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犹太文学作品中的女性生存意识研究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ilu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学作品中对女性形象的描写通常是从女性的性别、种族与历史变迁等角度来说明女性生存的情况,而美国犹太作家文学作品则丰富了女性的生存意识。本文通过分析美国犹太文学作品中的女性生存意识,探讨了犹太女性在历经民族苦难、性别歧视等问题后如何去融入主流社会,同时也分析了有觉醒意识的美国犹太作家对犹太女性未来生活的设想。
  关键词:犹裔美籍;文学作品;生存意识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3-0-01
  文学作品必然与社会文化影响有着一定的联系。二战之后,大量的犹太人移民到倡导民主的美国,其中犹太女性面临着如何融入到主流社会中的问题。因而,美国犹太作家便开始在文学作品中展现复杂社会环境中的犹太女性生存意识。
  一、女性生存意识的体现
  1、通过苦难传递对生存意识的关注。
  纵观犹太历史,犹太人的基本生存方式就是忍耐,在苦难中度过。在这样的背景下,犹太女性卑微的地位在犹太作家的作品中得以充分体现。美国犹太作家都会从不同的角度来描写犹太女性恶劣的生存环境。马拉默德的作品《伙计》,通过男主人公对待女儿与妻子的不同态度,描写犹太女性的生存意识。妻子作为第一代女性犹太移民的代表,她的生活就是帮助丈夫打理店面,照顾儿女,狭小的空间与周围的冷漠使得她表现得更加冷漠,希望自己的女儿在未来能够嫁给有钱的律师,以免自己的女儿重蹈自己的道路。另外,女儿作为“移二代”,生活命运波折,但是却一直在寻找新的生活。作家通过对不同时代犹太女性生存状况的描写,揭示了犹太女性在苦难中不断的获得新生,向社会传达他们对犹太女性的关注。
  2、通过女性态度传达生存意识的发展。
  犹太文学作品不仅通过对生活状况的描写引起人们的关注,同时映射的女性态度也展现了生存意识的发展。
  首先,女性独立勇敢的生存意识,在当代社会中表现更为明显。在《头七年》中,女儿米丽亚姆身上就显示出了敢于挑战父权的独立意识,进而体现了新一代的女性能够在新的生活中追求精神世界,突破原有的生活状况,获得新生。
  其次,母性生存意识。在早期的希伯来文学中对妇女的描写就不缺少母性,但是在这种意识上他们更多表现的是对丈夫的关爱,经过犹太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女性在这方面被赋予了更多的色彩,有的作品中就将女性塑造成一个民族的引路人,塑造伟大的人物形象。
  最后,自由思想中的生存意识。犹太民族的文化在发展中必然会与当今的文化发生一定的冲突,在这种冲突中必然会使得广大的犹太女性起来反抗,进而产生新的生存意识。但是由于时代的限制,在作品中更多地表现出简单的女权主义,主要是通过对性的解放来寻求生存意识。有的作品描写婚前同居等当代文化现象,但是我们应该注意,性的解放只是犹太作家在表达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抵抗情怀。
  二、对女性生存意识的认识
  首先,文学作品中充满了女性艰苦生活的背后必然会有相对应的女性生存意识,主要原因在于犹太人移民到美国后对当地生活的体验,作家对这种生活的真实反应。犹太文学作品出现女性生存意识的探讨,在某种程度上主要根源于这个民族历经的苦难,使得女性失去了家的感觉,也根源于她们一直处在民族生活的边缘上。在这种生存环境中,她们有着比他人更多的生活压力。随着社会进步,在犹太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冲突下,必然会激发女性的生存意识。在美国犹太文学作品中,我们不仅能够体会到一个民族经历的苦难,还经历着面临着移民生活的融入与追求,更能够从作家的作品中体会到作家对于民族与女性发展的意识。只有用睿智的眼光,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背后思想的分析,才能够理解特定的人群在特定生活中的心理发展过程,才能够更好的体会到女性生存意识的追求。
  其次,文学作品本身就是反应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也是作家抒发自身情感的一种表达。美国犹太文学中对女性生存意识的表达,其实也正是体现了美国犹太作家通过对犹太女性未来生活的设计,来表达他们心中的愿望。其实,在文学作品中想要表达的不仅仅是女性生存的意识,更多想要表达的是整个犹太民族生存的意识与对现实生活的觉醒。
  最后,有些作品中对女性生存意识的表达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就作品的表达形式来说,无论想要表达什么样的内容,其本身却是个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人物本身形象的复杂性、艺术表现手法等在一定的程度上都会影响到生存意识的表达。有的时候读者的阅读会偏离作者本身的意图。此外,文学作品中女性生存意识也是对生活的一种抗争,但是每一位作家的创作思维与生存意识理解的不同,从某种角度来说就很难准确的表现女性生存意识。
  三、总结
  美国犹太文学通过对生存环境与历史变迁的描写,探讨女性生存意识产生的根源,这种生存意识的产生对犹太女性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特殊的意义。通过文学作品表达生存意识,不仅能够突出犹太女性对来自社会中的各种压力与不公平的反抗,同时也能够体现出美国犹太作家在特殊环境中对特殊群体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刘彩霞,犹裔美籍作家文学作品中的女性生存意识,临沂大学学报,2014年08月.
  [2]张娟,试论於梨华作品中女性意识的认识递变及其文化内涵,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10月.
  [3]陈娜,诺曼·梅勒战争小说文化心理研究,湘潭大学,2012年06月.
  [4]陈学芬,自我与他者:当代美华移民小说中的中美形象,河南大学,2013年05月.
其他文献
目的:本文应用SLO微视野检查技术,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测定,探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前后微视野敏感度变化。从而为中浆病的
摘 要:英国著名科幻小说家赫·乔·威尔斯的《时间机器》是他的一部代表作。小说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并巧妙结合了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作者的乌托邦思想和物理学的熵增原理,呈现了一个晦暗和濒临灭亡的未来世界,深刻地批判了科技文明的发展所导致的社会弊端和道德危机,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现状与未来的忧虑。小说打破了传统的时空观,把多维空间的无限性引入文学创作,以科幻遐想的方式展示人类的未来。而物理学中的熵增原理
摘 要:《不毛之地》是日本社会派作家山崎丰子所撰写的“战争三部曲”之一,有别于其他日本战争文学作品的是,《不毛之地》不拘泥于表现战争进行时候的实况,更注重于表现战争结束后人们对战争的看法以及内心的表现。本论文将重点研究《不毛之地》中日本战俘西伯利亚流放生活的内容,围绕壹岐正等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提炼出山崎丰子的反战意识。  关键词:战争文学;人物形象;反战意识  作者简介:唐楚辉(1992-),男,
摘 要:《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是菲尔丁的代表作品之一。汤姆·琼斯的故事发生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这部小说反映的就是当时社会的虚伪以及资本主义的丑恶嘴脸。小说的结构严谨,人物形象生动饱满,是一部兼具艺术性和现实性的伟大作品,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作者极高的创作才能。本文将从主人公汤姆·琼斯的人生际遇为出发点,对这部作品进行深入的解读。  关键词:《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菲尔丁;讽刺艺术  作者简介:
摘 要:自古以来,描写情人离别主题的诗词不胜枚举。一对情人分别时或悲戚黯然,或乐观以对,亦或是离别后发现对方已背叛自己进而抒发怨怼之情。本文以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和罗伯特.彭斯《一朵红红的玫瑰》为例阐释情人离别的难舍难分,以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和约翰.多恩的《别离辞:节哀》为例阐释情人离别时的乐观,以佚名的《有所思》和拜伦的《记我俩分手时》为例阐释离别后发现对方已背叛自己进而抒发怨怼之
目的:1、研究正常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对体外培养K56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2、研究正常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对K562细胞株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途径活
摘 要:《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讲述的是主人公多崎作在名古屋的高中时代,结交了四位亲密无间、推心置腹的朋友——两男两女“赤”、“青”、“黑”、“白”,形成了一个众人眼里无坚不摧的五人小团体。而姓名里不带色彩词的主人公多崎作,人如其名,喜欢制造某种有形、有意义的东西——火车站。也正因为如此,在高中毕业这条人生的分岔路口,他毅然选择了离开名古屋,离开决意念当地大学的“赤”、“青”、“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