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价值教育的遐思

来源 :中学课程资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价值教育在于为学生提供一种精神动力而非智力支持,为学生提供一种内在的学习力量,为学生形成知识体系而提供驱动力。因此,价值教育的着力点与常规的知识教育有着明显的不同。
  关键词:初中语文 价值教育 遐思
  价值教育作为当今教育界的一个研究课题,引发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根据笔者的小范围调查,很多教师在接触到这一概念时,总把价值教育理解为“有价值的教育”,于是从自己的实践中去寻找价值教育的含义,认为我们的教育本来就是有价值的,比如说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形成了能力等。而事实上,价值教育的真实含义与这种经验性的理解还是有一段距离的。根据国内学者的研究,价值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帮学生去获得知识或技能,而是帮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在此过程中价值态度的形成、取舍、提炼及最终的建立。形成“合理的价值观”是价值教育的最终目标。从这一理解上来看,我们可以看到价值教育与知识教育有着很大的区别。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价值教育更在于为学生提供一种精神动力而非智力支持;从考试评价的角度看,价值教育在于为学生提供一种内在的学习力量,为学生形成知识体系而提供驱动力。因此,价值教育的着力点与常规的知识教育有着明显的不同,正是因为这种不同,所以其并不为更多的一线教师所注意。笔者有幸接触到价值教育的相关理念,并在自己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尝试实践,取得了一些效果。现以拙文呈现,以请教于同行。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尝试价值教育的意义
  不可否认的是,尽管经过了十多年的课程改革,但初中学生依然没能走出应试教育的泥沼,因此今天有人戏称“课程改革又被应试教育绑架了”。这一戏语或许偏颇,但却在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的时候给我们一种启示: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样的力量来推动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前进?在笔者看来,价值教育可以在这一进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初中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本身就具有通过文学作品向学生提供价值教育的功能,因此其本来就具有与价值教育的良好联系点。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奠基阶段,因此在初中教学中,利用语文学科教育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实现有效的价值教育。
  此外,还应注意一点,就是初中语文教育是以听、说、读、写四种方式实施教学的,听与读作为一种体验,而说与写作为体验结果的外显,这些都是一种与学生的体验直接相关的过程。而根据相关专家的研究,学生的价值观往往不是形成于外界的灌输之中,而是形成于学生的体验当中。这一研究结论得到了很多实证,比如说,我们看到好多初中学生对于教师所讲的道理充耳不闻,但对自己生活中形成的一些观点却深信不疑。问题是,很多时候初中学生由于体验较少,因此生成的价值观并不符合核心价值体系。因此,语文教学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去生成更为合理的价值观,从而达成价值教育的目标。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价值教育的途径
  研究表明,价值教育最有效的途径在于将价值教育当成学校活动的一部分。这其实已经具有了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思想,我们直白地理解,就是不能将价值教育从学生的生活中分解出来,实施所谓的专门的价值教育,更不是挂着价值教育的招牌,搞脱离于学生生活的价值教育。在笔者看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十分困难。
  以臧克家《有的人》一文教学为例,在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引领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与思考,去领会诗歌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如诗中“活”与“死”都是人生中难以回避的两种情形,在我们的人生中也都见过小生命的到来与长者的离去,作为普通人,其活的价值在哪里,死的价值又在哪里?鲁迅先生既是一个普通的人,又是一位伟大的战士,其生与死的价值又在哪里?这种由学生的生活向作者写作意图的过渡,可以将学生的思考扎根于他们的生活当中,用他们自己的体验去思考作者的价值取向。这种过渡所产生的价值教育的效果,要比机械的讲授好得多。
  此外,我们还认为学生学习品质的提高也是价值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传统的教育会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依赖课本、依赖教师的习惯,而这显然是一种不好的价值取向。语文作为一种传承人类文化的学科,理应在教会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思维的方面发挥作用。显然,实施这一价值教育的途径仍然在课堂上,当学生的生成与教师的预设不同时,教师应当怎么做?当学生的答案与教材不完全一致时,教师应当如何评价?这些问题的回答直接影响着价值教育能否有效实现。在笔者看来,指向价值培养目标的思路,是实施价值教育的可靠保证。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价值教育的机制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由于学段和学科的限制,使得语文教师更多关注的是怎样通过这门学科来帮学生形成较好的价值观,准确地讲,是价值观的组成部分。因为语文一门学科无法承担学生所有的价值形成教育,所以,语文教师更应该寻找并确定一个恰当的机制,来实施价值教育。
  关于这一点,我们先要学习一个结论,那就是在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需要学生情感的参与与滋润,因为价值观作为一种观念,其本身是枯燥的,要想使之形成于学生的思维当中,并且成为指导学生行为的内在动力,那就必须依靠学生的情感来驱动。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价值教育的策略就是,通过情感体验来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体验又如何能够得到实施呢?笔者尝试的结果是,情感体验体现在学生面对一个文本时的喜怒哀乐上,换句话说,如果学生在面对一个文本时没有任何感觉的话,那他最多收获的只可能是知识,而不可能有价值。而反过来如果有了情感的参与,无论是哪种情感,教师就都有了实施价值教育的载体。因此,让学生通过情感来促成价值观的形成,是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深思熟虑的问题。笔者的体验是,在备课时,要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和价值观因素,然后寻找其中的联系点,再在教学实施中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那价值观就可以自然形成。
  价值教育既是一门热门的研究课题,也是一项新的挑战。笔者以上所述,都是浅显经验的总结,不当之处,还请同行们多提宝贵意见。
其他文献
如何区分非处方药与处方药 处方药:指须凭执业医师的处方才能购买、调配和使用的药品。如注射剂、抗生素、降压药、降血糖药、降血脂药、抗癫痫药等。
一、生物学特性  无芒雀麦适应性广,适宜冷凉、干燥的气候条件。耐旱性与苜蓿相当,是禾本科牧草中抗旱性最强的一种,在年降雨量400~500毫米的地区生长良好;抗寒性强,在-30℃低温下可安全越冬。耐阴性强,在郁闭度高的密林树下能够良好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瘠、耐碱性很强。    二、栽培技术  1.整地。播前应深翻土地并施入农家肥做底肥,缺乏农家肥时可667平方米(1亩)沟施复合肥10~30公斤,
6月2日餐桌上的跳跳鱼跳跳鱼学名叫弹涂鱼.通常生活在浅海中或成淡水交界处的滩涂中,它的胸鳍很有力量.像两条腿.可以蹦1米高。由于跳跳鱼养殖环境近乎天然.所以肉质细嫩鲜美,它不
它,是一种曾经全世界仅剩18头的濒危物种。他,是拥有世界上麋鹿种群数量最多的“大管家”。一个从乡村兽医走来的环保大使,与麋鹿结下了23年的不凡情缘,他就是丁玉华。  麋鹿俗称四不像,是中国的特有物种,鼎盛时数量达上亿头。然而人类的大肆猎捕滥杀致使麋鹿走向衰落,最终在中国大地上消失。1986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将39头麋鹿从荷兰包机空运到江苏大丰境内保护区。在它们到达后的第18天,32岁的丁玉华来到了
山东省阳信县一大批农民靠“废”中淘金的办法.逐步走上了致富之路,全县涌现出一批靠回收利用废旧物资致富的专业村、专业户。
桑树枝条是蚕桑生产中的主要副产物,一般多用作燃料。利用价值极低。若将其粉碎后加上其他辅料用作培育香菇的原料,则既提高了桑园副产物的综合利用价值,拉长了蚕桑产业链,拓展了蚕桑增效途径,又为香菇栽培提供了原料来源的新途径,减少了自然林木的消耗,保护了生态环境,从而有效地实现社会、生态、经济三个效益的统一。    一、所需设施设备    搭建塑料拱棚(也可利用现有闲置住房和蚕室)。建好常压灭菌炉灶、烘干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从目前来看,高中应用题教学起点低,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学生思路混乱,意识模糊,对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较弱。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从理论及实践两方面对应用题教学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能力有待
一、强制休眠前的管理温室桃树强制休眠前.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管理,一环扣一环,环环紧扣,才能达到早熟、优质、高产的目的。
目前,家庭养花已向大众化和名贵花卉方向发展。名贵花卉销售量不断增大,市场前景较好。如今过年地节送荷载已成时尚,春节期间送一盆表示祝福的花卉,往往更能传情达意。
摘 要:新课程改革以来,小组合作成为许多课堂中常见的“合作”学习方式,但这种形式大多流于形式,原因来自于师生双方,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有:明确讨论的指向性;设置具有可适性的讨论问题;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在个体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展开讨论;进行适时的引导与调控;保证讨论的时间和空间。这样语文课堂小组讨论才能真正见实效。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小组讨论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