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工程楼板施工裂缝原因与技术措施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r8232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楼面板裂缝是混凝土建筑工程中较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而建筑物一旦出现楼板施工裂缝,则会对结构的影响较大,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在本文中,首先论述了楼板裂缝的类型及特点,进而主要从设计、材料和施工三个方面分析了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其技术预防措施,同时简要阐述了产生了裂缝后的补救处理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楼板;施工裂缝;原因;处理措施
  Abstract: the floor slabs of concrete crack is building engineering is prone to quality, and a building once appear floor construction cracks, will influence the structure of the larger, affect the safety of the building. In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loor cracks, and mainly from design, material and construction three aspects analyzes the cracking reason and its technical prevention measures, and briefly explains the cracks of produced after the remedial treatment measures for your reference.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Floor; Construction crack; Reason; Processing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TU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楼板出现施工裂缝,是目前现浇混凝土楼板中较为常见的工程问题,也是目前较难克服的质量通病之一。一旦混凝土楼板出现裂缝,则会对结构的影响较大,影响建筑物的安全。为此,须对楼板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科学的方法对混凝土裂缝进行修复和加固,以确保建筑物结构安全。在此,本文就建筑工程楼板施工裂缝原因与技术措施展开阐述,以供参考。
  1 建筑工程楼板裂缝的类型及特点
  一般,楼板裂缝主要分布在板角、板跨中以及楼面的凹凸部位,大部分楼板贯穿裂缝主要出现在混凝土浇筑后一年左右的时间内。一般,将楼板裂缝分为以下几种:
  1.1 斜裂缝
  这种板角45°斜裂缝一般在板角位置大约0.5-1.5m范围内出现,裂缝位于和超出板角放射筋长度范围的情况同时存在。另外,房屋阳角部位也是斜裂缝的主要部位。
  1.2 横向、纵向裂缝
  横向裂缝是指平行于楼板的短边,垂直于楼板长边的裂缝;纵向裂缝是平行于长边、垂直于短边的裂缝。一般,纵向裂缝多发生在具有连续长横墙附近,有时板面也会出现无规则的龟裂。有时,裂缝通常位于楼板中部1/3板跨度范围内。
  1.3 辐射缝
  辐射缝一般出现在天花板上的吊灯周围,宽度一般小于0.2mm。
  2 建筑工程楼板施工裂缝的原因分析
  建筑工程楼板出现裂缝,究其原因,主要有:设计原因、材料原因及施工原因这三大方面。
  2.1设计原因
  1.设计单位在设计时侧重于考虑建筑物的强度,不够重视现浇楼板的构造筋配置,致使设计时出现墙角无放射筋、薄弱环节无加强筋、负弯矩处钢筋配置不够等现象,这就易导致混凝土抗拉强度减弱,从而出现裂缝。
  2.在设计时,房屋四周阳角处板的负弯矩筋量不够,致使当混凝土发生收缩变化时,楼板在配筋薄弱处出现裂缝。
  3.未设置沉降缝、伸缩缝,或是伸缩缝设置间距较大,从而产生收缩裂缝。
  2.2材料原因
  混凝土各种组成材料的技术指标(性质)不符合有关标准要求,也会致使混凝土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或裂缝。如:水泥過期或水泥等级不符合施工规范;粗细骨料掺杂着过量杂质,含泥量过大;混凝土配比不良;水泥水化热过高;混凝土的外加剂、掺和料选择不当或使用不当等,目前对外加剂和掺和料只有强度指标,缺乏对水化热及收缩变形影响的实验资料。
  2.3施工原因
  1. 模板施工欠规范,如模板支撑数量不足;混凝土未达到规范所要求的强度就过早拆模等,导致混凝土表面水分丧失过快和降温过快,从而导致结构受损产生裂缝。
  2.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振捣不均或是振捣过度,也会使混凝土出现开裂现象。
  3.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未等混凝土达到初凝时就开始最后的压实收浆,致使混凝土表面开裂。
  4.混凝土养护不到位,混凝土工程浇筑完成后未能按照施工规范要求进行及时的浇水养护,导致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及混凝土表面收缩而产生裂缝。
  3 建筑工程楼板施工裂缝的技术处理措施
  3.1 设计方面
  1.为预防在房屋四周阳角处出现45°左右裂缝,在设计时可适当加强房屋建筑四周阳角处楼面板的配筋,宜采用双面配筋,增加表面配筋量;负筋不采用分离式切断,改为沿房间(每个阳角仅限一个房间)全长配置,并且适当加密。
  2. 增加楼板厚度
  考虑到楼板双面配筋,并且楼板内暗敷电线管线较多,在设计时可适当加大楼板的厚度,保证混凝土的有效截面高度,并在线管上方设置钢筋网片保护。厨房、卫生间、阳台楼板厚度不小90mm,其他房间的楼板厚度应为120mm。另外,多层、小高层住宅楼板预拌混凝土强度应小于或等于C30,高层应小于或等于C35。
  3.按规定设置沉降缝、伸缩缝
  在建筑设计中,如出现复杂的平面或体形转折处、高度变化处、荷载和地基的压缩性和地基处理方法明显不同处时,应设置沉降缝;在房屋建筑设计规范中要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伸缩最大间距为55m,屋面板等外露构件伸缩缝间距应不超过35m,如若房屋建筑长度较长时,应按规定沿建筑物长度方向设置伸缩缝、后浇带,以减少屋面板的伸缩应力。
  3.2 材料方面
  1.应采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并严格控制掺合料的掺量:粉煤灰的用量不要超过水泥量的15%;矿渣微粉的掺量不应大于水泥用量的30%;混凝土中水泥用量不应少于200km3。
  2.混凝土的水灰比要控制,用水量不得大于180kg/m3,保证现场浇捣时混凝土塌落度控制在15cm以下。
  3.控制好混凝土中的细骨料,不得用细砂或特细砂(uf≥2.3),尽量杜绝细骨料的含泥量;可适当增加混凝土中的粗骨料的用量,适当降低砂率,要求砂率应控制在40%以内。
  4.应选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并对混凝土收缩影响较小的外加剂,要求外加剂的减水率不应低于8%,严格禁止使用劣质的外加剂。
  5.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在施工时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质量检验以及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确定配合比,严格控制水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粗集料,减小空隙率和砂率以减少收缩率,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
  3.3 施工方面
  1.对支模架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进行科学设计
  模板是钢筋混凝土成型的模具,支架是支撑模板、承受模板和钢筋混凝土及施工中各种荷载的临时结构。在施工前,必须要进行模板系统(模板和支架)的设计,进行施工荷载计算、组合,进行模班及其支撑、系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抗倾覆等方面的验算,对其变形和稳定性满足实际情况要求条件才能进行支设。在施工时,要求支撑立杆(Φ48)的间距一般不大于900mm。
  2. 严格控制板面负筋保护层厚度
  现浇板负筋按设计要求都放在板上面.有梁通过或隔断时一般放置在梁钢筋上面或与梁钢筋绑扎在一起。为了控制好负筋保护层厚度,必须采用Φ10-Φ14的钢筋马凳,纵横向间距不大于800mm左右来固定负筋的位置,并用电焊把马凳與负筋焊牢,使马凳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移位,保证负筋不下沉,从而有效控制负筋保护层的厚度,不使板负筋保护层过厚而产生裂缝。
  3.预埋线管处的裂缝防治
  要预防预埋线管处的裂缝,在敷设线管时,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越,交叉布线处可采用线盒,同时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尽量避免紧密平行排列,以确保线管底部的混凝土灌筑顺利和振捣密实。而当线管数量众多时,宜按预留孔洞构造要求在四周增设上下各2Φl2的井字形抗裂构造钢筋。
  4.在浇捣混凝土前,应先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避免过多吸收水分;浇捣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既浇捣充分又避免过度。
  5.加强对楼板混凝土的养护
  为提高混凝土表面的抗裂能力,应在混凝土浇捣后12h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养护时间一般不得少于7d;对掺用终凝型外加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在养护时,可采取覆盖麻袋或塑料薄膜的方式进行保湿养护,同时可采用喷养护液进行养护,以确切控制裂缝的产生。
  4对已产生的楼板裂缝的补救措施
  楼板施工裂缝主要分2种,一种是砼表面裂缝,另一种为楼板透缝。针对此现象,分别进行处理,具体处理办法为:
  4.1楼板表面裂缝
  1.将楼板表面裂缝清理干净,提前浇水湿润。
  2.用1:1或1:2水泥砂浆贯缝,砂采用中砂过筛为细砂,1:1水泥砂浆掺801胶,801胶为水用量的10%,贯缝高出楼板表面5mm。
  3.待贯浆初凝固后,浇水养护。
  4.贯缝终凝后,用砂纸打磨与楼板表面一致。
  4.2楼板透缝:
  1.楼板透缝采用局部小面积开展,待方案可行后方可大面积执行。
  2.将表面裂缝清理干净,提前浇水湿润。
  3.用1:1或1:2水泥砂浆贯缝,砂采用中砂过筛为细砂,1:1水泥砂浆掺801胶,801胶为水用量的10%,贯缝高出楼板表面5mm。
  4.距第一次贯缝结束后,第二、第三次贯缝间隔时间不少于24小时。
  5.贯缝终凝后,将缝四周用砂浆加高5cm,进行贯水试验,如果不透水进行大面积推广。
  6.如果出现透水现象,待装饰阶段对透缝进行防水处理,防水处理主要采用1cm防水砂浆抹面。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楼面板裂缝是混凝土建筑工程中较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而建筑物一旦出现楼板施工裂缝,则会对结构的影响较大,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在建筑物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我们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针对极易出现的施工裂缝,采用一些切实可行、合理、可操作的施工工艺和措施,以避免建筑物出现裂缝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祖青.住宅建筑楼板施工裂缝成因及技术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1(11).
  [2]廖跃新.浅析楼板施工裂缝技术在现代住宅建筑工程中的处理方法[J].大科技,2011(11).
  [3]祁峰.论住宅建筑楼板施工裂缝处理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1(27).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其他文献
摘要:桥梁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并且尽量避免主观经验因素对设计的影响。本文从桥梁的上部结构、桥墩、桥台、基础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公路;桥梁;基础设计  Abstract: the bridge design is a complex system engineering. Need extensive theoretic
期刊
图像融合是将从一个传感器或多个传感器获得的多幅图像合成一幅图像,这幅图像能反映多重原始图像中的信息,以达到对目标更精确、更全面的分析和判断。它在图像理解和计算机视
复杂网络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为了揭示其结构设计原理,跨过对全局结构特征的认识,人们引入了网络“模体”的概念,认为模体是构建网络的基本砖块。模体定义为在网络中反复出
医学图像的配准是现在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向。在以往的研究中主要使用线性变换来实现配准,这种变换对那些存在局部变形的图像效果不佳,从而非线性变换成为研究热点。目前采用的
Markowitz投资组合模型是投资分析中的一种有效工具,但是传统的均值和方差一协方差矩阵的计算不能有效的反映未来的不确定性,本文首先用可能性回归模型,求解一个线性规划问题
本文主要探讨如下带双调和扩散的半线性薛定谔方程在全空间RN上的驻波解:  i(а)tz+Δz+γΔ2z+f(x,|z|)z=0,(0.1)其中z:R×RN→C.Δ2=ΔΔ是N维双拉普拉斯算子,本文仅考虑N
科学与工程技术中的许多系统都具有散逸性,即系统具有一有界吸引集,使从任意初始条件出发的解经过有限时间后进入并随后始终保持在这个吸引集里面.   如二维的Navier-Stok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