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军控条约”不靠谱

来源 :兵器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n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中美就共同继续制定和推动国际社会网络空间合适的国家行为准则达成共识,并同意建立两国打击网络犯罪及相关事项高级别联合对话机制。不过,这一机制和美国媒体披露的中美正在抓紧磋商国际关系史上首部“网络军控条约”存在较大的差异。
  原因何在?一言以蔽之,“网络军控条约”之于中美,既缺乏驱动力,又没有可行性。
  首先,双方难有签署协议意愿。一方面,每当各国面对一种无法控制的破坏性新技术时,都试图寻求达成军控协议。因此,面对近两年来中美在网络问题上事件频发、麻烦不断的现实,美国媒体先前猜测中美将签署“网络军控条约”并非毫无道理。另一方面,根据苏联/俄罗斯的经验,“华盛顿只与能与之相抗衡的自信而强大的伙伴谈判”。然而,事实是,中国个人电脑“超过90%使用的是Inter公司的CPU,90%以上安装的是美国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且使用Microsoft Office办公软件……在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大型国有企业中的关键设备几乎全被美国垄断”。这些软硬件有没有、有哪些“后门”和“漏洞”,中国极难发现,但美国却可以在需要时实施类似“震网”对伊朗纳坦兹铀浓缩设施控制软件的“精准”攻击。也就是说,无论基础设施还是技术,美国在网络空间上均对中国保持绝对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中美“网络军控条约”对中国而言,必定是不平等条约;而美国亦未必有此冲动,因为国际安全法专家小组曾得出一个结论,对于拥有网络战优势的国家而言,其不可能轻易放弃这一优势,所以任何涉及多国的网络空间军备控制协定的前景都是不容乐观的。
  其次,履约困局难以破解。纵观以前的军备控制条约,其规范对象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武器,涵盖了被美国以前某位总统所谓的“信任,但要核查”的监督程序。但网络空间则不然,“网络武器可能很简单,只是几排不用多少钱就能买到的编码”,任何个人、组织都能轻易得到,随意使用,而要确定谁在使用却非常困难而且耗时耗力,即监督、核查不易。一个很明显的例子,美国频频指责中国通过网络窃取其机密,却极少能拿出确凿可信证据。至于中国不时被西方国家指责实施网络攻击的原因,俄罗斯政府军事一工业委员会主席认为,利用僵尸网络,黑客不仅可以隐匿自己电脑的IP地址,而且可以将该地址映射到互联网的其它电脑上。中国是世界上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国家,根据大数法则,映射中国电脑的IP地址,最难被发现、追踪。因此,用于实体空间武装冲突的国家间的协议、条约等实难以在网络空间套用。
  总之,期待中美签署“网络军控条约”的愿望很美好,但现实却十分残酷。
其他文献
為和平用途而研究、生产和使用核能是世界各国不可剥夺的权利。发展核武器与否不仅仅是某个国家的内部事务,还是涉及到整个地球、整个人类的大问题,必须进行有效控制。然而,两者在技术上的联系却又十分密切。那么,如何判断一个国家的核活动究竟是在和平利用核能,还是在借机发展核武器,抑或兼而有之呢?是否制备核装料是前提  核武器是指利用能自持进行的原子核裂变或聚变反应瞬时释放的能量,产生爆炸作用,并具有大规模杀伤
哈佛大学推出了全球范围内首个完全柔性、完全自主运动、自带燃料、无需电池的软体仿章鱼机器人,并将其命名为“八爪怪”。它的“身体”由水凝膠、电活性聚合物、颗粒性材料和弹性体组成,能在从低压到超高压的较大压力范围环境下保持物理活性。    “八爪怪”采用医院常用的消毒剂——高浓度的双氧水,作为燃料。整个动力系统包括双氧水储存器、双氧水注入口、控制燃料流动循环回路的柔性控制器、铂催化反应室、四肢上的排气孔
◎ 美国B53核炸弹  美国2018年《核态势评估》报告指出:“美国必须具备保持和认证核武库安全、安保和有效的能力。”然而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再未研发过新核弹头,其最新的核弹头W88也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投入现役的。换言之,平均25~30年前开始生产的核弹头早已超过原来的设计寿命。  如果说1992年宣布暂停核试验前,美国发展、保持核威慑相当程度上是通过武器设计、核试验以及从相邻设计中吸取教训来
1996年4月22日凌晨4时,俄罗斯空军苏-25飞机在距目标40千米的地方发射了两枚DAB-1200反辐射导弹,击中了正在通话的车臣总统杜达耶夫,杜达耶夫和4个贴身保镖命丧黄泉。事后据法国专家们分析认为,俄罗斯情报机构利用装有无线电侦察设备的A-50预警机,截获了杜达耶夫的手机通信,分析了杜达耶夫电话的频率,利用简单的无线电测向法连续进行两三次定位,确定了通话位置后发射导弹。那么,无线电测向法是怎
美國海军研究办公室發布的视频表明,在海军水面作战中心达尔格伦分部的电磁轨道炮,首次完成了连续发射测试。视频中两发炮弹的发射间隔为12秒。美国海军的最终目标是发射速率提升一倍,达到每分钟发射10发。此外,测试中炮弹的射程超过185.2千米,飞行速度超过了3月测试中的水平。以往美军对电磁轨道炮进行过多次试射,但均为单发射击,发射一次后系统需要长时间充能才可进行第二发炮弹的发射。从这一角度看,此次测试反
对于领海交接的国家之间,200海里专属经济区(EEZ)逐渐成为彼此产生纠纷冲突的症结。要维护专属经济区的利益,却又不至于过度“秀肌肉”,让局势演变成全面武装冲突,于是兼具缉私、反海盗等任务的新型态舰艇应运而生,这就是英国“河流”级近岸巡逻舰。  在堂堂英国皇家海军序列里,最古老的部队居然是成立于15世纪(某些文献认为可追溯到14世纪)的渔业保护中队,早在有组织的皇家海军诞生前,英格兰诺福克郡大亚茅
美国“侦察勇士”网站2017年12月3日报道,美国陆军第101空降师率先换装新型9毫米口径M17高科技手枪,该枪的设计旨在大大提升步兵在洞穴、地道、爬行空隙、房屋和其它狭窄空间与敌人近身作战的能力。这也宣告美军新型手枪项目进入实施阶段,将会成为未来美军的主力手枪,而M9手枪在装备32年之后将被美军淘汰。   M9为何失宠?  作为军人的“最后一道防线”,手枪的技术发展一直慢于其它武器。美军早年的制
反舰导弹的祖师爷  和希特勒拥有的许多秘密武器一样,早在二战初期,德国就已经开始了空射反舰制导武器的研究。1939年,古斯塔夫·施瓦茨推进器工厂设计出一款无动力滑翔炸弹,其上安装有自动驾驶仪,轰炸机可以在敌舰防空火力范围之外投弹,随后炸弹可以自动保持直线飞行。在此基础上,德国人为其加装了HWK109-507火箭发动机和Fug203/230“凯尔-斯特拉斯伯格”无线电遥控系统,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枚反
记者在唐山采访原空27师吴鹏富大队长时,他多次提到曾经与他共同战斗多年的师领航参谋吴登义。于是记者就“趁热打铁”,赶赴陕西宝鸡采访了吴登义参谋。  宝鸡是历史文化名城,青铜之都。中國古代著名的军事典故,兴汉四百年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陈仓即是秦汉时期的宝鸡。  见面甫定,记者向吴参谋讲起在唐山时情形,他深情地讲道:“是的,那时吴大队在塔台上指挥引导战机起降时,我们经常在一起,他是个忠厚老实技术
前篇讲过了,要解决舰空导弹的制导难题,需要从改善导弹的制导方式上下手,提高导弹的自主制导能力,从而缓解舰载相控阵雷达(指挥官)的压力。但提高导弹的自主制导能力就意味着导弹的弹上设备复杂程度也会随之增加,并抬高导弹的成本。舰空导弹是一种消耗品,它的生产和装备成本是研发者不能不考虑的问题,同时舰载相控阵雷达以及配套的防空作战系统也具有研发难度大、成本高的特点,只有少数大国才有实力去研发和装备,这就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