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过程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es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让课堂“本分”起来,让学生“厚实”起来
  语文课要“本分”。所谓本分,就是语文教学要体现语文工具性的特点,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和培养。语文课就必须训练学生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能力是以知识为先导的,任何技能的形成,首先是要懂得这门技能的要领,然后反复实践,熟能生巧,形成习惯。
  语文的规律就是理解和表达的规律,语文的真本领就是理解和表达的本领。因此语文课要本分,要强化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惟有如此,学生才可以练就一套过硬的本领,才可能有扎实的基本功。
  优秀文学作品的优美意境、动人情感、深邃思想无不要借助语言的外衣来表现,如诗歌的诵读,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理解、品味语言,体味作者的感情。长此以往学生的基本功会越来越扎实。教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一位引导者、示范者、参与者,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分析应该是给学生的一种示范,是交给学生的一把钥匙,学生应该拿着这把钥匙积极主动地开启教师预留给学生的空间。
  此外对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师要鼓励学生背诵。教师甚至可以示范背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效应。背诵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功,教学过程中本人非常重视诵读,背诵的过程就是一种积累,厚积才能薄发。熟读成诵,对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有极大的帮助。背的东西多了,头脑中信息储存丰富了,语感自然就形成了。不仅如此,背诵还可以促进思考,提高理解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将阅读、品味、背诵几者结合起来,无疑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真正让学生厚实起来。
  二、让课堂“丰富”起来,让学生“活跃”起来
  语文学科有其特殊性,首先学习活动的设计既要有效,又要新颖有创意。
  如我设计《荷花淀》赏析“环境美”这一活动,其中“月下之景”是小说最美的部分,除了让学生有感情的读和赏析外,我还设计一个填写对子的环节,我出下联“庭院地白,如霜如水,心牵挂,在水一方,柔情要比月辉长”,学生填上联,也可以自己写一副对联,这样学生不仅仅要将文本读透,还要用另一种形式表达出来,体会“诗体小说”的特点,最后我也写个一个上联助兴“雾笼荷塘,似梦似仙,风过处,暗香浮动,芦花更比荷花香”,要比我写的更美,超越老师,学生的兴趣更高涨。
  同时,作为老师要舍得留时间给学生去开拓课外的知识田园,课内、课外是学生获取知识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让课内成为夯实基础的主战场,成为课外的成果的展示厅;让课外成为课内的采集场,成为课内的拓展区,两者有机结合,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师生互动,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且要指点行进的路线,要知道,任凭学生自己去拓展阅读空间,有可能误入迷途,因此教师必须要指导,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兼顾课内与课外的联系。
  三、让课堂“美好”起来,让学生“高尚”起来
  新课程标准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教学必须本着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发现探究创新的能力的原则去实施,使课堂尽可能多几分活力透出几分生机,让学生在美好的课堂上提高文学素养。
  如诵读诗歌,让学生读出诗意。美国作家约翰·卢保克在《读书的乐趣》中向我们描述了书籍的迷人魅力:“书籍所赋予我们的思想比现实生活所賦予我们的更加生动活泼,正如倒影里面反映的山石花卉常常要比真实的山石花卉更加多姿迷人。”那我们就要用自己的方式来演绎书提供给我们的所有的芬芳。经典配乐配景朗诵便是一个不错的途径,学生眼中那一个个文字将不是毫无表情的生硬的印刷符号,而是一个个带着或清脆、或缠绵、或灿烂、或忧郁的生命,在我们的眼前站立起来,引领我们触摸那一份份或诗意或浪漫的情怀!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就教师读书对学生的影响作了精辟的阐释:“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其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的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
  一名好的语文老师,应该是一名出色的向导,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去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学中尽可能启迪他们的心志,使他们学会感受鉴赏,学会思考应用,学会发现和创新。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给所学教材及教材所涉及的内容注入些时代的“活水”,将教材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极尽所能扩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在“智慧苑”中,“走进作者”“走进文本”“赏读美文”,尽可能让学生去体会、去品味作品中的美蕴,汉字是有生命的,文本中的每一个字都可让学生触摸到一种真实的呼喊和一种惊异的精神力量,它可以锋利、真切,直抵学生的灵魂。
  选入模块中的文本,大多是经典,作为教师要有这样的理念,用经典来指导生活,用生活来还原经典!要让学生意识到,每一部作品都是作者情感、认识、经历、见解的综合体,还要通过作者来解读经典,通过经典来走进那一个个高贵的灵魂!
  每当这时,我感到课堂真“美好”,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成了他们展示思想的大平台,他们会借对作品中人物的品评来发表自己对人生的理解,有时真的会让教师也感动、震撼。
  一种理念决定了一种高度,一种境界,我从教学设计的初衷到教学过程的实施,都力求体现语文教学的本质,着力要求课堂要达到和谐完美的动态和充满生命活力的境界,虽然不能做到步步优效,但起码要做到有效。希望自己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能够站得更高,看的更远……
其他文献
一、创造轻松愉快的环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领跑者。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每次的语文教学中,我都在课前精心地准备各种资料,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多种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揭示每个课题,这样的教学,学生会很容易入情
期刊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要面对、尊重、改善学生个体差异,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要通过多样化教学,对不同学生能够进行不同的人指导,使不同学生都得到发展。尤其是随班就读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要让他们成了随班就坐。  一、创设课堂教学条件  随班就读生因为其先天或后天的缺陷问题,往往表现出来各方面不如他人,经常受到同学的歧视、老师的忽视。由于学习意识不强,根本谈不上主
期刊
一、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内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加速,学好英语对学生的人生发展越来越重要。在初中阶段学习英语,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和英语应用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新时代下的初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教学应注重素质教育,要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避免死记硬背的填鸭式教学。初中英语课程的核心素养应包括,良好的英语应用能力、理解国内外文化差异、发展英语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将
期刊
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历史习题的讲解如何实施新课程理念呢?我们可以从练习题教学的准确性、层次性和有序性、人文性和主体性、深透性等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一、准确性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时代也在前进。新事物和新观点也是层出不穷,孰是孰非,往往通过争论更能泾渭分明,那么“争论”的基础则是不同观点之间的交锋,它必然引起学生们的独立思考,慢慢变成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大脑的逻辑思维,
期刊
物理是一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学科,用于剖析自然现象、了解本质、发现规律。从事物理研究的人才要具有活跃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的思维,具有科学的态度和精神。因此学生在求学阶段锻炼自己思维活跃性、逻辑性和创造性以及培养科学的态度和精神是非常必要的。  新课标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构建上注重了学生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知识的认识过程,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对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三方面作
期刊
一、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首先,从养成良好的阅读姿势做起,如每次读书之前,可引导学生诵读口号:“脚放平,身坐正,离一尺,左轻按,右慢移,读准音,不加字、不漏字,要动笔,留痕迹”这是最开始指导阅读的儿歌,就是养成良好的阅读姿势,以及最基本的读课文的要求就是把课文读正确。一种良好的阅读姿势和阅读习惯的养成并非易事,需要时刻纠正孩子的坐姿等不良的阅读习惯,这个过程必须贯穿整个一年级的阅读教学。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和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启蒙阶段,奠定着人生的基调与走向。俗话说,三岁见大,七岁看老,在这个阶段,小学生如果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拥有持久的学习兴趣,就能更好地完成数学学习任务,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同时,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与生活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兴趣应当成为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教师当在教学实践中时刻贯彻这种
期刊
“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征求意见稿)”界定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指学生应具备、能够适应生活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必要素质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出9项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民族认同、国际理解;人文精神、科學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习、实践创新。那么,作为一门基础语言学科,英语核心素养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中国
期刊
一、课程标准对阅读的要求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中,对阅读作出了明确的要求: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在《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设计思路里又提到“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
期刊
一、尊重幼儿差异,建构分线课程  1.关注点的差异  桑与蚕自古就是绝妙的搭档,在激烈的讨论后,孩子们对桑与蚕有着浓厚的兴趣也生发出不少疑问“桑树什么时候发芽?”“桑叶只能给蚕宝宝吃吗?”“蚕宝宝是不是就是毛毛虫?”“蚕宝宝会咬人吗?”……面对孩子们两方不同的关注重点,我们决定围绕蚕与桑开展一次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开展之前进行了双线的课程预设。  2.兴趣点的差异  关注点的不同意味着兴趣点方向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