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平片与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VRT)诊断肋骨外伤骨折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udian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伤所致的肋骨骨折非常多见,影像学检查多以X线正斜位平片、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VRT)为主要检查手段,多数肋骨骨折均能作出明确的诊断;但是一些“隐匿性”骨折给影像学诊断造成很大困难,往往产生较多的医疗纠纷。因此,准确诊断肋骨骨折的部位及数量对提高医疗诊治水平,避免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胸部DR平片是诊断肋骨骨折最常用、简单、较经济及空间分辨率高的检查方法。但由于肋骨的特殊解剖特点,某些细微骨折及特殊部位的骨折难以显示而致漏诊。多层螺旋CT具有快速连续扫描、容积性数据采集的特点,其三维重建(VRT)图像直观、逼真,结合CT 横断面扫描图像能够更加准确细致地观察到肋骨骨折情况,如骨折线的位置、数量,骨折断端的错位情况及骨痂影,肋骨骨折的诊断正确率因而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日常工作中,由于肋骨骨折的特殊性漏诊时有发生。
  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漏诊服务患者,预防医疗纠纷,作者对本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DR平片检查及64层螺旋CT(VRT)检查确定的骨折患者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DR平片检查及64层螺旋CT(VRT)确诊肋骨骨折的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8-82岁,均有胸部外伤史。
  1.2 方法 全部病例均先行肋骨DR摄片检查,应用西门子Aristos VX plus照相机常规摄取肋骨正斜位片,应用设备自带的钻石窗自动调节技术参数获得肋骨图像。其后使用西门子64层螺旋CT行容积扫描,扫描范围从锁骨上缘至髂骨翼上缘水平(部分扫描范围根据临床诊断要求) ,扫描完成后,对原始数据进行层厚1.0mm无间隔的重建,应用VRT技术重建三维图像,并应用切割技术,得到全肋骨VRT成像图像,结合临床要求,任意调整角度,使图像显示最佳效果。
  2 结果
  30例病例中,经临床及影像证实共计60处骨折。DR平片诊断肋骨骨折24例45处,确诊阳性率为75%;可疑骨折3例5处;1例不能肯定为陈旧性骨折;5例肋骨骨折漏诊,(3例漏诊为单发性肋骨骨折),漏诊占病例总数的17%。64层螺旋CT VRT诊断肋骨骨折30例58处,确诊阳性率97%;(有2处骨折漏诊,为1月后复查发现骨痂形成而发现)本组病例中多发性肋骨骨折占多数,其中最多达9处。DR未发现的肋骨骨折共计15处,假阴性率25%,主要为膈下肋骨2处,第1、2肋骨各1处,肋骨弓部2处,后肋2处,前肋3处,腋段肋骨4处。此外,经64层螺旋CT检查尚发现颈椎及胸椎骨折3处,肺挫伤多例。
  3 讨论
  3.1 胸部外伤是临床常见急诊,而肋骨骨折是胸部外伤中最常见的损伤,仅仅通过DR平片检查极易导致漏诊,有数据表明DR平片检查膈上肋骨骨折误诊率达20.5% ,膈下肋骨误诊率达33.3%。多层螺旋CT的问世与普及以及VRT 技术被应用于临床,为肋骨骨折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客观检查手段,多层螺旋CT的VRT 技术出现极大地减少了肋骨骨折的假阳性及假阴性率,为临床正确诊断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3.2 DR平片是诊断肋骨骨折传统的有效方法,也是基本手段。肋骨骨折在DR片上容易定位,对于明显的肋骨骨折诊断较明确,对于显示骨小梁骨折具有一定优势,但对于某些特殊部位骨折(如膈下、心后、腋中线等),由于其与胸腔脏器及肋骨自身重叠,容易漏诊,对于多发且复杂的肋骨骨折发现率较低,对肋软骨骨折则不能显示,另外部分复杂多部位骨折患者,不能配合检查,导致诊断困难。多层螺旋CT的薄层VRT对于显示是否有骨折及骨折的类型准确性高,对于显示细小骨折DR平片优于VRT,但不容易定位,应用VRT 图像,可很好地确定部位,进一步提高影像诊断准确性,以利临床更好地处理病情,免去许多医疗纠纷。
  3.3 VRT 在诊断陈旧性肋骨骨折方面明显优于DR平片,能较准确地诊断肋骨陈旧性骨折,免去患者纷争。多层螺旋CT肋骨VRT技术,在不增加X线扫描计量,不增加扫描时间的前提下,能够客观、立体、清晰、多角度地显示全肋骨的解剖结构和细微的损伤,为临床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和临床应用价值。在轴位扫描完成后,可进行薄层、多角度、任意平面成像,避免了X 线检查中过多搬动患者拍摄侧位、斜位等可能引起的危险性,非常适用于严重的外伤患者。此外,VRT还可广泛应用于骨骼系统,如颅面骨、骨盆和脊柱等解剖结构较复杂的部位,其空间立体感强,解剖关系清晰,有利于病灶的定位
  3.4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VRT)的应用使肋骨骨折的诊断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由于肋骨的特殊解剖特点,某些细微骨折及隐匿性骨折难以显示而致漏诊。结合实际工作,我们总结了以下三点,尽最大努力避免漏诊的发生,减少医疗纠纷。(1)临床层面:临床医生要认真、细致的体检,申请单上注明重点观察的部位便于影像技师重点投照。如果条件允许,建议摄取DR平片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VRT)同时观察,互有补充,减少漏诊。(2)技师层面:DR拍片常规摄取两侧肋骨正位片便于双侧对比观察,斜位片由切线位取代,按临床医师指出的重点切线位投照。CT检查以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VRT)为主,重点部位1mm以下薄层轴位详细观察。(3)报告医师要认真、仔细阅片,不放过任何可疑征象,如有不能肯定是否异常时请提示“可疑或不排除骨折,建议1周后复查”。如果阅片没有发现异常,可在诊断报告注明“必要时请复诊,除外隐匿性骨折”字样,避免医疗纠纷。
其他文献
摘要:癫痫是由于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而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其对患者个人、家庭乃至社会均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和影响。本文综述了国外关于癫痫研究的新进展,望能为癫痫的治疗提供参考及研究。  关键词:癫痫;致病新基因;影像学检查;治疗  癫痫是由于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而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由于异常放电的传递方式和起始部位的不同,导致其具有暂时性、突发性、反复性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有关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复发的特点和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01月到2015年01月于我院收治的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共220例,进行随访调查其高血压、糖尿病、低血压、过度疲劳和精神心理因素等合并性疾病对良性发作性眩晕复发的影响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的220例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中,高血压和精神心理因素是导致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复发的主要因素,与其他因素引起的良性发作性位置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徒手转胎法应用于头位难产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5月~2015年4月产科实施分娩的92名妊娠期妇女按照其本人及家属意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人。对照组经充分指征评估后,果断实施第二产程早期胎头吸引术。研究组经充分指征评估后,实施第一产程徒手旋转胎头术进行助产。对比两组自然分娩成功率、第二产程时长及产后出血量。对比两组新生儿NBNA评分。比较两组助产造成的母婴并发症情况。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血症患儿血清中CK-MB的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新生儿科321例患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回顾性行分析肝功能检查中胆红素及心肌酶谱检查中CK-MB浓度,同时选取正常的新生儿100例,检查其血液中CK-MB浓度进行对照。 结果:321例高胆红素血症血症患儿中CK-MB的浓度增高的发生率为20.9%,对照组CK-MB的浓度增高的发生率为12%,差异存在统计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尺骨鹰嘴钩型锁定钢板和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优劣。方法: 我院自2006年3月至2014年5月手术治疗97例尺骨鹰嘴骨折的资料,将其分为两组。A组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治疗55例,B组尺骨鹰嘴钩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42例,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各自的优劣。结果:两组患者的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两组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尺骨
期刊
“三线”建设时过五十余年,现在,知者渐少。  “三线”,与共和国命运相系,曾代表中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有着最优厚的国家保障,也有着最封闭的建设环境,其规模之巨、布局之广、调动之快,堪称世界工业史上的奇迹。“三线”建设,改变了上百万个中国家庭和几百万中国人的命运,甚至影响了几代人。  “三线”肇始  国际时局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纵观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血淋淋的挨打史。英法联军入侵、中法战争、
期刊
摘要: 目的: 研究兔膝关节的前交叉韧带形态特点及股骨端、胫骨端骨质特点,为建立兔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的动物模型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采用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5只,30膝),①对兔(后肢)膝关节的屈伸活动度进行检查和记录;②对兔膝关节的前交叉韧带走行、外观进行描述,对交叉韧带长度及胫骨端足印区面积进行测量,对胫骨干骺端松质骨范围进行测量,对半腱肌肌腱及髌韧带长度进行测量。结果 :兔膝关节具有和人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C 臂X 线机引导下经皮肝胆道瘘道建立在PTCS 取石术中的应用。方法:2013 年3 月~2015 年7 月29例肝胆管结石患者接受DSA机引导下行PTCD,5-10天后再行PTCS治疗。根据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综合评价C 臂X 线机引导下经皮肝胆道瘘道建立在PTCS 取石术中的应用情况。 结果: 29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83.2±10.1)min,住院时间(17.3±4.2)d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心电图在诊断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据临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其分别列入右心室心肌梗死组 (也即观察组) 与未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组 ( 也即对照组) , 两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12 导联,并同时进行右胸导联心电图检查。对比分析两组ST Ⅲ /ST Ⅱ 抬高大于或等于1 、ST V 3R ~V 6R 抬高大于或等于1mm 和联
期刊
月经性气胸(Catamenial Pneumothorax,CPTX)最早由Mauler等【1】报道,1972年Lillington等【2】正式命名为月经性气胸。此类气胸是自发性气胸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发生在育龄期妇女,30岁-45岁女性为高发年龄段,发病与月经周期紧密相关,以月经期反复发作自发性气胸为特征,常于月经期前后48h内发生,多发生在右侧。现将自治区胸科医院收治的1例反复治疗的患者报道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