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镜》 中的爱情,是圆满还是教训?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zjzj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黑镜》的失望可能归结于询问,怎样才算属于《黑镜》的风格?有人执意认为它在挖掘科技和社交平台对人产生的影响,也有人认为,同样的故事写太多,编剧已经再无办法了。《黑镜》当然汇集了许多科技的展望,不过当中不少的技术,如今早已初见端倪,要说这部剧如何用想象力加工了这些科技,未免言过其实。它从一开始主打的就是人的欲望,像所有寓言故事那样,让观众等待着早已猜到的结局。
  是的,《黑镜》来来回回的根结,不正是发出严厉的告诫吗?贪婪、执着、放纵,通过一些很可能实现的科技来展示,试图告诉大家有害的不是科技,人心才是祸害。在很多寓言故事里,人面对魔法、神力和巫术忘乎所以,这些力量可以带给他们超乎想象的回报。寓言的格式之一正是向人们展示,假如心术不正,滥用这些力量可能会带来的后果。这些力量在《黑镜》里往往是科技,或者经由科技产生的道德灰色地带。科技在这里只是一种比喻,也是包装,它营造了《黑镜》的形象:当代的,黑暗的,带着颠覆与毁灭气质的。是这种气质让《黑镜》从海量剧集中脱颖而出,一口气来到第四季,而观众也一定会期待外面的包装越来越刺激和花俏。
  一片灰色的内容里面,《黑镜》始终坚持每一季都至少放入一个爱情故事。这些故事常常也更换上别的外衣,在其他季改头换面又再出现。或许主创相信爱情是可以带给这部剧希望的惟一亮色,也可能是另一种精准的盘算,爱情故事本身也承载着观众的欲望。
  第四季里的Hang the DJ,相信许多观众印象深刻。从比喻的角度看,它像是重新呈现了一种“约炮”,将当代青年的爱无能,用更智能化的服务描绘出来。在故事里,一对情侣必须在指导下见面,遵从指导的意见相处,系统会计算出每个人的终身伴侣,成功率高达99.8%。在那之前,你必须反覆和无数个自己不喜欢的人约会,为了寻找自己的终极伴侣,也为了忘掉过去的不愉快。它的确是“一夜情”的最新形态。
  故事有《黑鏡》社会化或政治议题相近的走向,男女主角认为爱情不该通过系统计算,出逃、打破无理的陈规才是获得幸福的惟一途径。《黑镜》时不时流露出的反叛面貌,也让观众以为“反抗”会是这一集的主题。编导却在这里话锋一转,向观众表明,意外的爱情结果,其实也是系统意料中的计算。
  在前两季中,编剧讽刺了那种“大数据”式的爱情。第一季中翻查过往记忆的交集,寻找出轨的蛛丝马迹,最终另一半负气出走;第二季中丧偶之后,通过云端数据再造出人造人伴侣,却只能不断消磨自己的好感。这些故事都在质疑人们对数据的过度信任,质疑人们对“计算”的忠诚。所有依赖数据和计算的感情,在《黑镜》中都无法开花结果。
  很难判断Hang the DJ的结局,到底是为了写出大家意想不到的故事,还是真的对数据有了反讽式的信赖,数据在这里是如来佛祖,爱情就好像孙悟空。剧本如此安排是极度浪漫,但又极度公式化的。浪漫之处是,一对恋人为成全自己出走,实际上有更宏观的意义,它带来了一种圆满;极度死板的地方是,它最终不得不承认数据的万能。原本在《黑镜》系列最能和科技抗衡的武器,终于也低下了头。
  它们都不如第三季两个女同志在梦幻酒吧相遇的故事动人。后者将“网恋”这个原本已经司空见惯甚至过气的恋爱模式极度浪漫化了。故事揭晓谜底前,主角相遇的所有场景都梦幻迷离,穿插着各个年代的流行文化符号。而当两位恋人在真实生活中见面之后,那些再次相遇的场景与灯光一下子变成真实可触,其中对“真实”和“虚幻”的思辨尽管很浅层,依然注入了真挚的情感。多重文本维度叠加之下,主创能把这个故事说得清清楚楚,且感性又细腻,确实代表了《黑镜》中恋爱故事的最高水准。
  《黑镜》系列似乎一直相信,宏大的爱情和爱情的宏大都不是其瞄准的重点。书写欲望、质疑科技才是目的。为求情节的繁复逆转,爱情的野蛮生长还是变成了计划好的过程,这似乎否定了爱情的本质,为科技的无所不能加了一分。我们这些沉浸之中的观众,是会成为被嘲笑的一份子,还是会在这些故事里吸取爱的教训?
其他文献
地铁驶入上海轨道交通人民广场站,人群蠕动着向出口涌去,没人会回头看,刚刚吐空的车厢,再次被塞得不能动弹。  行人冲出地面,又走进了灰沉沉的霾,如落叶被风席卷着向前;远方模糊了的视线中,车流岿然不动。在这十里洋场中心街道的常景中,能看到时代飞速更迭的步伐与路人们此起彼伏的沉重的脸。  欧姆龙健康医疗(中国)的办公地点,正处在这座城市最拥堵的中心。总经理宍户康文一如往常,8点整准时到达。  采访间门开
在中国影迷眼里,导演李安一直是温柔的代名词,因为他曾经的电影温情脉脉,感情细腻,带有视角独特的人文关怀,他谦卑的态度和害羞腼腆的笑容也加深了他给人们的谦谦君子的印象。  可是当李安在思考把120帧定为电影未来走向,并在此道路上越走越远时,让观众花200元高价支持《双子杀手》的他是否还能称得上温柔呢?  众所周知,李安的偶像是导演伯格曼,伯格曼擅长用人物特写镜头去展现角色的情绪、情感,这也成为李安一
即将年满40岁的马布里,算得上是CBA赛场的一个奇迹  在五棵松打球,马布里有个习惯。每场比赛开始前,队友站好位置准备跳球。他双手向上提着短裤,在北半场从右向左蹦跳着,最后在弧顶处立定,开始压腿,左一下右一下。  比赛中,如果马布里投篮得分,现场球迷会在DJ的带领下山呼海啸。DJ喊,“马布里!”球迷接一句,“MVP!”  五棵松报出场球员名单时,总是从小号码喊到大号码。在北京首钢,马布里穿3号,那
导演松太加一直记得小时候父亲讲的一个故事:一位母亲为了救孩子的命去恳求佛祖,佛祖说,我有办法,但你必须到没死过人的家里寻一种吉祥草。母亲挨家挨户地找,终于意识到,世界上哪里找得到没死过人的家庭?死亡根本不可避免。  “连佛祖都没有办法。”——10月末,松太加在北京大望路的采访间回忆起这个让人无法超脱的阴影,他眉头紧皱:“这真的是生命本身的残酷,对一个小孩的打击挺大的。黑、白、灰都沾在一块儿,这种事
破败的汽车旅馆、废弃的游乐场、加油站广告牌、古董老爷车……还有延伸向地平线的“无尽公路”:画面中央是一条灰紫色粗壮公路,远处飘着黛青群山,橙红的天空令人颤栗地燃烧着。  眼前是鲍勃·迪伦(Bob Dylan)2016年的画作《无尽公路》,耳畔确乎响起他1963年的歌曲《明天太遥远》:“如果今天不是一条无尽公路,如果今晚不是一道蜿蜒小径,如果明天不那么遥远,那孤独对你来说算不了什么。”  自上世纪6
《火锅英雄》 最初的灵感来源不是洞子火锅,不是银行劫案,而是关于几个老同学的青春记忆  杨庆的右手指上有4个文身——十字架、刀剑、蜘蛛、骷髅头。远远看去像4个大戒指。左手指上也有4个文身,都是罗马数字。“有什么特别意义吗?”我问。“没有。显摆。乱七八糟的。”他马上回答。停了好一会儿才说起那些数字“是我女儿的生日”。语气淡得很。  他看起来并不像他的文身一样炫目。回答所有问题都语速缓慢,语调很少起伏
凌晨3点跳进泳池的动力从何而来  人物周刊:丹尼斯教练说他现在跟你在一起主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你游得更久?在这个过程中同时让你接受所肩负的责任,但是不把它当作一个负担。你自己持续游下去的动力是什么?  孙杨:我觉得自己有这个能力,同时还肩负这个责任。    我一直是做一个事情就希望能把它做好的人,要不就不做。像训练也是一样的,要不我就不训练,要训练我一定就是百分百地投入。  我也希望通过自
1  北京通州太极禅生活馆内,两位年轻武者一个健步,跨上一平米的圆形擂台,摆好太极手势。陈氏太极拳传人王占海一声令下,“功守道”演练开始。“手部抓握,犯规!”“双脚同时走步,犯规!”来回对招没过十几秒,总有一人先行摔下擂台。  台下,李连杰一身黑色运动装,戴鸭舌帽、粗框圆形眼镜,静静围观了一小时,中途同事给他搬来一把椅子坐下。他和马云是太极禅合伙创始人,最近正向中国武术协会争取,将“功守道”列入申
鲍曼的理论建构,完全是基于个人处境产生的敏感:他本来就缺少归属感,而一个流动的、一切坚固的东西都崩毁的消费主义世界正在降临,让他的焦虑与日俱增。  “我怀疑,我是个天生的,或者后天养成的书写狂……一个瘾君子,每天都需要一定的剂量,否则就要因为放弃职守而受折磨。我别无选择。”2010年9月,齐格蒙特·鲍曼在日记里写道。当时他接近85岁,看什么都已经透亮了,每个秉着求真之心书写的人,早晚都要撞上的那堵
“严谨”是华创资本管理合伙人吴海燕在VC风投圈的名片。从2004年大学毕业后进入投资圈至今,她在这个行业里沉淀了14年,见证了中国VC风投行业的兴起和爆发。  华创资本也从一家依靠自有资金投资的小投资公司,发展成今天掌管80亿元人民币规模基金的机构,成为金融科技和消费领域的专业投资机构。作为一家本土投资机构,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里生存下来,并获得长远的发展?吴海燕和华创资本摸索到了独特的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