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才能提高作业的实效性呢?笔者认为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实行作业“弹性”上交,即除了当堂限时作业外,当天完成不了的可以向后适当顺延,前提必须是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完成!作业“弹性”上交的原则是要多一点实在、少一点形式,多一些灵活应变、少一些原则教条。只要我们教师精心思考与实践,作业效果一定会有较大的提升和飞跃,也一定能够成就学生的精彩!
关键词:作业“弹性”上交;效果;学生;教师;政治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4-016-1
精彩回放:
4月10日晚上9点10分左右,正是2013年江苏学业水平测试(俗称小高考,下同)分数查询的高峰时期。我正在看晚间新闻,一阵悦耳的电话铃声把我的注意力移开。“喂,程老师吗?您好,我是小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分数查出来了,政治考了A……感谢程老师对我的关心……”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后来我知道,她是班上27名政治考了A中的一员,也是学业水平测试后第一个向我报喜的学生。现在想来,她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让我欣喜之余,也让我感慨颇多。
一张纸条:
记得高二上学期的连续几次考试,小吴的政治成绩始总是不理想,始终未能达A,看到她课堂上眉头紧锁的样子,我也不知如何是好。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她课堂上总是那么投入,作业的认真、整洁与准确程度在班级60名学生中很少有人能超过她,几乎每次作业都是A,她的政治讲义还曾经被同组的其他老师拿到课堂上展览过,但她的成绩却总是在B、C之间徘徊,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大约是在十一月市统测后的一天下午,我在改作业,总觉得好象有人没交。于是我便开始数讲义的份数,1遍、2遍,都是59份,果然少一份!会是谁呢?因为平时我对学生的作业要求很严格,几乎没有同学不按时交我布置的作业,当天也没有学生缺席,而且课堂上留了不少的时间啊?我又仔细数了一遍,会是小吴吗?再查,果然是她!怎么回事呢?
晚辅导时,我准备把她叫到教室外面的走道里跟她谈谈,当然心理想免不了要对她责怪一番。可刚进教室,就看见讲桌上有一张小纸条:“对不起,程老师,等我总结好了再给你看吧。”虽然没有署名,但我一眼就认出了这非常熟悉的字迹,是她的。“今天您让我们构建的知识体系,不少资料上都有现成的,可我不想直接抄上去应付了事,而且我觉得这段教材体系好象有点乱,我想等教材看熟了以后再整理。以前我总是花许多时间在抄作业上,可我的成绩还那么差……”她的话让我一时语塞。
后来我认真地进行了思考,是啊,日常教学中,有多少象她一样的学生花了多少时间在机械地完成甚至是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上,作业看上去及时、整洁、准确率也较高,可是真正能认真思考、总结的有多少呢?更不敢奢望有多么好的实效了。这种情况不扭转,将来怎么能决胜小高考!
思考与实践: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个性成长。这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应该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当然作业也不能例外。作业的目的能否达到,不应该仅看学生有没有按时上交完成,书写是否认真整洁、准确率是否很高,而应“看它是否巩固了所学知识、增强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看是否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觉悟、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1]那种单纯以作业题量、整洁性、准确率等来衡量的方式是违背新课改精神的,其结果当然只会流于形式,增加学生的负担,事倍功半。
为了解决像小吴这样的同学遇到的问题,经过一番思考,我先在班级搞了一个关于如何完成政治作业的书面调查。结果发现,正如小吴一样,大多数学生在完成教学案或其他作业时,多是从教材或资料上找现成的答案,很少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特别是涉及到知识体系构建和开放性要求较高等需要动脑筋思考总结的作业,有的同学就直接抄袭现成答案。这就不难理解小吴为什么每次作业一直较好而实际学习效果却总是不理想了。于是我决定先从小吴等几位自觉性比较好的同学开始试行政治作业“弹性”上交制,也就是除了限时练习外,当天的作业完成不了的可以适当向后顺延,前提必须是自己独立思考完成的!(当时我也不敢贸然决定让全班同学都可以缓交作业,担心那样会使部分自觉性不高的学生有了拖延作业的借口。)
后来她的政治作业虽然多次缓交,但可以看出每次都是经过认真思考的。而且我时常从她的作业中发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都给予了认真的批注,对于有思维个性、独到见解的给予肯定的评价。经过一个多月的试验,小吴政治作业迟交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但成绩却有了明显的上升,在后来的市统测中,政治首次达A,这极大地鼓舞了她的信心。在她的影响下,班级绝大多数同学都赞成作业“弹性上交制”,并逐渐养成了认真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小吴的政治成绩也越来越好,后来的考试多次达A,直到小高考一举达A。不仅如此,班级的整体政治成绩也有了质的飞跃,今年小高考中,班级有27人达A,遥遥领先于其他同类班级。现在想来,那张纸条真的功不可没!
作业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使政治作业发挥其为教学服务的作用,真正给学生以自主选择、自主发展的机会,是教学理论与实践都应该深入探索的重要问题[2]。我想,如果我们平时对待作业能多一点实在,少一点形式,多听一听学生的心声,少一些批评责怪,多一些灵活应变,少一些原则教条,那我们的教学效果一定会有更大的提升和飞跃!也一定会因我们的精心思考成就学生的精彩。
[参考文献]
[1]郑楚彬.政治课作业的“与时俱进”[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0(05).
[2]姚敬华.让作业的生命活力竞相迸发——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作业设计的思考与实践[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8(07).
关键词:作业“弹性”上交;效果;学生;教师;政治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4-016-1
精彩回放:
4月10日晚上9点10分左右,正是2013年江苏学业水平测试(俗称小高考,下同)分数查询的高峰时期。我正在看晚间新闻,一阵悦耳的电话铃声把我的注意力移开。“喂,程老师吗?您好,我是小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分数查出来了,政治考了A……感谢程老师对我的关心……”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后来我知道,她是班上27名政治考了A中的一员,也是学业水平测试后第一个向我报喜的学生。现在想来,她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让我欣喜之余,也让我感慨颇多。
一张纸条:
记得高二上学期的连续几次考试,小吴的政治成绩始总是不理想,始终未能达A,看到她课堂上眉头紧锁的样子,我也不知如何是好。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她课堂上总是那么投入,作业的认真、整洁与准确程度在班级60名学生中很少有人能超过她,几乎每次作业都是A,她的政治讲义还曾经被同组的其他老师拿到课堂上展览过,但她的成绩却总是在B、C之间徘徊,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大约是在十一月市统测后的一天下午,我在改作业,总觉得好象有人没交。于是我便开始数讲义的份数,1遍、2遍,都是59份,果然少一份!会是谁呢?因为平时我对学生的作业要求很严格,几乎没有同学不按时交我布置的作业,当天也没有学生缺席,而且课堂上留了不少的时间啊?我又仔细数了一遍,会是小吴吗?再查,果然是她!怎么回事呢?
晚辅导时,我准备把她叫到教室外面的走道里跟她谈谈,当然心理想免不了要对她责怪一番。可刚进教室,就看见讲桌上有一张小纸条:“对不起,程老师,等我总结好了再给你看吧。”虽然没有署名,但我一眼就认出了这非常熟悉的字迹,是她的。“今天您让我们构建的知识体系,不少资料上都有现成的,可我不想直接抄上去应付了事,而且我觉得这段教材体系好象有点乱,我想等教材看熟了以后再整理。以前我总是花许多时间在抄作业上,可我的成绩还那么差……”她的话让我一时语塞。
后来我认真地进行了思考,是啊,日常教学中,有多少象她一样的学生花了多少时间在机械地完成甚至是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上,作业看上去及时、整洁、准确率也较高,可是真正能认真思考、总结的有多少呢?更不敢奢望有多么好的实效了。这种情况不扭转,将来怎么能决胜小高考!
思考与实践: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个性成长。这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应该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当然作业也不能例外。作业的目的能否达到,不应该仅看学生有没有按时上交完成,书写是否认真整洁、准确率是否很高,而应“看它是否巩固了所学知识、增强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看是否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觉悟、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1]那种单纯以作业题量、整洁性、准确率等来衡量的方式是违背新课改精神的,其结果当然只会流于形式,增加学生的负担,事倍功半。
为了解决像小吴这样的同学遇到的问题,经过一番思考,我先在班级搞了一个关于如何完成政治作业的书面调查。结果发现,正如小吴一样,大多数学生在完成教学案或其他作业时,多是从教材或资料上找现成的答案,很少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特别是涉及到知识体系构建和开放性要求较高等需要动脑筋思考总结的作业,有的同学就直接抄袭现成答案。这就不难理解小吴为什么每次作业一直较好而实际学习效果却总是不理想了。于是我决定先从小吴等几位自觉性比较好的同学开始试行政治作业“弹性”上交制,也就是除了限时练习外,当天的作业完成不了的可以适当向后顺延,前提必须是自己独立思考完成的!(当时我也不敢贸然决定让全班同学都可以缓交作业,担心那样会使部分自觉性不高的学生有了拖延作业的借口。)
后来她的政治作业虽然多次缓交,但可以看出每次都是经过认真思考的。而且我时常从她的作业中发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都给予了认真的批注,对于有思维个性、独到见解的给予肯定的评价。经过一个多月的试验,小吴政治作业迟交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但成绩却有了明显的上升,在后来的市统测中,政治首次达A,这极大地鼓舞了她的信心。在她的影响下,班级绝大多数同学都赞成作业“弹性上交制”,并逐渐养成了认真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小吴的政治成绩也越来越好,后来的考试多次达A,直到小高考一举达A。不仅如此,班级的整体政治成绩也有了质的飞跃,今年小高考中,班级有27人达A,遥遥领先于其他同类班级。现在想来,那张纸条真的功不可没!
作业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使政治作业发挥其为教学服务的作用,真正给学生以自主选择、自主发展的机会,是教学理论与实践都应该深入探索的重要问题[2]。我想,如果我们平时对待作业能多一点实在,少一点形式,多听一听学生的心声,少一些批评责怪,多一些灵活应变,少一些原则教条,那我们的教学效果一定会有更大的提升和飞跃!也一定会因我们的精心思考成就学生的精彩。
[参考文献]
[1]郑楚彬.政治课作业的“与时俱进”[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0(05).
[2]姚敬华.让作业的生命活力竞相迸发——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作业设计的思考与实践[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