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家长教孩子10句“保命”金言

来源 :中国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bsiufeuhfhk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教育孩子人人有若干权利,如呼吸权、生命权、隐私权,这些权利任何人不能剥夺。告诉孩子,任何人也无权剥夺他的安全权,安全重于一切。
  2.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
  孩子应当知道身体属于自己,身体的某些部分应被衣服所覆盖,不许别人看,不许触摸。孩子有拒绝亲吻、触摸的权利。
  3.生命第一,财产第二
  告诉孩子在遇到暴徒时有权坚决拒绝暴徒的要求。许多暴徒表面凶狠,内心却很胆怯。所以众多孩子齐心协力,一齐高喊“滚蛋”,通常能把坏人吓跑。万一遇到真正的身体威胁,孩子身单力薄,一般只能向坏人屈服。有时,孩子们会担心被坏人抢去财产回家挨打受骂。例如有的小孩会想:如果我的自行车被坏人抢了,父母准会打死我。应告诉孩子,他们的身体安全比自行车重要得多。
  4.小秘密要告诉妈妈
  向孩子保证,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只要孩子向父母讲明真情,父母都不会怪罪的,而且会尽力帮助孩子。当孩子向大人说实话时,他们应被充分信任。大人应当马上信任孩子并及时帮助他们。例如,在性骚扰事件中,如果孩子向大人诉说,而未得到信任,这种骚扰也许会经年累月地持续下去。
  5.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
  有权不听陌生人的话,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有权对毒品、烟酒坚决说不。
  6.不与陌生人说话
  孩子有权不和陌生人说话。当陌生人与孩子说话时,孩子可以假装没听见,马上跑开。生人敲门可以不回答,不开门。告诉孩子,对陌生人不理睬是对的,小孩没有能力帮助陌生人,大人绝对不会认为这是不礼貌的。
  7.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
  为了保护自己,孩子有权打破所有规章和禁令。告诉孩子,在紧急之中,他们有权大叫、大闹、踢人、咬人,甚至打破玻璃,破坏家具。司马光砸缸就是典型事例。
  8.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
  遇到坏人、地震、大火,孩子应当果断逃生,拔腿就跑。自警、自救、自助,可以不要等大人的指挥。
  9.不保守坏人的秘密
  告诉孩子,即使他曾发誓不告诉别人,但遇到坏人欺负一定要告诉家长,这些秘密千万不要埋藏在心里。比如有人欺负了你,他往往说:“小朋友,这个事告诉爸爸妈妈是不对的,咱俩拉个钩,这是咱俩自己的小秘密。”这个对不对?坚决不对,所以要让孩子知道他有不保守秘密的权利。
  10.坏人可以骗
  遇到坏人,可以不讲真话。机智应对,才是好孩子。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着家长文化素质低、家庭教育方式简单、过于依赖学校等诸多不足,为此,学校教育应积极加以引导,通过家长会、家访、校访等多种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营造出一种尊重、平等、民主、互补的教育氛围,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长会;家访;校访;沟通  教育不是学校的专利,全社会都有教育孩子的责任。可是在广大农村学校,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好多家长以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把孩子送上学,就完全托
期刊
2007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抚养教育未成年人。”“有关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应当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必要性,确立了家庭教育指导的法律地位,也表明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指导水平是社会发展中的大势所趋。
期刊
一、儿童为什么能“无师自通”  先说一个实例:笔者的孩子2岁多的时候,有一些表现让家长既吃惊,又困惑。有一天,他指着《北京晚报》,对他妈妈含糊不清地说:“妈妈,生活!生活!”我妻子不知道什么意思,问孩子“什么‘生活’?”孩子指着报纸,继续说:“生活!生活!”妈妈仔细一看,原来,孩子指的是报纸上有“生活”这两个字。妈妈大惑不解,谁也没有教过他呀,孩子怎么就认得这两个字?而且居然从报纸的字里行间揪出了
期刊
“男出女守”是一个社会学上的概念,指在外出务工家庭中占大多数的由男方外出工作,女方留守家园的家庭模式。这是在当今社会文化背景下出现的,男女双方婚育后选择的一种分工模式,由男方担负经济性角色,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在工作中,而女方则留在家中负责抚养和教育子女。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的人口呈风起云涌之势。之前的研究者从人口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多视角对留守
期刊
每个家庭,即使是那些散漫的家庭都有一定的规则。父母们总是制定必须具备的行为举止和不可逾越的界线。婴儿,尽管他不会说话也可以学习遵守某些规则。例如:每当他想要揪你的头发,你制止他,并以不允许的口气对他说他不能这样做,逐渐地婴儿会明白你的规则是不能揪头发。蹒跚学步的孩子,他们有了一定独立性与个人意愿,会做出与规则相违背的事情。他也许踢小猫或喝生水,也许在奶奶装有眼镜的皮包上乱跳,或自做聪明地拿走自选市
期刊
曾经在一本杂志上读到这么一个故事:“黑人司机载了一对白人母子,孩子问:为什么司机伯伯的肤色和我们不同?母亲答:上帝为了让世界缤纷,创造了不同颜色的人。到目的地黑人司机坚持不收钱,他说:小时曾问过母亲同样的问题,母亲说我们是黑人,注定低人一等,如果她换成你的回答,今天我定會有不同的成就。”的确,有时候父母的一句话就可以改变孩子的一生,因为父母是影响孩子一生最重要的人。所以在与孩子交流的时候,作为父母
期刊
学龄前是孩子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他们的思维还不成熟,只能接受具体,形象的东西;他们的注意容易被新奇、强烈和多变的刺激所吸引。富有各种情节的故事,正好适合孩子这一阶段的心理特征。所以他们爱听故事,百听不厌。经常给孩子讲故事,这对启迪孩子的智慧、培养性格、陶冶情操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是儿童早期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  每天在孩子情绪较好的时候,根据孩子的智力水平,可以选择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情节生动有趣
期刊
伟人是怎样造就的?明星是怎样升起的?他们非凡的才智从何而来?又是怎样萌芽、成长的?……人们似乎面对着一个个难解的谜。  著名教育家本杰明·布卢姆和他的助手,最近在芝加哥大学完成了他们的研究计划。这项努力历时五年,大约有一百二十位超级明星成了他们的研究对象。在这些知名人士中,有奥运会冠军、钢琴家、雕塑家、数学家和科学家。出乎人们的预料之外,研究结果表明:杰出人物的成功,其关键不在于天赋条件。布卢姆发
期刊
大教育观,从時间上看是终身教育,从空间上看是学校、社会、家庭有机配合的教育。它要求学校和家庭要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分工合作、密切配合,从而形成合力,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有专业的教师,在教育理论和育人经验方面往往比家长有优势,所以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就自然落到了学校和教师的身上。如果班主任能够充分利用家长会、即時通讯工具和家长建立稳固有效的沟通机制,帮助家长正确开展家庭教育,将会
期刊
内容提要:随着全球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信息化、多元化和现代化成为全球化发展的重要特征。多元文化成为全球信息化和现代化的主要特征。家庭教育作为一个国家或民族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如何在多元文化下实现与全人教育理论的有机结合,已成为现代家庭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多元文化的理念,引入全人教育思潮和理论,一方面探讨家庭教育与多元文化和全人教育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探讨如何将多元文化运用到家庭全人教育中去。构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