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汉代画像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236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先生谈论汉画像砖、画像石艺术时以“深沉雄大”作评语。深沉一般来形容风格或画法写实而有古意,线条夸张而不轻薄;雄大或指气势,深可入渊,上与天合,人与物,气息相应,很能体现先秦哲学思想。
  画像砖与画像石都是汉代墓室和祠堂里的主要建筑构件,因此能够以实物形式保留下来。汉画像是一种介于绘画和浅浮雕之间的平面作品,如今我们常见的大都是实物作品的拓片。1972年在四川大邑县出土的《弋射收获图》是东汉时代画像砖中具有代表性,同时也是较独特的作品。说其有代表性,是因为创作形式体现了当时的审美观;说其独特,是指其创作题材而言。
  ◎弋射图透出山水画气质
  《弋射收获图》整个画面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弋射图,构图重心落在左侧:两个在池塘边张弓举射的猎人,动作极尽夸张。右边的猎人挽弓直射,双臂成一条直线,而右臂、躯干与蹲屈的下体,亦形成“弓”状。左边的猎人,躯干几乎与地面平行,身体柔软如弦。两人刚中带柔的体态,与其说是在猎射,更象是在舞蹈。
  《诗经》有云:“舞则选兮,射则贯兮”,古代射手在射箭之前先舞蹈,叫兴舞。然而,画家之意不在舞。当你的视线随着猎人举射的动势向上望去时,天上四散奔逃的野雁,仿佛让人听到尖利的箭镞之响。雁的惊慌与猎人的镇定给观者以强烈的反差。猎人后方,远处的两棵大树,没有树叶,似冬天的枯树,然树干微倾,枝杈上伸,似鹰雁之指爪,绽放出坚强的生命力。
  除了树展示给观者的对比外,还有一组动与静的对比。右上方惊乱的野雁,吓得下面池塘里野鸭和数尾硕大的肥鱼都本能地向远处游去,而池中的几挑荷花和饱满的莲蓬,婷婷而立,淡定如初。
  这幅画的空间布局,已颇具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气质:近处的池塘,远处的树,向四周飞散的雁,使空间有一种向外伸展的张力和纵深远近的层次视感。
  ◎收获图尽现田园诗画
  如果说弋射图是一幅山水写意画,而下部的收获图则是一幅纯朴的田园诗画。画面在整体气势与氛围上与弋射图互相映衬。右边两个刈草的农民,与上面的猎手相互应和,两人动作一扬一落,此起彼落,画工对这两人的姿态描画得比较随意。左边三个人俯身割穗,动作虽是单调重复,但节律齐整稳定,画工笔法显得严谨。
  三人后面,有一个人肩挑扁担,手提水壶,显然是来送饭的。这一人物虽在画面最边侧,但她的出现,让整个劳碌的场景有了舒缓之意。
  在《诗经》描写田间生产的诗中,有一句:以其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妇人常常带着孩子,送饭到田间,招呼周围的人一起吃饭。画工恰选取了送饭人刚至,农夫们尚未放下农具这霎那的情景,把写实与想像融合一处,将轻松与忙碌巧妙结合在一起。
  ◎此题材作品目前极罕见
  书画同工,其实诗、画亦如此。画工借刀、笔,而诗人借文字,来描写刻画生活。诗与画,无论是形式还是意境上都有相通之处。如早期的《诗经》里大多以四言为主,形式工整,但很随意;不讲求对偶和押韵,但仍有韵有律,仿若天成。及至汉时,古诗和乐府诗形式多是五言或七言,但并不讲究平仄和对仗,更不似骈句骊赋那样讲究辞彩,但读来声声不止入耳,还字字入怀:“青青河边草,绵绵思古道。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这种恰似偶然拈来的诗意,高古而亲近。
  据汉代史书上记载的有名有姓的画师只有十二位,而绝大部分都是无名的或是民间画工,特别是出土这件《弋射收获图》的四川,在当时还是远离京都的边地,出现这样凝练而成熟的作品,可见当时这种审美在民间极其流行。
  汉代绘画的题材,受当时各种哲学与神道思想的影响,主题多为表现儒家礼教的人物故事,或是神仙灵异、祭祀巫祝及时尚民俗,而表现田间劳作和猎射的作品在现有出土的同时代作品中少见,因此这幅《弋射收获图》历来很受重视。
  我们很难用几句话来概括诗中之美,因其意境全凭想像与同感,这张《弋射收获图》在处理手法上虽有朴拙之处,但其随意而工整的构图,深沉而内敛的气势和画中蕴含的凝练而稚拙的诗意,引人反复琢磨和吟咏而不觉厌倦。                          编辑/书含
其他文献
编者按:2010年,本刊采访了北京中医药大学郝万山教授,刊发了《生命的密码——郝万山解读“黄帝内经”》。郝万山教授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与读者分享了《黄帝内经》所蕴涵的生命智慧和养生哲学,为读者揭开了《黄帝内经》的神秘面纱,探讨中医养生的奥秘与真谛。  秋风乍起,催寒添衣,肺燥肝弱面易白,又是养生关注时。本刊再次采访了郝万山教授,依据其多年对《黄帝内经》的潜心研究和几十年的临床经验,郝教授为我们带来了
期刊
如果说李白是降落凡尘的谪仙人,始终有飘飘欲飞的俊逸风采,让后人钦慕不已;那么杜甫则是时代造就的真圣人,心怀天下黎民,沉重的步履踏响历史的诗弦,留下久久的回音。直到今天,我们依然欣赏着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清新画面,感叹着他“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悲悯情怀,品味着他“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肺腑之言……  也曾豪迈奔放  杜甫7岁才华初露,15岁便诗名远扬。唐玄宗
期刊
念念这两个字:仲秋,声调平缓,清爽和谐,唇齿间像是含了一枚薄荷,怡神醒脑,不禁脸上也溢满了平静的笑容。除了仲秋,还有哪一个节日的月亮,能得到古往今来人们最隆重的礼赞呢?这个清朗不俗的节日,如一位飘逸的仙子,扬起丝绸般溜滑的水袖,在清秋的河岸,翩翩起舞。  ◎秋澄万景清——心境澄明  当暑气消退,秋意一点点沁入天地之间,直到把人的心也染得秋意浓浓,天空更加高远爽净。仲秋之夜,因为月的清辉,更是独得一
期刊
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已成公论。然而在最早确立杜甫在诗国中的典范地位的宋人看来,这个评价却是并不充分的。因为宋人虽然对杜甫在诗歌艺术上的非凡造诣有深切的理解,但他们更为重视的却是杜甫的人格意义。  一位诗人,却被后世的大诗人认为不应仅仅被看作是诗人。一位穷愁终生、功名不显的漂泊者,却被后世评骘人物极为苛严的理学家认为足以与那些道德高尚、功业彪炳的名臣同样光耀史册。这说明在宋人的眼光中,杜
期刊
十年,约是杜甫一生六分之一的长度。自玄宗天宝五年(公元746年)始,杜甫在长安忍饥受冻、断断续续做着小小的官,直到天宝十五年(公元755年)安禄山反,渔阳鼙鼓响起,帝都震动,杜甫才草草离开了长安奔赴奉先避难。长安几乎是杜甫宇宙意识的中心,杜甫的心一直紧紧系在这个中心上。潼关失守后,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心念帝恩,又独自去投肃宗,一路驰袭,难以预料何时复回帝京长安,可以想见杜甫当时心中的无奈和痛楚,十
期刊
《浮生六记》清代文人沈复所作,原本为手写稿,清末时被人于旧书摊上无意中觅得,方有幸流传后世。六记现今仅存四记。《闺房记乐》记叙作者和妻子的家居生活;《闲情记趣》描写生活中的种种闲情逸趣;《浪游记快》是作者畅游名山大川后的笔记;《坎坷记愁》则是作者坎坷人生、悲欢离合的真实写照。另有《中山记历》《养生记逍》据说是后人伪作。  就是这么一本“残书”,不过几万字而已,然而笔墨间缠绵哀感,一往情深,文字恬淡
期刊
公元712年,杜甫生于河南巩县,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受家庭环境和儒学思想的影响,杜甫7岁学诗,15岁就已扬名,20岁起漫游吴越、齐鲁等地,过着“裘马轻狂”的生活,35岁时杜甫到长安应试落选,困守长安十年,经过多次奔走献赋才得到一个八品小官,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爆发,长安沦陷,杜甫只身投奔唐肃宗,唐王朝临时政府所在地,不幸被叛军俘获,冒险逃脱之后终于得见天子,受任为左拾遗、工部员外郎,后世因此成为
期刊
我们这些素爱舞文弄墨的人,却也是红尘俗客,日日忙碌于柴米油盐的琐碎凡庸,每每陷溺于七情六欲的繁复无常,恰如宋朝的大诗人梅尧臣在《游隐静山》一诗中所感慨的,“心存名山久,积岁未及游”,终是冷落了眼前的景,忽略了身边的美——  “我闻隐静寺,山水多奇踪。岩种朗公橘,门深杯渡松。道人制猛虎,振锡还孤峰。他日南陵下,相期谷口逢。”此诗名曰《隐静寺》,是诗仙李白在游览五华山隐静寺后发出的由衷赞叹。此寺位于安
期刊
鲲鹏、蜩与学鸠、北冥与南冥、九万里之上的苍穹,作为 《逍遥游》的开端,实质上是庄子给我们提供的一个远景镜头。通过这个远景空间,庄子意在引导人们从更大的宇宙时空观照人的自由,尽管人的自由只能在人间发现,人的不同存在方式彰显的是不同的逍遥层次。  《逍遥游》展示了四种逍遥之境。最低层次的逍遥是指那些“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他们的逍遥仅仅局限在一官、一乡、一君、一国之内,较多地依赖外部
期刊
燃香是为了敬佛。佛在哪里?佛在自己心里。真正的佛,乃是觉悟本身。明心见性,求得正知正觉,才是见佛。  为何燃香要燃三支?那是为了烧去心中的毒。一是贪。贪是欲念,是对于外在事物的渴求和占有。二是嗔。嗔是愤怒和仇恨,是不满、埋怨、忌妒和牢骚。三是痴。痴就是无明,是无知,是愚蠢。当人的心灵充满这三毒时,人的自性就隐而不见了。  人人皆有如来之清静本性,但它却又常被遮蔽,就像乌云遮住了阳光。“世人性本清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