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c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任务驱动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符合信息技术的教学特点,可以快速的提高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任务驱动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技巧,并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任务驱动对于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本文主要针对任务驱动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任务驱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运用;课堂效率
  1引言
  当前,我国正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为了要达到教育要求和目标,我国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也在不断的尝试自我调整。任务驱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所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好处。但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如何有效的提高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运用,是目前教育工作者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
  2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增强学生上手操作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核心要义在于,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结合,将教学目标进行拆分,通过完成小目标来实现整体目标的完成,从而达到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2.1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设置合理问题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師应该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思维,由被动变为主动,致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关键在于如何设计出合适的问题,推动学生探讨和思考。在设计任务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以及年龄特点等因素。例如,在初中信息技术Flash动画制作一节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们提供一些动画片的例子,比如西游记等经典动画,告诉学生这些都是利用Flash等工具结合一些其他的内容设计而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而同样对于Flash软件的小细节,可以分开步骤进行,主要有绘制基本图形、逐帧动画的制作、动画内容的变形等环节,以及后期一些音乐文件的导入。教师可将这些知识点分开来讲,自然承接内容,让学生利用教材知识,通过小组探究的形式进行探讨,然后教师加以指导。实际上,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提升学习的积极性。
  2.2引导学生探讨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设置一定的教学任务之后,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分析并解决相关问题。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应该利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一些辅助手段来及时帮学生解决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新知识,为近一步学习奠定基础。如在讲解几何图形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尝试画出一些日常生活当中常见的图形,再传达给学生主要的教学任务。教师不应该着急进行讲解,而是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们先讨论思考,而后再进行解答,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想象力也是教学目标的一部分。合理的教学过程,一方面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相关知识,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本身具有特殊的侧重点,能够接触到最新的技术应用和知识,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激发了其想象力,在探索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力和想象力。
  3.1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许多的调查研究均表明,如果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缺乏兴趣,那么即使学生具备相关方面的意识,也很难实现创造性的学习成果。所以,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价值必不可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授初中信息技术中制作表格的方法时,教师可以先展示一些相关的实例,利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的统计和绘制统计图,能够计算一些平均值、求和等,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在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可以给学生一批数据,并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安排合理的教学任务,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做出相关的结果,并对完成时间短、效率高的小组进行表扬,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3.2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过多直接演示,理论知识居多,上机操作机会很少。这样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大降低,更谈不上培养创新思维。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利用多媒体手段外,借助于任务驱动这种灵活的教学手段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
  4结束语
  实际上,任务驱动的教学作用还有许多,需要教师们进一步发掘其价值和作用。当然,目前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还存在许多不足,需要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式,让学生释放更多的积极要素,把握教学进度、多关心学生的课堂反应,互相之间加强沟通,不断改进相关的教学问题,让任务驱动教学法真正成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积极策略,从而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满意.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9.
  [2]张毓滢.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探索[J].读与写(上,下旬),2015,(20):283-284.
  [3]陈志坚.浅析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2010,(29):56.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时代融入社会生活,学生也深感信息技术的丰富性功能,将网络大量应用在学习和生活中,同时,学生接受信息技术的能力更强。网络是把双刃剑,其作用彰显两面性,能够协助学生进行知识的获取,传授学习的技巧和方法,但是,网络上也有很多不适合学生的内容存在。鉴于此,本文就如何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实践思考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中职学习;计算机教
摘 要:历史是义务教育阶段重要的基础学科,但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在教育投入、教育方法和教育功能上存在较大的偏差。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历史不仅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本文将围绕着如何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初中生的意志品质的课题展开研究,做出必要的分析并给出结论。  关键词:初中历史;意志品质;教学培养;研究策略  历史
摘 要:高中数学不仅有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能力要求,还有学生的情感价值、学习态度等作为教学目标。积极的心理暗示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良好发展的一种情感辅助办法,为学生在教学中的数学学习态度产生积极影响,将数学变成学生的兴趣取向。  关键词:高中数学;心理暗示;情感态度;影响研究  心理暗示是从学生的心理层次上入手,以心理刺激学生的情感,通过学生的心理变化掌握学生学习的变化情况,并且一直为学生在高强度的
摘 要:建筑塑料模板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其在高层建筑工程应用比较多,具有自重轻、污染小的优点,可以保证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也能保证建筑的安全性以及环保性。本文对建筑塑料模板在超高层住宅施工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希望可以促进这种建筑材料的推广。在建筑施工中,应用这种可回收的塑料模板,可以大大减少施工的成本,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塑料模板;超高层;施工;安装;拆除  本文结合工程
摘 要:在南山矿综放工作面,ZF2800/16/24B型液压支架尾梁无侧护板,放煤过程中,缝隙大量漏货和溜子溢货在溜子挡煤板前堆积, SGZ-730/320型后部输送机溜子挡煤板使用时间过久会出现扭曲、掉落、变形、松动导致运煤过程中出现跑煤现象,甚至出现挡煤板伤人事故,增加了标准化及安全工作的难度。放煤结束后拉溜子前,需要人力用锹把档煤板前浮货清除干净,货扬到溜子里,方可向前方拉带后部溜子。清货工
摘 要:船舶主发电机是海洋船舶的生命之源,是船舶电力系统的心脏,是其他设备正常运转的前提保障。在船舶航行、作业、靠泊等状态下主发电机的正常工作对船舶的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对船舶发电机的维护保养非常重要。  关键词:并网运行;无功功率;压降特性;电压降调节  船舶通常都配有一台或多台发电机组,船舶在不同工况状态下的用电量相差很大,当负荷大时需2台或多台并车运行。当发电机组并车时出现无功功率分配不均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