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攒资源

来源 :当代工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cong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留言】有些人天生比你有资源,这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不光比你有资源,还比你努力。
  “想做就去做了啊。”她说。
  这是我和张小嘎(化名)谈话的开始,也是我们的沟通障碍。我惊讶她为什么总有勇气迅速进入一个从未涉足的领域,她则无法理解有什么好犹疑。
  如果不说,谁也看不出,这个长发飘飘的漂亮女孩居然是好几个公司的老板。迄今为止,张小嘎已经在沈阳创立了一家私厨公司、一家传媒公司,还参股了一家网络科技公司,而她,1989年生人,今年27岁。
  不得不说,年纪轻轻就跨界经营、参与几个公司着实让人惊讶,可细细梳理起来,一切又似乎顺理成章。
  不得不说,和大部分同龄人相比,张小嘎有着先天的优势,父亲经商多年,家境不错。所以,大学毕业季,在多数同学为了找工作而四处奔走时,张小嘎一点不着急,甚至在毕业后近一年的时间里,她都没有急于求职,只是在家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读读唐诗,弹弹古琴,偶尔和朋友聚一聚。我不是想一直在家啃老,我只是没想好做什么。”她大学读的是园林设计,但她一点不想做这方面的工作,“喜欢的东西要藏起来,不能当事业。”
  家里人看不下去,给她找了个中学教导处的工作,她老老实实地上了一个月班。“每天我第一个到办公室,最后一个走,打扫卫生,办板报,听课。这活儿我干得来,可这真不是我想要的生活。”用张小嘎的话说,她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但知道自己不要什么,对她来说,这份工作既没有梦,也没有钱,何必留恋?于是,一个月后,她潇洒地挥挥手,辞职了。
  无业游民的生活又过了一年,2014年,张小嘎盯上了餐饮业。“我算是挺会吃的人,比如大部分人吃三文鱼蘸酱油和芥末,我可能会加点奶酪。我感觉麻辣小龙虾一定有市场。”
  她咨询过父亲的意见,父亲不建议她只开一家普通饭店。“他说,那是他们那代人做的事,年轻人应该有新做法。”张小嘎选择了刚刚兴起的微商私厨。家里出了本钱,赋闲两年的张小嘎开始了第一次创业。
  张小嘎自称除了启动资金,没从父辈获得多少资源,父亲甚至没怎么指导过她,但有些东西似乎是骨子里继承下来的,她很有商业头脑,按她的说法,“就是拎得清,能合计明白。”
  曾有同行抱怨沈阳这地方东西不好卖,弄高档了大部分人买不起,价低了人家又嫌格调不够高。张小嘎不以为然,“既想挣所有人的钱,还想挣大头钱,当然不行。”
  在她看来,餐饮业有几样东西最要紧,“想好东西卖给谁,价位、选址、菜品都得配合定位。另外,必须干净、好吃。”
  她选择做中端人群,“就是大部分人消费得起的价格。”因为要送餐,厨房的位置要交通便利,没有食堂,车位倒不必考虑。员工里厨师最重要,她在网上招聘过,总没找到踏实肯干的,后来请四川厨师协会的朋友介绍了一个。至于味道,要靠张小嘎引以为豪的舌头了。“我和厨师在厨房反复研究,用什么料、用多少,要多麻,要多香,哪种辣椒辣嘴,哪种辣胃,一遍遍做、一遍遍尝,最后才磨出现在的味道。”后来,这个配方成了张小嘎的招牌独家秘方。
  尽管大框架她想得很明白,可真正实施起来总有无数个细节需要她一个个敲定。刚开业的那段时间是她最辛苦的时候。“每天都要盯厨房,要指导客服,进货、出单……几乎一刻不得闲,脑子里满满都是工作,该添什么新菜式,不足的地方要怎样改进。”她既没有经验,也没有帮手,每一步都要靠自己设计。张小嘎现在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回,她吃着饭突然停下来,掏出笔记本,把自己刚刚想到的问题记下来。
  有些东西光靠自己是想不出来,怎么扩大客户群、怎么管理、怎么宣传、怎么培训客服……“那就马上学,上网、求人、偷师,熬着夜也要弄明白。”张小嘎相信六度理论,“只要你想找,怎么都能找到。”很长一段时间里,半夜2点睡,清晨5点起对她来说是常事。
  当然,十几个比自己年纪大的员工,可能不会都服气被一个小姑娘管。“跟他讲道理。新菜周五推就是比周一效果好,他凭什么不听我的?”
  有不讲道理的。有一次,张小嘎给亲戚买了只鸡,让厨师给炖了,结果端上来活活少了半只。那回,她发了大火。对方嚷,她嚷的更大声;对方找借口,她拍着桌子一一驳回去,直到厨师低了头。
  也有同行来捣乱,“上千元的大单,做好了、送到了,点单的人消失了。”
  不過,总体而言,她觉得自己做得挺顺,确实,短短3年,“私厨”不仅实现了微信、代理、外卖平台的多渠道营销,还引来了不少外地的加盟店。但做一家收入不错的特色小店显然不是她的目标,经营模式成熟后,张小嘎觉得自己可以转移下注意力了。
  “我觉得自己可能会需要这样一家公司。”这是张小嘎决定和朋友一起注册一家传媒公司的理由,这件事从提出到完成只跨了一晚。她还是那句话,“想做就去做了。”
  这是一间和私厨完全无关的公司,主要业务是捧网红——招聘菜鸟主播,在直播平台一步步捧成红人。这一行张小嘎其实不太懂,但她可以学。又一轮密集自我培训后,她发现有些东西网上能查到,但有些行业秘密是找不到的,她选择交学费,“给一个网红主播刷了一两万的轮船,然后就能细聊了。”
  在张小嘎看来,很多事情是相通的。“培训客服的技巧也可以用来培训网红;明星表演的技巧和圈粉的本事主播都可以借鉴。”她根据个人条件给每个主播都设定了人物形象,有可爱卖萌的,也有专门贫嘴搞笑的。她和朋友一起给主播培训,“帮她们看主播表现,用什么背景、摆什么陈设,做什么神态,遇到捧场的怎么说,遇到黑粉怎么办。”然后到平台上一路捧场、刷礼物。
  公司目前不算盈利,但张小嘎不在乎,“生意不在一朝一夕,只要大战略是对的,挣钱是迟早的事。”就像她参股的那家网络科技公司,虽然只是刚刚起步,但她看好了就出手。
  我问她,横跨几界是不是在下一盘大棋,她笑,不肯细讲自己的目标,只是很坚定地说,得给自己攒资源,也许将来有用处。说话间她明眸转过,那一刻,眼神真像个大老板。
其他文献
<正>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条件下,新的社会形态日益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已经并将更为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模式、政治格局、意识形态乃至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一母,膝下有儿,又添一女。儿常嫌母亲呵护妹妹多,关注自己少,偶有脾气。母亲会以小食品抚之,并曰:你妹不知,趕紧偷偷吃了。  类似这种平衡术,常见于过去的婆媳之间。儿媳三两个,婆婆很难一碗水端平。或许是婆婆真有偏向,或许是儿媳们不满足,常发牢骚。婆婆为息事宁人,会偷偷送给牢骚最多、抱怨声最大的小儿媳一条纱巾、一双袜子什么的,且百般叮嘱:别跟你那俩嫂子说,我这是单独给你买的。  小恩惠送出,婆婆以为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