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半胱氨酸蛋白61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来源 :中华肾脏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gege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一种重要的炎性因子,也是介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最关键的细胞因子[1].富半胱氨酸蛋白61(cysteine-rich 61,Cyr61)是一种即刻早期基因产物,在肾损伤、炎性反应等因素下表达增高.Cyr61具有促进上皮细胞黏附、迁移和增殖,诱导心血管形成,参与炎性反应等作用[2],但Cyr61对炎性因子导致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尚不清楚.为此,我们观察了Cyr61对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

其他文献
2003年著名的柳叶刀(Lancet)医学杂志发表了由日本肾脏病学者Nakao牵头的COOPERATE临床研究论文~([1]),当即引起了国内外肾脏病学界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
期刊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栓调节蛋白(Tm)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相关性。方法 以北京朝阳医院肾内科住院的96例CKD患者为对象,其中血液透析32例,非透析64例;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参试者均于清晨空腹采静脉血,分别测定Scr、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及血栓调节蛋白。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对血栓调节蛋白与I
目的 分析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患者住院原因,探讨延缓ADPKD进展的措施.方法 收集199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21年间本院收住院的所有ADPKD患者病历资料,统计住院原因,并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和住院时期住院原因的差异.结果 (1)652例次住院中,ADPKD患者最常见的住院原因为腰腹痛(15.2%),其次依序为多囊肾出血(14.6%)、肾衰竭加重(10.1%)、透析相
摘要:在教学不断改革与发展背景下,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应更加多元化,以此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因此,在初中数学学科,教师应将新颖、高效、多样的方法落实于教学实践中,让初中生能在兴趣的带动下快速融入课堂,掌握好数学知识。同时确保初中生思维能得以发散,显著提高学习质量与课堂教学效率。本文针对数学核心素养下初中课堂教学提出几点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学
狼疮肾炎(LN)患者常存在凝血功能异常[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是反映内皮细胞受损的分子标志物,并在血栓与栓塞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2]。
期刊
急性肾损伤(AKI)是心脏体外循环(CPB)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肾损伤分子1(KIM-1)比Scr能更早诊断缺血性AKI.本研究探讨尿KIM-1在CPB术后诊断AKI的价值。
期刊
肾小球滤过率(GFR)对于评估肾脏功能非常重要,影响泌尿系统疾病使用的药物种类和剂量.目前,成人计算GFR的方法很多,儿童这方面的研究甚少,而儿科更加需要能够精确、快捷计算GFR的方法.因此,我们前瞻性的收集了首都儿科研究所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应用24 h肌酐清除率法(24hCcr)、Schwartz公式、胱抑素C法3种方法计算儿童GFR并分析临床资料.由于儿童的特殊性,不宜使用外源性
期刊
研究显示某些基因的多态性与IgA.肾病的病理类型、进展和预后等相关.我们旨在探讨内蒙古地区汉族人群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蛋白(PAI)1基因和IgA肾病病理类型及其预后的相关性。
期刊
目的 研究我国中南地区长沙县农村人群中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在湖南省长沙县采用分层多级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果园镇、安沙镇及干杉乡2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1950人,进行CKD及相关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尿检测.结果 在资料完整的1727名居民中,经过人口年龄、性别构成比校正后,白蛋白尿的患病率为8.5%;血尿的患病率为5.1%;肾功能下降的患病率为1.5%.该人
免疫抑制剂引起急性肾血管毒(AVT)的病理改变不典型时,极易与急性血管型排异相混淆.现回顾分析1例AVT的临床和病理资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