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棋局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shengqi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胡锦涛和奥巴马在北京谈论中国、美国和世界时,人们感到一个新时代的即将来临,但多数人还是说不清,这究竟会是什么样的新世界
  
  许多人相信,这是中美关系新的历史性时刻。也有人怀疑,美国过于主动的转身是否另有所圖。
  
  北京时间2009年11月15日晚11时23分,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美国总统奥巴马乘坐的“空军一号”专机平稳降落,开始了他对中国为期四天三晚的首次国事访问。
  
  37年前早春的一个寒冷日子,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就是从上海开始了他“改变世界一周”的“破冰之旅”。37年后的初冬,奥巴马打破美国惯例,在其上任第一年开始他的中国旅程,其异乎寻常之处,引人关注。在中美关系中,这里还是1971年中美两国签署《上海公报》的地方,是中美关系发生转折性改变的所在。
  
  踏上中国土地两天后,2009年11月17日,就中美关系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奥巴马在北京“进行了深入、坦诚而富有成果的会谈”,会后发表了继1997年以来,第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中美联合声明》。
  
  是日晚18时15分,在胡锦涛精心准备的盛大宴会上,奥巴马认识了更多充满自信的中国领导人。晚宴时的人民大会堂灯光熠熠、谈笑晏晏,从《贵妃醉酒》的京剧,到中美两国年轻人用英文演唱的美国歌曲《那就是朋友相处之道》,再到北京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整个大厅充满了政治寓意和两个大国对未来的希望。
  
  亚洲之旅平衡但不平坦
  
  在均势思维的影响下,奥巴马的亚洲外交路线堪称平衡,但注定不会平坦
  
  奥巴马此行在中国停留的66小时,是整个亚洲之行时间最长的一站。从2009年11月13日到11月19日,奥巴马首次亚洲之行从日本开始,他先后访问了日本、新加坡、中国和韩国,并出席了13日在新加坡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在很多观察家看来,奥巴马亚洲之行的路线图,既照顾了其亚洲最重要盟友日本的情绪,也表达了美国重返亚洲的外交决心,更彰显了重视崛起之中国的战略合作意图。
  
  有分析称,在均势思维的长期影响下,美国设计的这条亚洲外交路线堪称平衡,但注定不会平坦。
  
  由于要出席胡德堡陆军基地枪击案的追悼仪式,奥巴马访日的行程推迟了一天。日本媒体对此表达了不满,共同社报道称,这使奥巴马本就不长的访日“短而又短”,与其四天三夜的访华安排形成强烈对比。
  
  更为戏剧性的是,2009年11月13日,奥巴马还在日本访问,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却飞往新加坡,让奥巴马一个人在东京过夜,这也引起了美方不快。因为迄今为止,日本首相还没有抛下到访的美国总统自行外访的先例。
  
  国际观察家们还注意到,这种“不平坦”同样体现在中国身上。
  
  在华访问期间,奥巴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故宫和长城,并感叹“故宫是如此雄伟壮丽”。但仅仅几十分钟的安排,很难让他真正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很难在长城的烽火台深刻领略中国历史的波澜壮阔。显然,他此行不是来旅游的。
  
  在奥巴马启程亚洲之行前,从2009年9月中旬的轮胎特保案到钢铁品贸易争端,再到11月13日的铜版纸反倾销调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这被认为是在给奥巴马访华增加谈判砝码,以施压人民币升值,从而通过汇率手段修补美国严重失衡的资产债务表。这让正在努力使经济复苏的北京,对万里之外的经济伙伴充满警惕。
  
  与此同时,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克鲁格曼,一再撰文攻击中国货币政策。
  
  他在最近的专栏文章中称,中国实行的是“可恶的货币政策”,其巨额外汇储备,助长了美国房市泡沫,从而催生了全球金融危机;而且中国的货币政策从其他国家攫取了原本不足的需求,损害了其他国家的增长。继而克鲁格曼提出,人民币必须大幅升值,美元贬值天经地义。
  
  对于美国发动的贸易摩擦,以及美国学者的鼓噪,在11月17日中美会谈后会见记者时,胡锦涛坚决给予了回击:“我向奥巴马总统强调,当前形势下,我们两国应该以更加坚决的态度反对和抵制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而据《财经》多方了解的信息,会谈中奥巴马未针对人民币汇率和中美贸易争议大做文章。
  
  美国如何转向东方
  
  很多美国人看到亚洲世纪正在来临,呼吁美国不能对此视而不见,必须战略性地转向东方
  
  美国人自己铺设的这条“不平坦”之路,并未影响奥巴马加快重返亚洲的脚步,甚至让他走得更坚决。
  
  出生于夏威夷、并在印度尼西亚度过童年生活的奥巴马,对太平洋的理解或许比大西洋更为深刻。11月13日,他在东京演讲称,太平洋周边地区影响了他的世界观。他言之凿凿:“美利坚合众国虽然发源于大西洋沿岸的一系列港口和城市,但我们世世代代始终是一个太平洋国家。亚洲和美国并没有被太平洋阻断,而是被太平洋联系在一起。”
  
  其实,早在100多年前,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就曾预言——“美国的未来更多是由我们对太平洋彼岸的中国立场、而非大西洋彼岸的欧洲立场所决定。”
  
  100多年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带着几分不确定性,匆匆跨过太平洋来到亚洲。他和西奥多罗斯福一样,认为跨太平洋关系将决定美国新的未来。
  
  奥巴马并不孤单。在其就任美国总统之前,美国经济史学家尼尔弗格森就提出,奥巴马应该“向东看”,并建议他赶快去北京开创中美“两国峰会”。
  
  现在广为议论的“中美共生体”(Chinamerica)新概念,就出自弗格森之手。弗格森认为,中美已走入“共生时代”:美国是全球最大消费国,中国是世界最大储蓄国,也是最大的制造中心;双方合作方式是美国负责消费、中国负责生产,美国专事借债,中国购买债券。
  
  促使奥巴马下定决心“转向东方”,还有另外两位关键人物的推动。
  
  2009年1月12日,在北京纪念中美建交30周年的一次会议上,曾任奥巴马竞选时外交事务顾问的布热津斯基强调说,中美之间建设性的相互依存,是全球政治和经济稳定的重要根源,现在需要全力推进一种非正式的“两国集团”。
  
  布热津斯基强调,“美中之间的关系必须真正是一种与美欧、美日关系类似的全面的全球伙伴关系”;“美中高层领导人应进行例行的非正式会见,不仅应就美中双边关系,还应就整个世界问题进行一种真正个人之间的深入讨论”。
  
  对中美关系的历史和格局最具发言权的基辛格,今年也发表了类似观点。这位促成上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历史性转变的外交使者主张,美中两国应建立一种“命运共同体”结构,将两国关系提升到类似二战后大西洋两岸关系的战略高度。
  
  观察家们相信,这些思想对奥巴马的亚洲政策产生了巨大影响。11月13日,奥巴马在小布什忽视亚洲多年之后,在东京阐释了他重视亚洲的新思路:“我们现在已经处在历史上罕见的转折点之一,我们在这里有机会走上一条不同的道路。”
  
  这条道路的关键,就是要美国从西方转向东方,从欧洲通往亚洲。
  
  因为很多美国人看到,亚洲世纪正在来临,呼吁美国不能对此视而不见。摩根士丹利亚洲主席史蒂芬罗奇在其新著《亚洲的未来》中写到,作为过去10年中全世界最具活力、也是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发展中亚洲的繁荣程度已上了一个新台阶。
  
  经济危机和全球难题
  
  美国当前面临的出口、就业、医改等国内问题,以及气候变化、核扩散、地区安全等全球性难题,都迫切需要得到亚洲尤其是中国的理解和支持
  
  抛开奥巴马个人的太平洋情结,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以及当前各种紧迫的全球难题,是真正促使他决意转向东方的“病危通知书”,何况还有亚洲不断上升的势头对他产生的强大吸引力。
  
  2008年肇始于美國华尔街的金融危机,给美国及全世界带来了混乱,奥巴马正是在这一片混乱中接掌了白宫。是时美国,一只脚已站在经济的悬崖边上,全球也是岌岌可危,衰退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并随时可能掉进深渊。
  
  而太平洋彼岸的中国,于危机后经过两个季度低增长之后,迅速在今年二季度和三季度回到高增长轨道,其GDP同比增速分别达到7.9%和8.9%,全年“保8”已无悬念。
  
  虽然经济学家们还在担忧,这种增长是否能够持续,但中国对未来的经济依然充满了自信。而此时,西方国家还在费力地争取复苏,已被严重破坏的美国资产负债表,一时半会儿还看不到全面修复的可能,仍在增长的巨额赤字更无法在短期内缓解。
  
  据华盛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估计,美国本财年预算赤字将接近1.5万亿美元,为往年最高水平3倍以上;到2020年甚至更久以后,每年赤字规模仍可能在1万亿美元左右。
  
  更麻烦的是,美国要重新恢复持续增长,像过去那样过度依靠消费的模式已经走到尽头,而要增加出口以提振经济,又会与亚洲出口国家乃至全球其他出口大国发生冲撞。
  
  这条从北京到新德里、从东京到柏林的贸易战线,一如全球经济的复苏,曲折而漫长。这使得美国试图通过贬值美元增加出口的希望,显得苍白无力。
  
  没有人保证,束手无策的美国最后不这么干,但后果很有可能是美元的危机,以及国际货币体系的崩解。美国无法承担这一风险,包括中国在内,世界各国也不愿看到这一图景。
  
  最新公布的超过两位数失业数据,也让美国急于到亚洲寻求帮助。美国劳工部11月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0月份减少19万个非农业领域工作岗位,失业率升至10.2%,创26年来新高。一些经济分析师称“失业率可能还将继续上升”。
  
  作为解决办法之一,奥巴马政府雄心勃勃地将解救失业的希望,寄托在对中国的出口上。奥巴马说:“这对美国来说是就业问题。”而他此次中国之旅,其目的之一就是要敦促中国扩大内需,增加进口,减少顺差。
  
  除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美国国内的问题还远不止此,金融监管的难题,医改方案的拉锯,不负责任的美元政策,都可能对全球产生极坏影响。
  
  当然,仅仅经济层面,还不足以让奥巴马政府转向东方。当前大家共同面对的全球难题,从气候变化到核扩散,从反恐到地区安全,美国都迫切需要得到正在崛起的亚洲尤其是中国的理解和支持。
  
  在这方面,奥巴马显然无法在此次访华中拿到他想要的全部,但从结果来看,他已不虚此行。
  
  11月17日,在中美两国领导人的共同会见记者会上,胡锦涛宣布中美两国有关部门已签署《中美关于加强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等合作文件,并宣布正式启动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
  
  胡锦涛说,我们同意扩大两国在气候变化、能源、环境领域的合作,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各自能力的基础上,同有关各方一道推动哥本哈根大会取得积极成果。
  
  奥巴马也在同一场合透露了这一积极成果,“会谈中,双方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也取得了进展。”此外,他还表示“美方赞赏中国在朝鲜半岛核问题上的积极努力”。
  
  11月17日,这些积极成果被定格在6000多字的《中美联合声明》里,从中美关系到全球复苏,从地区和全球性挑战到气候变化、能源与环境,中美均强调“要采取切实行动稳步建立共同应对挑战的伙伴关系”。
  
  在西方主流媒体看来,奥巴马此行除了得到中国人的热情款待外,几乎成果寥寥。但如果从全球战略角度分析,他所获得的,可能已不是几个具体的经济协议可以相比。
  
  世界格局的历史性巨变
  
  奥巴马在访华期间表现出了美国总统少有的谦虚,是因为他看到了美国人所熟悉的那个世界正在远去
  
  引人注目的是,此次访华,奥巴马主动选择和中国青年对话,并一改过去美国总统咄咄逼人、颐指气使的作派,并通过参观历史文化景点,更直观地理解拥有古老文化和悠久历史的中国。
  
  看起来,奥巴马没有让外界太失望,他给中国人带来了精心准备的演讲,虽包含美国价值观,但听起来相对温和。他也让中国人看到了一个形象相对谦虚的平民总统形象,他更利用一切可能的亮相时机,对中国文化和历史表达必要的尊敬和向往。
  
  透过他在中国四天三夜的“外交秀”,奥巴马似乎成了全球最理解中国抱负的政治家。但这种用意明显的拉拢,不仅中国人不熟悉,美国人自己也不适应。
  
  11月17日,奥巴马在演讲中说,“美中关系从未像现在这样对我们共同的未来如此重要。”“我不认为一个国家的成功必须以另一个国家为代价。”他还说:“我再次重申,美国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定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美国承认西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一部分。”他还表示,目前国际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果没有中国的参与,就无法成功解决。
  
  即使倒退四年,也没有多少人相信,这些说法出自美国在任总统之口。
  
  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或可为奥巴马的表面谦虚和善解人意找到注脚。经济危机之后,美国人低落一阵后回头一看,惊喜地发现“美国依然还是那个美国”,但欧洲人和亚洲人及时提醒了他们:“但世界已经不再是那个世界。”
  
  是的,危机过后,许多人确信世界已经发生了意义深远的变化。中国领导人曾数次在公开场合强调,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既充满巨大机会,又面临极大挑战。
  
  不同的是,从前苏联崩溃到海湾战争,到朝核问题再到华尔街危机,过去二三十年里全球充满了突发事件。但重重危机过后,在今天相对平静而和谐的氛围里,历史继续得以改写,世界格局也为之一变。而在传统的国际秩序更迭中,往往伴随着战争、冲突和流血。
  
  在一些观察家看来,此次奥巴马访华,以及2009年版《中美联合声明》的发表,是从更高的层面标志着旧时代的结束,而新的全球时代也正在降临,虽然它还只是雏形,但模样已经可见。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基于意识形态的冷战思维,正在西方决策者心中淡化。
  
  11月17日上午,中国美国商会主席华金声(John Watkins)在北京对《财经》记者表示,“与当初(上世纪80年代初)相比,随着中美双方人与人的交流越来越多,意识形态已经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了。”华金声在1984年曾以白宫实习生身份,跟随美国前总统里根访华。
  
  奥巴马在东京的亚洲政策演讲中,也在有意回避意识形态的差异。他强调了普世价值观,不过同时表示要尊重所有人的宗教和文化,不再纠缠于相互的积怨。
  
  他说:“美国不谋求遏制中国”,并明确提出美国愿意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促进中美关系的发展,以示与冷战思维彻底作别。而“遏制”,正是最近20年来美国对华政策的冷战思维之一,时不时作祟于中美关系。
  
  而在美国国际政治事务的光谱中,更日益表现出国际格局即将到来的大更迭。从东京到平壤,从伊朗到阿富汗,美国人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
  
  刚刚过去的一周,因为纠缠于美国驻日军事基地,日本表示了久违的不耐烦;平壤直接拒绝了美国特使博茨沃斯的面见要求,重新将朝核问题拉入紧张状态;针对美国“留给伊朗的时间不多了”的警告,内贾德回应说“这只会使伊朗更加强大和先进”;阿富汗的局面则更加糟糕,美国已深陷其中,正在考虑增兵以应对日益猖獗的塔利班势力。
  
  美国人由是感叹,美国已“无法凭一己之力解决”这些重大国际问题,老的同盟关系已经不再那么顶用,美国需要寻求新的伙伴关系。
  
  这个时侯,由中国、俄罗斯、印度、法国、德国等绝大多数国家都倡导的多极世界,反而更加接近真实的未来世界。俄罗斯在梅德韦杰夫和普京的领导下,强调要进行全面改革,以成为现代世界大国。欧盟早就对美国的单级霸权产生了怀疑和抵触,目前正在加速整合欧洲。作为世界人口第二的国度,印度始终不满于“地区大国”的地位,一直在通过开发空间技术和发展军事技术来圆其世界大国之梦;而很多中国人更是深信,中国已经长大成人……
  
  与此同时,区域一体化趋势也在加速向前,东亚共同体、非洲联盟以及南方共同市场等等,正在风起云涌,呼之欲出……
  
  所有这些新景象,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热心变革的奥巴马,在这个剧烈变化的世界格局里,绝不容许拿着一张旧地图来周游新世界,他必须改变,不仅仅是在美国国内,还包括美国之外的世界。而他到目前为止最大的改变,就是重返亚洲,对话中国。
  
  谁主导中美新棋局
  
  在外界看来,温家宝总理关于“不赞成‘两国集团’提法”的表述,有点拒绝奥巴马拉拢的味道,但又似乎在表明并不反对这样做,只是不要这样“提”
  
  历史上,从英国的全球霸权到德意志的异军崛起,从混战的欧洲到铁幕的开启,从中美的接近到苏东的崩解,几乎每一次全球大格局将变之际,世界都面临一个令人头疼的难题:如何重新定位几个大国的双边关系、多边关系,以及它们各自与世界的联系。
  
  在这些关系定格的过程中,从来没有田园式的牧歌,不经过无数次的实力比拼和政治博弈,新秩序很难有所突破。
  
  当胡锦涛和奥巴马在北京谈论中国、美国和世界时,人们感到了一个新时代的即将来临,但多数人还是说不清,这究竟会是什么样的新世界。其中关键,就是如何看待并重新定位中美关系,这是一个崭新的棋局,美国人没有经历过,中国人同样缺乏经验,大家都需要崭新的思维。
  
  在过去的30多年里,中美之间彼此需要,却又相互猜疑。现在,奥巴马来了,并公开向北京表白,“中国现在不仅是领土上的大国,在经济影响力上也是大国,因此中国必须在世界舞台上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和美国分担世界领袖的责任。”
  
  这种直白让中国人很愉快,但同时也令中国人感到不安。
  
  在中国最重要的互联网新浪的微博上,一位网友对此作了颇具意味的暗喻,其大意是:奥巴马面对中国听众的洋洋洒洒演说,很像一千多年前的经典桥段:“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
  
  中国人大多知道,这出自中国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其时东汉体系崩解,汉祚不兴,天下英雄并起,“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在与刘备的一次青梅煮酒中表达了对时局的看法,结果刘备大惊失色,掷箸于地。对中国文化了解不深的奥巴马,或许并不知情,但无意中暗合。
  
  这位网友观察世界的思维,某种程度上契合盛行于美国的“G2”思维。G本是英文“组合或集团”之意(Group),而“G2”则是由世界主要工业八国集团(G8)的意念所衍生而来。始作俑者,正是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博士,他在今年1月13日英国《金融时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首次使用了中美“G2”這个提法,并称这应该是一个非正式的“G2”。
  
  普遍的理解是,世界将由中美两个大国形成所谓“G2”并开始共治和主导21世纪。这个提法的内涵,应该也包括合作与冲突两方面。但在媒体的诸多解读中,“G2”充满了另外的含义:老大美国正在邀请未来的老二中国协助他左右世界秩序,重新划分全球利益。
  
  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和世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则从经济层面诠释了“G2”。2009年3月6日,他们在《华盛顿邮报》共同撰文,提出世界经济复苏取决于中美合作。文章认为,世界经济要想复苏,这两个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必须合作,并成为20国集团的引擎。没有“G2”的强劲发展,20国集团就将会令人失望。文章还指出,美国必须使储蓄和消费恢复平衡,而中国需要改善收入分配,增加消费和进口。
  
  在中国精英阶层,类似观点也曾在美国金融危机后有过热烈讨论。2008年9月,在北京的一次中国经济学家私人聚会上,一位学者透露,现在存在两种完全相反的世界观: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应联合俄罗斯、德国、法国以及新兴市场国家,给疲惫不堪的美国致命一击。
  
  另一种观点则针锋相对,中国的崛起需要美国,而美国的全球利益也离不开中国,危机后的中美应像美国人所提的“G2”那样相处,美国要理解中国的亚洲雄心,同时中国也要支持美国的全球利益。
  
  显然,中国决策层没有在这两种观点中择一而为,而是继续坚持低调的、韬光养晦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并继续广交天下朋友。这在大多数国际关系专家看来,既符合目前中国的实际,也不悖于世界的潮流。
  
  最新发表的《中美联合声明》,延续了这一思路并有所前进,但并没有谈及美国之前提出的所谓“战略再保证”(该词由美国副国务卿斯坦伯格提出,其意即:要设法突出和加强共同利益的领域,同时要直接指出政治、军事、经济层面不互信的源头)。该声明对中美关系的最新界定是:“双方重申致力于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并将采取切实行动稳步建立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
  
  11月18日,在北京会见奥巴马时,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此作了进一步阐释。
  
  温家宝强调,我们不赞成有关“两国集团”提法的主要原因是:第一,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要建成一个现代化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此我们始终保持清醒;第二,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与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第三,中国主张世界上的事情应该由各国共同决定,不能由一两个国家说了算。同时我们认为,中美合作可以发挥独特作用,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和繁荣。
  
  在外界看来,温家宝总理关于“不赞成‘两国集团’提法”的这种表述,有点拒绝奥巴马拉拢的味道,但又似乎在表明并不反对这样做,只是不要这样“提”。而未来的中国和美国,完全可以“只做不说”,或者再琢磨一个新词。何况,新的《中美联合声明》涉及从地区到全球问题的方方面面,堪称全球性大框架,足以为未来留下足够空间。
  
  一位不具名的中国学者认为,这种理解注意到了事件的复杂性。当今世界,美国需要中国在世界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中国也表示双方关键要尊重和照顾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但并不意味着这就是多数人所理解的那个“G2”。
  
  一个明显趋向是,在2009年11月中旬召开的APEC峰会上,奥巴马已经开始通过一些亚洲新兴经济体来牵制中国发展,比如最近美国试图改善和缅甸的关系,并正在与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这些中国近邻加强联系。在中国周边如此作为,中国人认为“来者不善”。
  
  美国一位国际关系研究学者认为,对美国而言,在亚太这个区域格局里,中国既让它激动,又使它不安,因此奥巴马对中国既拉又堵,充满了矛盾。
  
  对中国来讲,一如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学院教授时殷弘所说,它希望“中美之间该跳双人舞的时候跳双人舞,该跳集体舞的时候就跳集体舞”。
  
  在亚太这个相对狭小的格局里,中美关系尚且如此,在全球更大范围,中美将面临更为复杂的棋局对弈。
  
  这种复杂性在于,虽然国际权力正在从西方转向东方,但太平洋上的温情脉脉,并不意味着大西洋就要结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与欧洲大陆基于接近的价值观建立起来的盟友关系,不会因为中美加强合作而烟消云散,中美之间已经严重失衡的经济形态,更不会随着奥巴马的略带突破性的访华而终结。
  
  有人注意到,通过奥巴马送给胡锦涛的那副夏威夷出产的围棋,或可理解这个中美同在的世界。11月17日,在胡锦涛宴请奥巴马时,奥巴马别出心裁地以一副围棋作为礼物,送给胡锦涛。
  
  奥巴马或许没有弄懂,在中国的围棋世界观里,其终极追求并非围堵之术,而是和合之道。而由黑白两子构筑的棋局,一如所谓的“G2”,但其复杂性也远非G8、G20甚至“G200”所能比拟。
  
  不过许多人相信,随着奥巴马访华,中美关系新的历史已开始突破,虽然诸多分歧还会继续,但大方向已渐显清晰。■
  
  
其他文献
他在中芯国际最大的成就是,仅用了四年的时间,就让中芯国际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        中芯国际内部早有传闻,张汝京下课只是时间问题,因为他的理念已经被证明是一条不归路。    公平地说,张汝京有过自己的辉煌。在中芯国际设立之初,由于上海政府的支持,以及张本身在芯片业的经验,中芯国际发展迅速。    现年61岁的张汝京,毕业于美国南方卫理公会大学、具有电子工程学博士学位。上世纪80年代,张在世
期刊
从去年郴州冰灾,到目前仍在继续的北方雪灾,均是在重复昨天的故事,而科学的应急体系建设,依旧步履蹒跚      当一场暴雪或其他极端天气形成的灾害突然来到时,除了被动接受,我们还能够做些什么?    11月10日,石家庄市民一觉醒来,发现城市已被大雪覆盖。此后3天,雪花继续飞舞,历时52小时,总降雪量达93.5毫米,积雪深度最大55厘米,打破54年来最高降雪纪录。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对于每年
期刊
帝国的兴衰是历史的根本特征,我们所处的今天也依然如故。正如阿诺德汤因比(Arnold Toynbee)在他的多卷本历史著作中指出的,大国无一例外地奉行某种例外论,这是它们始终对自身怀有的一种情感。而阻止帝国衰落的最佳希望恰恰在于:承认无所不在的例外论是不可能得逞的。    帝国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认识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在本书中,我把美国、欧洲和中国这三大帝国称为“超级大国”和“力量中心”。它
期刊
随着迪士尼项目获准,十年来小心翼翼的上海开始大规模布局经济转型,250亿的财富蓝图,能否承载上海转型的另一种可能      “女士们、先生们、亲爱的小朋友们,请注意!演出就要开始了!主角将是你们期盼已久的……米老鼠、唐老鸭,还有白雪公主和睡美人!”    是的,在守候十多年后,这些孩子们的梦幻伙伴,即将登陆中国大陆,落户上海浦江之东。    11月4日早上8时30分,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授权宣
期刊
未来还有很多波动,新兴市场仍未转牛    在刚刚落幕的G20伦敦峰会上,各国元首达成协议,向新兴市场国家提供规模空前的金融援助。当周,各主要市场纷纷反弹。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今年首次整体走强。许多新兴市场国家的股市上涨5%或者10%。投资者嗅到了企稳的气息。    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好。但是,从中期看,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对整个市场而言,这称得上结构性转折点吗?可惜,我们的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
期刊
《目录》首次明确给出商品住宅用地的宗地出让面积上限:小城市(镇)7公顷,中等城市14公顷,大城市20公顷        中国政府开始限定商品住宅用地的最大出让面积,此举被确信是针对房地产开发商,尤其是国资背景开发商的疯狂圈地行为。    今年以来,众多国有企业借助信贷放宽和“4万亿”的推动投身房地产行业,一时间各地土地市场轮番上演“国进民退”的景象。    据《财经》调查,截至2009年11月18
期刊
在品牌知名度、国际竞争力、产业集中度、汽车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中国汽车产业与欧美、日本等汽车强国还有着明显差距      这是全球汽车业真正的“中国年”。    11月12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宝马集团和华晨汽车集团在这里签署备忘录,双方将投资50亿元人民币,扩建华晨宝马二期,用于生产宝马3系和5系。    “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很多国家的市场都在走下坡路,只有中国的市场走上坡路。”
期刊
全球经济失衡的核心根源,在于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下,中心国家对于全球分工格局和增长模式的主导。相关方必须共同行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失衡问题    在国与国的经济交往中,受各种因素影响,一国可能会出现本国消费和投资超过本国储蓄的情况。此时,该国就通过贸易逆差向别国借取资源,而国内储蓄资源暂时富余的国家,则出现贸易顺差。在宏观经济理论中,临时性的、交替出现的贸易逆差和顺差,都属于正常现象。    然而,当
期刊
在意大利,法院禁止长城精灵轿车在欧盟销售,否则将面临高额处罚;而在河北,菲亚特两次落败        似乎是风水轮流转,与五年前通用大宇诉奇瑞QQ抄袭SPARK形成鲜明对比,第一例中国汽车公司状告跨国汽车集团侵犯商业秘密的官司,正在长城汽车(02333.HK,下称长城)与意大利菲亚特集团(下称菲亚特)之间上演。    “十一”前夕,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向位于上海的菲亚特中国商务有限公司(下称
期刊
立场与利益如此冲突的国际社会各方,能达成多少实质协议,存在变数        10月的丹麦哥本哈根,空气清新。白天阳光灿烂时,不时从海上吹来的风,已是冰凉。入夜,哥本哈根街头的帅男美女们,也不得不穿上厚外衣防寒。    离12月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还有近两个月时,许多人开始相信,那将是一场充满复杂政治博弈的外交秀,争论激烈、表态积极,但最终结果却不一定是热腾腾的大餐。 
期刊