体压在栅栏上,孩子跟大象挥手,希望大象走到栅栏边,栅栏的内圈还有一层栅栏,这是为了让大象站在内圈
在学校举行的新教师课堂教学比武中,笔者有幸参与始终,感受六位教师的不同教学风格。教师们选取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9单元“找规律”的第一课时——图形的循环变化规律。笔者对他们的不同教学设计进行了一些思考,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 什么是规律  1. 《辞海》将“规律”解释为: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和趋势。  2.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张华老师在《小学教师》2010年1、2期合刊第4页《
【摘要】瑞典的普拉琳在学习作为行动、学习作为知识和学习作为理解三种儿童学习观的基础上提出了五条学前儿童学习方法素养的培养原则。普拉琳指出,在元认知取向的项目活动中,要同时兼顾内容、内容结构和主题化的学习过程三种视角。实验证明,这类元认知取向的项目活动可以有效改变学前儿童的学习观念,提高学前儿童学习方法素养。  【关键词】学前儿童;学习方法;素养;元认知;学习观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
2018年1月18~20日,“环境:儿童成长的第三位教师——首届华中学前教育高峰论坛暨华中师范大学幼教发展年会”在湖北武汉隆重召开。本次年会由华中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中心、武汉华中师大幼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由武汉懿阳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共有近600位学前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等共聚桂子之山,围绕“环境:儿童成长的第三位教师”这一主题,交流与分享学前教育基本理论与实践领域取得的最
挑战性学习任务是教师设计提供给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以达到教学目标的一份材料。之所以称为挑战性任务,是因为任务的完成或需要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模块,或需要借助丰富的生活背景,或需要突破固有的思维框架。对于挑战性任务,学生之间往往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面对学生不同的学习状态和纷杂的信息,教师应如何调控课堂,才能实现乱中有序,在达成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学力提升呢?这就需要教师明晰任务教学的基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幼儿园教师角色变迁经历了“幼儿园教师即养育者”“幼儿园教师即教育者”“幼儿园教师即专业者”三个阶段。本文基于安东尼·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视角,对我国幼儿园教师角色变迁的路径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幼儿园教师角色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角色;变迁;路径;结构化理论;展望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课程基本理念部分有一句话:“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句话如此表述,想必是经历了不少的坎坷,因为在这之前,我们所看到的数次的课标官方讨论稿,此处的表述都为“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之所以关注这两句话,并非笔者想比较这两句话的优劣,或窥究其中的幕后故事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2页~14页。  【教学过程】  一、 课前谈话  师:今天,老师上课的内容和一个小朋友有关系。(课件出示一个在拼图形的男孩照片,旁注:我叫舒际乐)猜猜,他和刘老师会是什么关系?  生:母子关系。  师:你真厉害!一猜一个准。具体地说,刘老师是舒际乐的——  生:妈妈!  师:能反过来说吗?  生:舒际乐是刘老师的儿子。  师:能正着说,还能反过来说。可见,关系是相
2013年10月30-31日,正值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60周年院庆之际,由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和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幼儿教师教育委员会共同承办的国际幼儿园教师教育论坛在杭州召开。本次论坛特邀美国、南非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学前教育知名专家参加。来自我国各省(区、市)师范院校的200多名代表齐聚杭城,围绕国内外幼儿园教师教育发展与变革这一核心论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研讨。  一、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