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鲆鳃淋巴样组织内免疫相关细胞的超微结构

来源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23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电镜技术观察海水鱼类牙鲆鳃小片的基本结构及其免疫相关细胞的分布和形态.牙鲆的鳃小片主要由扁平上皮细胞和柱细胞构成,血窦腔极为发达.鳃小片在功能上可分为两个区:气体交换区和免疫区.气体交换区位于上半部分,血窦内主要分布着红细胞;免疫区位于鳃小片基部,血窦腔中分布着各种免疫相关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和酸性粒细胞.此外,还观察到了泌氯细胞和粘液细胞.研究结果证明,牙鲆的鳃在局部粘膜免疫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鱼类免疫体系中的有机组成成分之一.
其他文献
光合细菌Chromatium vinosum含有一种可溶性氢酶和一种膜结合态氢酶.在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为1 μmol/L的Se,细胞中可溶性氢酶的含量增加1.7倍.C.vinosum可溶性氢酶可以利用甲
以酮洛芬乙酯为唯一碳源,经过两轮富集培养从土壤中分离得到45株优先生成(S)-酮洛芬和25株优先生成(R)-酮洛芬的菌株,其中产物对映体过量值高于85%的分别有13株和9株.在25株
鉴定了从浙江省各地采集的60株水稻纹枯病菌株的菌丝融合群归属情况。该60个菌株均与AG-1融合群的3个亚群AG-1-ⅠA、AG-1-ⅠB、AG-1-ⅠC的标准菌株融合,当属AG-1融合群。其中
人类诱导多能性干细胞(iPS细胞)的出现被誉为生命科学领域里新的里程碑,它建立了一种全新的、相对易操作而较稳定的体细胞核重编程方法,在生物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具有
己烯雌酚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非甾体雌激素,能有效促进动物生长,因而广泛应用于畜牧养殖业,但由于其易在动物体内残留并产生严重的致癌作用,许多国家已经禁止在饲料中添加己烯雌
随着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发展,抗体库的构建方案日趋成熟,使人们可以从人源噬菌体抗体库中淘选到全人源化的基因工程抗体[1].为抗病毒、抗肿瘤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治疗,开辟
在自然湿地及含水沉积物中铁的还原是纯化学过程还是生物学过程,这一问题直到80年代末才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过去认为,厌氧环境中低氧化还原电位的发生是氧的微生物消耗的结
纤维堆囊菌不同菌株不但表现细胞和子实体形态的差异,而且代谢产物的组成和生物学活性也存在差异.纤维堆囊菌对革兰氏阴性细菌不表现任何抑制活性,部分菌株可抑制革兰氏阳性
核因子κB(NF-κB)是近年发现的一种重要转录因子,参与多种炎症细胞因子及免疫基因表达的转录、调节.一般情况下,NF-κB与抑制蛋白IκB结合呈非活性状态,受刺激激活后与其抑
目的了解脱氧尿嘧啶核苷酸(dUTP)掺入量与尿苷酶(UDG)抗污染的关系.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将50%dUTP和全dUTP掺入HCV cDNA,并观察UDG的抗污染效果.结果0.05U、0.1 U、0.2 U的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