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的教育心理思想探析

来源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kyfuc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贽是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他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育心理思想,主要包括:差异心理思想、学习心理思想和教师心理思想。在教育过程中,他对轻视或抹杀人个性的科举取士制度进行了严厉的抨击,主张"教惟在于因人",鼓励读书要独立思考与善疑,提倡博学和求实,强调师生平等。这些思想不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而且对当今的教育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价值和启迪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对当今高校缺乏人文关怀等的异化现象进行了分析,呼吁高校体育教育应担当责任,充分发挥体育人文理念的教育作用,对体育人文理念教育与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进行了论述,提出
主体和客体是一对哲学术语。主体是参加社会实践的人,客体是主体指向、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哲学对主、客体关系的描写适合对翻译主、客体的描写。翻译主体是从事翻译活动的人,即
教师应针对高校女生的身心和个性特点,分析其体育课厌学的深层次原因,转变学生观念及审美观,开发课程种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合理组织教学,采用多种评价形式,努力培养
学校的德育工作并不是德育学科“包打天下”的领域,其他各学科也都含有丰富的德育因素。只有树立正确的学科德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才能使思想品德教育真正落到实
诸城琴派北支的艺术风格为:“刚中带柔,密中见疏,实中有虚,一气流转,重而不滞,既以丽密深曲为特征,又具空灵回荡之美。紧劲联绵,循环超忽,气卷风云,韵缀繁星。具“高古淡泊,宏、雄、健、
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的社会变革之一就是脑力劳动逐渐代替体力劳动。但是这一变革也带来了不少现代人才培养的担忧。做为要担负起祖国未来的大学生来说,他们不仅要有丰
“中国梦“已经成为激荡神州大地,承载亿万海内外中华儿女梦想和重托的热门词汇。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组织者、实施者,担负着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