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素质教育在化学教学中如何落实

来源 :现代教师与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yu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主要阐述了作者通过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从注意实验能力的培养、注重化学思想方法教学和注重思维方法培养三个方面而达到落实素质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如何 落实
  
  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而初中化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严谨的推理性和明确的结论性等特点。在实施素质教育时,我们还应该根据化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在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积极探讨化学知识与素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1.注意实验能力的培养
   化学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方式、重要的安全知识、必备的生活常识、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并将良好的行为方式转化为习惯。而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之一就是进行实验和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要使学生把实际问题抽象成化学问题,是形成实验能力的关键。在此基础上,首先应该注意实验能力的培养。
   1.1 必须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留心生活中一些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培养实验的意识
   在进行概念和实验的过程中,不单纯传授化学知识,还应引导注意联系实际,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等。比如生活商品的商标(名称、成分、保存方法等),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如“食盐”袋上的内容——成分:氯化钠、碘酸钾;食用方法:烹调时……;保存方法:密封、避光、防潮。不用说是混合我还是纯净物(两种物质组成,当然是混合物),保存方法是与其化学性质密切相关(见光易分解、易容于水)等。
   1.2 加强实验练习,培养和提高基本实验能力
   化学实验本身就是一项兴趣盎然的活动,实验中的各种变化以及伴随变化的规现象,最能刺激人的中枢神经,引起强有力的求知欲望。因此,培养和引导学生设计、组装实验或根据要求完成实验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重视平时的实验,从一些基本的、简单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总结每一个装置的特点、作用等,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引导他们学会怎样把一个复杂的实验,分解成几个简单的实验过程。进行化学实验是学习和运用化学知识的关键,也是能力的体现。近年来,中考的实验题分值一直在递增,而且比例越来越大。从2006年的21%到2007年的22%…到今年的24%。
   1.3 造条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动手操作练习
   根据教学内容,可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操作实验,指导他们完成并进行家庭实验,把学化学、讲实验变为交给学生自主探索,让他们学会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在实验中体验乐趣,同时也达到了教学目的。
   2.注重化学思想方法教学
   化学思想方法实化学思想和方法的总称。是对化学知识与方法形成规律性的理性认识,是解决问题的根本策略和实验时的基础和工具。更是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如进行物质的鉴别,方法是:各取少许,分别加入试管中,滴入…有沉淀生成的是…有气泡产生的是…这些都是本学科主要特点。
   3.注重创新思维方法的培养
   创新思维是创新素质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该结合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 3.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 观察能力是有效探索世界、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世界、认识世界,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善于利用化学实验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开始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的方法,如顺序性:颜色、状态、气味等在变化气候的异同。把观察和思维紧密的结合起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 3.2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 想象思维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利用感官直接接受具体形象信息然后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再通过类比、联想等思维加工而获得新的认识,这是认识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的应用可谓由来已久,如苯分子结构式的发现。在学习分子、原子的结构等内容时,就需要我们有足够的想象力。
   3.3 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
   化学教学内容,有许多发散思维的素材,能把学生带到积极思维的情景之中。在实验题目中,思维能放多开,成绩就有多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学生思维,经常进行练习,从多个角度去分析,让他们学会发散思维,培养创新思维。近年来,尤其是中考中涉及到对实验的改进、尾气的处理和回收再利用方面特别多。
  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各种社会需要人才,这是新时期对我们提出的挑战。同时也是一种考验,我们要继续不断总结、提高,怎样落实才是核心、是关键。
其他文献
【摘要】 面对我国英语教育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师资和教学资源相对滞后的现状,如何改善和提高目前的中职英语教学显得尤为迫切。如何通过有效的学生层次分析、学习内容安排、教学活动设计和教学媒体的运用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而提高中职英语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 中职英语 有效性 课堂设计  通常我们的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是以书本和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实施的方案和决策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赖教师对于课本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独特的、独一无二的世界。”课堂教学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而应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情感体验。但是,以往科学课的课堂教学,教师往往让全班学生面对同一个问题,用同样的材料、同样的实验方法,经历同样的研究过程,得出相同的研究结论;评价一堂课的成败也往往局限于结果是否正确,学生是否理解等。今天,我们如果继续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来进行科学课的教学,是和“在学习
期刊
【摘要】 识字教学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只要我们能创造多种途径,找到适合每个学生个体、个性的方法,就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识字的主人。  【关键词】 自主 情境 生活 游戏 激励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在教学实施上,提倡在游戏中学,在活动中学,在情境中学,以增加趣味性和可接受性”。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从以下几方面下手:   1.开发校园文化资源,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期刊
【摘要】 】“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这是新课改的核心。作为新课改的具体实施者,我们总在不停地分析着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从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总结出:学生对字词的理解、掌握、运用;作文的起步教学和老师的素养是影响学生作文的几个重要因素。    【关键词】 影响 作文 因素  作文是中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具体体现。作文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生语文这一学科的成败,也直接影
期刊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以优生学、儿童保健学、儿童科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教育学等科学理论为依据,以《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和《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指导,为学前儿童实行科学的养育与教育,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的教育。幼儿“教育”不是“教学”,幼儿教育的首位不是“智育”,将这些理念全面贯彻在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才是良好的幼儿教育。然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仍是当前幼教质量提
期刊
【摘要】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本文作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阐述了以下几点看法:加强探究性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切实落实学生的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平时教学中在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同时又要充分发挥学生既竞争又合作的精神,并鼓励学生敢于作出实验创新;教学中要善于发挥高科技多媒体等的作用。    【关键词】 探究性教学 勇于创新 合作与竞争 开放实验室与课外实
期刊
【摘要】 】快乐的理念运用到新课改的物理教学中。    【关键词】 快乐学习 高中物理  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物理难、物理烦,学习起来很枯燥。现 在,部分高中生(特别是部分女生)一提起物理,就很头疼,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笔者受米卢的启发,尝试将快乐的理念运用到新课改的物理教学中,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1.教师快乐地教  要在物理教
期刊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只重视学生的共性发展,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读读小学生的作文,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单调无味的,几乎千篇一律的内容,文章里缺少他们应有的童趣,更没有发自内心的真话。大部分学生只要一提起作文就头疼,要么望题兴叹,感到无从下手;要么写出来的文章杂乱无章,没有中心,语句不通顺,错字连篇等。怎样改变这种局面,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 1.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
期刊
即使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他们毕竟是处于知识的积累阶段,处于方法的学习与掌握阶段,课外阅读还是需要老师的指引的。我们布置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后,还很有必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与效果进行检查。  一直以来,关于课外阅读指导的课我们听了评多,关于阅读指导的文章也看了不少,而关于如何对课外阅读进行检测,对课外阅读的效果如何进行反馈的探索却比较少闻。而本人认为,即使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他们毕竟是处于知识的积累
期刊
学生的作文是情感的表达,老师的评语是对其情感的回应,是和学生进行对话和沟通,也是师生之间的书面交际。   1.大声赞扬  尊重学生的作品,肯定学生的进步,这是一种育人的态度。  学生作文中一个生动的词语,一句形象的话语,甚至是一个准确的标点符号都值得我们给出真实地、恰当地、由衷地赞美。  这是一单元《我和书的故事》作文训练中一个孩子的片段,前文写的是他是一个天生高度远视的孩子,因而妈妈严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