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孝德教育探究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hai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而孝文化在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百善之先,诸德之首。著名学者黎鸣说:“中国人最主要的生活习俗是孝敬父母。”孝敬父母,这是人类对生命的爱敬意识,是人类相生相养的自然情感,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是做人的基本规范。
  
  我国孝德现状
  
  孝德是我国古代长期社会实践的历史产物,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然而,孝敬父母,这看似天经地义的事情,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却似乎变得越来越被人们所忽视。现实社会中孝德的缺失随处可见,具体表现如下:
  1.尊老敬老意识淡薄
  当代中国社会的变化,给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造成极大影响,受物质利益的驱使,现实中一再发生对老人不尊敬、不体谅父母甚至虐待父母、杀害父母的事情。公交车上,老人站立,年轻人坐着的情况比比皆是,现实生活中打骂父母、恐吓老人的行为更是屡屡见诸报端。在某些人眼里,占中国人口总数11%的老年人群已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绊脚石,成为被社会边缘化的一个群体。尊老敬老意识的淡薄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一个不争的现实。
  2.养老观念淡化
  中国老龄人口近六成分布在农村,而农村的养老观念却令人堪忧。2005年,黑龙江省人大代表翟玉对全国农村孝道现状进行了普查,对10401名60岁以上农村老人调查的结果显示,5%三餐不保,93%一年添不上一件新衣,67%吃不起药,86%得了大病住不起医院,85%自己干农活,97%自己做家务,在农村,吃的最差的是老人,穿的最破的是老人,小、矮、偏、旧房里住的是老人,在田里干活和照看孙子一辈的多是老人。老人成为农村被严重忽视的一个群体。在城市,大多数老人虽然衣食无忧,但是子女对其在精神上的慰藉却少得可怜,养老观念淡化依然严重。
  以上我国社会孝德现状的存在,也直接导致了大学生这一群体孝德意识的淡薄,各种不孝之行屡见报端。例如,2006年5月28日的《新民晚报》上的一则关于大学生因为母亲衣着破旧,怕自己在同学面前丢脸而拒母门外的消息,在大学生这种看似残酷、冷漠、无情的举动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现代社会亲情的流失、孝德教育的缺失。
  
  高等院校孝德教育现状
  
  孝德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教育的“教”字,从字形看,从“孝”从“文”,表明与孝有关。甲骨文“教”字,左边是“孝”,右边是用手承受。由此可见,孝道教育在传统中国的社会教化和学校教育中的根源和首要作用。而目前我国高校孝德教育的现状却是令人担忧。
  1.相应的课程设置欠缺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时代,大学生已不再是“天之骄子”,已经成为社会的一个普通群体,而且从一入学就面临着激烈竞争的就业形势的压力。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的能力,很多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公共英语课和专业课的设置,或者注重大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通过提升考研率来提高就业率,把学生塑造成学习和考试的机器;或者注重大学生实际专业能力的培养,使其在大学期间掌握一门技艺,以便顺利就业,而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除了国家规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外,欠缺对传统美德课程的设置,孝德教育的课程更是难得一见。
  2.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化
  思想政治工作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但是长期以来,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人员配备不足以及商业铜臭的污染,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存在严重形式化的特点。许多理应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园文化活动却片面追求轰动效应或者迎合学生的追星情结,过多地注重形式而忽视内涵,急于一时的成效而忽视长期的教育,很难使大学生做到对道德认知的知行统一。
  3.相关的奖惩制度不健全
  关于孝德教育问题,学校没有设置相关的奖惩措施。一旦学生无视或者是违反了孝德教育,学校没有相关的制度来惩治这种种不良行为,相应地,如果学生做了好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做到了常人无法做到的孝行,学校也没有相关的奖励措施。这无形之中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以为不管我怎么做都是这样,和别人没有什么不同,于是乎,千篇一律,自由自在,哪管他还有孝德一说呢?
  
  孝德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学校是孝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孝德教育应以“孝”为灵魂,以“爱”为内容,以“人”为对象,以“众”为目标,即孔子所谓的“泛爱众”,墨子的“兼相爱”。大学作为社会高层知识分子求知的殿堂,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是其首当其冲的重要任务,同时大学也是育人、树人的场所,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孝顺的美德,也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具体说来,对大学生进行孝德教育,要密切联系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尽力做到以下“五个结合”:
  1.要坚持理论教育和孝德实践相结合
  重视践履、强调修养,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特色之一。在进行孝德教育理论灌输的同时,要有计划地开展类似“写信”“分担家务劳动”“谈心”等实践活动,让父母子女在情感的交流沟通中体会和感悟亲情的快乐,享受精神生活的充盈。实践得知,有效的孝德教育行为活动,即“行孝”活动实践,对于内化学生良好道德情操、规范学生的社会行为等都有很大的作用。高尔基有句名言,“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定命运。”即要通过日常生活的具体行为来落实孝德教育的精神实质,使孝德教育由隐性的后台走向显性的前台。
  2.坚持主动教育和互动交流相结合
  和其他课程一样,孝德教育中单向的说教方式不仅是枯燥的和落后的,而且易于产生逆反心理,影响教育效果。因此,应当采用互动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主体间性的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各种道德情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课堂讨论,命题演讲,交流体会等。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互动交流,不仅使教师提高了教育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而且大学生自己也可以在与他人的交流对比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在学养的积淀中把持自我,切断不孝思想滋生蔓延的根茎,从而促进自醒,促进孝德情感的升华,使道德意志,孝德修养得到提炼,孝亲观念得到巩固。
  3.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
  学校在大学生孝德教育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强调较多的是要求学生理性的控制情感,教导学生只有勤奋学习,掌握知识才是正道,对未来工作做好准备和个人成才的规划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这种正规的教育使年轻人脱离社会,对他人的生活和幸福漠不关心。就孝德教育而言,除学校教育活动外,家庭教育同样起着重要的、有时甚至超过学校教育的作用。良好的家庭环境会促使大学生尽快养成关心帮助他人,加快大学生孝德品质的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尤其是社会舆论不仅可以引导大学生构建科学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而且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对孝德行为作出正确的选择和评价。
  4.坚持集中教育和长期教育相结合
  按照马克思主义修养观,人的本性或者人的道德品质的善恶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人的向恶、向善的能力是后天形成的。既然是后天养成的,因而就必然是可以改变的。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孝心的养成也要基于良好习惯的培养。由于思想道德教育的课内时间本来就是有限的,包括孝德观念在内的各种道德观念的确立、巩固和加强,就必须通过采取适当的再教育和强化的措施来完成。譬如,可以通过节日、党团组织活动、假日社会实践、敬老活动、观看孝德题材的电影、影视等不断进行引导和暗示,以使大学生孝德教育的效果得以保持下去,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5.坚持理论灌输和观摩学习相结合
  在大学生孝德修养锻炼中,学习先进分子的优良品质也是一个重要和有效的方法。因为大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一般要经过“内化”和“外化”两个阶段,从认识孝德的重要性到产生增强孝德观念的信心,是社会意识内化为个体意识的飞跃,而信心信念再到产生关爱孝敬父母的行为,更是一种最关键的飞跃。社会对先进分子的优良品质的肯定、宣传和弘扬,尤其是尽孝模范活生生的例子,将会使大学生思考自己将何为,能何为,从而在其思想中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感染力,为其孝亲观念的树立起到其他教育形式不能达到的鼓舞、教育和鞭策的作用。
  总之,大学生的孝德教育是高等院校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重要方面,对于贯彻十七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电子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机器的迅速发展,语音技术被应用在数字通信、智能控制等领域。由于语音信号的引入,打破了原有人机接口在地点和设备方面的限制,改变了人和机器之间的关
张国利同志是水矿集团公司大湾煤矿采煤二工区党支部书记。他参加工作近30年来,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生活上也时时作表率。尤其是他尽心尽力孝敬老人的先进事迹,一时间成为矿区流传的佳话,成了千百个家庭教育孩子的榜样。  张国利一家上有5个老人,下有小孩,妻子没工作,全家开销仅靠他一人微薄的收入。每月工资收入,扣除几位老人的赡养费后所剩无几。但为了赡养老人,两口子任劳任怨,十几年如一日,付出的不仅仅是艰辛
介绍了一种高性能的16位单片机80C196KB控制的IGBT逆变CO2电源的主电路结构、控制系统硬件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软件设计和焊接工艺实验.实验表明:所研制的单片机控制的IGBT逆变CO2电源,能够精确控制输出
现代的教育管理要求改变过去将人仅仅视为被管理的对象,忽视了“人”的中心位置的问题。应该重新审视“人”在现代教育中的位置。人是教育的中心,是教育的基础和根本。因此,现代教育管理必须做到以人为本,从而真正体现现代教育的终极价值。    以人为本教育管理的内涵    “以人为本”是西方近代以来最重要的教育理念之一,是14~16世纪兴起的人文主义思潮的核心,是针对中世纪“一切为了上帝”的“以神为本”思想的
早霞玫瑰是我们以白玫瑰香作母本、秋黑作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葡萄新品系。果穗圆锥形,平均穗重650.0 g,最大穗重1 680.0 g;果粒圆形,粒重5.0~6.0 g,最大粒重8.0 g,紫红色;肉质
研究生学籍管理是学校对研究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培养过程的管理,包括研究生入学与注册、建立学籍管理数据库、课程管理、成绩管理、学籍异动、毕业审核等[1],它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信息量也急剧增加,这无疑给学籍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与挑战。本文在简要分析网络化环境下研究生学籍管理工作的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利用网络来对研究生的学籍进行动态管
科学研究与大学竞争    科学研究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思想之源和重要手段,高等教育的特点决定了人才培养需要在一定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来完成。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大众化和市场化,大学之间的竞争已呈现出日趋激烈的态势。正因为这样,科学研究对于大学间的竞争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国家、政府及社会各界开始赋予大学更多的研究使命,并将科研实力和科研成果作为评价大学、划拨经费、吸引优质生源的重要指标和依据。越
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在21世纪的高等院校的教学督导工作中,各项教学改革与时俱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是基础、是重要因素,是决定的因素。但是经过科学、严谨、规范的对教学管理者的教学管理工作、对学科的教学内容的实施和为教学提供保障和服务部门的服务,实施督导是辅导因素、保障因素的关键,是教学督导工作者在督察工作中自身坚定的政治素质、完善的基本素质、良好的工作品质和一心一意
唇读技术是通过对说话人的口型运动,识别唇动特征的过程。目前将唇读技术应用于语音识别、身份验证、聋哑人辅助教育等领域,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对唇读技术的
光谱仪是一种重要的光学仪器,广泛应用于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传统的光谱仪结构复杂、体积大,不能做多波长的同时检测,在很多应用领域受到限制。因此,便携式、小型化的光谱仪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