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问题

来源 :社会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fu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农村劳动人口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业部门,从乡村转移到城市,是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在建国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处于极度萎缩的状态,并且不算短的时间里(如“10年动乱”)则几乎断绝了一切转移途径。自1978年以来,以9500万农民转向农村非农产业就业为主要标志,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了历史性的突破,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与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解决。
其他文献
<正>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解决分配上存在的平均主义“大锅饭”问题入手的。10年来,分配制度的改革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若干新情况和新问题。本文即对改革以来我国收入最高家庭与收入最低家庭的收入差距问题作一尝试性分析。
<正> 1990月2日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召开了社会学月谈会,会上北京大学袁方教授主讲“中国当前的劳动就业问题。”其主要观点如下(全文将另发): 一、在当前中国改革、开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劳动就业出现新情况和新问题,研究这个问题的历史与现状,探讨它的发展前景,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正> 小城镇作为经济、社会的实体都座落于特定的地域空间。位于同一区域内的小城镇群体,必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定的结构体系。区域小城镇群体与环境的联结也不同于单个小城镇与外界的关系。因此,从区域角度入手,以小城镇群体为分析对象,可以
<正> 人口的发展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显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特点(即人口现状中最明显、最突出的方面)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那么,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人口状况的特点也必然会发生变化。尤其是我国体制改革和实施
<正> 由黑龙江省暨哈尔滨市社会学会、中共伊春市委宣传部、朗乡林业局共同举办的黑龙江省第二次生活方式理论研讨会,于1989年9月12日至14日在黑龙江省朗乡林业局举
<正> 广西社会学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1989年8月22至23日在南宁市广西社会科学院举行。参加大会的代表有95人,提交大会讨论的论文及调查报告53篇。 大会讨论了如下问题:1.广西社会学学会的指导思想;2.如何结合广西的实际情况,开展社会学研究。
<正> 各位同志: 我今天来没有想到要我讲话。我来是有两个目的:一个是来祝贺我们社会学研究所成立10周年;第二个是来见见老朋友,很长时间,我们老朋友都没有见面了,这两个目的都达到了。讲话不是我所想做的事情,现在既然把名字写上去了,我只好讲几句话了。我不想象胡绳同志讲的那样大,关于社会学的整体问题,到底有没有社会学这个学问,这是个基本问题。我很同意,我们对基本问题,不能放松,都得要想,都用脑筋想,我不在这方面讲了。
<正> 为了系统总结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10年来北京城镇社会保障工作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发挥社会保障工作在整顿和深化改革过程中的社会稳定作用,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北京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和北京市社会学会于1990年6月20日在京联合召开了“城镇社会保障的实践和理论”研讨会。来自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实际工作部门的40多人参加了会议,讨论的中心主要围绕以下两个问题: 一、目前我国公费医疗制度的改革问题。代表们认为:公费医疗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既要保证干部、职工得到其本医疗保健,又要克服浪费,有效地利用卫生
<正> 几千年来,中国农村家庭都是最小的农业生产组织,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家庭的生产功能虽然有时被削弱,有时得到加强,但始终没有消失。因此,中国农村家庭的形态,与农村的产业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并随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变化而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的40年中,农村家庭发生过两次重大变化。一次是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农民全部变成了人民公社社员。由于他们在劳动生产、交换分配上没有自主权,又在同一基本核算单位中按工分配,20年后,农民家庭的经济收入状况,生活方式的差别已被拉平。策二次是从1978年底开始逐
<正> 住宅从一个侧面反映着社会发展水平,社会发展状况决定着住房水平;反过来,住宅问题解决的好坏又对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发挥着或积极促进或消极阻碍的作用。 一般来讲,城市住宅问题的分析可以从城市整体层次和个体层次这两个方面进行。从城市整体层次来看,城市住宅的发展受城市形态的制约,其质量和功能受特定时代和具体的居住环境的影响。反过来说,住宅作为城市的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城市的文化形态。例如传统的北京住宅模式——典型的结构布局严谨规整的四合院,就体现了中国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