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激兴趣,评改促发展

来源 :现代教师与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kyhuang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的作文是情感的表达,老师的评语是对其情感的回应,是和学生进行对话和沟通,也是师生之间的书面交际。
   1.大声赞扬
  尊重学生的作品,肯定学生的进步,这是一种育人的态度。
  学生作文中一个生动的词语,一句形象的话语,甚至是一个准确的标点符号都值得我们给出真实地、恰当地、由衷地赞美。
  这是一单元《我和书的故事》作文训练中一个孩子的片段,前文写的是他是一个天生高度远视的孩子,因而妈妈严格限制他看书的时间,偏偏他又嗜书如命,于是他写道:“战争开始了,第一回合……”用“回合”来写读书的故事,这独特的构思,是令人惊喜的。所以我写道:“把挤时间看书写成是和妈妈的战斗,巧妙的设计,夸张的语言,太吸引人了,让我们赶快往下读吧!”
  爱他们所爱,急他们所急,乐他们所乐,苦他们所苦,想他们所想,努力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做他们最知心的朋友,将会使我们的作文教学事半功倍,也有助于孩子们健康成长。
  这个片段出自一个女孩笔下,她为自己实心球考试不合格而烦恼,母亲自告奋勇地提出和她一起练习,在第一次练习时她这样写道:“妈妈摆出弓箭步,双手举起实心球,慢慢地向脑后移动,眼睛死死地盯着斜上方的太阳,好像要把这球抛到太阳上去。但在掷的前一刻,她似乎想起了什么,稍微迟疑了一下。”起初,这个小小的迟疑并没有让人觉得有多特别,但随着情节的深入:女儿为母亲掷实心球的成绩跟她差不多而宽慰,逐渐放开手脚,越掷越远,却突然在一次练习中发现母亲轻轻松松就能掷出七八米,此时的她说出了这样的话:“真的是进步吗?望着落日的余晖中披上红霞的妈妈,我的心中涌动着难言的感动!”再回头看看这一处细节描写,不得不佩服母亲在这一迟疑中的爱,所以,我告诉她:“孩子,这看似不经意的一笔,却道出了母亲的良苦用心,而这一切被你写下来,也看得出你观察之细致,感情之细腻,为母女俩叫好!”就这样,透过评语,孩子、母亲和老师彼此心灵相通,情感相融。
   2.大胆放手
  作文的评价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评语表示,也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其实,老师们早就探索出了多种评价形式:
   2.1 互评 心灵回应
  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他们才会对自己的作品倍加珍惜。进而,相互交换修改时更积极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并在别人的肯定中使自己的个性加以强化。
  一单元的访谈录深受学生喜欢。在把作文收上来粗略地浏览之后,我把学生分成了若干组,可以在小组内任意地阅读同学的作品,并且选择一篇作为评价的对象,可以说,学生们都非常认真:"小作者在和朋友的谈话中,介绍了自己作文为什么写得好,是因为平时读书读得多,积累得多;自己读书的方法:边读边记。他的内容紧扣着访谈主题,语句通顺,过渡自然,有条有理,层次清楚。让我们和作者自己都受益匪浅:明白了多读书不仅能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还能让我们的文章写得更好。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思是说人书读得多了,写文章就像有神仙帮助一样写得很好。
   2.2 家评 构建和谐
  五年级上册六单元以“父母之爱”为作文主题,这样,一方作文纸让繁忙的父母和年幼的子女静静地坐下来,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来回味生活,彼此倾听,彼此沟通,彼此理解,共同构建和谐幸福的家庭。
  这是我们班一个孩子和母亲心灵的对白:“ 这件真实而微不足道的小事背后反映的是母亲对我深切的关怀。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来表达我对母亲的感激。""透过潮湿的双眼,一滴泪落在了女儿饱含深情的字里行间,女儿让我懂得了养育之道;女儿,让我深谙爱的力量!”
  家评让作文的评价更全面,使家校的关系更加和谐,何乐而不为呢?
   3.大力引导
  我们的学生既富于情感又不成熟,在作文评语我们能够影响他们做人的尺度,引导他们遵循正确的做人原则。谈心式的评语,似家常絮语,像亲人叙旧,以朋友的身份,用平等的语言,在他们困惑时,迷茫时,孤单时,受伤时进行引导,帮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认识,正确看待事物,认识世界。
  一个男孩给我们呈现了这样一个父亲:当着儿子的面,少言寡语、袖手旁观甚至是冷漠;背着儿子,极力赞美,喜悦和自豪溢于言表。我在评价中:“感谢这位父亲给我们展示的深沉含蓄的父爱;感谢作者用细腻的描写,充沛的情感营造了这一段感人的氛围;感谢人间真情!”没料到,孩子居然回应说:“老师,你知道吗,我睡觉时爸爸才回来,而我醒着时,爸爸在睡觉,这件事写的是我和爸爸难得在一起的时光。”言为心声,学生流露出了自己生活中的困惑,对父母的不解,我用这样的话告诉孩子“高尔基说:''父爱是一部震撼人心灵的巨著。读懂了它,你也就读懂了整个人生。''无论父亲是否在你身边,他都是爱你的;能够读懂父爱,你是幸福的。”这个对话般的评语,超出了传统作文点评的范畴,实际上是一种书面谈心,这也是语文这门学科人文性的具体体现。
  立足于情感交流,采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笔调,使学生在生动的评语中提高写作能力,发展人格修养,使他们逐步懂得作文既是学习的需要,同时也是抒写生活的方式,我认为,这就是我们作文评价的意义所在。
  
其他文献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由于古典文章离我们年代较远,大多有着深刻的意蕴、丰富的情感,充满着动人的诗情画意。学生尤其是初中学生很难把握古文中所蕴含的思想精华和语言魅力。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支离破碎地分析和指令包办,学生就会兴趣寡然,更谈不上去体味挖掘文中的音乐美、竟境美和语言美了。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文,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教
期刊
【摘要】 面对我国英语教育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师资和教学资源相对滞后的现状,如何改善和提高目前的中职英语教学显得尤为迫切。如何通过有效的学生层次分析、学习内容安排、教学活动设计和教学媒体的运用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而提高中职英语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 中职英语 有效性 课堂设计  通常我们的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是以书本和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实施的方案和决策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赖教师对于课本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独特的、独一无二的世界。”课堂教学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而应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情感体验。但是,以往科学课的课堂教学,教师往往让全班学生面对同一个问题,用同样的材料、同样的实验方法,经历同样的研究过程,得出相同的研究结论;评价一堂课的成败也往往局限于结果是否正确,学生是否理解等。今天,我们如果继续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来进行科学课的教学,是和“在学习
期刊
【摘要】 识字教学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只要我们能创造多种途径,找到适合每个学生个体、个性的方法,就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识字的主人。  【关键词】 自主 情境 生活 游戏 激励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在教学实施上,提倡在游戏中学,在活动中学,在情境中学,以增加趣味性和可接受性”。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从以下几方面下手:   1.开发校园文化资源,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期刊
【摘要】 】“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这是新课改的核心。作为新课改的具体实施者,我们总在不停地分析着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从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总结出:学生对字词的理解、掌握、运用;作文的起步教学和老师的素养是影响学生作文的几个重要因素。    【关键词】 影响 作文 因素  作文是中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具体体现。作文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生语文这一学科的成败,也直接影
期刊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以优生学、儿童保健学、儿童科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教育学等科学理论为依据,以《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和《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指导,为学前儿童实行科学的养育与教育,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的教育。幼儿“教育”不是“教学”,幼儿教育的首位不是“智育”,将这些理念全面贯彻在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才是良好的幼儿教育。然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仍是当前幼教质量提
期刊
【摘要】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本文作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阐述了以下几点看法:加强探究性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切实落实学生的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平时教学中在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同时又要充分发挥学生既竞争又合作的精神,并鼓励学生敢于作出实验创新;教学中要善于发挥高科技多媒体等的作用。    【关键词】 探究性教学 勇于创新 合作与竞争 开放实验室与课外实
期刊
【摘要】 】快乐的理念运用到新课改的物理教学中。    【关键词】 快乐学习 高中物理  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物理难、物理烦,学习起来很枯燥。现 在,部分高中生(特别是部分女生)一提起物理,就很头疼,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笔者受米卢的启发,尝试将快乐的理念运用到新课改的物理教学中,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1.教师快乐地教  要在物理教
期刊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只重视学生的共性发展,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读读小学生的作文,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单调无味的,几乎千篇一律的内容,文章里缺少他们应有的童趣,更没有发自内心的真话。大部分学生只要一提起作文就头疼,要么望题兴叹,感到无从下手;要么写出来的文章杂乱无章,没有中心,语句不通顺,错字连篇等。怎样改变这种局面,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 1.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
期刊
即使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他们毕竟是处于知识的积累阶段,处于方法的学习与掌握阶段,课外阅读还是需要老师的指引的。我们布置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后,还很有必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与效果进行检查。  一直以来,关于课外阅读指导的课我们听了评多,关于阅读指导的文章也看了不少,而关于如何对课外阅读进行检测,对课外阅读的效果如何进行反馈的探索却比较少闻。而本人认为,即使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他们毕竟是处于知识的积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