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uplus(R)、PVP VA64为载体的氟苯尼考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来源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ykical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采用新型载体材料Soluplus(R)和PVP VA64制备氟苯尼考固体分散体,以增加其溶解度及体外溶出度.方法 应用溶解度参数法初步预测药物与载体材料的相容性,进一步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氟苯尼考-Soluplus(R)和氟苯尼考-PVP VA64固体分散体,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粉末衍射法(XP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对所得固体分散体进行表征,且与PVP K30进行比较.以溶解度和体外溶出度为评价指标,对不同载体制备的氟苯尼考固体分散体进行比较.结果 DSC、XPRD和FTIR结果表明,不同高分子材料制得的氟苯尼考固体分散体中药物均呈无定型状态;几种载体材料均能增加氟苯尼考的溶解度及溶出速率,增溶效果为PVP VA64>PVP K30>Soluplus(R),其中PVP VA64固体分散体的溶解度增加最为显著,25℃在标准硬水、自来水、纯化水中的溶解度约为原料药的3倍,且自来水中5 min时累积溶出率可达88.23%,为氟苯尼考原料药的20.56倍.结论 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氟苯尼考-PVP VA64固体分散体可以显著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及体外溶出度.
其他文献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一种全世界性流行的疾病,特别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及病死率一直很高[1].临床上对HBV血清标志物的检测为HBV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检测出的HBV血清标志物呈现不同的模式,每种模式在临床上代表不同的意义.随着检测手段的逐步提高,一些罕见的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模式被陆续检测出来,其中就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同时阳性这一血清学模式.在临床上,HBsAg是诊断HBV感染的重要标志,HBsAb的检出意味着患者痊
目的 应用WGCNA分析筛选骨肉瘤转移标志物,通过风险评分建立骨内瘤预后的预测模型,为评估骨内瘤转移和预后提供方法指导.方法 基于GSE14359数据集(n=20),WGCNA法确定骨内瘤转移模块中的中心基因;获取TARGET公共数据库骨内瘤样本(n=86),在单因素Kaplan-Meier预后分析基础上,Cox多因素计算风险评分构建评估患者生存的预测模型.结果 中心基因HLA-DRA和FLI1与骨内瘤转移密切相关(P<0.05);风险评分=0.149×G0S2-0.572×ARHGDIB+0.048×C
目的 对3-芳基-5-吡唑基-1,2,4-噁二唑类HIF-1抑制剂进行结构优化.方法 以3-芳基-5-对氯苄基吡唑基-1,2,4-噁二唑化合物8为先导,对连接链和苯环取代基进行系统改造,获得全新结构的目标分子,并测定HIF-1抑制活性.结果 所设计的18个新化合物均显示出中等到强的HIF-1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11m活性最强,IC50达到0.35μmol·L-1,其作用机制为抑制HIF-1α蛋白表达,划痕试验显示其能够显著抑制SKOV3细胞的侵袭和迁移.结论 3-芳基-5-吡唑基-1,2,4-噁二唑类的构
目的 检测TGF-β、PD-L1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两者表达与肿瘤免疫表型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南京医科大学连云港临床医学院2017-2019年84例行胃癌切除术患者的肿瘤石蜡组织标本及其对应的临床病例特征.采用免疫组织法检测其中PD-L1、TGF-β和CD8+T细胞的表达,采用GraphPad Prism7和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TGF-β、PD-L1表达与肿瘤免疫表型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结果 TGF-β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6.2%,PD-L1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9.7
目的 研究7-羟乙基白杨素对PC12细胞的抗氧化作用,并对其保护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使用CCK-8试剂盒检测PC12细胞的存活率,筛选出7-羟乙基白杨素作用的最佳浓度进行实验.之后将PC12细胞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缺氧组、白杨素组和7-羟乙基白杨素组.使用微量酶标法测定细胞培养基中LDH活性,DCFH-DA染色观察细胞内ROS含量,同时使用试剂盒对细胞内MDA、SOD和CAT水平进行测定,提取细胞总蛋白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评价Nrf2及其下游蛋白表达量.结果 缺氧后PC12细胞
2020年我国结构性心脏病领域进展迅速,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和左心耳封堵术已经快速在全国推广普及,经导管二尖瓣介入术正式进入商业应用时代.此外,经皮肺动脉瓣置入术、经导管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瓣周漏介入封堵技术、经导管房间隔分流术、3D打印技术等亦在我国蓬勃发展.这些新理念、新技术和新器械的涌现将推动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发展进入黄金时代.本文总结了2020年中国在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探索和贡献,并对未来的行业发展热点进行了展望.
目的 探讨在校大学生健商与其亚健康状态之间的相关性,为探索基于校园平台的亚健康干预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 抽样法对1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健商、亚健康问卷调查.结果 895名在校大学生亚健康率为64.69%,疾病、亚健康、健康3组大学生健商得分分别为(7.14±1.29)分、(7.35±0.88)分、(8.00±1.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332,P<0.01),健康组健商水平显著高于亚健康组和疾病组(P<0.05),亚健康组和疾病组健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
目的 研究青天葵甲醇提取物(Nerviliafordii methanol extracts,NFME)体外对人肝癌SMMC7721和HepG2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青天葵中总黄酮和总多酚的含量;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0.25,0.5,1,1.5,2 mg·mL-1)NFME处理24 h对SMMC7721、HepG2和LO2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影响;克隆形成试验观察NFME对SMMC7721和HepG2细胞克隆形成率的影响;Hoechst凋亡染色观察NFME对SMMC7
目的 探讨miR-9a对大鼠皮肤伤口愈合的影响及其作用途径.方法 构建大鼠伤口愈合模型,检测miR-9a在不同时间点皮肤伤口愈合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过表达miR-9a,利用原位杂交试验、HE染色、免疫荧光染色、划痕试验和伤口愈合试验分析差异.结果 与损伤前相比,损伤后7d皮肤组织中miR-9a表达显著升高(P<0.001);过表达miR-9a组在损伤第14天和第21天损伤区域面积显著减小(P<0.05或P<0.001).与对照组相比,转染miR-9a到角质形成细胞HaCaT后,EdU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
目的 优化影响预调配模式调配质量的关键操作点,以优化后的关键点作为质量控制的关键指标,构建预调配模式的质量控制体系.方法 找出影响预调配模式调配质量的关键点,包括精准度、成品输液的核对方式、配液泵的残留.通过对排气泡、校准和灌注体积确定方式的改进,保障配液泵的精准度和成品输液的精准度,优化成品输液核对方式.测定配液泵的残留情况,检验其是否符合限定标准.结果 优化了影响预调配模式调配质量的关键操作点,以这些关键点作为质量控制构建的关键指标,同时规范了无菌调配操作、储备液的存放条件以及预调配模式全过程的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