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小学生乐学爱上数学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ijun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执教已好些年了,布置并批改过不少的数学作业。作业是小学教学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更是体现学生课堂接受程度的一个载体。如何让布置及批改作业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很好的沟通方式?成为学生乐学、乐于写作业动力呢!下面谈谈我的个人看法:
  关键词:兴趣 乐学 数学作业 及时 堂上练习 即改 批改 评价 减轻负担 评语 鼓励
  一、教师要博学、彰显个人魅力,要言传身教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可是对于出生及生活于农村的刚刚踏入校园的小学生来说,她们在入学之前一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前教育的,也还没有人挖掘出她们的兴趣,这个阶段好玩是每位小学生的天性,没有人是天生自律的。如何让学生们喜欢上老师,是每位教师需要思考的,老师要博学,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各方面的知识都懂一点;老师要懂得幽默,会调动课堂氛围;老师要礼貌有修养有内涵有气质,利于学生亲近。亲其师而信其道,只要学生喜欢老师,她们就会喜欢上老师的课,就会天天盼望着去学校,去问着老师要作业来写。
  二、尽量多让学生堂上练习、堂上即批改作业
  教师讲了例题后,为了及时的跟进及更好了解学生掌握的程度?可以当堂练习,布置的题难度跟例题一样就好了,写得快的同学老师堂上马上批改,慢一点的同学就课堂评讲,同桌之间交换着改。这样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及快速完成作业。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作业上的满分及老师的好评,都是他们非常希望得到的。
  三、课后作业要分层次,有难度适中的,也要有拓展题,作业批改要及时
  学得快的同学,布置多一题拓展题,其余的学生布置难度适中的作业就好了,不要让学得快的同学觉得无所事事,没有挑战性。另外教师要及時评改学生的作业,因为那不仅是对学生“劳动成果”的及时肯定,而且会对学生的行为提供及时的反馈,有利于师生改进教与学的方法,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及时评改学生作业。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还可以起到督促学生的作用,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工作积极负责的精神。在教师这样的工作作风下会使学生潜移默化,有利于学生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如果学生作业完成后教师不能及时评改,将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教师也将不能及时、全面了解学生,也不知道自己教学工作中存在哪些方面的不足。这样又如何能让学生乐学呢?又怎么能够很好的提高教与学间的效率呢?同时还会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教师对工作不够负责,做事慢悠悠的,我以后做作业也可以慢慢做。久而久之可能就会有更多的学生会养成拖欠作业的坏习惯。
  四、作业批改多花心思,分层、分项评价
  有多种解法的题,对成绩好的同学在批改的后面可以多问一句:还有别的解法吗?好的作业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如果一味注重解答过程正确与否的评价,就不利于学生各种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且不利于激励学困生。作业评分用指定规范的等级符号表示,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并写明批改日期。对书写整洁、解题具有独到之处的学生,教师要有针对性的批注,可以用上“优秀+”等,还可以写上激励性的批语,如:“你的作业有进步了,老师很欣慰见证到你的进步。书写字迹要工整,用楷书书写,别写太急,老师相信你也可以书写得很工整,很工整字很漂亮!方法真好!写得真棒!加油!等等”。还有用引导性的评语如:“在认真的思考一下”“题目给出了哪些数据呢?”“找对条件”“找准数量关系”“反过来试试看”“第二步该算什么”等评语指导学生展开思考......”总之评价可多样、只要恰当就好。总的来说批改作业要多肯定、鼓励、赞扬学生作业的成功、进步,同时要指出作业中的错误缺陷,并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己改正。
  五、小学生忘得快,练习巩固很有必要
  作业比较多,批改方式可多样化,适时减轻负担。作业本上的批改方式提倡全批全改,对个别性错误批改时圈出强调重写、重复性错误则提倡采用面批面改方式与针对性辅导相结合,针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讲解,更有利于了解学生错误原因,帮助学生弥补知识错漏或改进思维方式。
  练习册的练习则可以适时减轻负担:(1)老师黑板上评讲,学生同桌交换批改,在“改”中“学”。学生在交换批改中,既能从中吸取教训,避免自己也犯类似的错误,又能借鉴别人好的解题方法,共同提高。(2)建立作业批改小组,在“改”中“教”。教师根据全体学生优等生的数量,分成若干小组,每位优等生领一小组,组织好自己小组间轮流批改作业。教师在小组轮流批改作业过程中,要抽改每组的部分作业,具体了解学生作业中出现错误的情况。每组作业批改完后,小组成员要进行讨论。教师从学生讨论的问题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在讨论中,既培养了表达能力,又便于作业的交流和知识的回顾。同样也可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总之,小学阶段的教师要适应时代,要融入素质教育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要正确评价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还有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要尽可能多样化些、趣味性些,层次性、有简单易懂的同时也有拓展题,能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对他们的用心及关爱。从而引导学生勤学、乐学!
其他文献
物理是一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学科,用于剖析自然现象、了解本质、发现规律。从事物理研究的人才要具有活跃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的思维,具有科学的态度和精神。因此学生在求学阶段锻炼自己思维活跃性、逻辑性和创造性以及培养科学的态度和精神是非常必要的。  新课标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构建上注重了学生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知识的认识过程,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对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三方面作
期刊
一、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首先,从养成良好的阅读姿势做起,如每次读书之前,可引导学生诵读口号:“脚放平,身坐正,离一尺,左轻按,右慢移,读准音,不加字、不漏字,要动笔,留痕迹”这是最开始指导阅读的儿歌,就是养成良好的阅读姿势,以及最基本的读课文的要求就是把课文读正确。一种良好的阅读姿势和阅读习惯的养成并非易事,需要时刻纠正孩子的坐姿等不良的阅读习惯,这个过程必须贯穿整个一年级的阅读教学。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和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启蒙阶段,奠定着人生的基调与走向。俗话说,三岁见大,七岁看老,在这个阶段,小学生如果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拥有持久的学习兴趣,就能更好地完成数学学习任务,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同时,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与生活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兴趣应当成为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教师当在教学实践中时刻贯彻这种
期刊
“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征求意见稿)”界定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指学生应具备、能够适应生活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必要素质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出9项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民族认同、国际理解;人文精神、科學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习、实践创新。那么,作为一门基础语言学科,英语核心素养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中国
期刊
一、课程标准对阅读的要求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中,对阅读作出了明确的要求: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在《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设计思路里又提到“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
期刊
一、尊重幼儿差异,建构分线课程  1.关注点的差异  桑与蚕自古就是绝妙的搭档,在激烈的讨论后,孩子们对桑与蚕有着浓厚的兴趣也生发出不少疑问“桑树什么时候发芽?”“桑叶只能给蚕宝宝吃吗?”“蚕宝宝是不是就是毛毛虫?”“蚕宝宝会咬人吗?”……面对孩子们两方不同的关注重点,我们决定围绕蚕与桑开展一次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开展之前进行了双线的课程预设。  2.兴趣点的差异  关注点的不同意味着兴趣点方向的
期刊
一、让课堂“本分”起来,让学生“厚实”起来  语文课要“本分”。所谓本分,就是语文教学要体现语文工具性的特点,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和培养。语文课就必须训练学生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能力是以知识为先导的,任何技能的形成,首先是要懂得这门技能的要领,然后反复实践,熟能生巧,形成习惯。  语文的规律就是理解和表达的规律,语文的真本领就是理解和表达的本领。因此语文课要本分,要强化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
期刊
自上学期开始,市教研室组织开展了小学数学学生动手操作有效性的专题研究,我校教师也积极参与了其中。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准备、研究交流、课堂实践,大家越来越认识到动手操作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是学生充分体验知识建构过程的重要方法,对学生“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专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在课堂上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教学方式已经逐渐被全校教师所接受,动手操作也成了学生在课堂上乐此不
期刊
理论依据: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科学观念及应用、科学思维与创新、科学探究与交流、科学态度与责任。在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四要素中,科学探究是一个过程,是一种学习方式和研究方式,是学习科学观念、发展科学思维、形成科学态度与责任的手段和途径,同时也是一种综合能力。科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与责任是通过科学学习而形成的核心素养。  在科学课
期刊
一、课始微积累——从每课一诵开始  (一)从不知预习引入  预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前导,是课堂教学的准备阶段。预习充分了,能显著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在开展“每课一诵”时,一定要注意和所学课文的有效衔接,把积累的过程和学生预习的过程有机结合起来,避免积累的随意,增强积累的针对性。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一直把预习和课前积累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课前搜集与课文有关的名言警句,在课始进行交流。  (二)从背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