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育人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来源 :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_g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很多的高职院校在充分开发体育的健身和娱乐功能以外,更关注体育的育人功能。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体育课程结构;构建“五位一體”的一体化课外教学体系,丰富体育育人模式;借助信息化手段,搭建“阳光跑”智能管理系统,创新学生自主锻炼新形式;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价值,突出舞龙舞狮特色等实践,探索出了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育人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育人模式;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9)09-0024-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郑重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既是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得以实现的结果,也是今后社会主义事业得以发展的基本依据和行动指南。
  体育强则中国强,推动我国体育事业不断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体育工作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性工作,中国主要领导集体历来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2]。高职院校作为国家技能人才的重要培养阵地,其体育工作开展的好坏,关系到我国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关系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党的教育方针的实现。新时代背景下,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很多的高职院校在充分开发体育的健身和娱乐功能以外,更关注体育的育人功能,坚持“以人为本、自主创新、多元互促、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优化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涵、打造特色项目促进大学生在体育锻炼方面的意识提升、习惯养成、意志磨炼等,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改革和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的体育环境。近年来,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将体育课程等综合改革推上了新的台阶,通过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优化课外活动模式,达到从体魄上锻炼、在人格上培养学生的体育育人目标。
  一、体育育人的理论依据
  体育育人功能具有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从“人的全面发展”到“完整的人”是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内容是:体育的育人作用是社会以及人类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在《资本论》的第一卷中,马克思指出:“未来的教育对所有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智育和体育三者的结合。它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也是造就人的全面发展的方法。” [3]它充分肯定了体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体育促进了劳动者体能和智力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践行者,1953年,毛泽东做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在文中,他提出了“德育、智育和体育三育并重”的思想,1959年毛泽东为第一届全运会题词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中国特色体育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体现了体育强大的育人功能。邓小平是我国现代体育的创建者,群众体育、爱国体育等体现了他的体育思想。江泽民的体育思想着重体现在“全民健身,利国利民”的题词上。胡锦涛进一步发展了中国特色体育思想。习近平强调了体育对于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特殊意义,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中国体育强国梦息息相关” [4]。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折射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体育的新定位[5]。
  二、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育人的发展历程
  一直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存在着理论地位与实际地位差距悬殊、体育实践与规划不匹配、课程资源匮乏、重技术轻育人、教师的教学与育人意识融合不强、对学生的评价标准过于一致、学生缺乏正确态度、群众体育发展水平低等现象,积弊很深,严重影响了学生“终身体育”观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为此,许多学者经过很多研究,积极探讨高职院校的体育育人功能,例如周学荣认为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是育人,具体可分为教育功能、健身功能和娱乐功能三个方面[6]。李林等认为学校体育最主要的社会功能是其文化功能,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7]。大量的成果表明,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以“终身体育”为主线,以“育人”为最高目标,把“育体育心”“社会需要与学生主体需要”“增强体质与终身受益”三者紧密结合[8]。 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从国家层面明确提出了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完善以人的生存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学校体育以学生作为价值导向,保护人生命主题的完整性,呵护人实现生命的意义。体育能呵护人成长,培育人成才,帮助人成功和体察人成人的生命教化,是“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生命意义的关怀与养护。 体育育人是全面育人的载体,高职院校在校企融合的背景下,应促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时,在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情境下,身心得以全面发展,同时使全方面育人得以实现。
  三、高职院校体育育人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一)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体育课程结构,增强体育教学和体育运动的实效性
  通专结合是高职院校公共课改革的重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统领一切改革,所以体育育人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应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这一中心,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下优化课程结构。首先,体育课要全面贯彻国家对体育的总体要求,即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传授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终实现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等五个领域的基本目标。其次,体育改革要与专业对接,根据不同的专业对身体素质和技能的要求进行选项,如针对电梯和风能等制造类专业,我们提供了篮球、羽毛球、排球、棍术、武术、剑术、散打、拳击、游泳、轮滑、舞龙舞狮、素质拓展、器械健身等力量型和灵活型项目;针对电子商务和会计等经济管理类专业,我们提供了乒乓球、羽毛球、太极拳、艺术体操、体育舞蹈、排舞、自卫防身术、跆拳道、游泳、轮滑等柔韧性强和有利于气质提升的项目。最后,调整课程结构,形成大体育观,增开“阳光跑”课程,并将此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在课时不变的情况下,减压不减课,大一至大三的第一学期,五个阶段不断线,形成必修与选修、课内与课外、刚性与柔性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线上和线下、教师与学生、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进一步增强体育教学和体育运动的实效性。   (二)构建“五位一体”的课外教学体系,丰富育人模式,发展学生兴趣特长
  构建自主锻炼、素质拓展、社团学习、“阳光跑”和体育运动会五位一体的课外教学体系。第一,为满足我校学生自主锻煉的需求,学校加大了软硬件设施的投入,为体育课堂添置一体机,开发网络平台,植入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和泛在的学习理念,要求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发各种课程资源,拓宽学习空间,要求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泛在学习。第二,充分利用专兼职教师资源指导各类协会。体育社团是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它展示出了无穷的活力和强大的吸引力。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社团,社团之间也可以互相学习,通过学校组织的各类体育竞赛,提升各社团的专项体育竞技水平,推动学校体育在团结协作、科学管理、良性竞争、勇于拼搏等方面的能力。第三,体育的功能除了育体,更在于育心和其他衍生出的育人能力的培养。素质拓展更是包罗万象,可通过校内外的体能拓展,提高人体机能水平,达到育体目标。毛主席曾说:“德智寄予体,无体是无德智也。”可见身体是德智的基础。高校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类别多样的体育项目,从不同方面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的个性培养,让他们明白体质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他们对科学文化的掌握和智力水平的发展。第四,“阳光跑”活动是我校学生对体育课程泛在学习的具体应用,它采取“互联网+体育”的新模式,以“运动世界校园APP”为信息平台,督促学生养成自主、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第五,举办和参加多层次多形式的体育运动会,如每年一届的校级田径运动会、趣味运动会,为期一个月的体育文化艺术节和国家级、省级等各级各项比赛,积极开展群众性和竞技性体育活动,鼓励各二级学院定期组织专项性或者综合性的体育运动会,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期期有体育特色、年年有体育突破,注重发展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和特长,丰富育人模式。
  (三)借助信息化手段,搭建“阳光跑”智能管理系统,创新学生自主锻炼新形式
  “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是体育的本质功能[9]。强化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学校体育教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的重要部署。为全面贯彻和落实党的各项教育方针政策,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为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积极开展“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推进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根据办学条件和自然环境,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因地制宜,将“阳光跑”运动作为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核。针对学校学生人数众多、时间不确定、宿舍分散等特点,学校在校领导领跑、教学组织、课外指导、部门互促、新媒体网络平台、大数据分析、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都进行了精心设计。通过建立“阳光跑”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了我校学生“阳光跑”的“五限定”和“五自动”,进一步克服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因素,优化了大学生体育锻炼时间,改变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传统观念,打造了大学生自主锻炼新形式,帮助大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推动群众体育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学生自我规划能力不断提升,这些也是体育育人功能的充分体现。
  (四)突出舞龙舞狮特色,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价值,增强文化自信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体育事业进程中,继承和发展民族体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舞龙舞狮项目就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发展和孕育出来的。我校每个二级学院都与世界前500强企业开展了深度校企合作,舞龙舞狮项目也融入校企合作,活跃在各大比赛和活动中,如校运会开幕式、迎新晚会等。它既具备观赏性和娱乐性,又具备健身价值和凝聚力价值,给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带来了勃勃生机,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了和谐校园的文化建设,有效地推动了高职院校体育课的改革,为进一步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增加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结论
  高职院校作为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体育是学校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 “三育并重”, 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起着强大的育人功能。为了贯彻习总书记“体育强、中国强”的体育思想,通过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体育课程结构,增强体育教学和体育运动的实效性;通过构建“五位一体”的课外教学体系,丰富育人模式,发展学生兴趣特长;通过借助信息化手段,搭建“阳光跑”智能管理系统,创新学生自主锻炼新形式;通过突出舞龙舞狮特色,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价值,增强文化自信。作为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和体育工作者,要认清目标、科学决策、系统规划,在不断改革与创新中发展体育育人模式的内涵。
  [ 参 考 文 献 ]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2]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530.
  [4] 编者.中国足球改革实现足球强国梦[EB/OL][2015-03-17]http://opiniinpeoplecomcn/n/2015/0317-c1003-26705904html.
  [5] 程广义,李帅.新时代中国体育发展需求供给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7(6):13.
  [6]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67.
  [7] 周李林,周登嵩.现代学校体育功能探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6):2.
  [8] 李英杰.新常态下高校体育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7(6):54-57.
  [9] 凌晨.专业认证: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新举措[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1):77-81.
  [责任编辑:钟 岚]
其他文献
[摘要]大学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落实的重要载体。在梳理武汉科技大学“双创”政策文件的基础上,筛选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密切联系的6个主要政策工具,通过对876位学生的有效调查问卷及回归模型研究发现: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改变、为创新创业者申请最高20万元的贷款和提供创业基地等3项政策工具效果显著,为创新创业团队配备指导教师、创新创业类的培训和比赛、完善创新创业服务等政策工具影响效果未达预期在分析不同
期刊
[摘要]基于“外教社杯”上海市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以网上调查、教师访谈等形式展开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实证调研,考察了不同专业及地区大学生当前的跨文化能力培养状况、模式及成果,检验大赛促学成效研究表明:(1)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现状不够理想——不同专业的跨文化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普遍水平低下;不同地区大学生跨文化意识与敏感性差异大,但跨文化能力差异小;师资力量仍有待提高。(2)培养模式以传统授课为主,
期刊
[摘 要]以CNKI数据为依据,采用内容分析法、手工检索法以及统计分析法对2013-2017年我国数学教育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及量化分析,研究表明:数学教育研究成果的数量与质量有待提升,研究内容有待丰富,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与影响力需进一步提升。进一步借助CNKI 计量可视化分析功能进行数据统计,对1980-2017年的中国数学教育研究发文量采用指数平滑法进行趋势预测,结果表明:未来的数学教育研究需多元
期刊
[摘 要]新工科需要机械类专业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为了更好地进行新工科的建设和创新发展,在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中提出了“2+1”混合教学模式。該创新教学模式将线上学习、面对面课堂教学以及案例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学生成为学习的中心,教师仅仅作为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两个学期的实践证明:在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中采用此模式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教师的教学压力也增加很多
期刊
[摘 要]当下独特的生活境遇在日常生活领域造成了包围个体的“物役化”“工具化”“片面化”“碎片化”“停滞化”的潜在生存陷阱。西方哲学理性主义、审美主义和传统儒家德性论的超越结构难以适应新时代的新语境,当下个体日常生活场域应重构一种区别于古典和精英主义的、具有普适性的超越结构。思想政治教育可通过积极地引领个体超越狭隘自我、培养个体超越的基本素质、提供个体超越的现实路径选择,引领个体走出当下困境,走向
期刊
[摘 要]为了更好地提升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质量,满足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该研究运用场域、资本、惯习等场域理论概念分析当前教学的问题和成因,并为了构建应用型高校中外建筑史教学场域逻辑,提出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多层次互动教学、以专题+前沿成果为导向促进学习迁移及以知识转化为目标实施分阶段考核等教学思路,以期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史论学习意识,凸显应用型高校“学以致用”的课程教学特色。 
期刊
[摘 要]中国民航大学交通运输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仿真技术基础课程是达成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支撑。该研究首先阐述了该课程的基本情况,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教学方式、教学资源和考核方式这3个方面提出改革内容:采用PBL教学方式,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设实验教学资源,明确实验设计原则与实验设计过程;课程组集体考核,完善成绩评判方式。最后通过毕业能力指标达成度的分析验证了改革方
期刊
[摘要]文化是社会治理的根和魂,對推动新时代社会治理向更高水平迈进至关重要。该研究提出文化社会治理的概念,指出要以文化引领和推动社会治理,强化三个导向,处理好十个关系,并对文化社会治理的具体实践路径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文化;社会治理;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C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20)02-0001-07  近年来,各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不断涌现,为这个
期刊
[摘 要]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工学院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与理念,从实践类课程设置、授课方法、教学保障机制、实践保障条件等方面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及培养特色水平。我国结合高校现阶段工科人才培养状况,可从把握社会需求的实践类课程设置、营造良好实践环境、加强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改革我国工科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关键词]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工学院;工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高等水文学课程是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程的必要前提,但课程内容相对枯燥,且传统的教书育人的培养模式根深蒂固。目前新疆农业大学人才培养仍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为核心,以“课堂教师口授、板书、PPT、学生记笔记” 为主开展教学工作。针对其教学内容和课程特点,项目组提出多元化授课模式和多样化考核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法。通过改革与实践,积极引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