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现有防爆柴油机是在地面柴油机的进气系统和排气系统加装防爆阻火器改造而成.煤矿井下工况复杂,防爆柴油机经常处于启停、加减速等瞬态工况,而防爆阻火器的加装导致柴油机进排气严重受阻,瞬态工况下进排气系统迟滞加重,瞬态工况特性恶化严重.针对该问题,利用GT-POWER建立了防爆柴油机稳态仿真模型,利用Simulink建立了防爆柴油机瞬态工况控制模型,并将瞬态工况控制模型与稳态仿真模型耦合形成防爆柴油机瞬态仿真模型.基于防爆柴油机瞬态仿真模型,对恒转速变转矩和恒转矩变转速2种典型瞬态工况下防爆柴油机动力性能进行了仿
【机 构】
:
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116;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0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有防爆柴油机是在地面柴油机的进气系统和排气系统加装防爆阻火器改造而成.煤矿井下工况复杂,防爆柴油机经常处于启停、加减速等瞬态工况,而防爆阻火器的加装导致柴油机进排气严重受阻,瞬态工况下进排气系统迟滞加重,瞬态工况特性恶化严重.针对该问题,利用GT-POWER建立了防爆柴油机稳态仿真模型,利用Simulink建立了防爆柴油机瞬态工况控制模型,并将瞬态工况控制模型与稳态仿真模型耦合形成防爆柴油机瞬态仿真模型.基于防爆柴油机瞬态仿真模型,对恒转速变转矩和恒转矩变转速2种典型瞬态工况下防爆柴油机动力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恒转速变转矩瞬态工况下,与防爆改造前柴油机相比,防爆柴油机空燃比下降更快,缸内最大爆发压力降低,转矩迟滞现象更明显,且转矩升高越快,迟滞效应越严重;恒转矩变转速瞬态工况下,防爆柴油机空燃比随着转速增大而减小,但小负荷增转速过程对空燃比的影响较小.为合理优化防爆柴油机参数,仿真分析了喷油提前角和进排气防爆阻火器栅栏数量对防爆柴油机动力和排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缸内最大爆发压力、最高燃烧温度、摩擦转矩和功率均随喷油提前角增大而增大,CO和HC体积分数随喷油提前角增大而减小,NOx体积分数随喷油提前角增大而增大;随着进排气防爆阻火器栅栏数量增多,防爆柴油机缸内最大爆发压力增大、最高燃烧温度减小,进排气防爆阻火器栅栏数量增多对防爆柴油机摩擦转矩和功率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对尾气排放浓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适当增大喷油提前角和进排气防爆阻火器栅栏数量,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防爆柴油机瞬态工况特性.
其他文献
目前针对瓦斯爆炸的研究大多以CH4与空气混合气体为研究对象,而煤矿瓦斯爆炸并非单独的CH4爆炸,往往存在CO等组分,对瓦斯爆炸产生一定影响.为揭示CO对瓦斯爆炸反应的影响机理,在20 L球形爆炸罐中测试了9.5%CH4与0~4%CO混合气体的爆炸压力,结果表明:随着CO浓度增大,混合气体最大爆炸压力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CO体积分数为2%时最大,为624.9 kPa.在Chemkin-Pro数值模拟软件中,采用GRI-mech 3.0机理,从化学动力学角度对CO,CH4与空气混合气体爆炸反应进行了温度敏感性
煤岩变形破坏过程中产生的电位信号能够较好表征煤岩损伤演化过程,在煤岩动力灾害监测预警领域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目前大多研究主要针对同一类型煤岩失稳破坏的电位特征及规律,对不同类型煤岩失稳破坏的电位特征对比分析缺乏系统研究,同时在微观层次上不同岩性煤岩结构破坏过程及组分对表面电位信号的产生机制影响对比研究较少.为深入研究不同岩性煤岩电位信号响应规律及差异性,选用石墨、原煤、砂岩、花岗岩4种试样进行单轴加裁并同步采集其损伤破坏过程中产生的电位信号,分析了4种试样受载破坏的电位信号变化特征.结果 表明:石墨试样整体
在井下应用磁耦合无线电能传榆(MC-WPT)系统供电时,如果系统参数配置不当会引起系统输入阻抗呈非纯阻性,从而造成系统失谐,影响井下电力设备的供电效率.MC-WPT系统二次侧采用串联补偿(S)时易于实现谐振,但在二次侧采用并联补偿(P)时,现有研究都是在系统仅一次侧谐振、二次侧未谐振导致系统未全谐振的基础上进行的.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MC-WPT系统的全谐振补偿方式.以SP型、PP型、LCC-P型和LCL-P型补偿拓扑作为二次侧并联MC-WPT系统研究对象,利用阻抗分析法得到系统处于全谐振状态的参数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