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bbsb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针对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课题组多年的教学经验,从教學内容、教学技术、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
  关键词 园艺植物育种学;教学改革;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7)18-0233-02
  Abstract On account of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curriculum instructions of Horticulture Plant Breeding, several efficient considerations on reforming of the course were proposed. Proceeded from years of teaching experiences, some suggestions on teaching materials, techniques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so on were made. All the suggested reforming methods were contributed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n Horticulture Plant Breeding, and to training highly professional students for modern agriculture industry.
  Key words Horticulture Plant Breeding;Educational reform;Teaching quality
  园艺植物育种学是园艺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1992年前,各大院校均开设独立的蔬菜、果树、观赏园艺等专业,并且分别开设各专业的育种基础课。1992年国家教育部对本科专业目录进行调整,上述几个专业合并为园艺专业,各大院校并开始针对以往几个专业的共同点与不同点进行整合与优化,调整建设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1]。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园艺专业人才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教育教学人员与时俱进,不断对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进行深化改革与教学实践,以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質园艺科研工作者和专业技术人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组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不断优化整合教学内容,以多种方式提升课程组成员教学能力,积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科学全面地进行教学评价,从而不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现将该课程近年来开展的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的一点思考与体会总结如下。
  1 牢牢把握园艺植物育种学的课程特点,明确教学目标
  园艺植物育种学以现代遗传学为主要基础,是研究新品种选育、繁育的原理及方法的一门创造性的科学。优良园艺品种的推陈出新离不开育种工作,更离不开园艺植物育种学的理论与实践。从课程特点上来看,园艺植物育种学首先是一门多学科基础的综合性课程,涉及植物学、遗传学、生态学、分子生物学等多个学科。园艺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园艺植物育种学之前应该具备上述几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其次,园艺植物育种学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园艺植物育种学的最终教学目标是培养能从事育种工作、服务于园艺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因此,作为园艺专业的基础课程,园艺植物育种学同时是实践应用性很强的一门课程。第三,园艺植物育种学的知识理论更新非常迅速。伴随着新品种的发展更迭,分子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被应用于育种工作的新技术手段越来越多[2]。园艺人以自身的理论知识践行于育种工作,并从切实的科学实践中不断总结、补充、修正已有的育种理论,因此园艺植物育种学的知识体系从未停止更新,是一门前沿性的课程。
  2 深化课程建设,整合优化教学内容
  园艺植物育种学起源于果树专业的果树育种学、蔬菜专业的蔬菜育种学、观赏园艺专业的园林植物育种学。在园艺专业设立之初,教育部已组织专家编写适用于园艺植物的育种学教材。在此基础上,课程组也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构建适宜的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体系。园艺植物育种对象繁多,小到一年生的花卉,大到多年生的果树、园林树木等,每种植物的育种目标各不相同,采用的育种方法也有所不同。在此基础上,课程组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将园艺植物规类为有性繁殖植物与无性繁殖植物,归纳总结各类植物的育种理论的共同点,同时横向整合通用的育种方法。
  在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的学习上,先期对学生进行水平面上的通识教学,奠定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与育种方法基础。而在后期,当学生进入更为细分的模块学习时,例如果树模块学习,再以果树为对象,对学生进行垂直面上的专识教学,将育种理论与方法、技术等具体化。
  学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现拟将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安排在园艺专业三年级的第一个学期。此时学生已完成前2年的基础课教育,具备了植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等育种基础学科的理论知识。在进行园艺植物育种学的学习时,重点学习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引种驯化、选择育种、杂交育种、优势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倍性育种等章节的理论知识与育种方法,同时补充学科发展前沿内容。在生物技术育种章节中,引入最新的分子生物学、遗传学技术手段,开拓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也因为园艺植物育种对象众多,以单一对象为材料进行实践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并且在细化模块的学习中,例如果树育种学,设置有更具针对性的实践教学,因此,课程组认为在先期的通识教学中应削减实验课教学,强调理论课通识教学的目的。同时,加强园艺植物育种学实习环节。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的特点决定其实践性非常强,相比于单个分散实验教学,一次完整的实习教学对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训练学生育种技能更为重要[3]。杂交育种是许多园艺植物采用的常规育种方式,也是一种基础的育种手段,因此课程组开设的实习教学以园艺植物杂交育种为主,从观察物候期、采集花粉、杂交授粉,直到坐果观察,让学生完成一个完整的杂交育种流程,使他们在实习实践过程中加深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3 改进教学技术,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的出现极大地优化了教学过程。园艺植物育种学课堂授课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可以快速且高质量地提供文本、图片、动画信息,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教学感知材料,有效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而信息量的增多有可能模糊焦点,增加学生接纳知识点的难度,也减少了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4]。因此,在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同时,要注意把握教学节奏,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消化掌握所学的内容。另一方面,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板书教学方式被认为已不能满足现在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然而课程组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传统的板书在园艺植物育种学授课过程中仍有极大的功能空间。板书形式在内容展开上比较慢,但却非常有助于引导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掌握所学内容。例如在讲授不同的育种方法时,以板书的形式将每种育种方法的每个程序一一展开,从亲本选择到最后的良种推广,学生在教师板书的过程中已随着教师的思路完成了一个新品种的选育过程。
  另一方面,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将教学内容组织起来,形成逻辑链条,激发学生思考[5]。对部分知识点可采取讨论式教学,将课堂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引导学生相互研究、探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的能力[6]。善用网络教学资源,扩展教学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的学习方式。网络教学资源可以是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微课教学、习题训练,也可以是专题讨论,或是完整的教学平台,整合全部教学资源。一方面帮助学生完善课程内容的学习,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做出及时调整,提高教学质量。
  4 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传统的教学评价以闭卷考试为主要形式,以学生的成绩为主要评价对象[7]。这样的考核方式促使大部分学生依靠考前突击复习应付考试,遑论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课程组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加大了平时考核在课程考核中的比例,降低了试卷考核比例。同时,在平时考核中又设置了丰富的考核内容,包括出勤、小作业、课程论文、小组汇报、学习报告等,将考核穿插于课程教学中,真实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程教学的创造性。此外,对于试卷考核,只设置参考答案,鼓励学生以自己擅长的方式解读并表述园艺植物育种学的理论知识。
  就园艺专业而言,园艺植物育种学的开设是为了奠定学生关于新品种繁育的基础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园艺专业学习的兴趣,提高其理论联系实践、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必须不断深化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基础深厚的高素质园艺人才。课程组也应坚持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吸收新知识,积极开展课程相关的教研活动,不断完善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 张应华,吴红芝,许彬,等.园艺植物育种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6(3):75-77.
  [2] 潭彬,孙守如,陈延惠,等.《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4):88.
  [3] 余小林,向珣,曹家树.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本科生育种综合素质:《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建设及其教学改革初探[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2):103-106.
  [4] 高启国,王小佳.析《园艺植物育種学》教学改革[J].西南农业大學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2):235-237.
  [5] 徐炎.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实践应用[J].河南农业,2013(22):29-30.
  [6] 郑小艳.“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及育种”实验项目式教学改革探索[J].新校园(阅读版),2015(10):102-103.
  [7] 张义东.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思考与研究[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6(2):141-143.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292-01  我是一名拥有教龄30年的山村教师,起初拿着98元的薪水,现在每月拿着3900多元的工资,我很知足,我很幸福;30年前我住着“床头屋漏无干处”的低矮黑暗的土坯房,现在住着装饰一新周转房,我很知足,我很幸福;原来我只是一名中师水平的教师,现在是通过自修函授取得大专文凭的教师,我很知足,我很幸福。 
【摘要】在国家创新创业背景下,如何改革当前我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向创新实践取向的培养目标已经成为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我国电子商务行业及其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情况的基础上,阐述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策略,即要培养创新创业意识,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技能。  【关键词】电子商务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F7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转型,乡村社会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乡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出现了新的局面。如何在新的形势下科学地认识基层党组织建设出现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I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292-01  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动;一个简单的动作,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个关爱的眼神,足可以温暖人的一生……  父亲是个孝子,但自我记事以来,他就在外地工作,很少能照顾得上家里的老小。每次匆匆见面后,又是长久的分别。我的母亲,一位普普通通的小学教师,既要干好自己的工作,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体系不断进步,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日以迅速,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综合素质性人才成为了目前最抢手的新星,而在所有的学生都在为了未来而努力的同时,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学生们所承受的压力和他们拥有的心理状态,随着竞争的日益残酷,中学生们所经历的挫折也越来越多,而为了保证他们不会在挫折中迷失自己、放弃自己,就必须要提升中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中学生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快速鉴别一些易混淆的珍稀红木家具的方法。[方法]选择奥氏黄檀、刺猬紫檀、大果紫檀和非洲紫檀4种珍稀木材制作的红木家具,使用便携式光谱仪采集光谱,并进行预处理,建立初始模型。采用不同特征波长提取方法,提取有效信息后,利用SIMCA、PLS-DA建立红木鉴别模型。[结果]不同树种谱线形状类似,近红外光谱吸收强度不同。4种家具在SIMCA的校正集和验证集中的识别率均在92%以上,拒绝
学科竞赛是引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抓手。本文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入手,在分析目前学科竞赛现状基础上,通过四年不断线培养机制、基于知识点分解的模块化核心课程体系、
本顿指出马克思的生态观的"失误"在于"支配自然"的技术乐观主义的幻想,因而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应以"适应自然"为主题进行生态学重建。而格伦德曼则赋予支配自然以积极意义,认为有效地
尕林格地区铁多金属矿床的围岩为富钙铁矽卡岩类,矿石类型为磁铁矿和硫化物磁铁矿矿石。矿石与围岩具相似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可能来自于同一源区。矿床形成于中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