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藏万卷 百代流芳

来源 :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j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聊城的书法记忆,一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在聊城附近的平原郡(今德州大部分地区)做过官,所以有“颜平原”的称谓;二是著名的藏书楼海源阁和它曾珍藏的稀世之宝《大观帖》。
  如今聊城关于颜真卿的遗迹已难追寻。但历史上的颜真卿就是在平原太守任上,谱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诗篇。唐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755年12月16日),安禄山起兵谋反,“安史之乱”爆发。河北二十四郡迅速溃败,平原太守颜真卿挺身而出奋起抵抗,颜氏一家包括颜真卿在内数十人最终为国捐躯。其间,颜真卿提笔写下了《祭侄文稿》祭奠为国捐躯的家人。这件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的中国书法史上光耀千古的作品曾出现两件“真迹”。其一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另一件纸本南宋以来流传有序,明代经书法家文徵明鉴赏、题跋后曾收入《停云馆帖》,其后珍藏于聊城邓氏家族280余年,可惜后因战乱不知所踪。
  我们来到位于聊城古城中央的光岳楼,建于明初的光岳楼是中国十大名楼之一,得名“取其近鲁有光于岱岳也”。光岳楼临古代南北交通大动脉京杭大运河而建,沿河过往的帝王将相、文人学士多登临此楼,留下了许多诗文墨迹。


  过光岳楼往南,就到了著名的海源阁。如今的海源阁是1991年在原址上重建的,大门的正上方悬挂着著名书法家蒋维崧先生汉马王堆帛书风格的隶书“海源阁”匾额。在主楼院西侧为新建的“海源阁图书馆”。海源阁为二层楼阁,楼檐正中悬有杨以增手书“海源阁”匾额,阁下正中两柱上有“食荐四时新俎豆,书藏万卷小琅嬛”的楹联(琅嬛,传说中天帝藏书的地方,后泛指珍藏书籍之所在,也借指仙境)。
  海源阁是聊城人杨以增在道光二十年(1840年)在杨氏宅院建的藏书楼,杨以增曾任江南河道总督,为官清廉,深得林则徐推崇,一生嗜好藏书,先后得到藏书家黄丕烈等捐赠的部分宋元以来珍本藏书,后经杨绍和、杨保彝(yí)、杨敬夫等杨氏祖孙几代,清末时藏书达3236种,20余万卷,先后编有《海源阁宋元秘本书目》《海源阁书目》《海源阁金石书画目录》等,成为与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并峙南北的清末两大藏书楼之一,并与杭州丁氏八千卷楼、归安陆氏皕(bì)宋楼并称“晚清四大藏书楼”。
  杨氏祖孙收集藏书不易, 保存更加艰难,水火鼠虫、战乱兵燹(xiǎn)(因战乱而造成的焚烧破坏等灾害)等自然、人为因素都会对藏书造成破坏。清末以来,海源阁藏书饱受战乱之苦。1929年土匪攻陷聊城, 海源阁藏书遭劫,藏书竟被煮饭或扯作手纸。其后杨敬夫将劫余残存书籍移藏天津、济南等地。宋、元珍本若干种后辗转归中国国家图书馆,其他部分书籍流散到山东图书馆及全国其他著名图书馆。
  杨氏收藏除图书外,书画、碑帖、砚石、印章、铜器等文物亦十分可观。最著名的当属现存故宫博物院的杨氏海源阁宋拓法帖《大观帖》藏本。所谓法帖,就是将古代著名书法家的墨迹经双钩描摹后,刻在石板或木板上,再拓印装订成帖。《大观帖》共10卷,为北宋大观年间(1107-1110)徽宗赵佶下诏摹刻,刻工精良,编排严谨,因帖石置太清楼下,故又称《太清楼帖》或《大观太清楼帖》。可惜刻成不久即遭遇靖康之乱,故流传极少,其宋拓本成为历代藏家竞相追逐的极品典藏。杨氏藏本包括第二、四、六、八、十残卷,合装三大册,147张纸,共538行。第一册计二、四两卷,收晋唐名家法书;第二册为卷八,晋王羲之书,卷后附卷六王羲之残页;第三册为卷十,晋王献之书。其册首旧题签均为“宋拓太清楼帖”。这套藏帖摹勒谨严,镌刻精工,用笔起讫转折、回旋进退表现精确,神采奕奕,名家题跋藏印累累,其中杨氏藏印有“以增之印” “杨绍和鉴定”“保彝私印”等,二、四残卷合本卷首有清金石家崇恩题“宋拓太清楼帖残本真迹东郡杨氏家藏希世墨宝”。寥若星辰的海内外《大观帖》藏本中,以故宫现藏的这套海源阁藏本和李宗翰藏本卷数为最多,其他残卷分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七卷)、南京大学(第六卷)等处。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宋拓《争座位帖》也出自海源阁。《争座位帖》亦称《论座帖》《与郭仆射书》,为唐广德二年(764年)颜真卿写给仆射郭英乂(yì)的书信手稿,全篇约64行,姿态飞扬,圆劲激越,是颜真卿行草书精品,与王羲之《兰亭序》并称“行书双璧”,又与《祭侄文稿》《告伯父文稿》被誉为颜书三稿,历来为书家所重视。此本字口清晰,墨色醇古,是较早的宋拓本。有杨绍和题跋,钤有“至堂”“宋存书室”“宋存书室珍藏”“杨绍和审定”诸印。由藏印可知,该帖为杨以增购得,于民国间由杨敬夫手中散出,后转归北京故宫博物院。
  杨氏海源阁在我国藏书史乃至文化传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深为海内外学者所仰慕。
其他文献
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横笔和竖笔都写得不错,也很重视,当写到转折处就有些懈怠了。千万别小看了转折,你在这里很容易露馅呢。  古人认为草书最难,因为草书如开快车,速度飞快还要做到安全驾驶,驾轻就熟才能不出乱子。所谓的“乱子”,就是指转折失当,草书常常依赖转折来表现字内笔画的衔接以及上下字的贯气,可以说,转折是草书的基础。  孙过庭在《书谱》中说,因为要达到持续、畅快的效果,草书的转折是以圆转为主导,兼
期刊
期刊
同学们,左中右结构的字,容易写得特别宽,我们要在“方框”内处理三部分之间的占、让关系,使部分呈现大、小、宽、窄、长、短等变化,特别要注意三部分不能一样长短,从而使字紧凑且富有变化。
期刊
鲁迅、茅盾、朱自清等都是我们熟知的大文学家,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的手写墨迹吧。  鲁迅(1881-1936)  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原名周树人,“鲁迅”是其投身五四运动后使用的一个笔名,因为影响日甚,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真实写照。  茅盾  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浙江嘉兴桐乡人。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
期刊
折,有陽刚之美;转,有阴柔之美。除此之外,横竖也有阳刚美,撇捺也有阴柔美。如果在一个字中,既有阳刚的笔画,又有阴柔的笔画,便是刚柔相济了。初学者容易写好“折”,不容易写好“转”,所以常把行楷字写得生硬僵直,缺失柔美。
期刊
期刊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意思是: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时间无情,人老得太快了!  这12个字中“向、之、间、为、陈”可谓浓墨重彩,和笔画轻盈的字形成对比。同时,我们还发现这12个字中,“之、所、欣、俯仰、以、为”前面都出现过,这里再次出现,形态又发生了变化。  第一个“所”显得端庄,后面的“所”越来越活泼,其中最后一笔,变化最大。写第一个“所”,要想到后面“所”的变化,
期刊
张耀婷同学的作品《早梅》颜味十足。瞧瞧《勤礼碑》中的“萬、南、处”,颜字最显著的特点是横细竖粗。小作者写的这三个字同样特点鲜明,横画瘦劲有力,竖画圆润饱满,显现出颜字的魅力。  《勤礼碑》中,弓形笔画刚中有柔,是一大特色。《早梅》中的“有、聞”等字,弓形笔画明显,都是左右向内簇拥、呈内收之势,显得浑圆厚重,给人端庄之感。  同时,这幅作品笔画灵活,富于变化。小作者在把握“横细竖粗”的基础上,注意到
期刊
大家好,我叫何思雨,今年11岁,在扬州市江都区宜陵中心小学读五年级。我是一个性格偏内向的女孩。喜欢写字、画画……我特别喜欢写字——因为在笔画的游走间,我感觉到了书法的乐趣,领悟到了“字如其人”的道理!  在一年级时,我接触到了书法。妈妈把我送到朱老师那里学习。初学硬笔,我写得并不好。但是在朱尔东老师的耐心教导下,我变得越来越自信,字写得也越来越好。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进行练习。一遍不行,再来一遍,直
期刊
喷射成形过共晶铝硅合金是一种密度小、强度大、导热性好、热膨胀系数灵活可调的新型电子封装材料,它与传统铸造过共晶铝硅合金相比综合性能提升明显,是汽车和航空航天工业的候选材料。因此对其焊接性能的研究十分重要。但其材料中的初晶Si相与Al基体的性能差别较大,使得其很难进行可靠连接,这是过共晶铝硅合金推广应用的瓶颈。
  本文通过真空条件下瞬间液相连接的方式对Al-25Si-4Cu-lMg合金进行连接,主要研究了连接温度和保温时间对焊缝微观形貌和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在以上试验结论的支持下尝试Al-25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