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是恶性肿瘤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但由于其作用机制使然,出现了假性进展、超进展等特殊肿瘤应答模式,对临床治疗决策和疗效评价带来了困难与挑战。2017年,欧洲核医学年会根据已公布的临床试验数据,报道了应用18F-FDG PET/CT评价肿瘤免疫治疗反应、判读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优势。在中国,自2013年正式开始ICIs的临床研究以来,已有大量的研究数据产生,如何在肿瘤ICIs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是恶性肿瘤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但由于其作用机制使然,出现了假性进展、超进展等特殊肿瘤应答模式,对临床治疗决策和疗效评价带来了困难与挑战。2017年,欧洲核医学年会根据已公布的临床试验数据,报道了应用18F-FDG PET/CT评价肿瘤免疫治疗反应、判读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优势。在中国,自2013年正式开始ICIs的临床研究以来,已有大量的研究数据产生,如何在肿瘤ICIs治疗中合理、规范地应用PET/CT成为亟待解决的临床和科学问题。鉴于此,由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PET学组牵头,针对PET/CT检查规范、ICIs治疗后PET/CT图像解读、疗效评价标准等内容,在结合文献、专家经验和委员会成员内部讨论的基础上,最终达成此共识,以期带动相应领域的技术普及与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维生素A、维生素D与手足口病(HFMD)发病、病情及其与抗病毒免疫指标α干扰素(INF-α)之间的关系,探讨维生素A、维生素D在HFMD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西安市儿童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住院的柯萨奇病毒A6(CA6)型HFMD 305例为病例组,选择同期于西安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体检的与病例组患儿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儿童10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维
体外膜氧合(ECMO)技术在儿童危重症已经逐步得到使用。ECMO可提供最大程度氧输送,但并非根治性治疗,适用于常规治疗无效的心和/或肺衰竭。现阐述ECMO的原理、应用原则、危重症应用及治疗方案等,在ECMO运行过程中需要团队精细化管理。
血液净化技术是重症患者治疗的一个有效手段,已从单纯肾替代扩展到多种疾病的治疗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支持治疗,近来血液净化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杂交式血液净化技术可用于不同疾病和不同毒物的清除。重症患者由于病情复杂,疾病变化快,需要个体化地制定血液净化方案。虽然血液净化技术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使用普及度较高,但仍不够规范,也存在盲目或过度使用的情况,儿童相关的循证证据较少,需要今后进行更多的临床研究工作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影响所有人群,尤其是儿童健康的世界性健康问题。达到并维持哮喘控制状态是儿童哮喘治疗的目的之一,而目前对儿童哮喘控制水平的评估尚缺乏客观、有效、简便的方法,这对哮喘的管理带来一定挑战。现就目前常用的哮喘控制水平的评估方法及支气管舒张试验在评估哮喘控制水平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支气管舒张试验的认识与应用。
目的提高对TP53胚系突变有关的遗传性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2月武汉儿童医院收治1例横纹肌肉瘤继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例,对患儿临床特点及基因检测进行分析,并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儿在9月龄时确诊为罕见的多形性横纹肌肉瘤,行单纯手术完整切除后未行化疗及放疗,7年后继发T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经突变基因检测及亲缘验证确诊存在TP53胚系突变。予长春新碱+柔红霉素+门冬酰胺酶+地塞米松
目的探讨院际急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转运团队主动院际转运237例急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转院前的危重评分、转运路程和需要的时间以及转运途中、住院期间相关资料和患儿的转归。结果237例患儿中,男162例,女75例;转运的中位日龄为6 d,中位体质量2.98 kg;转运前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86.
目的分析苏州地区儿童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流行病学特点及药敏变迁情况,以期对本地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指导建议。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21 176例因呼吸道感染入住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患儿鼻咽分泌物标本的细菌培养结果,根据年龄、季节、基础疾病情况及本次入院期间有无重症监护室(ICU)入住史进行分组,监测PA感染流行特点并动态观察PA药敏变迁情况。结果21 176份
目的研究褪黑素(MEL)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海马区细胞焦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参照改良Rice法建立HIBD动物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5只7日龄新生SD大鼠分为7组(每组15只):假手术组、模型(HIBD)组、MEL处理(5、10和20 mg/kg)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抑制剂处理(LY294002)组和MEL+ LY294002组。采用
目的探讨分析多学科联合诊治原发于颈部的神经母细胞瘤(NB)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8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3例多学科联合诊治的原发于颈部NB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肿瘤标志物[乳酸脱氢酶(LDH)、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尿高香草酸/尿肌酐(HVA/Crn)、尿香草杏仁酸/尿肌酐(VMA/Crn)]、肿瘤负荷指数(KTB)、骨髓细胞学检查
难治性细菌性脑膜炎目前暂无明确定义,其临床意义是指治疗过程曲折、疗效差、或病情反复或出现并发症,预后差或以死亡为结局的细菌性脑膜炎。该病的发病相关因素包括诊治不及时、病情重、病原学阳性、发生并发症或存在原发疾病。早期合理使用抗生素,正确使用激素,积极处理并发症,同时重视查找和去除难治性细菌性脑膜炎病因,对缩短病程及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