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pang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临床路径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各个领域。了解临床路径的相关概念、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医务人员更好地应用该模式。
  【关键词】临床路径;研究现状;问题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0-0438-02临床路径[1](Clinical pathway, CP)是让患者从入院到出院都按标准化流程来接受治疗护理的一种诊疗标准化方法,从而达到控制医疗成本,维护并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目的。临床路径作为一种新型的质量效益型医疗护理管理模式,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中。现将CP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综述如下。
  1CP产生的历史背景
  CP一词移植于工业界在生产过程中的管理用语“路径(pathway)”,路径的最早概念见于美国杜邦公司在1957年为新建一所化工厂而提出的网络图判定计划的一种管理技术[2]。CP的概念最早起源于19世纪70年代早期,Shoemaker认为:“将医疗护理标准化是有益的,可促进服务的完整性,还能评估患者的病程及治疗的效果,同时也是一种教育的工具[3]。”1985年美国波士顿新英格兰医疗中心率先开始实施CP,并证实CP在卫生系统的应用成功降低了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CP由此受到了美国医学界的重视,并不断发展成为既能贯彻医院质量管理标准,又能节约资源的治疗标准化模式。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临床路径已成为有通行标准的医疗程序,临床路径研究与应用基本上处于成熟阶段[4,5], 美国已有60%以上的医疗机构相继采用CP方法。欧洲和亚洲的20多个国家的一些医院也已应用。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应用也逐渐增加。2005 年,德国在全国推行了临床路径新型服务模式的改革。据其有关方面透露:通过改革,全国平均住院日从8d 缩短到2~3d(下降20%~30 %),医院的数量从2 000多家裁减到1400家,病床从45 万张减至30 万张(下降30%) [6]。
  1996年CP介绍进入我国大陆,目前我国对CP的理论研究深度还不够,CP的应用研究才刚起步,进入CP的病种以手术处理的外科疾病为主,且病种相对单一。1998年以后,国内一些城市的大医院相继引入CP的管理模式,并开展了部分CP研究和试点工作。北京协和医院将胆囊切除术、肺炎、充血性心力衰竭和阴道分娩等4种疾病进入临床路径,使平均住院天数降低了24.68%~31.96%, 平均住院费用下降了16.59%~58.31%[7]。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患者中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使平均住监护室天数下降了24%,医疗费用下降了14%,患者的满意度明显增加[8]。
  2CP的主要内容及变异
  2.1CP的主要内容:CP是一种包容了医院管理学、循征医学、整体护理、持续质量改进的诊疗标准化方法,是多专业的协调合作,有时间顺序性,能控制和改良的品质,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整体服务设计。这些都是临床路径设计的几个关键所在。
  CP作为控制医疗成本及改善医疗品质的重要手段,是由临床医师、护士及支持临床医疗服务的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合作进行质量控制所做的最适宜、有顺序性和时限要求的医疗照顾计划,它是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教育、出院计划等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制定标准化的治疗护理流程[9]。它用简单明了的计划方式,将常见的治疗、检查与护理活动立项、细化,即由多学科的专业人员将该疾病关键性的治疗、检查和护理活动标准化,根据住院天数设计表格,使其活动的顺序及时间的安排尽可能达到最优化,使大多数的服务对象由入院到出院都能依此流程接受照顾,以使其获得最佳的服务,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成本,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具体地说,临床路径是由组织内的一组成员,根据某种疾病或某种手术方法制定的一种治疗模式,让病人由住院到出院都依此模式来接受治疗。包括预期效果、评估、多学科的服务措施,患者与其家人相关教育,会诊、营养、用药、活动、检验与检查,治疗和出院计划以及变异的记录等内容,而预期结果是整个计划的目标。
  2.2CP的变异: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和治疗结果的不可预测性,发生变异是正常的,是允许的。临床路径的变异(Variance)是指个别患者在标准临床路径程序的过程中出现偏差的现象[10]。在发生变异时,有关医务人员必须按照职责规定对变异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记录。变异可分为正性变异与负性变异两类。正性变异是指虽然不符合路径的计划,但其发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可以缩短住院天数,使患者在路径规定的时间内提前完成治疗,或是可以减少住院费用。负性变异是指不符合路径的计划,虽然其发生可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会导致住院天数的延长:或其发生不合理,属于管理的失误,最终导致患者治疗时间延迟或费用增加。对于正性变异应积极分析其合理性,作为改进路径的参考。对于负性变异,应详细分析其原因,对于不合理的负性变异及时纠正,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再次发生。
  造成变异的原因可分为疾病转归造成的变异、医务人员造成的变异、医院系统造成的变异及患者需求所造成的变异四种类型。另外,由于各种原因退出CP。管理也属于变异的范畴,但由于其原因多样,可以是以上各种原因引起,所以,将其单独列为一类。对于医院系统造成的变异,应与有关部门进行研究协调,改进系统流程。对于医务人员造成的变异,应认真分析其发生的理由,如果合理,可以作为修改路徑的参考,不合理的应进行纠正,避免再次发生。对于患者需求所造成的变异,应分析不同消费人群对医疗服务的不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卫生教育。而疾病转归造成的变异,如果经常发生,应作为修改路径内容的依据。根据变异分析数据发现问题,改良和优化不合理的诊疗护理措施,积累经验,拓展医疗服务内容,提高医疗质量,实现医院的持续质量改进。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粘连性肠梗阻由腹腔内粘连引起,先天或炎症性粘连很少引起肠梗阻,然而手术后粘连几乎发生在每1例手术病人,是引起肠梗阻的主要原因。 结论:粘连性肠梗阻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因此,预防粘连的形成就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粘连性肠梗阻;症状  【中图分类号】R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
【摘要】目的:研究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教学质量。方法:对临床教学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来自于护生能力差距,临床护理师资薄弱,教学方式陈旧等。结论:提出正确的护理教学模式,加强临床护理师资队伍建设,强化辅导教材的建设等对策,加强临床教学管理,从实际出发,促进临床护理教学的改革与提高。  【关键词】护理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Miles术后伴发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80例Miles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按常规指导;观察组(40例)在原有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结果:干预后伴发焦虑抑郁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Miles术后伴发焦虑抑郁的概率。  【关键词】Miles;焦虑;抑郁;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730.47【文獻
【摘要】目的: 外用中药膏治疗会阴湿疹与传统治疗会阴湿疹效果比较。方法:将54例会阴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治疗组口服抗组胺类药物加中药膏蛇脂维肤膏涂患处,对照组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即口服抗组胺类药物加氧化锌软膏涂患处,每天4天,10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3.33%,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50%,总有效率73.33%;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梅毒血清学试验的结果,评价其分别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方法:以TRUST法和TP-ELISA法联合应用进行大量样本的筛查,再以TPPA法对筛查阳性的标本进行确认复检。结果:灵敏度:TPPA法与TP-ELISA法相等>TRUST法;特异性:TPPA法>TP-ELISA法> TRUST法;误诊率:(TP-ELISA+TRUST)联合法> TRUST法>TP-ELISA法> TPPA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采用化痰通络汤加减配合依达拉奉治疗,同时应用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用基础用药治疗。观察急性脑梗塞的改善情况。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判定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治愈率、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确切,效果显
【摘要】目的:人工种植牙疗效分析,为临床治療提供资料。方法:通过适应症选择,手术植入,3~6个月行义齿修复并观察疗效。效果:157颗人工种植牙满意修复152颗,成功率为97%。结论:适应症选择,合理设计,正确的手术方法植入是种植牙 成功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人工种植牙;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782.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0-0429-01人工种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人急性胰腺炎(AP)的特点,探索其诊療手段和预后。方法:对2004年1月-2009年8月我院收治的85例老年(60-85岁)AP患者进行分析,并与同期非老年急性胰腺炎(平均≤45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85例AP患者发病原因以胆源性和高脂血症多见,是老年重症胰腺炎的主要诱因,老年组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价指标和Ranson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摘要】目的:探讨脑梗塞后遗症护理经验。方法:采用语言训练,肢体功能锻炼,吞咽训练等康复护理。结果:該病人能正常进食,无呛食呛水。结论:科学合理的康复护理能够提高病人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梗塞;后遗症;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0-0238-02【Abstract】Objective:Discuss 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