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求必应”的秦牧

来源 :语文世界(高中版 )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2007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十多年前,我是秦牧的“粉丝”,尽管那时候还没有这个说法。他的《花城》和《艺海拾贝》,是我爱读的两本书。
  《花城》(作家出版社1961年出版)是本散文集。上世纪60年代,读厌了空洞枯燥、高腔高调的说教文字,秦牧散文无疑是新人耳目的。他的散文谈天说地,从古到今,从草木禽兽到人情世态,从故事传说到现代科技,构筑了一个趣味横生、奇异多彩的世界。叙述从容,如行云流水。“采取的是像和老朋友在林中散步,或者灯下谈心那样的方式。”(《(花城)后记》)《花城》《土地》《社稷坛抒情》等,都是传诵一时的名篇。《艺海拾贝》(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年出版)是本文艺理论,但一如他的散文,往往是从日常生活见闻谈起,海阔天空,娓娓动听,“寓理论于闲话趣谈之中”(《(艺海拾贝)跋》)。今天审视秦牧散文,自然有缺陷,某些批评家甚至予以讥评。但是,秦牧看重散文的思想,同样看重散文的艺术,这在血风腥雨的阶级斗争年代已属不易。他的散文中那平等的态度、丰富的知识和浓厚的青春气息,已使文艺青年们(这是秦牧读者群中的大多数)为之心折了。
  “文革”变起。1966年5月,当全国报纸铺天盖地大批特批《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时,南方广东的《羊城晚报》也开始连篇累牍地揭批“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秦牧了。我敬爱的作家成了“黑作家”,我喜爱的作品成了“大毒草”。震愕、迷惘之余,我仍然舍不得销毁“毒草”。一位老同学,也是秦牧的忠实读者,让我交给他保管。他将《花城》和《艺海拾贝》以及他的几本书,藏在厨房柴禾堆里,自觉万无一失。难以预料的是“文革”恐怖史无前例,红卫兵抄家时,这包书也难逃厄运。书与查抄的其他“四旧”物品被一起焚烧,我们又被加上一条“转移”“窝藏”“反革命修正主义黑货”的“罪名”,挨批挨斗。
  思想是难以禁锢的。阶级斗争年代有一句老话:“人还在,心不死。”19 76年以后,《花城》《艺海拾贝》再版,我立即去买了来,又重新放上我的书架。
  1983年5月,我为《中学生阅读》的创刊去广州组稿。南下的火车上,这些并不如烟的往事,仍次第上心。
  广州“花城”的美名,是因为秦牧的散文《花城》而知名于世的。安顿好住处就打电话到广东省作家协会,询问秦牧的电话号码,很快地就与他联系上了。先生在电话中告诉我,作家协会离我住的宾馆不远,第二天他要到作协开会,就约定在作协见面。
  第二天我如约赶到作协,‘秦牧先生已在办公室等候。他,南人北相,个子高大魁伟。米黄色短袖上衣,浅灰色长裤,赤脚穿塑料凉鞋,普普通通的平民装束。白框近视镜后的一双眼睛和善睿智,笃厚亲切,让人如同面对一位可以信赖的长者。因为他还要参加会议,我就直接入题,说了刊物的筹备情况,请他担任顾问;同时也说了“我的读书生活”栏目的要求,请他写文章。秦牧先生听了之后,没有推辞,顾问同意当,文章答应写。
  随后,就收到秦牧应约而写的《漫谈读书经验》(刊《中学生阅读》1984年第十期)。他认为读书要有毅力,要有选择,要把泛读和精读结合起来,要读大自然和社会这本大书,要学会思考,融会贯通。文中事例通俗易懂,比喻生动形象,依然是笔墨游刃于古今中外之间的“秦牧风格”。
  秦牧先生是很负责任的顾问。1990年,我们征询对刊物的意见,先生就寄来了他的建议,说得诚挚平和:“听说它的编辑部只有五个人,似乎工作紧张了一些,上级部门似乎应该给它增补若干人手。我也希望它在加强青少年品德教育上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至今难忘跃然于纸的关切之情。
  《艺海拾贝》1981年版有秦牧重写的《前记》,文中回忆了“文革”的一段经历:
  “左”得离奇怪诞的“横扫一切”的浊流汹涌,《艺海拾贝》在华南首当其冲,被批判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全面地、系统地反对毛泽东思想的大毒草”。报纸这样一声讨,数日之间,有几千人冲进我的住宅,捶破了门,踩烂了床,并搬走了我大批的书籍,报纸用大字标题称呼我为“艺海里的一条响尾蛇”。我对这一切“批评”,煞像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完全感到莫名其妙,只好眨眨眼睛和暗自愤慨。在以后的日子里,到处都在焚书,这本书,当然也在被焚毁之列。但是在我整个丧失自由的日子里,我对这本书只承认有欠缺,从不承认是什么“大毒草”。事后,我才知道阅读和藏有这本书,因而受到各种程度“冲击”的人,是相当广泛的。
  我始终没有向秦牧先生说过我受“冲击”而遭受的磨难,也许因为二十年前就与他在精神上有过交流,在我主持《中学生阅读》的年月里,他真的是“有求必应”。
其他文献
很高兴也很荣幸参加今天的座谈会,陶本一老师是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是我景仰的学者、教育家、出版家,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语文报刊界的领军人物。我以为陶本一老师在出版界所做出的成就,不仅是语文报社的骄傲,更是我们中国语文报刊界的骄傲。所以,今天召开陶本一语文教育思想暨编辑出版思想研讨会是十分必要的。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向语文报社表示感谢!  两年前,我在纪念语文报社建社3
期刊
对于教材的认识,我们可分为两个阶段(主要指建国以后的时间)。  第一阶段,人们普遍认为教材是教学的凭借,而且是唯一凭借,后来归纳为“教教材”的时代。  第二阶段,大概是上世纪末至今,人们开始认识到教材不是唯一的,叶老早年所言“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受到热捧(且不管热捧者是否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本意),人们开始热衷于“用教材教”。  伴随着第二阶段的发展,教材建设的新观念很快就融进了21世纪初制订的“
期刊
我和陈维贤老师是同行、朋友,也是忘年交。退休10多年了,但和陈老师一直没断联系;他的思考尝试,他的每一步发展,我一直在关注着。可以说,我是看着他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这位草根教师的成长历程,很有“标本”意义。所以,我愿意写一写,或许会给青年教师一点启发。  1997年的地区语文高考研讨观摩会上,陈老师的干练、质朴和良好的潜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关于现代文阅读,他提出要让学生“遵路识斯真”,从学会把握
期刊
陈从周(1918~2000),中国著名古建筑、园林艺术大家。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杭州人。早年学习文史,后专门从事古建筑、园林艺术的教学和研究,成绩卓著;对国画和诗文亦有研究。尤其对造园具独到见解。主要著述有《苏州园林》《扬州园林》《园林谈丛》《说园》《中国民居》《绍兴石桥》《山湖处处》《岱庙建筑》《装修图集》《上海近代建筑史稿》等,其中《说园》最为精辟,“谈景言情、论虚说实、文笔清
期刊
【现场回放】  琅琅的读书声从初二的教室里传出,同学们正在学习《陋室铭》,通读理解文意后,师生进行了以下的学习环节。  师:作者告诉我们这个房子“不陋”,哪句话统领了全篇?  生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师:文中是怎样描写幽雅的环境的?  生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句写了绿绿的青苔爬上了台阶,青青的小草长进了屋子。  生③:我觉得这句是写房子周围很荒凉。  生④:不对,这句写了周围是幽
期刊
课堂导语的功能,或者说设计导语的真谛在于“引”。  引兴激趣。人有兴趣,才愿意学,主动学,乐此不疲,学有所得。诚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叩击学生的兴奋点,便是好的导语。
期刊
语言符号跟它所指称的事物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远在2000多年前就被古代学人所关注,并进行了探索。在中国语言史上就有两部探求汉语语源的专著,一部是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坚持从汉字的字形追踪它的词源;另一部是刘熙的《释名》,从语音角度去探求语义的来源。他们进行的工作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创新,现介绍如下。
期刊
博尔赫斯问道:什么是天堂?博尔赫斯答道:天堂是一座图书馆。这位浸泡在满是灰尘的图书馆里破万卷书、下笔有神的学者,曾不止一次说,“我是一个作家,但更是一个好读者。”直至他近乎完全失明时,又不无苦涩地写了一首诗向上帝致敬:“他以如此妙的讽刺/同时又给了我书籍和失明。”而语文教师如果没有“书巢”,也就等于“失明”,就等于没有天堂之家,就会心神无所安;商友敬先生的“书巢”建议,非泛泛而谈,而是有他多年的阅
期刊
西班牙是流行斗牛的。一个斗牛士用一匹红布激怒一头健壮的公牛,用梭镖和剑慢慢戏弄牛、杀死牛,场面比较惊险、刺激、血腥、残忍。  中国也有斗牛,和西班牙不同。在南方的贵州等地,冬天农闲季节,让两头公水牛互相打斗,决定胜负。农民作壁上观,哈哈大笑。  中国总共有三种牛:黄牛、水牛、牦牛。黄牛主要生活在北方,水牛主要生活在南方,牦牛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这种分布与气候紧密相关。  殷商时代的黄河流域是亚热带
期刊
记忆里,冬天的村庄像一块冻透了的水晶,风带着尖利的哨音在空荡荡的村道上呼啸而过。屋顶上积着厚厚的一层雪,雪融化了,顺着房檐滴下来,滴着滴着就成了冰凌子。村西的一湾池塘仿佛骤然间凝固了呼吸,变成了一面偌大的玉镜。池塘边的水井,一缕缕蒸汽冒出来,像是池塘无声的呼吸。清晨,村里的水桶依然叮叮咚咚,将一些生气泼洒在村庄的脉络里。  冬天的池塘是孩子们的乐园。尽管看不到雪白的莲花,也看不到池塘莲叶田田的盛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