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美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几点尝试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ang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知道,数学具有简单美、和谐美、奇异美等特征。但数学美却蕴藏于它所特有的抽象符号、严格语言,演译体系中。没有音乐中的抒情旋律、没有美术中鲜艳的画面、没有文学中动人的诗歌。因而缺乏数学素养的人往往感到它枯燥单调,神秘莫测,难以唤起审美情趣。著名的哲学家沙利文却这样说过:“优美的公式就如但丁神曲中的诗句,黎曼的几何与钢琴合奏曲一样优美。”而作为当今时代中的一名数学教师更应该清楚并运用数学中的数学美,把它渗透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置身于数学教学情境之中,发展思维,提高能力。
  一、数学美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揭示数学美,提高学生钻研数学的主动性
  數学学习虽然在创造性欲望的满足上无法与数学发现相比,但同样可以享受到“再发现”和“再创造”的喜悦。一个概念的透彻理解,一个定理的巧妙证明,一个公式的正确使用,一个方法的恰到好处的运用,特别是一道难题经过冥思苦想后的突然悟出,真似“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圆的计算的教学中,为了加强学生对圆面积推导过程的理解和应用,我应用了数学中的简单美特征,发给学生材料,先由学生按照印好的线剪拼,推导计算公式,然后小组讨论能否拼成其他图形。学生在相互讨论中剪拼成了三角形、梯形,在我的指导下也推导出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在这过程中,他们兴趣盎然,眼中闪耀着成功的喜悦。
  (二)启迪思维活动
  开发智力,提高能力的核心是发展思维。在数学学习中,一个数学题的解法是否合理,除了有实践标准和逻辑标准之外,还有美学标准。
  例如应用题的解法常有多种,我们也提倡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化,那么在这多种解法中如何判断其优劣呢?其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标准——是否简捷。如:“一条路长1200米,某工程队前3天修了全长的1/5,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路还需几天?”
  解法一:(1200-1200x1/5)÷(1200x1/5+3)=12(天)
  解法二:1200+(1200x1/5+3)一3=12(天)
  解法三:[(1-1/5)÷1/5]x3=12(天)
  解法四:3÷1/5—3=12(天)
  后两种解法运算量小,道理也很清楚,特别是第四种解法.利用天数与与工作量的关系,一下子算出总天数,再减去已用的3天,马上得解,因而也是最清楚、最美的解法。
  (三)深化理解知识
  在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这一课的复习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回忆了所学过的平面图形,然后组织小组讨论我们可以把这样的平面图形怎么进行分类?为什么?讨论和分类的过程,也是理解这些图形的内在联系的过程,学生通过图形的分类及用字母表示数量,得到的各种计算方式的极为优美的简洁的表达形式,体会到了数学所特有的美。
  (四)陶冶思想情操
  爱美是人的天性。人之爱美,在年少时尤为突出,我们要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开启心灵,引起精神的升华。充分利用生动的材料.以数学美的魅力拨动学生的心弦,使他们在享受数学美的愉悦中增长知识,受到教益,并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才能收到陶冶情操的良好效果。
  在教圆的周长这一课时,我结合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他把圆周率的值精确计算到了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在古代是多么的伟大啊,不言而喻,我国数学的辉煌成就中所体现出来的数学美,是给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材料。又如,数学中的曲线不仅具有柔和而流畅的外形,而且还可以赋予丰富深刻的含义:圆,象征完美,象征团圆,而曲线则暗示着某种人生真谛。
  二、实施美育的尝试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数学美虽是一种真实的美,但它是美的高级形式。因此,数学究竟美在何处,学生不可能轻易意识到。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美感直觉,引导他们去发现美鉴赏美,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例如:在数学“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时”,我先用多媒体放映生活记实片,带领学生观察生活,到生活中去寻找数学。学生观察,捕捉到生活中的许许多多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然后定格在数学图形上,让学生提出问题,并思考如何解决,这样变抽象的说教为形象的演示。利用多媒体手段,打破时空局限,激活创造思维。
  (二)创造数学优美环境
  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数学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教学规律。运用美育原则,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把数学材料的静态集合转化成切合学生心理水平的教学的动态过程,造成一种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数学与艺术交融,教师与学生共鸣的优美环境。
  例如,为了推导圆锥体积公式,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1、提出问题,引起猜想。
  问:我们是怎么推导圆柱体积的?现在要推导圆锥的体积,该怎么办?为什么?继而通过讨论,引起猜想。
  2、实际演示、证实猜想。
  拿出事先准备的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把它们的容积近似地看成它们的体积,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讨论:如果不等底等高,结论能成立吗?
  数学教学的实质是思维过程的教学,教师须对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从宏观结构到微观环节都作精心布局,使教学动态系统可控和谐,使教学过程层次分明,起伏跌宕。环环紧扣,师生情感得到充分交流,让学生在优美的教学环境中受到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教学技能是教师素质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实施,教学技能在原有的内容上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如实施“探究式教学”的技能、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有机整合及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技能等。因此,教师在培养自身教学技能时,应适应新课程理念,将理论课程的学习与实践训练互相结合,同时重视实验,自觉反思来有效培养教学技能。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教学技能;培养;中学物理  1引言  随着我国实施教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血脑屏障及其紧密连接ZO-1和occludin表达量的影响,从血脑屏障紧密连接蛋白的角度探索本方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以改进后的Zea-Longa等人的线栓法通过阻断大鼠一侧(本实验选用右侧)大脑中动脉制造局部梗死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选用成年SD大鼠共54只,均为雄性,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
对于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语文学科最难应付的就是作文。因为初中阶段的作文已不再像小学那样单纯的写人记事了,“写作文真难!”这也许是众多学生的烦恼吧。学生对作文的这种心理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情绪呢?孔子有句话说的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我觉得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然而学生的写作兴趣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指导学
期刊
摘要:对于初中生来说,在没有最起码的英语语言知识, 缺乏有利的语言环境的情形下。让学生运用这一语言去写作,恐怕是教育者的一厢情愿的事,是欲速则不达的。若要勉强学生去写作,要么马马虎虎了事,要么随手抄袭一段课文来装装门面。因此,只有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准确无误、透彻地传授给学生,并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才能让学生学会运用,从而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关键词:初中学生 书面表达 基本方法  近年来,无论是
期刊
整个人类 发展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历史。自从人类第一次站立,第一次举起手中的石器工具,第一次摩擦生火,第一批形象文字的出现,直到今天人类社會灿烂的文明,曾进行了无数次的创新。正如江泽民所说的那样:“无论哪一个民族,哪一个国家都需要一代人接一代人自强不息地奋斗,都需要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的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众所周知,学生的知识是教师在课堂上一点一滴教出来的,课堂上能否培养学生的创新
期刊
【摘 要】本文试图从课件制作经常出现的弊端、课件制作的可操作性和英语学科的特点等方面,来分析高中英语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现状;从多媒体课件的实用性,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和注重素质培养等方面分析课件制作的策略。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现状分析;策略;教学    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技术也在不断地溶入教育教学,然而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技术,只是一
法制含量对电视法制节目而言相当重要。电视法制节目决不满足于自然主义地展示案例和情节,它在展示案例的过程中或之后,一定要融入法理的分析和法律知识的传播。法制含量是法
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和学校都对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市场营销专业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尤其是职业性较强的高职院校,专业的发展成为重中之重,但是近年来,各个高职院校都
教育评价制度被列为素质教育的关键,可见其地位十分重要,教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是学校管理的基本环节,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也应该是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组成部分。教学评价应从现代教育的特点出发,发挥课堂教学评价“以评价促教学,以评价促发展”的功能。教师应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接纳、赏识学生,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而这正是新课程学生评价所倡导的改革方向,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发展
期刊
[摘 要]英语阅读是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而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也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想要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需要多读多练,同时认真总结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这是英语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  [关键字] 英语教学;阅读习惯;阅读策略;  一、阅读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中学英语大纲指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中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口头上、书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