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多情的老师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k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曾说过:“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是国家的一件大事了,需要才能和全部的生活知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用什么方式来爱孩子是我常常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教育;爱孩子;交流
  提起他,我至今忘不了初次见到他的样子,穿着宽大的外套,方方正正的脸,又圆又大的眼睛,坐在教室里沉默寡言,不大和同学玩耍,更不与老师套近乎。他叫小升,是个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我担任他班主任兼语文老师。
  第一次接触他是因为他个人卫生的问题。那天,他从外面跑进教室,满脸汗水,脸上几道黑印,衣服鞋子也都脏的不成样子。我叫住他问道:“干嘛去了,搞得这么脏?”他看了我一眼,低头不做声。我又问一遍,只见他两脚挪动了一下,还不吭声。我有点急了,抬高嗓门:“你故意不说是吧?”他有点怕了,眼睛里闪出了几滴泪花。我心头一软,算了吧,拿了张纸帮他擦了擦脸上的灰土。我开始注意到这个孩子,他是从乡里来城里上学的农村娃,吃住在校外的一家托管中心。由于普通话不流利,所以很少与同学交往。
  小升的情绪并没有因为熟悉了校园环境而改变,上课心神不宁,小动作不停,课上不跟着读,不主动说,书写也一塌糊涂,他常常会沉浸在一个人的世界,任凭外面的世界“风起云涌”。木讷、茫然不应表现在这个年龄的孩子身上,看着他我又急又心疼,决定走进他的世界,唤醒这位沉睡少年,带他走出心灵的雾霾。
  一天中午,我特地来到小升寄宿的那家托管中心,找到负责他生活的阿姨。她说小升是爷爷奶奶送来的,小升妈妈是个外地人,跟他爸爸打工时认识的,生下小升不久妈妈就回老家了,以后就再也没回来看过他,小升一直是爷爷奶奶带大的。爷爷在家有个小作坊,平时特别忙,没人陪他、教他,所以孩子形成了现在孤僻的性格,懂得也远不如其他学生多。
  听了这些,我不由得把小升与一片荒蛮之地联系起来。没有生机的生活,怎会成就精彩的人生人呢?这是家庭的悲剧,更是孩子的不幸。没有比无视教育更让人无法原谅的,我怎能让悲剧再续演下去?
  每天放学,我会跟着学生的路队后面,一直送到家长指定的接送地点,这一小段路,小升总是落在最后。上了一天学,他衣服已經不整齐了,书包也是懒洋洋的挂在后背,其他孩子都在翘首期盼家人早早出现在自己的视线,而他无牵无挂,垂着头不急不慢地走着。我走近他,帮他把书包的背带调整了一下,让他背起来更舒服、更精神些,拍拍他的肩膀说:“抬头挺胸,像小战士一样走路。”他加紧了两步,跟上了队伍。以后我便天天提示他,他走路的姿势端正多了,脸上显现出几分自信。有时我只用眼神提醒一下,他便会意的冲我笑笑。
  一次教室打扫完后,我发现笤除、簸箕胡乱地摆在教室墙角,就想安排个专人管理比较好,这时,我想到了小升不是个很好的人选吗?第二天,等小组打扫完毕,我就叫大家把工具一律交给小升整理。我教他怎样清点数目,如何分类摆放,他做得很认真也很开心。我有意表扬了他几次,他越做越好。搞得班上的同学都嫉妒他,抢着要做这份差事。我注意到每次收工具,被同学围着,他是那么的精神和快活,一脸的幸福。我真心的祝福孩子,快乐的学习生活吧!
  偶然一次听说小升现在回到村里后,常跟村里的伙伴说我们城里如何如何好,你们乡下差远了之类的话,俨然以城里人自居,我听了觉得很好笑。看来他给自己有了新的定位,但对自己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准确的评价,我得找机会敲打敲打他了。一次我组织学生朗读,看他坐在一旁发呆,我悄悄过去,在他的耳边说:“我们城里孩子读书最有感情了,不信回去跟村里的伙伴比比看。”他很信服的看着我,投入到了读书中去。等齐读,比赛读结束后,我选了几名同学上讲台表演朗读,还特意选了小升,他当然不是读得很好,但比以前要好多了。下去前,我还不忘神秘的叮嘱他:“回去一定要和村里的伙伴比一比,你代表我们全班的水平,加油!”他使劲点点头,一脸信心。那以后,小升爱上了朗读,每天早上和同学们一块大声的朗读古诗、课文,好像是在为下一次的比赛而加紧训练。看着孩子投入的样子,我明白了信任和鼓励都是良药,它们能使人振奋而有力。
  有人说:对待学生要像对待情人、爱人一样,满腔热情,含情脉脉,更要始终不渝、不离不弃。当然这是句玩笑话,是一种调侃。但是仔细想想,又何尝不是这样的道理。老师要品尝到教育的甜蜜生活,那就真心真意的对待这群“小情人” 吧!
  做个多情的老师:
  用师爱去唤醒孩子,
  让那迷茫的眼神变得清澈;
  让那呆滞的表情变得鲜活;
  让那失落的心灵得到抚慰和依靠。
  “情人眼里出西施”,多情的老师满眼都是可爱的孩子、聪明的孩子、善良的孩子、勤快的孩子、自信的孩子、漂亮的孩子、快乐的孩子······因为她、他会用爱去滋润每个孩子的心田。
其他文献
摘要:学校管理虽然由校领导统一设计、领导,但是却同样关系着教师的职业环境与学生的学习成长环境,应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让师生双方都能很好地生成智慧,由此优化学校机构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初中校长应该要起到良好的领导作用,全面优化学校管理质量,为教师、学生打造一个优良的教育环境。本文将从坚持人文管理,多听“民意”诉求;坚持精细管理,实现责任分工;坚持合作交流,共享管理经验三个角度来分析初中校
期刊
摘要:在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当中,借助信息技术来展开教学工作,其不仅增强了学生课堂的学习体验,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成效,同时也推动了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和优化,并为今后有关初中英语的信息化教学提供了一些方法上的指导。鉴于此,教师在组织开展初中英语教学工作当中,应该对信息化的教学重视起来。既要革新自身的思维理念,借助信息技术来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又要改变以口述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快教
期刊
摘要:情境教学法以其知、情、意的独特魅力,成为历史课堂教学的首要选择。对学生而言,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能培养分析、概括、归纳历史信息的能力。对教师而言,通过教学相长原理,教师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及师德修养也有了很大提高。本文以《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一课为例,将情境教学如何运用到高中历史课堂做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情景教学;高中历史;对策探究  一、情境教学的概念及优势  情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微视频在各学科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正在实现灵活的应用。口语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为了提升学生们的英语口语技能,我在组织初中英语教学活动的时候,对微视频进行了灵活的应用。在本文中,将从课前、课中和课后这三个环节入手,就如何应用微视频实施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初中英语;口语交际;微视频;应用对策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微视频
期刊
摘要:数学,长久以来带给人们的印象就是重推理、重逻辑,不能胡编乱造。数学的这一特点,也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产生了压力,面临着挑战。初中生在理解数学知识的时候,存在不能结合生活背景、分析完善问题、参与实践体验等不足之处,阻碍了学生的进步。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综合学生的情况,提出有效的教学措施,帮助学生缓解压力,推动学生改进学习。由此,本文对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习惯进行了挖掘。  
期刊
摘要:学习语文最重要的就是学会阅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任课教师的重要任务。本文立足于初中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分别从“反复阅读,加深理解”“趣味教学,激发兴趣”“课堂朗读,培养语感”“鼓励教学,树立信心”这四个方面入手,针对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初中学生;阅读能力;策略研究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拖进和落实,在语文课程教学的学习之中越来越重视提高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不
期刊
摘要:初中是學生形成道德素质的关键时期,但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大多数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思想较为叛逆,而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对学生的成长有极大的帮助。因此,作为一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不妨通过能够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兴趣的情境教学法帮助学生进步和成长。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初中道德与法治;直观情境;问题情境;生活情境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进,广大教师也发现了长期使用单调的教学方法带来的弊端。从目
期刊
摘要:数学是初中阶段的重点学习科目之一,其对于学生的升学和未来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如今,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新课标给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调整,其要求教师要能在当前教学的基础上,借助有效的教学方法优化,实现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而为了达成新课标的要求,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能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找到其中的不当之处,并从此入手,实现有效调整的进行。  关键词:初中数学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活动是初中英语教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能够引导学生积累英语知识,帮助学生锻炼英语思维,并且促进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如果初中英语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学生的英语水平就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因而初中英语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对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进行研究,这样他们才能够对自己的阅读教学持以重视的态度,并且努力采取措施来提高自己的阅读教学效率。  关键词:阅读教
期刊
摘要:如何实现有效课堂的构建则是长久以来备受重视的教学课题。本文基于笔者的教学体会和思考就高中数学有效课堂的构建提出了几点策略性意见,即精心制定具体合理的课堂教学目标、根据目标确定相应的教学环节和过程、雕琢和打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反思本堂课的教学效果。鉴于构建有效课堂的重要意义,一线教师在平时应结合实践积极思考和探索相关问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构建;教学心得  有效课堂的构建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